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 内经 》 理论指导下的儿科临床治疗思路
经典的学习必须要和临床结合才能显得更有意义。只有不断地积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的总结、创新才能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笔者作为一名中医儿科医师,在学习、理解《黄帝内经•素问》过程中与中医儿科临床相结合,收效甚佳,现举例介绍如下。1外感风热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是生气盎然,阳常有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生机旺盛,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故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居多。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六淫之邪,从口鼻而入,郁于上焦,上焦失于宣发,郁闭不利,则可致腠理闭塞,卫气不得泄越,正气与邪气相争,而可见发热。小儿热证居多,并非见不到寒证,由于小儿感受寒邪后,很快入里化热,所以小儿门诊以风热、暑热、湿热、痰热、燥热之证居多,风寒证相对较少。《素问》载:“阳盛则生外热奈何?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笔者在治疗小儿发热病尤其是风热证时联系上述原文所阐述的病机是上焦不通,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在临床自拟银翘退热方,疗效甚佳。其方为经方银翘散加减,但功效却大于其原方,其方药组成:银花、连翘、芦根、石膏、牛蒡子、大青叶、蒲公英、青蒿、柴胡、黄芩、枳实、槟榔、熟大黄、山药、生甘草。
此方取其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用其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以辛凉解其表热;石膏甘寒泄其内热;青蒿解其郁热;柴胡、黄芩调理气机;由于热闭拒于内,玄府不通,故取柴胡、黄芩调之;以芦根透热于外;小儿热病多有大便秘结,故加有枳实、槟榔、熟大黄,清泄肠腑之热;山药、甘草调和诸药。笔者认为,退热需用石膏,而且用量应大,1岁以上,3岁以下可用到15~20g,3岁以上7岁以下,可用到20~30g,七岁以上可用到30g以上,不要超过60g。患儿,男,7岁,2013年8月22日初诊。症见:发热3d,体温最高39℃,伴鼻塞,流清涕,咽痛,偶咳嗽不剧,纳差,大便偏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小儿体属纯阳,加之逢暑夏之际,易感风热暑湿之邪,外邪从口鼻而入,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肺气失于宣发肃降,故可见鼻塞、流涕、咳嗽等症;邪气郁于肌表,正气抗邪于外,正邪相争,故可见发热;小儿脾常不足,肺金受邪,子病及母,脾之运化功能不足,故见纳差;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失于肃降,腑气不通,大肠传导失司,故见大便干;热邪灼津,津亏液少,故见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均为风热袭表之证。风热之证当辛凉解表使邪达于外,甘寒清凉以清内热,通腑导滞清解郁热。遂拟银翘退热方。处方:银花10g,连翘10g,芦根15g,石膏20g,牛蒡子10g,大青叶10g,蒲公英10g,青蒿10g,柴胡10g,黄芩10g,枳实10g,槟榔10g,熟大黄5g,山药10g,生甘草6g。2剂,水煎服,每2h1次,每次90mL,嘱患儿多饮水。8月24日复诊,诉其服药1剂,体温降至38.5℃,未超过39℃,咽痛稍好转,解2次稀汤洋大便,味臭秽,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第2剂服完后,体温降至正常,复诊前未有反复。复诊患儿热势已经衰其十之有九,余热尚未清除,热邪又可入里郁积肺络,遂在原方基础上去青蒿、柴胡、黄芩、枳实、槟榔、熟大黄、山药,加入瓜蒌皮10g、紫菀10g、款冬花10g、前胡10g、栀子10g、杏仁10g,石膏减半为10g。2剂,水煎服,每天1剂。
后随访患儿病告愈。按: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居多,然热病多有饮食积滞,且常邪热郁于脏腑之间,又可伏于皮里膜外,治法当以透热达表于外,清泻里热于内,故在治疗过程中,透清结合,小儿里热之证,每与饮食积滞有关更当消食导滞,热随滞下。故选用银翘散类清热透表,取承气汤类通腑泄热。小儿之病变化多端,传变迅速,故在治疗过程中应宜安未受邪之地,故在治疗热病后期应加一些治咳类中药。2小儿咳嗽笔者在临床治疗儿科鼻炎、咳嗽等疾病时,常以《内经》理论为指导。《素问》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如小儿鼻炎常见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可认为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失职,上源之水不能下达膀胱,而循经上犯鼻窍,鼻窍为湿邪阻滞,而见鼻塞、喷嚏、流涕等症状;而咳嗽之症,多由痰作祟,痰之所成,与肺脾关系密切,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为水液代谢的病理之物,痰贮于肺中,常规治法宣肺、止咳、化痰,然而笔者据此条文在治疗小儿咳嗽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利尿之药,通利膀胱,使痰邪随小便而走,每获疗效。
患儿,男,5岁6个月,2013年10月20日初诊。症见:阵发性咳嗽5d,昼轻夜重,喉中有痰,痰声漉漉,咳出为白色泡沫,质稀,纳可,大便调,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微厚,脉滑数。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肺之通调水道功能受阻,膀胱不利。该患儿以咳嗽、痰多为主要表现,结合舌脉辨证为“痰热郁肺,湿阻膀胱”。故选用验方“苇茎宣痹汤加味”宣肺祛湿、化痰止咳,处方:苇茎15g,杏仁10g,冬瓜子10g,郁金10g,桔梗10g,射干10g,瓜蒌皮15g,枇杷叶15g,木通5g,石韦15g,紫菀10g,款冬花10g,黄芩10g,葶苈子10g,前胡10g,甘草6g。3剂,水煎服,每天1剂,100mL/次,3次/d,嘱其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温燥之品。3d后复诊,咳嗽次数减少,咳痰较前减少,且易咳出,舌苔较前变薄,遂守前方。服药3剂后,咳嗽大减,遂投清金润肺汤加味:天门冬10g,前胡10g,浙贝母15g,京半夏10g,桔梗10g,桑白皮10g,蜜炙紫菀10g,茯苓15g,杏仁10g,麦冬10g,枳壳10g,枇杷叶15g,瓜蒌皮10g,甘草6g。3剂,水煎服,2d1剂,100mL/次,3次/d。1周后随访患儿,咳嗽症状已经消失,病告痊愈。按:小儿之咳嗽,无外乎外感六淫之邪,内伤饮食之患,其治在肺,其本在脾肾。治疗小儿咳嗽往往不能只是医肺,而不顾其他脏腑,因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笔者在治疗小儿咳嗽的过程中,认为咳嗽多由痰作怪,所以痰既是咳嗽时的病理产物,也是引起咳嗽的最主要的病理因素,所以在治疗咳嗽的时候,都要使得痰有所出路,然小儿年龄尚小,不会咳痰,所以笔者认为二便是一出路,故在治疗咳嗽的同时加一些通利二便的药物有助于去痰化痰。所以治疗疾病不能局限于一脏一腑,一方一药,而应辨证思考,遣方用药,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海俊1 王珺2 翁东博2 单位:1.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 成都中医药大学
第二篇: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的运用分析
0引言
儿科接诊的患儿一般年龄都比较小,血管较细,治疗依从性较差,往往需要多次穿刺才能完成临床治疗。但这样会导致血管受到损伤,患儿也需要承受更多的痛苦。静脉留置针也称套管针,不仅对血管刺激较小,留置时间也比较长,方便临床治疗[1]。本文选取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其中男45例,女25例,患儿年龄0.5~6岁,平均年龄(3.8±1.2)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穿刺方法
