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及育人机理分析

2021-05-25 13173 文化建设论文

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受“体质论”或“技能论”的影响,囿于一门体育技术课程或一项身体技能运动,以训练技艺、增强体质为目的,窄化了体育的教育形式和功能,仅仅将体育教育教学匍匐在器物的层面上,重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生理机能的改善,轻视了人的主体性存在,以及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方面的发展,导致学生对体育认知片面,进而排斥和歧视体育[1]。而就广义的体育而言,它已成为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等发展的缩影,3大门类中的基础学科,包括哲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种学科在体育领域里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体育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此外,在体育运动实践过程中所感悟、体验和养成的体育信念、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情感、体育礼仪、体育规范、体育志趣、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对现代人来说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和作用。因此,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教育价值对大学生而言就不仅仅是掌握运动技能或是生理机能改善的科学教育,还应反映对大学生的人格、思想品德、审美情趣以及社会化方面发展的人文教育。基于此,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知网(CNKI)、Google图书搜索、ERIC教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为资料来源,为确保文献来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采用主题检索、主题扩展检索、主题词外延扩展检索的方式,以“高校体育”“大学体育”“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物质文化”“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行为文化”“内在机理”“濡化”“内化”“文化育人”“文化与人”“体育与人”等为主题词检索文献,在筛选文献时,为保证文献的质量及文献与本文的相关度,通过人工查阅题名和摘要的方式,甄选具有实效性、权威性的文献200余篇、著作40余部进行仔细研读,系统地分析了校园体育文化客体的濡化过程、大学生主体的内化过程和主客体的互动方式,详细阐释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的内在机理,从理论上论证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育人载体的客观存在性,并结合走访调研和结构访谈法,对国内外部分在该领域走在前沿的高校进行调研,搜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理念、方式方法等典型素材作为理论研究的支撑,旨在为促进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有效发挥体育本体功能和育人价值,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育人的载体

在探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时,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的观点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原因取决于文化的最根本两个方面的性质体现:1)文化是一种价值意义系统,是人们价值追求的导向;2)文化又是一种创造生成的过程,是人们实践与建构活动的内容[2]。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卡丁纳(AbramKardiner)认为,文化不仅是个人适应外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延续和社会平衡的有效工具。文化一方面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同时又为个体的需要缔造了许多限制,制约着个体的发展[3]。文化与人的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人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方式来看,似可化约为“濡化”与“内化”两大范式。一般来说,前者强调外塑,后者突出内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截然分离而各成系统。相反,两者是有机统一的综合体,濡化必须以内化为根据,建立在内化的基础之上,而内化也需要濡化的支撑,通过濡化促成内化。显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育人的载体,是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与作为客体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双重决定结构”(图1)。第1重为客体存在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其濡化作用的发挥是在全面地认识、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怀学生的生命健康,满足学生合理的体育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滋养广博的体育文化知识、熏染优秀的体育文化传统、陶冶高雅的体育文化氛围和提供深刻的体育实践体验等方式使学生对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产生初级的整体性、反映性认识,这是“文化育人”的现实起点。第2重为大学生主体,即在“文化内化”过程中大学生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所传递的信息不会是被动的、盲目的,而是需要经过一个感知、体验、整合和内化的连续过程,这是“文化育人”的落脚点。两者相互作用的契合点是“文化育人”内在机理的核心,即互动方式,包括濡化的发生方式和内化的接受方式。

