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医学检验流程优化探析

2021-05-25 26438 医学检验论文

目前在医疗过程中,检验工作已经渗透到诸多环节,这样就无形的增加了医学检验的工作量,要想在保证检验工作质量的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医院整体效率,就必须不断优化医学检验流程,逐步实现检验流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减少人工操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为调查研究对象,对本院的医学检验流程进行归纳汇总,并进行相关问题的查找。

1.2方法

对目前我院的医学检验流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2.1相关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院在医学检验流程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1经常错检和漏检基于患者人数较多,增加了检验工作量,而抽血作为一般体检,所涉及的检测内容较多,假如在同一处进行人工操作,就会出现少检项目、错检项目或者是名字标签贴错的现象,进而将错检和漏检率增加。

2.1.2结果确认繁杂通常会出现同一项目在某一时间段多次检验,且结果具有动态变化性,因此就必须进行结果确认,并对检验报告的对错与否进行查看。这样就会消耗人力,并且很难发现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进而对检测结果的确认造成严重干扰。

2.1.3多个实验室并存设置了多个同一性质的检验室,降低检验工作效率,同时也将流程复杂化,当患者要获得检验结果的时候不得不来回奔波,进而对患者满意度造成影响,也不利于医院管理工作的开展。

2.1.4标本处理不规范要想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规范化管理检验标本是关键,假如处理错误,就会导致污染等现象的发生。基层医疗机构标本的检验工作多是由检验人员负责,基于该项工作量的重大,因此并不能在标本处理上投入全部精力和时间,导致了标本处理无序性现象的发生。

2.1.5标本管理不合理该项工作具有系统性,基于检验科室是所有患者送检标本的汇集点,假如管理不规范,就会导致错误的发生。基层医疗机构在信息化管理上具有滞后性,条码化管理并未实行,并且也未电子化呈现检验申请单,这样就使得错误时有发生。

2.2优化对策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检验流程问题提出的优化对策,具体如下。

2.2.1整合同一性质的实验室基层医疗机构将多个实验室建立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方便科室的实验室检查,然而该举措不仅将流程复杂化,同时也将检验室分散,增加检验科室工作量,也增加了患者的不便[2]。因此必须整合同一性质的实验室,这样才能方便管理,从而将检验工作效率提升。

2.2.2简化人工操作,实现设备与仪器的信息互通通常医学检验涉及的项目和标本较多,假如以人工来进行分类处理,不仅会消耗大量时间,同时也会导致错误的增多。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设备与仪器的信息互通,并在不同的试管上粘贴不同标签,实现检验项目的明确区分,并在系统中将相关信息录入,以检测仪器获得条码信息来实施检测,从而形成报告单,降低漏检和错检率,保证患者与信息的一一对应。实现设备与仪器的信息互通,还能将检验报告的查询工作优化,便于检验报告的保存与找回。

2.2.3加强检测结果信息化管理借助计算机设立系统,加强对各个检验环节的管理,对于同一患者多次检验结果差异性的情况,可以用系统来对检验结果进行核查和确认,以此来严格把关每个环节,同时保证各个环节的查询清晰性。对标本进行系统分析,对录入的结果进行检查,保证发放结果的准确性。即便发生了错误,也能及时的进行相关责任人的查找,这对于落实个人责任制和结果的核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2.2.4设置样本处理室由专业人员负责处理,实现检验与标本处理工作的分离,以此来实现标本的规范化管理,避免污染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能保证检验员专心的从事检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的同时,也将整体效率提升。

2.2.5改善实验室信息系统,条码化管理送检标本患者的所有送检标本均是由检验科负责,因此在工作量上相当大,必须借助信息系统,实现标本的条码化和信息化管理。而要想实现以上目标,须以检验申请单为开端,升级实验室信息系统,建立ID号的卡和带有条形码的卡,使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借助计算机建立电子检验申请单,在送检标本后,也能实现ID号或条码化管理,保证标本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发展。

3结论

检验科涉及的环节较多,其发生的错误率较大,对于整体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医学检验的信息化管理,这样才能提升检验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李丽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