对照组未使用静脉留置针,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给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要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做好环境保护和并发症处理措施。研究组患儿予以静脉留置针,具体操作方法:选择弹性较好、较粗的血管进行注射,首先使用75%的乙醇棉球对注射区皮肤进行消毒,以注射点5cm的范围作为消毒区域。开始穿刺之前要将肝素帽拧紧,按照常规操作,操作者以食指和拇指握住留置针针柄,和患者静脉管之间保持15°~30°的角度,刺入并看见回血之后继续进展2mm,以左手将外套固定住,右手将枕芯抽出,采用透明敷贴加以固定并标注时间。封管时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避免出现并发症。先以3~5mL封管液通过肝素帽的输液针头缓慢向里推进,待注入2~3mL后一边推余液一边将输液头皮针拔出,但要留在肝素帽内少许,保持封管液充满管腔,当其余下约0.1~0.2mL时采用小夹子将延长管夹住并拔出头皮针,静脉留置针时间一般以4d最为适宜。
1.2.2护理方法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确保肝素帽和穿刺点的无菌无毒。每天采用酒精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杀菌,密切关注患儿的穿刺部位是否清洁、干燥,是否存在过敏、红肿以及渗出等问题,避免出现感染情况。一旦发现患儿出现感染情况,应及时将留置针拔出并重新进行穿刺。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控制好输液速度,确保输液管畅通无阻。同时还应该做好静脉炎和压疮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通过针柄下垫棉絮或局部热敷等措施加以预防。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完成治疗后,由专业护理护理人员对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并发症类型包括感染、静脉炎、过敏、堵管等。
1.4统计学处理
SPSS17.0软件对本次实验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行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由专业护理人员两组对临床并发症类型进行观察与统计,最终发现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治疗之中,给小儿穿刺之所以成功率不高,关键在于患儿年龄较小,加上对治疗方式的恐惧,治疗依从性较差,此外,患儿血管较细,反复穿刺容易造成血管损伤。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可减少对患儿静脉穿刺的次数,保护患儿静脉[2]。在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儿反应,避免患儿出现多动或哭闹造成留置针脱落情况;②封管方式要适宜,确保患者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长时间保持下垂姿势,控制输液时间,避免出现肿胀现象;③做好静脉炎、过敏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工作,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应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以便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④控制好静脉留置针时间,减少感染发生率;⑤严格消毒无菌操作,熟练操作,掌握好固定程度,以免增加患儿不适[3-4]。本组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1%,两组显著,由此可见,儿科临床治疗之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痛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谭芳花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儿科
第三篇:中医院校儿科临床技能实训强化思路
儿科临床技能教学实训部分主要由校内临床实训和院内临床实习组成,两者相辅相成。临床实训是深化理论课程的重要手段,是培养高等应用性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一个重要临床教学阶段,也是中医院校临床中较西医院校少有的技能操作的一个补充。目前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与有限的教学时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1]。注重在校期间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对学生适应临床工作和就业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校内临床实训渐被弱化,其影响因素很多,结合现状,笔者对儿科临床技能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1当前儿科临床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技能实训的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
在中医院校,学生更注重院内的临床实习,可以直接面对患儿,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这些中医技能的训练主要还是在院内的实习中体现,但是模拟诊疗和西医技能操作都非常适合在实训室内进行。但学生对实训室认识不够或者没有太大积极性,认为实训室内的项目离自己太遥远,在以后的工作中涉及不到。实际上,实训室内的技能操作不仅可以做为临床前的基础,而且还是临床实习中的补充,因为医院内有些技能操作学生在实习中根本接触不到,比如儿童气管插管、小儿腰椎穿刺等,这些技能训练都可以在实训室内进行。有些学生学习儿科学后,认为儿科工作是高风险的卫生行业,而且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所以这些学生对儿科医生的工作失去兴趣和信心,准备毕业后改行,不再从事儿科行业。
1.2儿科临床实训教学中教师积极性不高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可观的经济收入。教学医院承担着医、教、研的任务,对于一个医院来讲,医疗是最主要的任务和最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活动。因此一般医院在医疗这块会投入较大的资金,而教学往往被忽视[2]。即使不被忽视,也不会被重视。医疗任务的完成直接关系着医生的经济收入,教学任务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因此医生对临床实训教学的积极性都不很高。教师授课重视中医技能忽视西医技能。中医院校更注重中医方面的技能训练,这些技能主要在医院内实习,而儿童气管插管、小儿腰椎穿刺等西医技能临床很少涉及,于是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理论课和院内实习上,对临床实训教学的专注力越来越低。大部分教师认为实训课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起不到实际作用。模型老化受损。有些老师开始时对实训项目还充满好奇和希望,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训练习,授课模型逐渐损耗,使用渐趋不便,操作愈加困难,教师的心理负担加大,积极性受到很大挫伤。
1.3授课学时不足
(1)理论学时不足。教师授课过程中,理论内容太多,规定的理论学时内无法完成,占据了实验学时,这样原定的实验学时减少,甚至被取消代替。(2)实训学时不足。当前实训学时仅2学时,包括儿童气管插管和小儿腰椎穿刺,短短的2学时80min内进行两个项目,学生观察完教师的现场操作演示后,便没有足够的时间亲自去操作训练,也只能是看看而已,这样匆匆忙忙上完课,学生没能够得到充分的动手训练,实训课也就失去了实训的意义。1.4教学资源不足模型种类和数量太少。现有的模型仅4种,包括儿童气管插管、小儿腰椎穿刺、儿童心肺复苏和儿童急救模型;每种模型仅有1套,教师讲授和学生操作训练不能并行进行,极大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2加强儿科临床实训教学的若干措施
2.1实训教学,寓教于乐
