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管理世界大学排名启发
自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Report)开始对美国大学进行排名以来,世界各国不同的大学排名体系逐渐兴起,并且受到全球高校、舆论和社会大众愈来愈密切的关注。各种大学排名虽然在具体方法和指标上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都是先加工、处理各大学的可比信息,再以简单直观的结果分析、反映各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影响力,并依据总体及分项得分进行排名。由于具备直观性、客观性和相对科学性等特点,大学排名逐步成为世界大学评价的重要形式与主要手段之一。几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学排名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每年排名榜单的发布都会成为各国舆论的焦点。
一、有代表性的世界大学排名体系介绍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全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体系有4个,即《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HigherEduca-tion,简称THE)世界大学排名、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Symonds(Q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简称ARWU)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Report)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下面,将分别对这4个排名体系进行简要介绍。
(一)《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原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是英国出版的一份高等教育报刊,曾经是英国著名报刊《泰晤士报》的一部分,于1971年从《泰晤士报》独立出来。从2004年起,《泰晤士高等教育》与QS公司合作发布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逐步受到全球关注。2010年,THE和QS公司对“同行评价”和“论文引用”两项指标的使用无法达成统一意见,《泰晤士高等教育》转而与汤森路透集团合作,发布新的THE世界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包括教育教学环境、科学研究能力、引文影响力、产业收入和国际化5个一级指标及13个二级指标。2011年后,为了避免指标体系的变化导致学校排名发生异动,影响对学校真实表现的评价,THE的各项指标和权重未发生过变化。在201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前20名的大学全部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其中美国15所、英国3所、瑞士1所、加拿大1所。欧美高校表现出了不可撼动的优势地位,不仅成批量地占据榜单前列,而且越是名次靠前,英美高校所占的比例就越高。相比之下,亚洲高校进入前100名的不多,进入前30名的仅有东京大学(23名)和新加坡国立大学(25名)。从中国部分高校近几年来在THE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见表2),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顶尖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在THE世界大学排名中大致处于30-50名的水平区间,近几年虽有小幅波动,但没有显著进步。中国的其他一流高校大部分长期在200-350名之间徘徊,没有明显的突破。2014年中国大陆共有11所高校进入前400名。中国高校中排名最靠前的香港大学居第43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列第48、49名。总体上来说,中国高校在本排名中的地位还不理想,与欧美高校的差距还十分巨大。
(二)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世界大学排名
2010年,QS公司与《泰晤士高等教育》分道扬镳,开始独立发布世界大学排名(以下简称QS排名)。QS排名的指标体系包括学术声誉(40%)、雇主评价(10%)、教师/学生比例(20%)、师均引用率(20%)、国际学生比例(5%)、国际教师比例(5%)等一级指标。相较于THE排名,QS排名的指标体系呈现出重视主观评价(占比50%)和重视师生比(占比20%)的特点。在评价教学水平时,除了声誉(教学科研合一)指标,QS排名主要侧重师生比这一指标,权重达20%。QS认为“师生比是衡量教学质量误差最小的指标”,而THE认为“师生比只能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简单指标,数量不能完全反映质量”。评判科研水平时,THE排名指标比较多元,涉及声誉、经费、论文数量、引用次数等多个角度;QS排名除了声誉(教学科研合一)指标,主要侧重师均引用率这一指标,权重达20%。在QS最新发布的201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在前20名的大学与去年没有变化,只是名次略有调整。这些大学全部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其中美国11所、英国6所、瑞士2所、加拿大1所。QS排名呈现出与THE排名同样的现象,那就是美国和英国大学在全球高等教育中占据压倒性优势,占全球前30名中的绝大多数。从表3可以看出,除了排名最靠前的香港大学与THE排名中的名次相比高出不少以外,中国其他高校的表现与THE排名中相差不大。在2014年QS排名中,中国共有14所(大陆7所)大学进入全球前200名,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等4所高校进入前50强,分别位列第28名、第40名、第46名、第47名。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位列57名和71名。从排名可以看出,中国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简称ARWU)于2003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前身为高等教育研究所)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首次发布,随后每年更新。