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分析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从时代的高度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关键在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师资为本,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教师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应当首先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教师这一特殊重要的职业群体应当首先形成优秀的学习型组织,成为学习型社会的示范者。如何推进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以提高其实效性,已成为每个投身于教育事业,关心、支持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认真关注和考虑的问题。因此,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社会、学校、教师认识到了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但尚未形成观念。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的教学质量观、学习观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学校和教师不可避免地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认识到了继续教育的必要性。有调查显示,97%的在职教师愿意接受继续教育,87%的在职教师表示希望近期就接受继续教育。但总的来说,继续教育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人们对教师继续教育理念的认识有待于加深。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领导和监督,但缺乏对有关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细化和落实。中央的政策有待细化为地方的政策,地方的政策有待细化为学校的具体措施,层层细化了的政策,才更符合实际情况。目前,大部分省市都加大了对教师在职培训的力度,在教育投入上也有了适当的增加,但仍不能满足继续教育的要求。教师继续教育网络体系还需进一步得到发展,各类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等继续教育的服务功能应进一步发挥。
3.继续教育的内容及目标出现偏离。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进修和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内容和目标的偏离。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过多地重视对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师自身发展的情感需要。事实上,教师也希望改变现在的职业现状,要求获得更多的自主权,获得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些短视的、补缺性的培训,使教师继续教育缺乏生命力和吸引力,这必然造成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被动性,使自身的发展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进而失去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师继续教育失去生命的活力与色彩。
4.继续教育形式缺乏灵活性,课程体系不完善。我国目前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方式大多数还都是“先生讲,学生听”的方法。这种形式虽然便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可是却忽视了学员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大多数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采取的是简单的“教学型”课程体系,生硬地将教师推及到缺乏活力的简单教学活动中,对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精神等缺乏进一步的培养。
5.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和有关制度有待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是教师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方面,教师专业化、教育终身化要求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目前,我国在教师职后进修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还比较缺乏,造成继续教育工作中现存的一些培训目标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信息化程度不高、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二、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思考
1.转变教师继续教育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教师继续教育称作“跨世纪的园丁工程”。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要求“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可见,时代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认识和需求更加迫切。树立先进的继续教育理念,转变观念,是实现教师继续教育高效、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发展教师继续教育,应对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意识、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等提出更新的标准和挑战。“终身学习”是人的学习在其一生中不断获得满足与发展的过程,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继续教育中应贯穿终身学习观。教师应把继续教育纳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自主性、创造性地实现自我继续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宣传力度,使继续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人们形成以终身教育思想指导的正确的继续教育本质观、价值观、实践观和质量观。
2.创新教师继续教育内容
新时期的教师继续教育,应结合时代特征,主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继续教育的内容不能只关注解决眼前实际问题,而应当更多地关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不仅是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继续传授,也是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继续培养。教师在继续教育中不但应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理论内容,了解更多的现代教学论流派和实用的教学模式,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磨练教研论文的写作能力,以及学会创造性的思维和有效学习的方法,了解教育实践发展最新成果的教育方面的内容,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情感修养,得到全面发展。
3.注重教师继续教育方法与形式
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周期长,见效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致力于方法与形式的创新。因此,应提倡“互动式”,使师生间通过互动,更好地解决问题、共同提高。建议由富有经验的老教师组成督导观摩团,对受教育者进行示范、监督和指导,创造一种积极互动的氛围,将受教育者带入经验分享、合作探究的大舞台。教师继续教育,应当采取的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培训专家应当帮助、理解受教育者,尊重其确定自己的问题及选择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培训专家应当承担激励者和反思者的角色。
4.优化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应与课程改革同步。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应以“学习型课程”为取向,着眼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继续教育面对的是已经过系统培训与教育而富有经验的成年人,甚至有许多学科前沿的带头人等,它与普通师范教育和儿童教育所不同的是,后者主要以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改善知识结构为主要内容,得到自身学习体系的构建。而教师的继续学习是以经验学习为主,以专业发展、专业理想的实现为主要任务,最终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建议增加方法论或教育技术课程,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还应重视科研课程的补充,以求在继续教育中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队伍向专业化发展,向“教研者”队伍发展。
5.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法规系统设置
教师继续教育要适应教师专业化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完善教育立法。教师继续教育的法规体系,是教师继续教育发展需求和愿望的体现,是教师履行继续教育权利和义务的保障,是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本保障。我国应尽快制定《继续教育法》,就继续教育的主体、权利和义务、学习类型以及条件保障等措施方面做出法律上的规定,利用立法手段全面规划、规范和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师在职进修的政策法规和继续教育制度,使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晋升、晋级、评聘职称、评优、享受各种待遇的必要条件,从而形成继续教育的动力机制。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资格再认定制度。在教育行政组织中应有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及教师继续教育司法机关的设立,对教师资格实行严格的认定,对继续教育执法中产生的争议进行审理和裁决。同时,也应当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法制监督工作,成立相关的监督机构,形成教师继续教育法制监督管理系统。
6.构建教师继续教育特色模式
教师继续教育应当具有多种模式,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多模式、全方位构建起来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体系可以包括:校本模式,即以任职学校为基础,把教师继续教育与本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结合起来,学校自主制定各种培训计划和培训活动。专业培训机构模式,是教师在专门的培训机构中接受专业式培训,培训部门为教师进修提供各式课程内容,提供场所、信息资料、教学资源等以满足教师的需要。科研中心模式,即继续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研究相结合,各学科中的带头人可以作为此种模式的培训者,对教师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使教师将先进的学科理论与个体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结合起来,对未来的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加以改进与创新。网络模式,利用网络搭建起资源平台,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资源,教师可借助网络参加远程继续教育,随时随地地接受继续教育,获得自身学习的满足。沙龙模式,为丰富教师的社会阅历,拓宽教师视野和交往空间,教师可自发组织形成继续教育的沙龙,通过沙龙形式,与社会各阶层沟通,了解自身在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通过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学习实现继续教育的目的。
7.整合教师继续教育资源
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是一种政府主导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继续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形成教师继续教育的资源中心。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已有大量思想家和大师的思想和学识的积累,应当从中外经典名著中精选出版“继续教育系列文丛”及“继续教育影视系列”,使人们在终身教育思想的熏陶下,主动利用资源掌握和提高教育能力。建立继续教育基地,形成基地资源集中优势,为广大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优良场所。
8.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投入
经费短缺是影响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直接原因。国家应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这是继续教育得以顺利发展的根本保障。教师工资中也应当体现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教师可以将这部分资金提出,自由支配选择继续教育的渠道和方式。教师应当享有带薪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
作者:张瑶 单位:青岛大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