儿科俗称“哑科”,所直接问诊的大多数对象均是患者家长,得到的信息往往均是片面的,不可靠的,而且很多患儿查体不配合,使临床诊断治疗又是难上加难[3]。学生直接面对这种情况时,心理压力过大,必定很难承受,所以临床前先进行实训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枯燥呆板的理论学习生活,而且减轻了学生面对真实患儿的压力,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在理论教学期间相应的向学生介绍临床技能实训的项目,这样学生对实训课便有了基本的了解和向往。当学生真正接触到实训室、实训模型和实验仪器时,好奇和快乐的学习过程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而且还奠定了院内实习基础。
2.2建立实训组织体系
医院内建立儿科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专门负责组织规划在临床技能中心进行的各种儿科实训项目,校内临床技能中心配合实验准备或者参与辅助授课。双方积极沟通,密切合作,共同为培养全新的中医院校医学生服务。
2.3完善儿科技能实训室
临床技能中心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儿科的技能实训室,包括儿童气管插管、小儿腰椎穿刺、儿童心肺复苏和儿童急救模型,但是对于临床上较少能实践的骨穿、胸穿、切开、缝合等一些儿科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本实训室并没有相应的模型,尽管是中医院校,也应该引进这些模型,完善实训室的建设,让学生在技能实训室接触并训练,促进学生临床技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4加大实训教学投入
购买新模型设备,增加数量。引进儿童模拟人,模拟人技术可以仿真模拟各种解剖、生理功能,且具有真实患儿不具备的操作可重复性,可供医学生反复练习,能够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还可购买多功能儿童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腰椎穿刺,胸腔穿刺,骨髓穿刺等多种穿刺训练。将模型数量扩至6套,30名学生分成6组,平均5人一套设备,数量增加了,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世界医学教育学会曾建议,大量减少说教式教学时数,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应该在医学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4]。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减少理论教学学时同时增加实训教学学时,并且增加实训项目内容。校内实训项目开发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核心内涵[5],在现有模型设备和理论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具体的时间和课程分配,增加实训学时及项目内容。
2.5改进实训教学方法
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信息单向传递的教学方式相比,“互动教学”受到医学教育领域的关注,并呼唤人们不断思考和探索,同时可以促使学生逐步摒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形成的那种僵化的、机械的学习方式,又可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6-8]。教师要以基于能力教育为指导思想,构建全新的实训教学模式,既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又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9]。实训时不是单纯操作练习,而是设计病例综合练习临床技能,需要学生思考操作的可行性、合理性及规范性,培养临床思维能力[10]。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而针对不同的模型设备由学生自己设计病例,自己制定实训所需材料,全班同学讨论其可行性,这样不仅增加了实训课程的趣味性,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讨论
本研究总结了中医院校儿科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包括学生对临床技能实训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积极性、授课学时、教学资源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了加强儿科临床技能实训教学的若干措施,包括实训教学乐趣、实训教学过程、实训教学场地、实训组织体系、教学资金投入、实训教学项目、实训教学时数、实训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希望本研究能够引起中医院校广大教育教学阶层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加强并改进中医院校儿科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医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能够提高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儿科中医人才,从而更好的保护全国儿童的健康,造福祖国,造福未来。
作者:张丽娜 李垠含 李乡南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
第四篇: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中的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是白色或类似白色结晶性粉末,属于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随着临床医学条件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阿奇霉素逐渐替代了红霉素在医疗工作中的地位,并且相对于红霉素而言,阿奇霉素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几率相对较低,使其在临床中应用价值逐渐提高。本文选取280例患儿,借以研究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1日~2015年5月1日来本院儿科诊治的患儿280例。其中男134例,女146例。均无慢性疾病,部分患儿属于内科呼吸系统类型疾病,部分患儿属于皮肤软组织类型的疾病,其余患儿属于泌尿系统感染类型疾病。将患儿随机分成比较组和探析组,各14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比较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使用阿奇霉素[1次/d,平均每天静脉滴注10mg/kg左右(最大≤500mg)];探析组患儿均通过口服的方式利用阿奇霉素[1~2次/d,每天服用的剂量范围5~12mg/kg(最大≤500mg)]。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使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1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其中皮疹2例,胃部肠道不适13例,发热1例。探析组患儿不良反应1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其中皮疹1例,胃部肠道不适16例,发热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儿科临床实践过程中,对患儿选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阿奇霉素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但已有研究表明,儿科临床治疗中使用阿奇霉素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良反应、皮疹、发热,甚至肝损害以及过敏性休克等[2,3]。阿奇霉素在儿童感染方面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尤其是患儿对青霉素亦或者是头孢等过敏时,则可以使用阿奇霉素代替,效果比较显著,也能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工作的质量。