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5篇)

2021-05-25 5557 健康教育论文

第一篇:医学院校药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大学生是承载社会与家长期望的群体,现代大学生尤其是医药院校大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学习压力、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和紧张的医患关系压力,这一切都不同程度地加重了医学生的心理负荷,使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利益,还对其医疗、药学服务乃至病人的安危有重大的影响。因此,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从专任教师的角度提出并分析我院药学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以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和基本信息

随机抽取我院药学专业180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各60人。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7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4%。在有效的170份样本中,城市人口39人,占22.9%,农村人口131人,占77.1%;独生子女68人,占40.0%,非独生子女102人,占60.0%;单亲家庭的大学生为16人,占9.4%,非单亲家庭的大学生154人,占90.6%。

1.2调查工具和方法

从学习任务、学习态度、生活态度、人际关系、作息时间等可能影响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几个因素设计调查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以班级为单位,由各班班长配合给予统一指导语,利用学生自习时间集体施测。

2结果与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在17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心理问题多表现为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轻度和中度心理障碍的药学专业大学生仅占24.1%,重度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尚未在样本中出现。雷思非等[1]对陕西省980名医学本科生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抑郁者867人,其中中度抑郁656人,占75.66%,重度抑郁25人,占2.88%。王斐然等[2]报道了医学生中有轻度及以上心身症状的人数比例较高(占54.94%),有中度及以上心身症状的人数占11.70%。本文调查结果表明我校药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高于其他文献报道,这可能和样本量偏少有一定的关系。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要高于女生,尤其是一年级和三年级的男生。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低年级和高年级都面临着不同程度和种类的压力,在低年级男生中,每天在网络上花费3小时以上打游戏或聊天娱乐的学生比例较高,达到25.3%,他们向往虚拟世界,不愿学习或与别人交流,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高年级的男生可能受到双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的影响,造成轻度心理障碍。在家庭结构关系方面,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略差于非独生子女(P<0.05),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长期处于父母长辈的保护和溺爱中,缺乏独立性,一旦离开父母,往往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3提高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3.1专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专业学习和心理健康

引导作用学习压力大是造成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学习兴趣,挖掘有效的学习方法,则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药学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课堂教学是专任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3]。专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良好行为和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者。一方面,大学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普遍较高,专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专任教师可利用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任,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言传身教,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沟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2辅导员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过度地在网络上聊天、交友、玩游戏,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更严重的会导致网络成瘾,引发心理疾病。辅导员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管作用,在构建大学生心理成长支持系统方面不可或缺。辅导员在这一过程中要熟练运用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此外,辅导员还可通过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各项活动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强化人际沟通技能,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3家长在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家庭生活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占很大的比重,大学生的家庭结构和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拒绝、否认、过分干涉、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子女心理健康发展[4]。父亲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关心、理解有利于子女形成活泼、愉快和健谈的心理特征,融洽的家庭关系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2]。家长在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应创造愉快和谐的家庭关系,注意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以身作则。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应给予子女更大的成长空间,当子女在学习或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时,家长不要过分苛责,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综上所述,提高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大学生自身积极配合,也需要专任教师、辅导员、家长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共同努力,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作者:杨海滨 张文龙 孙功锐 安琳 单位:徐州医学院

第二篇: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然而在近些年,在中考高考结束或者是在生活当中遇到大的困难时,许多人迫于压力或者是其它原因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当我们透过表面去深刻探究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时,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健康的人。如今就有高校在体育的教学当中将两者结合起来。下文中我就结合自己在高校中的了解和观察来具体分析我国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高校能有针对性的去发挥积极影响。

