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寝室文化影响分析

2021-05-25 8008 寝室文化论文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子文化,是家庭文化的延展,也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寝室文化历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其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成长、道德素养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而且对大学生的学习风气、生活习性、行为习惯的规范有着重要作用,更值得注意的是,寝室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科学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

一、寝室文化的含义

寝室文化主要是通过主要依托大学校园的客观环境、规章制度、文娱活动和精神熏陶,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道德素养、价值追求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从而对整个校园乃至社会的主流文化产生认同,以此达到大学生身体的健康、心灵的成长、性格的培养、人格的完善。本文认为大学生的寝室文化主要是指以寝室为背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群体性生活为主要方式,由此所产生的一切物质和精神形式的集合。

二、影响寝室文化发展的消极因素

寝室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空间,其对大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如果我们能充分发挥寝室文化的功能,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精神状态产生良好的效果。针对当前大学生寝室文化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探析原因开始。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主体意识不强,缺乏自我管理寝室的习惯。大学生作为寝室文化建设的主体,其既是寝室文化的主要体验者,又是寝室文化重要的建设者,其对寝室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寝室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只是将寝室作为居住的场所,忽视了对寝室的装饰设计,比如缺乏体现寝室文化特色的舍歌,舍标,舍旗等。

(二)学校因素:大学生寝室的物质环境单调,缺乏人性化设计理念。大学生寝室的物质环境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是寝室文化的重要体现,又是寝室文化的建设对象。重视大学生寝室物质环境建设,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是大学生能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行为的塑造。当前,大学生寝室物质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学校只着重于硬件设施的建设,而忽略了寝室人性化、家居化、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并没有充分利用寝室区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每一面墙都充满人文气息。

(三)网络因素:网络普及导致交流减少,寝室人员关系淡漠。网络作为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其既是寝室文化的传播者,又是寝室文化的注意目标。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达,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但是,虚拟社区的出现引起了大学生的好奇,甚至让一些人沉浸其中不可自拔,当下出现的自拍族、低头族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网络行为没有提高人们之间的见解互动,反而增强了人们的自我隔绝,增强了社会的隔离与原子化”。长期沉溺网络的大学生会导致抑郁心理的出现,心理狭隘,情绪敏感,容易钻牛角尖,从而影响寝室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形成人际交往障碍。寝室成员将自己的注意力过度集中在网络上,导致寝室成员交流减少,寝室成员的关系会变得淡漠,寝室的氛围也会越来越糟,与和谐寝室的建设时背道而驰。

三、完善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具体对策

寝室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做好学生工作的主战场之一。因此,完善大学生寝室文化需要个人、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营造大学寝室良好的育人氛围。

(一)寝室文化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大学生是寝室的主人,理所应当承担参与寝室管理活动的职责。寝室文化建设首先要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师指导、信任学生、依赖学生、学生自主”的工作方针,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使大学生将寝室文化的建设作为一项自觉任务。其次是搞好寝室内部设计,建设富有特色的寝室文化。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营造更加优美温馨的寝室环境。

(二)优化寝室环境,营造健康、优雅、和谐的寝室氛围。充分发挥寝室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利用寝室空间,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如,进行文明优雅寝室评比,通过全体寝室成员参与寝室装扮,进行交流、互动、合作,集思广益,寻找寝室亮点,展示寝室干净、整洁、和谐的良好风貌。也可以合理利用寝室墙壁,张贴寝室安全常识、寝室文明标语、身边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良好学风寝室的动态信息等,让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热爱寝室、并深受寝室文化的感染。

(三)加强网络管理,疏导网络普及对传统人际关系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轻而易举地成为的网民群体中的一员。数字信息的发展,也使互联网连接了全球范围内人际社交网络,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和时间界限。告别了传统的面对面或是小范围内的人际交往的大学生,更加趋向于选择按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对象或群体。且虚拟化的人际互动通常是在摆脱社会压力的情况下,平等自由、无拘无束地进行的。网络虚拟化导致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不清,这无疑会削弱寝室成员之间的人际交流与沟通,造成寝室人际关系疏远、紧张、冷漠,甚至矛盾升级。为此,学校应该加强网络管理,疏导网络普及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一是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利与弊,合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同时要明白互联网取代不了真实的人类社会。二是通过开展讲座、辩论大赛、案例演示等引导大学生要坚决杜绝沉迷网络游戏,远离网络犯罪等活动。

作者:雷倩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