阿奇霉素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耐酸,组织渗透性好,尤其在肺部肺组织中浓度高且持久,血浆半衰期长,可达48h,并且有抗生素的后效应[4]。但是阿奇霉素也会产生相应的不良反应,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加以重视。本研究发现,阿奇霉素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现象主要包括:皮疹、发热、胃部肠道不适等,对于说明书所述的过敏性休克、肝损害等现象暂时未见。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病例和数据发现致使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患儿抵抗力差等,同时也因不合理用药出现,典型的有剂量过多、静脉滴注速度相对快、静脉滴注时间长、高浓度药物应用、给药途径不科学等。因此必须逐渐健全和完善相关监护制度,加强对患儿的监察力度,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通过以上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患儿在使用阿奇霉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现象,也能够大大减少阿奇霉素对患儿身体的伤害性,提高临床治疗工作质量。综上所述,在儿科临床实践过程中,对患儿选用不同方式使用阿奇霉素都会出现不良反应现象,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作者:博海平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儿科
第五篇:儿科临床治疗类方运用思考
“类方”一词在古代医书及现代中医著作中均有所论及,如明代王肯堂的《类方准绳》及现代经方学者黄煌的《中医十大类方》,这两本著作的书名即以“类方”冠之。由此可以窥见古今医家对“类方”研究重视程度之一斑。现对“类方”研究在儿科的临床意义和应用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如下。
1“类方”一词的内涵探微
在古代汉语用法中,“类”字既有名词“种类”“同类”“分类”等含义,又有动词“相似”“分类”“类推”等意思。如《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各自聚集,此时“类”即“种类”的意思。又如《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状似阳虎。”意思是孔子长得和阳虎很相似,“类”则是“相似”的意思。而“类方”一词中的“方”,当指方剂,是中医师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中药,遵循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剂型等因素妥善配伍而来的医方。综上可知,“类方”一词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对方剂进行分类;二是指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得到的相类似的一类方剂,如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中所谓的“麻黄汤类”“桂枝汤类”等。本文的“类方”即是在临床实践的历史发展中、在基本方基础上根据辨证原则产生的一系列加减衍化而形成的方剂集合,隶属于后者的范畴。
2“类方”在儿科临床上的意义
2.1熟稔海量方剂的纲举目张之道
中国方剂学历史悠久,从《五十二病方》的283个医方、经典巨著《黄帝内经》的13首方剂,经历代医家的创新与发挥,至现代的《方剂大辞典》已载方9万多首。据史欣德[1]统计两千多年来医家所创方剂更达惊人的16万首以上。可见,面对卷帙浩瀚的方剂,以类方入手的研究方法,可以将众多方剂进行分类、归纳,达到执简驭繁、由博返约的目的,从而有利于临床医生快速、准确地选方用药。
2.2洞悉方剂君臣佐使配伍结构之妙方剂的理论
核心问题就是组方原则即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2]。类方的基本方是该系列方的代表方剂,是类方组方结构的精华和临床组方的典范。正如《医学源流论•方剂古今论》所论:“推药理之本原,识药性之专能,察气味之从逆,审脏腑之好恶,合君臣之配偶,而又探索病源,推求经络,思其远,其义精,味不过三四,而其变化无穷。”故通过类方尤其是其基本方的组方规律,可以洞悉方剂君臣佐使配伍结构的奥妙所在。类方是在主方的基础上产生的,其衍化的具体形式是很复杂的。正是这其中变化的曲折,理法的复杂,才是最值得后学者玩味其要妙的所在[3]。
2.3深合辨证论治之旨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精神。由于患者特质的不同和病情的动态变化,才产生了相应的类方系列。故类方的组方特点是:既有一定之规即组成结构必须遵循君臣有序、主次有别的原则,又有灵活之变即何药为君,何药为臣,何药为佐使,又必须以辨证为前提。如越鞠丸治疗郁证,便可根据气郁、食郁的不同而分别以香附、神曲为主药。类方系列从方治规律的角度阐述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是临床证候复杂性的动态描述,深合辨证论治之旨。全面了解类方系列方,方不至贻人以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之笑柄。
3类方研究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几点思考
3.1类方基本方的确定标准
类方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确定类方基本方的标准问题:是以成方时间最早为标准?是以某一经典著作如《伤寒杂病论》或《小儿药证直诀》等中的方剂为标准?或者以大多数医家熟悉度最高为标准?还是以专科需求为标准?笔者认为,以上标准都是可行的。比如,讲究追源溯流的医家以成方时间最早为标准;经方派以仲景方为标准;一般医家以临床医生熟悉度最高为标准,如二陈汤的成方时间虽然晚于温胆汤,但是其更为大家所熟知,故以二陈汤为该类方基本方为宜;临床各个专科则以其专科特点为标准,神经内科的医家可以将温胆汤而非二陈汤为该类方的基本方,又如儿科可以用儿科鼻祖钱乙创制的异功散而非四君子汤为类方的基本方等。总之,类方基本方的确定应以临床各自需要为出发点,尤其是现如今专科化日益精细的趋势下,以专科为纲,以中医经典著作的方剂为目的类方研究方法更加符合时发表展之潮流。
3.2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与儿科类方应用的关系
小儿以其“稚阴稚阳”“纯阳”之体,具有“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等迥异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在病理上虽然有发病容易且传变迅速的不足,但也有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优势。正如《景岳全书•小儿则》所曰:“且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矼顽之比。”因此,医生应用儿科类方时一定要考虑到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例如,高修安[4]就以麻黄一药为例,从主治范围、临证应用宜忌(禁忌证、药物用量)以及加工炮制等方面来论述儿科用药的独特性,并主张建立完备、规范的小儿用药体系。只有考虑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应用儿科类方才没有矫枉过正之虞。
3.3儿科类方的研究模式
儿科类方的研究模式可分为纵(同病异治)横(异病同治)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某个类方在某个疾病、某类疾病的纵向应用研究,一种是某个类方在多个疾病、多个系统的横向应用研究。前者注重疾病纵深的挖掘,有利于筛选出专方专药;后者注重证候横向的拓展,有利于扩大类方的适应症,有利于西医尚未了解的新发疾病和颇感棘手的疑难疾病的诊治,有利于阐述某类方和某种体质的关联研究机制等。另外,从类方角度进行组方结构[5]、核心药物及相关作用、量效关系分析[6],有助于阐明方剂组成的科学规律和物质基础,也有助于筛选和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7]。
3.4规范应用儿科类方的关键技术