一、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协调发展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都被认为是文化素养较低的一种教学,因而许多学校仅仅是关注于体育教师在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对于他们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不加重视。而在如今日益强调心理健康的同时,许多教师在这一方面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训。再加上许多学生本身就把体育课当成一种娱乐,很容易使得所强调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时发展流于形式,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谓的人才是需要能够经得住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并且还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挑战。一直以来,我们的观念是,体育课就是我们进行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因而与时俱进的一些理念和方式,如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理念并没有及时有效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中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着阻碍作用,不利于他们多方面协调发展,对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2、易导致暴力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年长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代不如一代了。或许是在说身体素质,可我觉得他们说得更是年轻人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发展。因为如今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被娇惯着,并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甚至没有面临过较大的挑战,性格上也多以自己为中心,比较自私。在体育教育当中,因为体育本身活动量大,活动范围较广,由于体育的活动性和易受伤的特点,许多人在活动当中难免发生碰撞,有时甚至会激发矛盾。而学生们往往会因此而大发雷霆,更有甚者会大打出手。年轻学生脾气暴躁,很显然是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所接受的教育不够。如果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没有结合一定心理学方面知识,并进行引导的话,在长期的体育学习当中就可能给心理发展带来暴力色彩的影响。

二、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培养毅力

体育当中的某些项目是考验人的耐力的,比如长跑。因而在高校体育当中许多老师已经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体育技能,更要去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优良体育精神。况且体育本身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在高校当中体育选修有很多项目,如乒乓球、武术、健美操、游泳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们去刻苦学习,勤加训练的。在长期的体育学习当中,学生可以慢慢形成一种运动的习惯,能不断培养他们的毅力。从这一方面看,高校体育对于培养学生面对挫折、迎接挑战以及战胜困难的精神有一定积极作用。长此以往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缓解压力,消除心理障碍

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的是人们的日益增大的压力。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学习方面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压力,更何况他们还要面对毕业找工作的压力。大学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倍增,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面临未知的未来,许多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失落和担忧,心理上难免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产生很多无形的压力。运动恰恰是释放心理压力的一种好方法,而体育课的运动性正是能够使得学生去释放内心的压力。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和场所的空旷都能够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带来一定的缓解,能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使得学生尽情释放不快,从而能够达到一种良好的状态,为接下来的奋斗做好准备。因而高校的体育课是能够促进学生压力的释放,从而减少他们心理的紧张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心理障碍。

3、提高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

体育的学习和发展是需要同学之间相互协作进行活动的,比如在学习健美操或者是武术的学习过程当中,因为不同学生的肢体动作天赋不同,而且上课时间又有限,这就需要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对于如今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学生们开展人际关系,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一般来说如今许多学生都不愿意出去活动,有同伴才能够坚持下去。况且身体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锻炼。这是有助于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够有效的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学校当中学会与别人合作是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协作互助的心态,这也是进入社会所必须的。因而,良好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小结

本文是从我自己在高校当中的了解和观察所得来展开论述的。分别论述了我国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总的来说我是从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高校当中体育课的课程形式来具体分析它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而这又不免使文章显得形式上松散,因而是需要具有一定的经验才能够较好理解的。

作者:朱建军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第三篇: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思考

1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现状

1.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多年来被予以持续的关注与研究,大学生人群中一般程度的心理障碍和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比率,一直不容乐观。20世纪末的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杀率高于同龄人,是同龄人的2~4倍,并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21世纪初的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心理障碍倾向人数约占20%~30%,较严重心理障碍的10%左右,严重心理异常占1%左右,且心理不健康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7年的有关研究提出,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检出率近20%。[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30%左右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10%大学生出现较严重心理障碍。[2]事实上,不良心理健康状况和其他心理障碍已经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甚至自杀行为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两个因素息息相关。一是与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相关。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前期,这是个人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是个人心理矛盾多发期。二是与社会因素相关,即与社会转型、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贫困、人际关系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2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可以被理解为社会信息、社会关系、社会网络、社会互动等,既包括认知因素,又包括环境因素,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支持的概念做了不同的理解。但大多数人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社会关系、社会网络中所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主要指家庭、朋友、同事、单位、社区和团体。[3]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上,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正相关的关系,较高的社会支持水平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4]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有时却不完全是直线相关关系,因为会受到被支持者认识因素的影响。因为有些支持者认为支持者提供社会支持,可能有控制和干涉被支持者的动机。[5]而有些支持者则认为接受社会支持,可能会被看作患病,从而宁愿拒绝或放弃社会支持。[6]因此,在实践中,要特别注意被支持者的认知因素。

