语文中的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
一、教师之德育为先的培育原则
时代的今天迫切呼唤人才,然而所谓人才并不意味着有才即称之为人才,才能从来都是衡量人才的一个标准,更不容忽视的另一标准是德育。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言“: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因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就面临着为社会培养圣人,培养君子的重任。那么作为教师究竟怎样培育学生呢?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那么教学生学什么呢?陶行知进一步说明,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这也就是说教育的任务是树人,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德育。陶行知的德育思想,主要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行合一,二是生活德育。在陶行知眼里,德育的本质和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真善美人格的人。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本身应该首先树立崇高的师德,重视自我教育,加强自律,提高自身修养,在思想和行动上积极践行知行合一。王夫之曾说过,身教重于言传。因而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陶行知先生对教师提出五点要求,一是信仰心,即认可教育事业;二是责任心,即对自身的教育事业负责;三是共和精神,就是不可摆出做官的态度,事事要和学生同甘共苦,要和学生表同情,参与到学生中去,指导他们;四是要有开辟精神,即是破除门户偏见;五是实验精神,即是学会开拓进取。从这五点要求中,不难发现其本意,那就是求真、求善、求美。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一个具有真善美合一的健全人格的老师才能更好地培育出青出于蓝,更胜于蓝的学生。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理论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积极调整师资队伍,严格教师选拔制度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教师教育学生应该更侧重于其道德的塑造,教学生做人比教学生做学问更重要,当然明白做人道理了还不算,还要鼓励学生去亲身行动,去实践。陶行知先生很重视道德与行动的统一性,他说:“修身伦理一类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乎实行。”“在行与知的关系上,现有行的勇气,后有知的收获。”应试教育体质下,培育了一大批标准化高材生,他们能写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写起文章来慷慨激昂,振振有词。然而学术背景的繁盛背后,我们不能漠视其情感的荒芜,道德的匮乏;高智商、高学历的背后,我们不能忽视其低情商、低动手能力的现状。师生同心同德,素质教育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二、教学方法创造之活的追求
“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由行动而发生思想,再由思想而产生新的价值,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所描述的创造产生的过程。陶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在幼儿教育上充分运用了创造教育思想,针对儿童的创造力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这六大解放的核心所在就是“活”字,让小孩子成为一个“活”的人。我们不妨将陶先生这种创造教育思想运用于改进语文教学方法,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改变以往的“老师大讲特讲,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固式,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变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用“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全身感官系统,用创造教育思想来点燃学生的求知的渴望,点亮学生的思维灵光。如何改进教学方法,首先着手点是教师自身创造思想的开发。“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而陶先生所认可的一流教育家应当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强调的正是教育者的创新精神,而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则强调教育者的开辟精神。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自身培养出一股创新精神和开辟精神,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活”用在学生身上。我国教育家季羡林也曾说过:真正优秀的学生,不是从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由优秀的教师熏陶出来的,只有一流的老师才能熏陶一流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博览群书的同时,积极投身实践,在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同时,贯通思想,开阔眼界。其次,创造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运用创造教育改进教学方法,自然不能脱离生活实践。那么如何让生活走进课堂,将课堂融入生活呢?一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观察生活。随着多媒体设备的普及,有条件的学校里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音乐、图片等方式,依照课文文本创造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生活情境,来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系统。解放学生思想,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二是积极引导实践,使学生学会体验生活。也就是说,解放学生的双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比如说,书上有关于某人的肖像描写,那么能不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画出呢?不同画像之间细节的对比,是否可以引导学生体味不同的用词效果呢?再或者让学生能不能试着写一写身边熟悉的人呢?荀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条馆训很能启发我们的思维:我只是听,就会很快忘记;我看到了,就会记住;我亲自体验过,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亲自动手做了,才真正学到了知识。因此,与其让学生听乏味的演讲不如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做笔记,自己写感想,提倡学生自主研发性学习。三是还原生活本身,感悟生活。语文教学,再怎么精心装点课件,最基本的着眼点还是生活运用,它需要有一个阶梯,通向能使学生课外听、说、读、写的神秘殿堂。语文教材和教师的任务,只能是起示范和引领作用。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三、结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来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思想来摒弃一切浮华纷乱,将语文返璞归真于生活本身。创造教育思想投之以语文教学方法实践,犹如鱼之得水,活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精神上和行动上活的学生。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行知教育思想运用之于语文教学,正如水乳之相融,泛起灵感之光;木石之相击,敲出星星之火。
作者:鲁怡然 单位: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