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杂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杂志基础信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58年, 1961年因故停刊,1979年11月正式复刊。现有“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基础教育版”3份杂志。此外,还负责《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网页的制作与更新,负责召集、组织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活动。 在总编辑委员会下面,现有“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编为黄刚,执行主编为王正平,副主编为孙逊。“自然科学版编委会”,主编为 李和兴,副主编为李新洲、丛玉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是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与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学术门面”和“学术窗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传播优秀的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严谨、公正的文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下设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室、自然科学版编辑室、基础教育编辑室、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电子版编辑室、编务办公室。编辑部现有编审人员12名,编务人员2名。编审人员中现有教授1人,副编审3人(其中1人已获得编审资格),64%具有研究生学历。王正平教授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哲学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本刊是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体育学、科学史、大中学校教育改革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旨在反映上海师范大学最新科研成果,促进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传递信息,培养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主要为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师、研究生、中学教师和国内外科技工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前身系上海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58年,当时为文理合刊,不定期出版。“文革”期间停刊。1980年《上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复刊。1984年12月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杂志办刊宗旨:
本刊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贯彻“双百”方针和“两为”方针,为促进学校科研和教学改革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开展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为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杂志期刊荣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被确认为“中国科技 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文摘刊物的收录期刊;此外,还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于2000年获得“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优秀奖”。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体育学、科学史、大中学校教育改革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相关期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杂志山东大学学报杂志曲阜师范大学学报杂志青海师范大学学报杂志青海大学学报杂志青岛大学学报杂志宁夏大学学报杂志宁德师专学报杂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杂志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杂志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投稿信息一、中文文题部分
需增加若干新项目,顺序应为:
1.中文文题左上角应有“文章编号:”为标识,具体编号由编辑部给定。
2.中文文题;
3.作者姓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分隔,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
例:“吴□□1,赵□□2”
4.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编,单位名称与省市名邮编之间用“,”分隔;不同单位的作者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以作者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连排时以“;”分隔;此“工作单位”项目用“()”括起。
例:(1□□□□大学□□学院,上海200234;2□□□□大学□□系,上海200235)
5.摘要。150字左右,前应加“摘要:”为标识;
6.关键词。2-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前应加“关键词:”为标识;
7.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进行分类;分类号前以“中图分类号:”为标识;
8.文献标识码。标识码前为“文献标识码:”作标识,接排在“中国分类号”之后(前空3个字)。按“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文献标识码: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E--文件、资料等。
二、篇首页地脚部分
1.第一行以“收稿日期:”为标识,具体日期由编辑部填写;
例:“收稿日期:2001-01-19”
2.如是基金项目排印在第二行,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前加“基金项目:”为标识;
3.作者简介。按下列顺序介绍: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任选)。同一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可相继列出,中间用“;”隔开,最后用“。”结束。前加“作者简介:”为标识。
例:“作者简介:吴□□(1971.7-),男,上海市人,□□□□大学□□学院教授;赵□□(1978.6-),男(回族),上海市人,□□□□大学□□系讲师。”
三、文末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在正文后,独占一行,左顶格,用“参考文献:”为标识;
2.每条参考文献内容依次是:
主要作者姓名(多个责任者之间用“,”分隔,不得出现缩写点“.”;姓名后不得加“著”、“编”、“主编”、“合编”等任何说明).文献题名.以单字母方式的标识的文献类型(“[]”括起,见下表).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每条参考文献条目各项之间及最后以“.”分隔和结束。
例:期刊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号码.
图书:[序号]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表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集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MCNJDRSP
注:对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类型标识为“[A]”,其他未说明之文献类型用“[Z]”。
3.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学术论文时所参考的文献,一般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与正文中指示序号一致。注释是对学术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文末参考文献前,并用阿拉伯数字加圆圈标注。
四、英文文题、摘要部分应注意:
论文应附英文文题、汉语拼音作者姓名、英文工作单位(及多位作者署名和不同工作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要与中文相关内容对应;其中汉语拼音作者姓名采用姓前名后,中间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大写(复姓连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英文作者工作单位、省市名及邮编中间用“,”隔开。工作单位项目用“()”括起;英文摘要前用“Abstract:”标识;英文关键词前用“Keywords:”标识;各关键词用“,”隔开。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编辑部征稿关于不相容矩阵方程解的敏感性(英文)相依误差近似回归模型的稳健设计(英文)有界变量约束优化的非单调最优路径内点算法关于n阶完全图的5色K_4问题减小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脉动的方法配对覆盖测试集的估计与实用策略分析遗传算法中基于优良个体特征模式的方向变异算子光突发交换及其预留机制USB在实时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中的应用低热固相法合成稀土三元混配配合物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糖精自制核心链霉亲和素的性质SARS-CoVS基因表达及纯化大学生颈椎病发病率的调查上海地区常见蝴蝶幼虫识别θ-方法求解广义中立型延时微分代数系统的渐近稳定性(英文)时变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考虑MIMO系统信道相关性的改进天线选择算法模式匹配算法的深入研究PZT薄膜的结晶特性及红外特性公私合作制交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英文)基于非线性编辑系统“套底”技术的新模式水稻芒长及其分布特征相关QTL的定位导入玉米花色素苷调节基因Lc改变烟草花色——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拓展中国佳隐翅虫属两新记录种(鞘翅目:隐翅虫科:隐翅虫亚科)木犀草素和木犀草苷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浙江西天目山3种粉蝶属蝶类的形态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非点源污染分析[Cu_2(phth)_2(H_2O)_2]_∞(H_2phth=邻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ZnO/CdS量子点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CPO在金-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固定化及应用高厚比变化时十字型短肢剪力墙弹塑性分析(英文)武陵山区蛇足石杉居群的分布与生境特征苯酚降解菌JS-1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野木瓜注射液对小鼠皮层神经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凡纳滨对虾病虾体内SOD和PPO同工酶表型的变化通过光催化氧化提高吡啶的可生化性近60年我国华东地区高温灾害特征分析植物DNAC-值在种间和种内的变异及其生物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