1.3社会支持的分类及当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内容

社会支持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六个方面:物质支持、行为支持、沟通支持、指导支持、反馈支持、互动支持。[7]也可以划分为五个方面:物质性支持、情绪性支持、尊重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同伴性支持。[8]或划分为四个方面:尊重支持、信息支持、社会成员身份支持、工具性支持。[9]以上对于社会支持的分类针对一般性的问题,而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支持可以分为专业性社会支持和非专业性社会支持。其中专业性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高校和社会组织,具体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和社会专业咨询、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咨询和治疗等内容。非专业性的社会支持则比较广泛,指高校、家庭、同辈群体、社会组织等为学生提供的各种支持内容。具体有:第一,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课程教师、后勤保障人员、学生干部、学生社团等提供的财物、资源、信息和行动支持。第二,家庭成员、亲戚的支持。如提供学习条件、生活照顾、娱乐社交活动、陪伴以及情感支持。第三,来自同学、老乡或其他朋友的帮助。如提供学习资料方法、心理健康知识、经济物质帮助、谈心谈话、探望陪伴等。第四,社会组织为学生提供的各类物质、资源、行动等。

2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的伦理学思考

2.1学校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个体意愿的伦理冲突

当前高校内部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社会支持的两大主要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学生思想政治部门处于互相合作,互相补充的状态。两者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目标方面是一致的,然而,从实际的操作过程来看,有时候会出现一些违背学生意愿的情况。首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以行政机构的身份对学生采取普遍性的、阶段性的心理测试、心理调查等,目的是为了更科学的把握学生心理状况,以防范学生的心理危机。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制度性地与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分享学生在心理测试、心理咨询中所获得的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信息,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对目标学生采取一定的社会支持行动。第三,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也经常性地将处于特殊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情况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共享,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教师主动咨询、介入。这些制度性的行为有时候与部分学生的主观意愿和观念认识相违背,在一定程上度影响了心理健康咨询、教育的保密、自愿原则,也可能造成对学生一定程度的伤害。在实践中,就出现了处于特殊心理状况的学生逃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思想政治思想教育部门教师,拒绝这些部门教师主动提供的社会支持。

2.2学校、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责任方面的伦理冲突

由于现实社会客观情况的复杂性,以及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学校和学生家庭冲突的事例,尤其是学生在校园内发生自杀、意外死亡等事件之后,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冲突尤为激烈。长此以往,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时,除了考虑如何提供社会支持问题的同时,也常常在考虑如何规避个人和单位的责任。这些思维和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对学生社会支持的力度,也导致学校和家庭合作中的一些隔阂。有时候,为了避免承担可能发生的学生心理危机恶性事件责任,学校会预先采取各种方法,力求在事件发生之后能够推卸责任。比如尽快要求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休学回家等。而家长则恰恰相反,即使理智上知道自己的子女处于严重心理异常状态,无法继续学业,但是仍然拒绝子女中断学业,离开学校。家长担心其子女一旦离开学校,学校就不再提供任何支持,尤其担心失去了学校专业的心理健康治疗及经济资助。因此学校和家庭常常在对学生的社会支持方面,不能很好地合作、协调。

2.3专业社会支持与非专业社会支持在适用层面的伦理冲突

由于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一般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非专业性社会支持来化解,而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如果学生本人不愿意寻求,或者有关方不提供专业性社会支持,反而采取其他方式,如向同辈群体倾诉,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延误病情,造成伤害后果。这是需要社会支持的接受者(大学生)和社会支持的提供者(学校有关人员、家长、同辈群体等),都应该要明确的科学原则。从调查数据看来,大学生迫切需要专业性社会支持内容,如科普宣传,健康教育,但是却不愿意直接求助专业心理咨询治疗机构和人员,大学生对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求助率仍然较低。只有32.9%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有求助的可能性,18.6%的调查对象则表示绝对不会寻求心理咨询。[9]“科普宣传(80.0%)、健康教育(77.2%)、向同学朋友咨询(74.7%)”是当前大学生首选的获得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和途径,与心理专家面谈(73.2%)居于第四位。而与医生(42.9%)、精神科专家面谈(42.3%)和电话咨询(37.3%)被排在最末三位。这说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治疗机构、专业人员还不能完全取得大学生的信任,尚未在大学生心目中树立专业权威,也说明大学生认为接受专业治疗就是被“贴标签”的心理顾虑和传统观念依然没有完全破除。