ARWU使用6项客观指标对世界大学进行排名,具体包括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高被引科学家数、在《Nature》(自然)和《Science》(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以及师均表现。每年被排名的大学有1200所,ARWU每年发布全球前500名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包括世界综合性排名及学科排名榜单,后来添加了独立的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等地区性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因采用的客观数值准则及透明度高而获得学者赞赏,但也因重理工、轻人文而受到批评。目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与THE世界大学排名及QS世界大学排名被公认为是世界三大全球性大学排名。在2014年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美英大学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哈佛大学连续12年蝉联全球第一,前10名被美英高校包揽。亚洲大学中表现最好的是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分列第21名和第26名。中国大陆大学在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列世界500强的仅有32所,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所学校进入世界前200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前150名。
(四)《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Re-port)全球最佳大学排名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Report)发布的全美大学排名一直在全世界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球最佳大学排名虽然在2014年首次发布,起步较晚,但凭借USNews&WorldReport的公信力取得了广泛的关注。有理由相信,USNews&WorldReport全球最佳大学排名将与QS世界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等当下著名大学排名同样具有影响力。USNews&WorldReport排名体系包括全球研究声誉、区域研究声誉、学术文章发表、标准化引用影响力、总论文引用次数、高被引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比例、国际论文合作、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师均博士学位授予数量等10个指标,具体权重如表4所示。在USNews&WorldReport全球最佳大学排名500强中,中国大陆共有27所大学进入榜单。包含香港、台湾地区在内,中国共有11所大学进入前200名(见表5)。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和清华大学进入前100名,其中居中国大学榜首的北京大学位列第39名,香港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列第42和第67名。在这个排名中,英美国家再次显现出压倒性优势,名列全球前20名的大学全部来自欧美发达国家。亚洲地区排名最靠前的是东京大学(第24名),第二是北京大学。中国大陆大学在排名中的表现总体上与前三个排名中的差距不大。除了北京大学的表现比较抢眼,超越香港大学进入前40名,中国其他一流高校的排名普遍与其他排名变化不大,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第一批“985”工程高校都处于100-150名之间的位置。总体上看,中国高校与欧美高校还存在巨大差距。
二、大学排名体系的基本特点
虽然上述4个排名体系的评价指标、排名方式各不相同,但也存在如下四个共同的基本特点。其一,高度重视学校科研水平。大学的科学研究能力是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指标之一,集中体现了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四个排名体系中,学校科研水平的分值都占了很大的权重。例如,在THE世界大学排名中,人均论文发表数、引文影响力、科研声誉调查、人均科研经费等与科研水平直接相关的指标权重总计达到了60%以上,而在USNews&WorldReport排名中几乎所有的指标都与学校的科研能力直接相关。其二,高水平论文对排名有重大影响。高水平论文的产出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客观地反映一所学校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而且数据公开、透明、易得。高水平论文在四个排名体系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高水平论文有关的指标包括论文的发表数量、师均发表量、被引用次数、引文影响力等。与高水平论文相关的指标所占权重在THE排名中为38.5%,在QS排名中为20%,在ARWU排名中为60%,在USNews&WorldReport排名中为65%。其三,突出理工科优势,对人文社科评价不全面。从排名指标所体现的多元性、包容性来看,总体上,THE排名的指标体系更多元,QS和USNews&WorldReport排名次之,ARWU排名的指标体系相对简单。由于指标设置的原因,ARWU排名无法将人文学科领域纳入考量(其解释是“很难找到合理的并且国际可比的指标”),因而这一排名对理工类大学更加有利。ARWU把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作为重要指标,这一做法对年轻大学和发展中国家的大学较为不利,因此中国高校在该排名中长期位于靠后的位置。由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外文论文产出相对较少,加之不同文化间人文社科学术评价标准的差异巨大,中国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实力无法充分地在大学排名体系中得以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中国高校排名的提升。