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濡化过程解析

“濡化”一词经常被文化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使用来描述文化传递方式,是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英文为“enculturation”。其英文前缀“en”具有“进入……中”“使成为”和“是处于……状态”等含义。也有人将之译为“文化熏染或“文化适应”,意为使适应社会上存在的文化类型。在汉语的对应词中,“濡”有沾湿,润泽的含义,如濡染、相濡以沫等。濡化则有滋润化育或潜移默化之意[4]。美国学者马维•哈里斯指出: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这一代都趋同于下一代,生活方式的这种延续性部分地通过我们称之为濡化的进程而保持[5]。濡化是部分有意识、部分无意识的潜在的、漫长的文化化人过程。从原始形态的言传身教,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完善的机构与各种功能的系统,它撷取了人类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贯穿于文化化人过程的一切方面,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精神层面构成了文化之网,使人在文化化人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被濡化,从而使人获得适应性。这是书本与课堂不能给予的,尽管他们系统和精简,但缺乏全息性和整体性。而文化濡化,在自身的演化过程中,其功能不断向社会扩展,从现实生活当中获得文化化人的资源和素材,渗透在教育创设的情境之中,个体在这个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被濡化。这种濡化作用早就为古人所关注,如《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的典故;《颜氏家训•幕贤第七》中,“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拟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濡化对文化的传递绝非原样照搬和重复,人在文化的背景中不断摄入信息,将其整合到已有的经验之中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把人的需要、愿望、计划、目的等主观性的东西客观化到对象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创造新的文化。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千差万别的个性、气质、情操、风格也靠文化培养。人们全部生活的意义及存在价值都离不开文化[6]。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在文化适应中发展形成的,人生活在文化中,并为文化所拥有,受文化影响、制约和左右。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人离开文化就不称其为人了。同时文化是人的文化,文化是人创造的,离开了人也就无所谓文化了。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文化育人性亦可追溯到文化与人的本质关系。因此,只有认清人与文化的本质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的濡化原理,即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是强行灌输的,而是通过撷取体育文化中的精华,如广博的体育文化知识、优秀的体育文化传统、高雅的体育文化氛围和深刻的体育实践体验等,并将其有机地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化人过程的一切方面,包括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形成文化之网,使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觉地、持续不断地接受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刺激,获得适应的一种文化教养、文化传承和文化自觉的过程。

3大学生主体内化过程解析

“内化”(Internalization)一词最早由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Durkheim)提出,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变”[7]。《教育大辞典》中关于“内化”的解释是“在社会心理学或人格心理学领域,指个人对社会的价值观或实践标准认可并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在认知心理学领域,指抽象的概念、规则的学习过程”[8]。《辞海》对“内化”的解释是:“内化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也是个人接受群体或社会的规范并使之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的过程”。关于“内化”的思想,古今中外,皆而有之。如孟子的“内求说”、王守仁的“消化自得”等,都主张人的道德、智慧和知识生来就以某种可能的形式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之中,并借助外部环境的力量不断反思、领悟和觉解,获得自我发展[9]。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界开始关注“内化”问题,并产生出大量研究成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邱伟光、张耀灿对“内化”的解释:“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也是个体不仅真正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要求,而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的过程”[10]。在西方文化中,“内化”的思想表现的更加鲜明。其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内化是把另一个人的或者社会的观念、实际做法、标准或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观念。”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戈茨基认为“人的一切高级心理功能最初都是作为外部交往的社会形式表现出来的,经过多次重复、变式以后,才由外到内变成为内部心理过程,最终在头脑中进行。”综上所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内化过程的实质就是学生“内隐学习”的一个过程。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在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A.S.Reber)认为“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就是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外界环境刺激的复杂指导的过程”[11]。他认为,人们能够按照2种本质不同的模式来学习复杂的任务,即外显学习(explicitleaning)和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