3化解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中伦理冲突的建议

3.1坚定伦理责任意识,高校、家庭、同辈携手共建一

个支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首先,高校要进一步明确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高校的责任之所在。能否正确对待、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不仅关系到个体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社会的稳定。因此,高校必须以学生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整合校内力量更好地支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其次,家庭要进一步地明确,促进大学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是家庭责任之所在。进入大学阶段的子女仍需要来自家庭的各种支持,家庭应积极主动地与学校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应遵循学校专家的指导,积极协作,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三,同辈群体进一步明确,对同学的支持和帮助是同辈责任之所在。从同辈群体个体而言,可以为处于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同学提供信息、陪伴、学业帮扶、情感交流等社会支持;从同辈群体集体而言,可以为同学开展心理健康文化活动,承办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朋辈心理辅导,为同学提供更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机会。

3.2讲究科学精神,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社会支持各司其职,共同促进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既需要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性社会支持,也需要社会环境提供非专业性社会支持;既需要专业心理健康人员提供专业性社会支持,也需要来自来学校、家庭和同辈群体的互动与支持。因此,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的建设,建设全面覆盖校园、班级、宿舍的服务网络,并使该服务网络与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最大限度满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其次,加强社会专业心理咨询医疗机构、心理健康工作机构的建设,完善对这些机构的监督管理,完善行业规范和伦理原则,提高机构工作人员在知识、能力、道德素养方面的水平,提高质量保障。

3.3尊重学生意愿,个性化和普遍化社会支持双管齐下

第一,要个性化地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学生个体能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社会支持。不可刻板地认为某些社会支持对某类心理健康问题有益而强加于学生,也适当地弱化行政管理的性质。第二,积极地、长期地通过宣传、活动、示范等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变大学生的认知和观念,逐步打消学生的顾虑,使其形成合理有效的寻求社会支持的模式,尤其是寻求专业性社会支持。第三,普遍性地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识宣传、课程教育和专家讲座等活动,普及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技能,满足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渴求,提高大学生自身和大学生同辈群体预防心理问题、发现心理问题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作者:陈素云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机要室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逆商教育意义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也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根本要求,在高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民族的未来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逆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逆能力对我们民族国家的实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逆商教育的含义

逆商(AdversityQuotient,简写AQ),全称逆境商数,也叫“厄运商数”,一般被译为逆境商或挫折商。从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叫罗•斯托茨首先提出并使用逆商一词,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逆商培养。逆商包括四个方面,即控制力(Control)、责任归属(Ownership)、影响范围(Reach)和持续时间(Endurance)。通常认为逆商是衡量一个人应对挫折和逆境的能力。逆商教育,有的也叫逆境教育,是指对学生的承受挫折打击能力和逆境条件下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包括逆境预防、逆境心理调整。目的是,通过逆商教育,培养受教育者面对逆境、应对挫折、解决困境、战胜困难的能力,更重要是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俞敏洪说过,逆商就是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灾难、不幸、挫折,你所采取的是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一个有逆商的人会把困难看作是老天对自己的考验。在充满逆境的当今世界,事业的成败、人生的成就,不仅仅是看人的智商(IQ)、情商(EQ),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逆商。就实际情况而言,一方面,大学生正值青春时期,缺乏人生历练和社会经验,抗挫折打击能力与自我调控能力都比较差。一旦面对逆境与较高压力,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导致身心的失衡,陷在消极的泥潭而难以自拔,甚至个别学生出现精神崩溃、跳楼自杀的极端。另一方面,从进入大学开始,他们就承受着较大的思想压力和心理压力,例如:新环境的不适应、学业上的压力、未来就业的迷茫等等。这些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高校积极对大学生进行逆商培养,不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对他们的综合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逆商教育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逆商教育,增强承受力,提升自制力。控制力是逆商的有机组成,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信念控制能力。面对逆境或挫折时表现为逆来顺受的人控制力弱;而相信人定胜天,并通过自身能动地改变所处环境则是控制力强的人。对大学生进行逆商教育,可使大学生正确的认识逆境和挫折,宝贵的经验和难得的磨炼会帮助他们增强承受力,提升自制力,有效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情绪波动和行动行为。自制力是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能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是心理承受力好的表现,因此,逆商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自制力,增强心理承受力,使大学生尽快地走出困境,消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拥抱阳光。