其四,广泛使用第三方数据进行评价。大学排名广泛利用第三方的评价及数据对大学的表现进行分析,如本文的四个排名体系都很重视的学校声誉得分就基于社会公众的调查数据。THE排名由民意调查公司IpsosMediaCT负责问卷发放、数据采集工作。2013年声誉调查排名数据来源于2012年3月至4月从144个国家和地区收回的16639份问卷。2013年,QS排名中“学术声誉”和“雇主评价”也分别来源于对全球62084名学者和27957名雇主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以欧美人士为主),两项调查对象中中国大陆的比例分别为1.1%和2.6%,美国的比例则高达17.4%和11.2%。至于涉及论文的第三方数据,THE、AR-WU和USNews&WorldReport排名都使用汤森路透的WebofScience数据库。QS则采用Elsevier出版集团的SciVerseScopus()提供的论文引用次数,并以汤森路透的WebofScience数据库为补充。SciVerseScopus数据库中收录的学术期刊覆盖面更广,针对非英语论文的政策更加得当,这使QS排名能更加有效地区分排名较低大学的科研生产力和质量。
三、对中国高校管理的启示
在本文所述的四项大学排名中,中国高校的排名近年来大都稳步提升,一些高校在某些排名、某些领域中还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这是中国高度重视发展高等教育的必然结果。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在各个排名中,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尤其是在国际化水平、科研水平方面差距较大。鉴于此,本文建议中国高校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其一,高度重视对大学排名的研究。中国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分析和研究世界上几个影响力较大的大学排名,研究各个排名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结合自身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改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进而促进学校排名的提高。同时,高校要主动与《泰晤士高等教育》、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以及汤森路透等大学排名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使排名机构加深对学校的认识、了解,并客观评价中国高校。其二,继续加大高校对外宣传力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每年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在影响力较大的国际媒体,宣传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等。在历年THE世界大学排名的刊物中,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多所国际名校的校长都曾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发表过封面文章。2013年10月,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代表中国大学,首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发表题为《Mayyouleadininterestingtimes》的封面文章。这是中国大学校长在国际媒体上宣传中国高校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但从总体上看,中国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因此,中国高校必须在国际知名媒体上进一步加大对最新科研进展和重大科研成果的多语种宣传力度,介绍在改善教学科研环境方面的措施和成绩,宣传中国高校在促进世界科技进步、经济增长、思想创新、社会发展中做出的卓越贡献,提升中国高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整体声誉。其三,加快完善科学研究激励机制。中国高校要想提高国际影响力,早日步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必须不断提高科研产出的数量和水平,尤其要打破壁垒,扩大技术型教师的引进力度,扩大学校人事自主权,重视高水平论文的产出。当前,许多中国高校缺少激励教师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和国际合作发表论文的机制和有效措施。因此,中国高校要在重视论文数量的同时更加重视论文的质量;要不断改进科研经费的使用模式,进一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针对不同学科划定科研成果和论文的等级范围,设立优秀科研成果和论文的奖励基金,鼓励教师多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科研成果。其四,不断深化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中国高校要高度重视和努力探索学术成果,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际化交流与传播途径,让国外学术界在认可中国高校理工类研究实力的同时,充分认识到中国学者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强大实力。这将有助于提高人文社科学术成果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论文相关指标的贡献,有助于提升中国高校在全世界的学术声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具体来说,中国高校要进一步提升与国(境)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鼓励教师开阔眼界、加强和国(境)外教师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国际科研合作和交流;要充分发挥知名学者在国际学术活动中的影响力,鼓励各院系承办或协办高端国际论坛和会议,积极融入国际科研协同创新潮流当中。
作者:郭丛斌 单位: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7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