笔者认为,方证相应可作为规范应用儿科类方的关键技术。方证就是用方的指征、证据以及内在的病机。方与证的关系,是相对应的,两者浑然一体。医圣张仲景是方证相应说的首倡者,如其在《伤寒论》中有“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第317条)、“桂枝证”(166条)、“柴胡证”(101条)等之论。尽管中医的辨证方法较多,但最终还需要通过方药疗效的反证,方能验证辨证准确度的高低。离开了具体的方药,辨证往往空泛而笼统。方证相应则直接使方药与方证相对应。方证相应,可收“犹百钧之弩也,如其中的,一举贯革”之效;方证不应,则是“如不中的,弓劲矢疾,去的弥远”。以方证相应规范儿科类方的应用时,医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以“主症”来规范类方基本方的方证,掌握该类方方证之常。主症就是反映该方证本质病理的脉症,如桂枝汤以“汗出,发热,恶风”,麻黄汤的“无汗,身痛,恶寒”以及白虎汤的“烦渴欲饮,身热汗出,脉洪大”等等,还需综合兼症、舌脉等方面来指导类方应用,如桂枝汤类方的适应证大都存在舌色淡质柔润、脉弱或缓的基础舌脉,兼喘选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兼项背强几几则用桂枝加葛根汤。其次,还要详审脉症其背后产生的病机[8],如只要是“营卫不和”的病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有汗能收,无汗能发。只有紧紧抓住脉症所反映的病机,临证方不会被疾病的表象所迷惑。此外,辨病机还可以扩大经方应用范围,如叶天士提出“苦寒能清热除湿,辛通能开气宣浊”“湿热非苦辛寒不解”的理论,从而将半夏泻心汤类方扩大运用于湿热病。再次,运用儿科类方也应有越雷池之勇,如儿科鼻祖钱乙根据小儿的体质特点而化金匮肾气丸为滋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化四君子汤为流动溢彩的异功散;有时为适应复杂病机可多方合用[9],甚至创制新方[10]。总之,以方证相应为规范应用儿科类方的关键技术,不仅能规范应用已有类方系列,而且能达到活用类方、创制新方的灵活变通的目的。
作者:司振阳 单位:南京市中医院儿科
第六篇: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将合理的药物治疗实施在患儿身上,这是儿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点。针对临床上所使用的药物,一方面要确保具有实际的疗效,另一方面还需要确保合理性和安全性所在,因为这些因素与患儿的健康密切相关。从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来看,相当一部分患儿的病情比较轻微,因此只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便可以得到治愈。这也就成为了药物治疗成为儿科比较普遍的治疗方法,患儿疾病的康复有赖于正确的用药。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是保证患儿健康安全的一大保障,如果在临床上出现用药不当的行为,那么就会对患儿的健康构成威胁。合理用药发挥治病救人的作用,不合理用药则会产生治病害人的不良影响。当前实施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就是护士,因此,护理要做到足够的细心,对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严密谨慎。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与患儿药物治疗效果产生挂钩关系,护士始终系整个过程中的第一线地位。本文就儿科临床用药护理干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实验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于2014年4~12月所收治的关于药物治疗儿科患者1200例,列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儿687例,女性患儿513例;1岁以内的患儿有478例,1~5岁患儿有450例,5~12患儿有272例,平均年龄为6.8岁。并将同期所收治的另外120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方法
将护理干预实施在患儿及其家属身上,做好调查和记录工作,了解其对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的情况。
2.1加强患儿及其家属关于用药知识的普及
对患儿群体特点和常见小儿疾病进行总结,可以适当在病房的一些位置贴上小海报,这些小海报主要涉及儿科常用药物、药物用法和用量、用药常识和禁忌的食物等,鉴于儿科患者的缘故,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和一些卡通人物在海报上。每天责任护士一定要对工作负责,在每次给药之前,都需要向患儿及其家属耐心地讲解药物的基本信息,要求是易懂、通俗和避免复杂化。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结合具体的疾病,对患儿及其家属细分为不同的群体,再对每一个群体实施集中的讲解,实现短时多效的目的,让患儿及其家属尽量在短时间内了解相关的知识。除此之外,护士还应当在给药的时候,特别强调服药的时间,叮嘱患儿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服药,这是因为,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家长都存在给药时间越长越好的错误观点,这与正确的给药方法是有偏差的。药效的发挥和用药的安全性与用药时间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并不是用药时间越长越好。
2.2强化学习,适应当前临床工作
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就是护士,而护士在药学方面的学习则与患儿的安全用药和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强化护理对各种药物的适用性的认识。当前儿科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在增加,用法和用量除了要依据说明书以外,还需要遵医嘱。儿科患儿通常都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在用药方面,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再加上药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护士原有的药学知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临床工作的需要,那么就需要护士加强自身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类常用药物的知识,关注新药物的用法和应当注意的事项,确保儿科用药的安全性。如果护士对于某些药物的用法含糊的话,就需要咨询相关的医师,避免影响患者健康的问题出现。
3结果
在患儿及其家属在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实验组都比对照组占有明显的优势。在用药知识掌握程度方面的对比,实验组完全掌握和基本掌握的情况为100%,对照组则为82.33%(988/120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的情况为100%,对照组则为92%(1104/1200)。
4讨论
相当一部分患儿的病情比较轻微,因此只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便可得到治愈。因此出于患儿健康的考虑,在选用药物的时候,除了要确保一定的疗效外,还需要兼顾安全性和合理性。合理用药可以解决患儿疾病问题,但是不合理用药则会威胁到患儿的健康。随着当今新药种类不断推出,药品也在不断更新,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进行系统化管理,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知识的培训,可以减少患儿受到伤害的现象出现,让疗效更佳明显。综上所述,对护士加强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不断更新其知识体系,接受定期的培训,让知识有足够多的储备,在规范化管理下,才能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利于患儿用药的安全,让疗效充分体现出来,还有利于解决医患矛盾,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作者:苏会港 肖颖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七篇:儿科临床突发事件的回顾性及对策
本文通过对我院2011—2014年发生的3例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因,从而规避护理风险,密切医患、护患关系,保证患儿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1病例报告