前者是人们所熟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过程,而内隐学习中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清晰的意识。这种学习过程经过心理学家的反复实验、论证,对于理解人类认识过程的本质,特别是对于探明人们获得丰富复杂知识的心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尤其是对人的道德品行及其它心理品质的形成,绝不可能被教师像倒牛奶一样倒进学生的脑袋里,而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自主的、内隐习惯的形成过程。所以,内隐学习理论对于解释“文化育人”上发挥的作用非常适用,将主体人置于某种文化模式之中,通过亲身参与或耳濡目染,实际上实现了一种内隐学习。所以,内隐学习是内化的深层次机理,内化过程的实质就是一个内隐学习的过程。此外,内化过程的关键是人的主体性在环境中的展开,主体性是否充分发挥对“文化育人”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主体的“人”,而不是被动收纳之“器”,“育人”不等于“制器”,故而“文化育人”目标的实现取决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样态,但也离不开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濡化的情境中对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内化程度,后者主要取决于每一个个体自身独特的心理和认知方面的因素,以及个体的生命意志、情感、体验、知识系统建构所形成的个体独特的时空。因而,大学生主体的内化过程是依据自身的认知水平、情感偏好和文化倾向等因素认识和觉解体育文化意蕴,不断反思、调整自我意识和行为,将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自觉内化为人格、思想品德、审美情趣和个体的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内化过程中,体现了鲜明的阶段性和反复性特征:1)通过反映、选择和整合的方式接受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所传递的信息,但接收的信息并非是不加拒绝地接受,还要经由“接受———批判性反思———调整意识与行为”三个阶段实现转化,完成内化;2)人的认知过程总是一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无限反复的过程,因此,学生主体的内化过程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渐次深入的素质养成的过程。

4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濡化与大学生主体内化的互动方式

4.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濡化的发生方式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濡化是以人文关怀为导向,规范设计的校园体育文化为载体,滋养广博的体育文化知识、熏染优秀的体育文化传统、陶冶高雅的体育文化氛围和提供深刻的体育实践体验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的方式。校园体育文化濡化的实现,关键的两个要素是人文关怀和文化育人。人文关怀是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全面地认识学生、理解学生,突出学生在体育中的主体地位,关怀学生的生命健康,满足学生合理的体育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文化育人是指文而化之,通过传承、发扬和创新优秀的体育文化而充分发挥体育的本体功能和育人价值。建设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发挥体育精神文化引领、感召和辐射的作用。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理念、精神和价值追求,对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起着启迪灵魂、陶冶情操和完善人格的作用。它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作为大学文化的亚文化,它的建设应该植根于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基础上,主动承载大学使命,彰显大学精神。因此,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既要与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气度、价值追求相契合,又不能偏离当代的体育价值导向和体育教育的本质要求。如北京大学明确指出了体育应以造就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己任,提出“科学与人文相融,育体与育心并重”的体育教育理念;清华大学以“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为体育理念;重庆大学确立了以“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以“淡化竞技、注重趣味,面向全体学生”为突破口,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终身体育人”为宗旨的体育理念等等。相较而言,西方大学则比较重视对体育精神凝练和体育价值方面的追求。如布朗大学在其宣言中说:“体育运动在学生的教育中扮演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通过团队协作、为社区服务、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具备正直、诚实、奉献、拼搏、百折不挠、自尊自豪的品行。”杜克大学言道:“我们工作的指导原则是,我们深信体育对学生的教育价值,校际体育竞赛锻炼了学生们令人推崇的品行。这些品行有助于他们的发展和今后的成功,包括发挥特长、力争最优表现、遵守最高标准的纪律要求、学会合作、追求团队共同目标、恪守公平与尊重的行为准则”[12]。