2.逆商教育,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目前90后大学生们大多依赖性强,缺少吃苦精神,也很缺少独立承担一些事情的经历,这是普遍存在的情况。他们在面临逆境时,就会出现怨天尤人,垂头丧气,不知所措的糟糕情况,缺乏自信和勇气,严重影响正常的大学生活和学习。能直面逆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挑战,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的人逆商高,这些人会愈挫愈勇,反之,常常抱怨,感到无助无力,沮丧,甚至逃避的人逆商低,这类人往往遇事逃避,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开展适合的逆商教育活动,比如在实践活动设置难度适中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操作,学习,思考,学生脑手共用,这样就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独立能力。在经过努力后能够顺利完成,体现出学生的价值,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在逆境中自强自立的信心和决心,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成功感和幸福感。在逆境中经受打击而不倒还能保持自信的人,才能深刻理解成功的意义。自信的人会更能获得成功,获得成功就会增强幸福感。

3.逆商教育,增强心理免疫力,提高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不可能总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当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一致时,当理想期望和客观实际存在反差,当主观条件与客观现实存在差距,往往会感到不顺,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加上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突发的情况极有可能出现。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的成功,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有关,很重要的是因为其面对困难、应对挫折、摆脱困境表现出的能力。人为了减轻在逆境中的紧张不安、焦虑烦躁的情绪,会启动自身的心理免疫机制。通过大学生逆商教育,在遇到逆境时,自身的心理免疫机制就会良性运作,缓解或者减轻压力,逐步恢复平衡的心理状态,回归正常。因此,培养和发展大学生逆商,增强心理免疫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很有必要,也很重要。综上,笔者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把逆商教育贯穿进去,在课堂,班会中,各类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意识的教育和意志力的训练。总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逆商教育要加强重视,从多方面、多维度地开展,提升学生自制力,增强学生心理免疫力和承受力,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准备好进入社会。

作者:王永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第五篇: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效能感诸因素的分析,编制“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调查问卷”,调查河南省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工作思路。

一、研究对象、工具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4年9~10月份,在河南省的郑州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周口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商丘工学院、中州大学、濮阳大学这8所高校,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60份,有效问卷947份,有效回收率为94.7%,被试构成情况见表1。首先,从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然后,放回数据库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再重新抽取一个有效样本。最后,对修订后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相关分析。

(二)研究工具

自编“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调查问卷”包括五个分量表,共20个项目。每题均采用五点评分:1.完全不符,2.基本不符,3.不确定,4.基本符合,5.完全符合。五个量表分别是自我评价分量表、目标设定分量表、制定计划分量表、问题应对分量表和自我概念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包括焦虑、强迫症状、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躯体化、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分量表,共90个项目,均为五点评分:1.无,2.很轻,3.中等,4.偏重,5.严重。

(三)研究方法

使用SPSS17.0进行基本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以LISREL8.70软件结构方程建模软件作为量表的结构效度验证分析和建模的工具[2]。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调查问卷”的编制

1.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考察自编问卷20个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对整个问卷的初测数据进行KMO统计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随机抽取190名被试的检验结果显示样本的大小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为0.908,非常接近0.9)。随机抽取190名被试的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结果显示变量之间存在相关(χ2=2577.228,df=190,p﹤0.0001),变量间可能有共享因素,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可采用主分量分析提取共有的共享因素,求出初始因子负荷矩阵;再以正交旋转法求得旋转因素负荷矩阵。确定因素的数目采用的标准:因素的特征值>1;因子提取符合Cattlell所提出的碎石图的陡阶检验;在旋转抽取到的因素之前可以解释3%的变异;每一个因素不能少于3个项目。根据以上标准结合碎石图,较为合理地选取6因素。主要参照筛选问卷项目的标准:(1)删除因素负荷<0.3的题项,(2)删除标准差<1.0的题项,(3)删除共同度<0.3的题项,(4)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上存在明显的交叉负荷,删除有多级化倾向的题项。结合图1,参照确定因素数目和筛选问卷项目的标准,在几次探索之后有14个项目被删除,有20个项目保留下来。从20个项目中提取5个因素,5个因子的累计解释方差变异量的58.341%。遵循因子命名的原则,将5个因素命名为:自我概念、问题应对、目标设定、制定计划和自我评价,其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旋转成分矩阵结果如表2所示。

