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产业发展现状探究
一、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网络文学产业模式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即付费阅读、版权开发以及云中书城。自2002年起,盛大文学有限公司率先在起点中文网开启了VIP阅读模式,主要采取前半部免费试读后半部收费、分章节收费等方式,而作者可以从中获取一半乃至70%的报酬。这一模式迅速被其它文学网站所效仿,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成为了数字出版盈利的重要渠道。付费阅读刺激了网络文学创作者的写作热情,促使他们生产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来吸引读者,从而赢得更多的收益。在版权开发方面,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尚处于售出阶段,也即版权、售卖和分销,主要是指网络文学网站将网络文学作品的线下出版权、电子版权、无线发布权、电子版权、无线发布权、影视剧集、游戏动漫的改编权等直接出售给相关方,但自己并不参与作品的改编过程。云中书城也即网上电子图书馆,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文学作品电子化。通过网络文学网站运营商建立的平台,网络文学创作者可以自由上传、保存和删除自己的作品,并且可以自由定价,自主推广销售,而读者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品,与作者进行实时互动。
二、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可以看出,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市场较为繁荣,前景也很是乐观。然而,产业化并不是网络文学的中心,文学作品本身依然是网络文学产业的核心。很多运营者往往只关注到了对产业模式的探索改进,却忽视了对文学作品质量的掌控,本末倒置,使得网络文学呈现高数量低质量的虚假繁荣局面。究其原因,商业化的模式是一把双刃剑,为文学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导致了利益至上心态的发生。这一切对于网络文学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一)当前网络文学产业的主要问题
首先,网络写手整体素质偏低,网络文学缺少精品。“草根化”是网络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其优势在于降低了文学创作的门槛,壮大了文学创作的队伍,其次,也使得文学创作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和紧贴群众需求,这也是网络文学受到热烈追捧的原因。据统计,我国网络文学创作者大约有200万人,但由于网络文学创作的定义和类型难以明确,这仅仅是一个粗略的数字,仅以一些知名的大型文学网站的注册写手为准,而这些网站的文学作品存量迄今都超过了百万。然而,低门槛的文学创作和传播也造成了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普遍偏低,少有精品出现,更难以产生经典的文学作品。并且,由于追求点击率和利润,一些作者抛弃了文学作品应当具备的文学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一味强调感官享受和个人私欲等等,相当数量的网络文学作品呈现低俗甚至色情的特征,对网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网络文学创作者往往被人们称为“写手”,而不是“作家”,这一称谓反映了大众对于网络文学的定位,也是网络文学一直难登大雅之堂的重要原因。其次,网络文学的过度创作。目前,网络写手的主要收入来自于读者的付费和网络运营商的奖金福利,保持不断更新、维持读者关注就成为了网络写手们关心的头等大事。因此,文学创作就变成了搬砖式的体力活。据称,网络写手们通常要保证每天一万字的进度,才能基本保证读者的不流失。在如此高强度的劳动之下,作品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更重要的是,这种写作方式严重危害了网络写手的身体健康。近年来,一些网络写手频频爆出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创作停滞甚至封笔的新闻,有一些写手更是因为过度劳累而猝死,网络文学创作成为了高危行业的代名词。网络写手的生存状态引发了人们对于网络文学商业化的思考。由于资本和商业模式的介入,网络写手们的创作动机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曾经的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变成了受点击率和利润驱使的机械键盘敲击。这样的创作状态自然很难产生经典的作品。然而,通过网络文学创作获取高收入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写手都处于收入低下甚至难以维持生活的窘迫状态。