例1,男,年龄23个月,2011年11月2日,因发热3天由爷爷、奶奶陪伴入院,入院时体温38.6℃,护士立即为患儿降温灌肠,并静脉输液后体温已趋于平稳。其爷爷1年前因患脑梗塞住院治疗,现因精神高度紧张、焦急,突然自诉头痛、头晕,手脚抖动,发现后,立即用轮椅将其送至神经内科病房,争取了治疗时间。例2,男,年龄3岁,2014年3月26日,因腹泻住院治疗第3天,由妈妈、姥姥陪伴,处置护士在为其静脉输液时,穿刺一次未成功,稍适休息后待另一名护士准备为其再次输液时,其姥姥十分焦虑、紧张,突然大汗淋漓,倚在墙边,自诉心慌、胸闷,立即通知医生、护士长,用轮椅将其送至内科急诊室,后住院治疗。例3,女,年龄17个月,2014年12月20日,已住院4天,一直由妈妈、奶奶照顾,奶奶几天来过度劳累,十分疲惫,看到患儿静脉输液时大哭,突感心前区疼痛,头晕,护士协助躺在床上,并用轮椅送至内科急诊室治疗。
2原因分析
2.1家长方面
(1)目前小孩子的父母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享受优越的生活条件,不太会照顾他人,甚至自己的孩子。需要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帮助;(2)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纪偏大,多数患有基础病,孩子生病期间操劳过度、休息不好、紧张焦虑,易诱发疾病发作。
2.2护士方面
(1)对患儿或陪护家长的评估不足。护理过程是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的,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患儿家长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经济能力、依从性都会对治疗、护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护士的自身素质。护士的思维观念缺乏整体意识,责任心不强,沟通表达能力和发现潜在不良事件的能力欠缺,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是导致护理工作中发生不良事件的个人原因;(3)各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培训是提高护士各项技能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之一。让护士具备落实各项制度的能力,并认真执行才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关键。
3应对措施
3.1规范接诊、加大宣教力度。遇有年龄偏大,有基础病或情绪较为紧张的陪护人员,护士应提示避免其来院陪护,特别是在集中处置时间,以免诱发疾病发作。
3.2规范完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工作标准。护士长应加强培训,加大考核力度,制定病房的奖惩措施并落实到实处,保证护理人员具备应有的专业素质,从工作系统上制度、流程、规范、职责的落实,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3.3加强护士对风险意识、护理安全意识、应急预案的培训。有计划的组织护士学习护理安全的相关知识、应急预案,逐渐培养护士具有发现潜在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4转变护士思想。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整体意识,大局观念。
3.5加强对患儿或陪护家长的评估,重视护患沟通。良好的护患沟通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士通过亲切的态度、有好多目光、文明的语言、娴熟的技术,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主动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日常护理措施,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度,减轻心理负担,缓解焦虑情绪,同时考虑到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文化修养,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樊娜 单位:鞍山市双山医院
第八篇: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分析与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医疗环境的完善,人们对临床医疗服务及护理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结合医院内各科室中长期存在护理缺乏、患者满意度偏低的特点,不断探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成为临床护理的一项研究课题[1]。院内常见的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经常发生的问题。护理缺陷是因为护理人员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因护理技术问题不到位而做出了错误的操作,或者是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不够专注,从而对病患间接或者直接的造成了影响,但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儿科护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临床给药。而且儿科给药的对象是一些年龄小,缺乏沟通能力,发病急的特殊群体。与成年人相比,儿科临床给药的难度更大。而幼儿又是父母的心窝肉,在出现护理缺陷后,幼儿的家属会产生强烈不满。所以儿科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大,更容易引发护理缺陷的发生[2]。故笔者对3所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的儿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安全给药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笔者随机从选取杭州市3所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儿科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共116名。其人员中男21例,女95例;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2.6±5.1)岁;护理工作年限0.8~4年不等,平均年限(2.1±0.7)年。
1.2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是在询问了相关护理专家的基础上,查询打来那个文献资料,再结合目前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给药差错的有关问题,才设计出来的。主要针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这一个时间段,本次调查发卷116份,收回116份,收回率100%。在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2结果
这3所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问题的发生率较高,需进一步加强对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的重视。
3讨论
3.1产生给药护理缺陷相关因素
3.1.1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根据收回的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护理人员的护理年龄与职称的不同,他们所发生的给药缺陷情况也不同。由此可得出护理人员的医护年龄和工作经验与给药缺陷的发生率有关笔者认为:主要与低年资的护理人员,他们的工作经验少,以及业务知识水平较低,应变能力不强有关。对一些药物的使用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熟练度不够,对于药物医嘱上出现的错误不能够及时的发现,或者发现了,不能做到正确的纠正。从调查结果中还可以得知,临床给药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还有儿科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由于儿科医护工作人员工作任务量大,且心理压力大。所以在医护治疗工作时,为了尽快的完成任务而没有严格执行核对检查的制度。会导致医嘱处理不正确,很可能导致用药错误[3]。