建设校园体育物质文化,让那些原本没有生命和情感的客观物质条件变成无数个隐形的“教育者”。物质不等同于物质文化,一所大学的物质条件可能是优越的,但却可能是与人、文化隔膜的,甚至是对立的。再好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对生命的关怀和情感的渗入,也只能是一个由水泥和钢筋混合而成的外部空壳。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环境是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作为育人的一种文化载体,在关注“硬件”建设的同时,更需要考虑“软件”的融合,增添人文元素,丰富文化内涵,通过人与物的沟通与感悟,传承、创新体育文化,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品位,实现以“物”化人。从人的角度来看,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体育场馆的空间分布、功能划分的人性化设计与布局。从文化的角度看,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让那些原本没有生命和情感的客观物质条件变成能够滋养广博的体育文化知识、熏染优秀的体育文化传统、陶冶高雅的体育文化氛围和提供深刻的体育实践体验的“教育者”。如体育文化宣传媒介的设计,包括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报、体育宣传栏等,要在尽可能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通过传播体育人文学科知识,体育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技相关的信息,以及重大的体育赛事资讯、体育明星事迹或是有启发、有教育意义的体育事件等,让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体育,弘扬体育精神。体育标志物的设计要反映大学的体育理念,承载大学的体育传统和体育精神,如清华校园中矗立的马约翰雕像,折射了清华大学育人的体育理念,代表了清华人的体育精神,弘扬了清华大学的体育文化传统。此外,哥伦比亚大学的吉祥物———狮子(li-ons),昵称为“Roar-ee”,体现了哥伦比亚大学追求卓越、敢于拼搏、崇尚力量和智慧的大学精神,蕴含着哥伦比亚大学能够像雄狮一般称霸全美,永葆辉煌。它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体育的象征,不仅被刻成雕塑,而且又作为体育标识被印在体育比赛的队服、纪念品和饰物上,“Unleashtheroar”(奔腾怒吼),成为该校大学生、运动员集体战斗力激发的源泉。建设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引导学生的体育行为。文化的存在只有被认同和学习才有意义,而被认同和学习的实现必须依靠一套相关的制度规则,在这样的情景中,文化与制度便联系起来了。当制度体现为规则时,它必然反映了文化的精神、文化的价值、文化的观念。而当文化体现为规则时,他必然采取或风俗、或习惯、或制度的形式[13]。事实上,校园体育需要制度规范人的体育行为,更需要制度文化内化人的行为。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是一所大学实现体育教育价值指向而培育的一种规范性文化,体现了一所大学的体育理念和体育精神,反映了一所大学的体育管理思想和水平。良好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好的体育制度,可以增强人在体育方面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提高人的主动和自我发展的责任性,从而提高发展人的层次,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还可以营造一种潜在的、弥漫于整个大学的体育文化氛围,影响着大学每一个成员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因此,管理制度“不需要任何抽象的理智形式,像知识灌输一样,像道德说教一样、像行政命令一样、像法律制裁一样,从外面强加于人。它应该像空气一样保卫着受教育者,让他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去体会,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14]。所以,体育管理制度的设计不是行政指令性的“灌输”,也不同于强加于人的纪律约束,而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将文本化的、相对简单机械的强迫制度向人本化的制度迁移,通过创造良好的体育管理制度环境,引导、激励学生,调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将体育制度文化内化为学生内心法则和外显行为的控制。如北京大学制定“积点制”(即通过在体育课、身体素质测试、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设置分值,累计分数,完成体育学分)和“五自主教学”模式(即任选时间、任选项目、任选教师、任选学期、任选等级达标)来引导和激励学生的体育行为。在厦门大学,体育部建立了一系列的体育规章制度,如校园健身日、健身周、健身月制度和管理办法,其中包括领导干部监督检查制度,教师参与指导和组织管理制度,以及奖励措施等,为体育传统与风气的形成,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建设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为学生提供深刻的体育实践体验。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是一所大学体育理念、体育精神和体育价值追求在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活动和校园体育活动中的动态体现。良好的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会渲染一种积极健康的体育文化氛围,对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好比无声之教,影响迅速、有效和深刻。体育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并在项目选择上,突出高等性、高雅性、社会性和自主选择性。