另外,为了维持人气和利润,写手们通常会无限拉长作品的篇幅,百万字以上的“鸿篇巨制”几乎是网络文学的主要特色。生拉硬拽的文章读起来空洞乏味,也导致了网络文学类型化的进一步加剧。再次,类型化、模式化加剧,跟风抄袭严重。除去前文提到的为了维持人气和利润之外,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的网络文学市场依然是以用户资源为重心。而掌握强势渠道的运营商,因能够快速聚集大量用户资源,成为网络文学创作产业链的上层,制约着网络写手们的创作。由于追求利润的特点,运营商们往往盲目迎合大众需求和追逐潮流,从而导致了网络文学创作的同质化和低质化严重,进而导致用户的流失,而用户的流失又会促使运营商们要求写手们更加快速和大量地产出作品,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写手们为了完成任务,通常进行“换汤不换药”的重复创作,甚至抄袭他人作品,而网络传播的特点又使得版权归属难以界定,进而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另外,团队流水式的写作方法也是写手们完成任务的重要法宝。通常,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分工明确,文学创作也被分割成了几道工序,比如大纲敲定、内容扩充、衍生周边等等,文化创作真正变成了一项“产业”。
(二)网络文学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网络文学产业的种种乱象,其根源在于将文学创作当成了“产业”,而不是“文学创作”本身。虽然文学创作产业化有着理论支撑,然而文学的本质和功能是“载道”,回归文学的本真才是让文学创作产业长盛不衰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以文学创作本身为基础,即以文学作品的内容作为评判标准和竞争格局,这就需要推动各方面的优质资源相互整合,丰富和扩展网络文学的内容。首先,传统与网络的资源整合。传统出版社的特点是拥有大量丰富而优质的文学作品,但缺乏相应的推广平台、营销渠道和技术开发,而网络文学商则恰恰相反。目前,我国传统出版社的电子版权开放程度较低,在网络文学产业中所占有的优质资源较少,销售渠道不通畅。不过,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和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不少传统出版社也逐步走出了固步自封的状态,积极加速网络化进程,移至产业链下游寻求各种相关资源。一些出版社也尝试着推出数字出版平台以及手机终端客户软件等等,将优质的文学作品转化为网络文学资源。另外,传统文学创作的一大缺陷是类型单一,难以适应年轻读者的需求,因此,挖掘和培养网络“作家”,或者与网络文学运营商直接共享资源,丰富创作类型,提升创作质量,形成互补的局面。其次,上游与下游的整合,主要是指渠道商与内容提供商的整合。传统出版社利用亚马逊、当当、卓越等各大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推广和销售,而随着移动阅读的兴起,电信运营商也采取了各种上移式的融合策略,来积极获取文学作品,以期在网络文学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电信运营商纷纷成立阅读基地,如中国移动建立手机阅读基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成立数字阅读基地,其核心意图便在于打通与上游环节协作联系的通道,以有力地整合内容提供商的内容资源。再次,网络文学内容提供商之间的横向整合,主要是指在产业链中处于同一层次的相互竞争者(尤其是内容提供商)之间的联合协作与信息共享,实现内容资源的整合,以巩固和扩大自身在网络文学市场中的竞争优势。2013年,腾讯旗下创世中文网与中文在线旗下17K小说网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其合作范围主要包括版权合作与开发、作者及编辑培养、版权保护等。最后,对于网络写手们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网络创作环境的改善,也是保证优质文学作品资源不断产生的重要环节。要改善对网络写手的激励机制,优化创作和推广平台,提供相应的资源,将“写手”培养成真正的“作家”,同时也吸引真正的作家入驻网络;加强对版权的管理和保护,杜绝跟风抄袭,杜绝代笔,以保护网络文学创作者的利益,完善《著作权法》,严厉打击盗版;网络文学产业运营商还应根据自身的特色和能力,整合特色资源,增强自身的独特优势,吸引专门的读者群,避免盲目竞争。产业化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问题是,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在为网络运营商和网络文学创作者带来了丰厚利润的同时,是否也真正带来了文学创作的繁荣和进步呢?答案或许乐观,但所面临的困境和考验也不容小觑。网络文学如何改变人们的成见,踏入艺术的圣殿,所要完成的工作也并非在朝夕之间。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6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