3.1.2管理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得知,在临床给药中口服药的给药护理缺陷问题比较高,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者是执行管理的力度不够。护理人员的给药流程不规范,交接班制度不能完全落实,没有专门负责监督的医护人员,使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够得到相应的落实。还有药品的管理制度不严,药品任意摆放,药瓶上没有明确的标示或者字迹模糊的标示没及时更换,甚至还有同种药品不同剂量混装的现象发生。当然还与院方提供给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人力资源配置、分工协调等因素有关。在调查3所医院中,儿科病人多,幼儿的哭闹声音大,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家属的医疗要求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差,极容易影响到医护人员的情绪,增加其心理压力,更容易导致医护缺陷问题的产生。而幼儿看病的高峰期是在中午、晚上、节假日,但在这些时候医院的护理人员往往人手不足,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忙中易出错,更容易导致医护缺陷问题的产生[4]。
3.2护理对策
3.2.1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
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的是年龄小,缺乏沟通能力,发病急的特殊群体,所以在医护治疗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与责任心。同时幼儿的发病风险以及免疫力不足,更要引起院方重视。笔者认为医院的科室要组建给药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从而完善安全用药规章制度并落实监控措施。同时,为了加强儿科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可以多开专题讲座。要求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责任意识的提高,使其到达自觉约束自己的护理行为[5]。
3.2.2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在儿科护理人员经过了2~3年的专业培训后,我们不能使其直接上任,要加强在院的临床学习,在其到达要求后,再上岗,以此提高护理人员上岗的质量。所以,对于年轻但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要加强岗前培训,进行规范化培训,并将安全用药培训作为儿科护理人员上岗前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儿科用药特点及药物剂量换算,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儿科常用药、急救药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要求能熟练掌握,并定期组织考核。由于医学的快速发展,每天都有不断问世的新药,且药品名繁多,所以要要求医护人员多关注医学方面的新闻,以及及时地收集说明书,并将药进行系统的分类,形成知识网络。由此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综合能力,减少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的发生,以及加强医护人员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
3.2.3加强医嘱查对制度的落实
要加强医嘱查对制度的落实,要做到认真执行护理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是防范护理风险。因为护理人员是临床用药的直接执行者,而幼儿有没有明辨是非和交流的能力,所以医护人员每一个细节的不重视、思想不集中,还有不规范的操作都可能导致给药护理差错、事故。给幼儿及其家属带来伤害。由此,每一个儿科的护理人员,在临床的给药过程中都要切实落实查对制度、药品管理制度、规范给药制度及工作流程。(1)认真做好口服药给药前后的核对。由于幼儿的免疫能力差,所以用药剂量少。有时甚至药物的大小、形状都难以分辨,医护人员要仔细观察差别,如看不出,则应找制药人员进行询问和核对、辩论。发药时要对幼儿家属进行口头的用药说明,并且在还要仔细巡查一边,观察、确认幼儿的服药状况。交接班时,交班护士和接班护士要做好相应的交接记录,并要对幼儿查对号、姓名,作为辨认的依据,确认患儿的信息。(2)加强输液流程的细节管理。输液是儿科护理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出现差漏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所以从摆液、查液、配液到输液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在输液时护理人员要对幼儿病患进行逐一的核对,确保不会出现纰漏。在更换输入液的时候,要严密观察两组药液间的反应情况,只有当幼儿病患无异常情况时,方可离开[6]。
3.2.4强化管理
院方加强管理制度,让定下来的制度得以落实。加强医嘱查对管理的力度,发挥护士长的督查管理职能,每个科室成立风险安全小组,加强环节管理,阻断护理缺陷发生的环节,保证给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还要合理的安排人力资源管理,儿科护理是一项精神和身体负担特别大的工作,所以要减少疲劳工作;还要注意新老搭配,这样能缓解人力紧张,又能减少年轻护理人员的身心压力。总之,要加强每一名儿科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每一个环节上都要重视,从而确保医疗质量。让幼儿病患及其家属得以放心。综上所述,儿童属于当今社会中一类非常特殊的群体,其身体机能、各器官发育等均还未完善,故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护理等手段应更加严谨。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人员素质的提高,有效提高其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包晓青 周慧萍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第九篇:儿科临床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0引言
下呼吸道感染是小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其中肺炎是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抗生素药物治疗,但是由于近年来临床中抗生素药物滥用现象比较严重,使得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和病原菌的耐药性也越来越高,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也比较棘手[1]。加强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和病原菌的耐药性,对于减少下呼吸道感染耐药菌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将本院分离出的62株病原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药敏实验检测和分析。现将研究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随机性抽取15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在入院时接受检查均被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其多耐药菌进行培养和药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在1个月~8岁,平均年龄(3.2±1.4)岁。
1.2方法