如清华大学在课程内容上覆盖了包括具有世界性、跨文化性的民族体育项目如武术、跆拳道、柔道和瑜伽等,具有高雅性的时尚体育运动项目如网球、保龄球和橄榄球等,具有生活教育意义和实用性价值的运动项目如定向越野、攀岩和野外生存等,还包括比较系统的体育理论课如体育欣赏、运动处方、运动与营养、运动与心理健康等课程。北京大学实行“完全开放式”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打破年级界限、专业界限、上课时间界限的“五自主课程教学模式”,并通过网上选课、网上评估和网上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体育学习的便利条件。体育教学活动要融入隐性教育,重视体育教师的“身教”,同学生一起建构体验式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实践过程中体察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情感、体育礼仪和体育规范等。如武术教学中应该充分传达武术项目的“精”“气”“神”以及传统武术的礼仪和规范,而在操类项目教学中应传达“求真”“塑型”“追美”的文化内涵,在球类项目中传达“坚强、勇敢、征服”的拼搏进取精神和“公平、公正、自由、平等、民主、团结”的体育竞技精神等。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注重宏观扶持、引导和管理,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如北京大学的“山鹰社”,能够有今天的影响力,离不开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合理的规划和正确的引导。

4.2大学生主体内化的接受方式

诚然,文化本身并不会促进人的发展,只有通过人的内化,才可能塑造人、完善人[15]。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杰夫提出采用“活动”来定义学习的主张,认为学习是传递———掌握社会文化历史经验的活动,它经历了从外部到内部的转化。内部活动起源于外部活动,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而内部活动又通过外部活动而外化。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的落脚点必须将“内化”作为不可缺少的环节,强调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内化为大学生在人格、思想品德、审美情趣和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内化和升华,使之成为大学生主体的思想、情感与行动中的一种文化自觉。大学生主体内化是指学生在被动地接受校园体育文化濡化的同时,也在主动地选择、加工校园体育文化所传递的信息,这个过程是一个由接受主体对外界体育文化环境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感知、选择、整合和内化多环节构成的连续整体的认识过程。感知,是指学生作为接受主体以其感知系统对外部信息产生的刺激作出的反应。感知是人们接受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当校园体育文化所传递的有关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方面的信息对接受主体发出刺激以后,主体就会对刺激物产生表面的、个别的、孤立的感觉认识,随后知觉开始发挥作用,主体会对刺激物各种不同的属性、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等做出整体的反应,并有意或无意地对所感知的信息进行复制、编码和记忆活动,形成特定的印象和观念,这是学生接受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前提条件。

选择,是个体根据自身的经验、知识、兴趣、价值观等对接受到的外部信息进行认知、判断、选择以及解释和预测的过程。一方面,选择受原有的认知结构制约,它与主体的先天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生活经历和成长背景等有关,是主体接受、过滤、筛选外部客观信息刺激的工具[16]。另一方面,选择受主体需求影响,人们将外部客观的信息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主要是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需要是推动主体发生内化活动的原动力。所以,接受主体在选择信息时,会根据自身的体验和需求所确立的内化标准,对校园体育文化所传递的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进行判断和比较,进而做出信息的容纳或排斥的择取。整合,是学生对已接纳的信息进行归纳、清理的过程。接受主体根据自身的内化标准来衡量接受或是体悟到的有关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的信息,此时内化活动就进入了信息加工的阶段———整合阶段。接受主体对经过过滤、筛选的信息进行理解,加以推理,实现新接受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交错对接、重建,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内化标准。内化,是学生经过“接受———批判性反思———调整意识与行为”反复多次的体验,最终将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内化为能够指导其社会行为并相对稳定的主体意识或观念的积淀过程。通过内化过程大学生主体内化才会有最后的实际效果,即大学生获得在人格、思想品德、审美情趣和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

5结语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育人的载体,是以整体论视野建构的一种素质教育模式,其实质是在体育科学教育基础上,通过体育文化价值等非智力因素的介入,以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机整体,共同建构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形成一种互生互补的生态文化,进而实现“文而化之”。它强调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在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过程中,极力体现体育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将发展人的精神生命的主动权作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诉求,作为转变高校体育思想的重要目标,最大限度地体现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充分挖掘人的潜力,使人获得全面的发展。

作者:徐伟 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