2.验证性因素分析

Anderson提出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在发展理论的过程中建立模型,然后可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来检验模型(1988)[3]。采用交叉证实程序以保证量表所测量特质的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这种方法对自编问卷进行考察如问卷结构是否清晰,问卷的总量表和分量表在数据模型是否拟合良好。随机抽取220名被试,对自编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见表3及图2,问卷的5个因素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数据拟合良好,结构模型清晰。

3.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调查问卷的测量学特性

本研究采用的信度指标是克隆巴赫系数。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显示:该问卷的总量表与问卷的5个因素之间具有内部一致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在0.675~0.891之间。该问卷的5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达到中等显著相关水平,处于0.395~0.550之间,问卷的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见表4)。

(二)河南省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调查现状

1.河南省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调查

问卷分为5维度,调查的大学生在问卷中的分数为初始数,然后随机抽取386名被试,计算问卷20个项目的总体分数和5个维度的标准差和均值。标准差是用来体现择业效能感的总体离散程度,均值的大小是用来检验择业效能感的水平差异。以大学生择业效能感5个维度的总均分在人口社会学变量上的T检验,体现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现状与特点的差异(见表5)。问卷中5个维度的效能感单项平均值(3.263~3.695)和效能感单项总均分(3.553),处在“情况不确定”与“基本符合情况”之间,研究表明被试具有中等偏好的择业效能感,即大学生群体可以有效应对决策和择业。

2.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独立样本

T检验随机抽取364个样本,比较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在性别、是否独生、居住地、专业和学历等变量上的水平差异(见表6)。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被试的择业效能感不存在总体水平显著差异,但在各个具体变量之间具有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目标设定维度的差异,另外4个维度中自我评价维度有少部分差异,自我概念维度、问题解决维度及制定计划维度没有差异。

(三)河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河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统计大学生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10因子及总体分数的均值和标准差,随机抽取379个样本,检验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的10因子及总均分在人口社会学变量上的差异。结果显示:所调查的河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处于正常偏好,10因子的单项均值都处于正常偏好(见表7)。

2.人口统计学变量

在SCL-90得分上的差异比较,抽取372个样本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SCL-90的各个因子上显示有差异(见表8)。其中,在性别(男生VS女生)变量上,强迫和敌对因子上呈现差异;在是否独生(是VS否)变量上,抑郁和其他两个因子上呈现差异;在居住地(城镇VS农村)变量上,强迫和恐怖因子上呈现差异;在专业(文科VS理科)变量上,抑郁因子上呈现差异。但在学历(本科VS专科)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抑郁、强迫、恐怖和其他因子上的人口统计学差别,其他因子如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差异均不显著。

(四)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检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将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调查问卷的4维度和SCL-90的10因子及总均分作多元相关分析,结果见表9。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总均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10因子及总均分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水平随心理健康水平增加而增加。自我评价维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10因子及总均分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大学生自我评价效能感水平随心理健康水平增加而增加。制定计划维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10因子及总均分没有显著相关。目标设定维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9因子(除去“人际关系敏感”)及总均分有显著相关。问题应对维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10因子及总均分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大学生问题应对效能感水平随心理健康水平增加而增加[4]。自我概念维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8因子(除去“偏执”和“其他”)及总均分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大学生自我概念效能感水平随心理健康水平增加而增加。

三、结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了其择业效能感,择业的困难性、紧迫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5]。但是,目前国内关于两者交互关系的研究尚少,未来应加强这方面的调查研究,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实证和理论支撑。

作者:侯双霞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