培养和鉴定方法:采取标本后,将标本接种于5%的绵羊血琼脂平板和流感嗜血杆菌平板,将其分别放置于35℃和35℃、7%的二氧化碳中的孵箱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18~24h。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进行菌种鉴定。药物敏感实验方法:采用DL96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根据CLSI微生物敏感试验标准,采用KB纸片法实施药物敏感性实验检测。
1.3数据处理
使用SPSSl7.O进行处理,百分率用%表示。
2结果
2.1下呼吸道感染多耐药感染率
152例痰液标本中,总共培养出62株病原菌,总阳性率为40.79%。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1株,占33.87%,革兰氏阴性菌为36株,占58.06,真菌4株,占6.67%。
2.2病原菌分布
在革兰氏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最多,占20.97%,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所占比例为46.15%,其次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2.3肺炎克雷伯菌药敏实验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药物耐药性最高,为62.50%,其次为头孢唑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3讨论
小儿处于成长阶段,其呼吸系统未发育成熟,免疫系统不完善,机体抵抗力也不强,对于危重儿在抢救的过程中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使得呼吸道感染也不断增高。在当前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但是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广泛使用,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药敏实验也发生了改变[3]。在本研究中的15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对其痰液标本检测后,总共培养出62株病原菌,总阳性率为40.79%。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1株,占33.87%,革兰氏阴性菌为36株,占58.06,真菌4株,占6.67%;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药物耐药性最高,为62.50%,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药物耐药性最高,为62.50%。本研究结果与参考文献[4]中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当前我院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最高,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和肺炎克雷伯多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总结儿科临床中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可以指导临床用药,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亮亮 杨培娜 韩强 单位:河南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第十篇:儿科临床中C反应蛋白的运用
C反应蛋白简称为CRP,为一种存在Ca2+的情况下与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C-多糖出现特异性沉淀反应的物质,病因是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诱导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1]。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运用全自动血细胞仪检查的56例健康儿童以及148例细菌性感染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运用全自动血细胞仪检查的56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以及148例细菌性感染患儿(观察组)。对照组的56例儿童中,30例为男性,26例为女性;年龄在1.5个月~4岁之间,平均为(1.3±0.3)岁。观察组的148例患儿中,80例为男性,68例为女性;年龄1.3个月~4岁之间,平均为(1.2±0.4)岁;所有患者均依据实验室细菌检测学病史、检测得到确诊,感染类型:8例为泌尿道感染,20例为脓性扁导体炎,32例为败血症,30例为细菌性肠炎,46例为细菌性肺炎。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检测方法本文所选的儿童均在检测当
天清晨空腹的状态下抽取静脉血,一管为分离胶促凝管,一管为EDTA-K2抗凝管血规专用管。血液采集完毕后立即送去检验,当天完成hs-CRP及白细胞的检测。
2结果
通过对两组儿童进行比较,对照组的患儿C-反应蛋白结果平均低于3mg/L,观察组中144例hs-CRP为阳性,占97.2%;对照组儿童出现感染性疾病的hs-CRP检测值明显比观察组低,两组儿童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选的148例细菌性感染的患儿中,有120例白细胞水平升高,阳性率为81.1%;两组儿童两项指标的阳性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CRP能够发挥调节炎症过程以及防御感染性疾病的作用。CRP可能非常灵敏的反应全身性炎症反应的一种非特异性标志物,主要组成为5个多肽链单位,通过非共价键而结合,CRP能够引起对侵入细胞的免疫和吞噬作用[2]。相互结合产生的复合物能够激活患儿机体内的补习系统,引发炎症反应。是现今临床上处于急性时相反应指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在出现炎症反应后的4~6小时即可出现,血清CRP出现快速上升,高峰出现在36~50小时之间,与单次升高相比,连续升高更具有临床意义。CRP升高的程度与细菌感染的程度息息相关。在临床具体操作过程中,患儿的分类指标及白细胞计数变化并不明显,也具有一些细菌感染,然而白细胞容易受到高温、饱餐、寒冷、情绪等影响。小儿的白细胞具有很宽的正常值范围,对于一些WBC相对较低的患儿来说,略微升高的白细胞均可以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当出现非细菌感染时,高热也会引起WBC明显上升,因而所得的信息并不准确。相关资料表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很多细菌感染患儿血hs-CRP水平相一致,表现为正相关[5]。通过对两组儿童进行比较,对照组的患儿C-反应蛋白结果平均低于3mg/L,观察组中144例hs-CRP为阳性,占97.2%;对照组儿童出现感染性疾病的hs-CRP检测值明显比观察组低,两组儿童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选的148例细菌性感染的患儿中,有120例白细胞水平升高,阳性率为81.1%;两组儿童两项指标的阳性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一结果表明C反应蛋白对患儿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诊断相比于白细胞更加敏感。综上所述,在儿童临床监测的过程中运用CRP,有助于观察患儿对治疗的效果监测以及术后评估,hs-CRP值越高表明炎性反应月显著,其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而且相比于其他常规检查,其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是更加敏感的一项指标,其能够有效鉴别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评估组织炎症和损伤的程度。hs-CRP对检测儿童细菌性感染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以将其列为诊断儿童治疗效果以及测定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但是不能作为终止应用抗生素的依据。
作者:潘占元 单位:浙江仙居下各中心卫生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6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