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强化策略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基本建设和专业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外语教指委”)根据教育部《关于委托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修)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1〕158号)的精神,充分发挥其“对职业院校外语专业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制定了高等职业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2012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包括英语类4个专业教学标准在内的第一批涉及18个大类的410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填补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领域的空白。
一、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持,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明显提升。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并不理想。究其主要原因,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缺乏,同时高职教育必要的规范和监控没有到位,明确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严格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没有建立。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要“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进一步提出,要“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要求:“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突出强调“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任务,提出“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会同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制定实施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教学标准是建设与管理专业教学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是高职院校调整专业设置、确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开发和实施教学计划的顶层设计,是实行专业教学改革和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因此,制定高等职业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是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完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对于加强专业教学改革、促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解决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教学标准的编制原则
1.科学性与指导性原则
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要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指导下进行,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李永生2009)。为编制专业教学标准,外语教指委召开了专项工作会议,组建了4个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课题组,认真学习《关于委托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修)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1〕158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通知》(教高〔2004〕3号)等有关文件,以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和英语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指导,科学、客观地对标准制定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各专业名称规范、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内涵明确、外延科学清晰、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等标准制定要求。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课题组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各类高职院校中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分析了英语教学和学生的现状、相关行业的用人需求以及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充分考虑了各专业设置能否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否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实施专业教学,是否有基本的教学设施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专业教学标准着眼于确保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符合社会需求与行业标准,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质量标准等方面满意,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和职业能力素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据调研结果,在征求英语教学和职业教育专家学者、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带头人、不同地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意见的基础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经过多次研讨、反复修改后最终形成,为职业院校英语专业设置与调整提供有效指导。
2.普适性与灵活性原则
专业教学标准担负着引导和推进全国性专业建设工作的职责,其制定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其总体思路应能基本适应全国各地区、各类高职院校的同类专业。考虑到调研数据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调研工作面向全国不同类别的高职院校,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共性。同时,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专业教学标准在很多方面给出的是基本要求或框架性描述,如专业生师比为18∶1,实践教学(包括语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学时一般不低于教学总学时的50%等,充分体现了普适性。在普适性的基础上,专业教学标准兼具较强的灵活性。职业教育要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马树超等2009)。在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指导下,不同地区的院校在广泛开展社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就业面向,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共同开展培养目标论证、课程开发、质量标准制定与考核评价等工作,鼓励专业办出特色(张福堂2012)。专业教学标准建议英语类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议课时分别为“300—400学时”(不包括英语课程)、“800—900学时”、“800—900学时”和“100学时左右”,各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定调整。
3.针对性与适应性原则
针对性与适应性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与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定位有一定区别(戴炜栋2008)。专业教学标准强调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即培养目标必须针对一定的职业范围,考虑主要就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培养毕业生具备就业上岗的基本能力、素质和技能要求。各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均明确了就业的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坚持按照岗位(群)职业标准对人才的要求、围绕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来构建课程体系,强化技能培养,满足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主要体现为受教育者的适应性,即受教育者能够适应社会和求职就业的需要及其发展变化。专业教学标准要求除了使学生适应岗位(群)工作的要求以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提升学生对岗位内涵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就业范围的调整能力,确保学生不因岗位内涵的变化而失去就业竞争能力。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1993年颁布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师专英语专业的教学是“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培养合格的初中英语教师”;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专业就业面向调整为“小学教师、边远地区的初中教师岗位”。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提出该专业的初始岗位为“小学、幼儿园或培训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岗位”。同时,各专业在初始岗位的基础上增加了发展岗位的描述,英语教育专业的发展岗位为“小学、幼儿园或培训学校的英语骨干教师及相关领域的管理岗位”。这充分表明专业教学标准凸显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学习能力增强所要求的学生必备的职业动态适应性。各个专业教学标准在课程体系中还增设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满足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需求。
三、专业教学标准的内容
高等职业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涵盖应用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旅游英语专业和英语教育专业4个专业教学标准。各教学标准构架包括以下十个部分:(一)专业名称。按照《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收录的专业名称确定。(二)专业代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收录的专业代码确定。(三)招生对象。主要有两类: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四)学制与学历。学制三年,学历为大学专科。(五)就业面向。明确与专业最直接相关的职业领域、工作岗位等,包括初始岗位(群)和发展岗位(群)(即毕业生可以从事的主要职业岗位、相近的职业岗位以及在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后可升迁的职业岗位)。(六)培养目标与规格。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职业核心能力,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七)职业证书。明确针对核心职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或针对职业核心能力的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证书要求。(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围绕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或规范,体现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紧贴行业或产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体现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行业业务能力有机结合,明确专业核心课程,说明教学进程安排及实践教学体系等。(九)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明确专业教学团队、教学设施、学习资源,建议教学方法、手段与组织形式,提出教学评价、考核建议和教学管理等要求。(十)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为体现终身学习理念,明确专业毕业生继续学习的渠道和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专业面向。
四、专业教学标准的特点
1.体现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科学人才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和“终身学习观念”。《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出重大部署,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提出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的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规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培养,重视职业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训练,全力推进素质教育(葛道凯2014)。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以培养高端技能型英语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相关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促使学生人人成才。教学方法、手段与组织形式“遵循职业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尊重人才的多样化,依据“行业工作特点和用人需求变化”,“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学评价努力探索多元化评价体系。在继续专业学习深造方面,建议专业学生应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积极参与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岗位技能,也可“通过专升本、自学考试、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出国留学等方式继续学习”,为职业生涯的更大发展做好充分准备。专业教学标准确实做到“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2.明确能力与素质并重的培养目标
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识扎实和能力较强的人如果不具备较高素质,则不是健全的人才,因为人才的素质不高必然会影响其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影响能力的正常发挥。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贫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高职英语类专业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训练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更要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兴趣培养(黄静茹,吴柏祥2010)。在专业调研和毕业生回访的基础上,专业教学标准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维度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以“知识(语言文化知识、文理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等)”为基础,以“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为核心,以“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为目标,强调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树立以需求满意度为主要标志的质量观
高等职业教育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对行业企业发展的贡献程度、对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对岗位要求的对应程度,作为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引导高职院校从需求出发,突出高职教育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均体现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对行业企业发展的贡献程度以及对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的满足程度。例如,应用英语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建设中提出,“专业设置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突出前瞻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应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或规范,体现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行业业务能力有机融合,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标准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建议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上述内容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的理念,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英语类专业对岗位要求的对应程度在就业面向和培养规格中得到体现。
4.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系统化的整体设计。高职英语类专业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一线涉外技能型人才,其课程开发须凸显涉外职业岗位(群)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相关职业技能。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以行业社会需求为依据,遵循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专业教学标准定对接职业标准,分析职业能力,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与安排教学内容,突破传统学科体系知识逻辑关系的束缚,有机融合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行业业务能力,强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徐小贞2006)。例如,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要求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立足国际商务行业领域的人才市场需求,邀请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一线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工作,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在分解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依据商务助理、行政助理等核心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国际商务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基于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情境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同时,建议专业学生取得全国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专业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
5.完善以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基于不同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高职英语类专业的教学要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融“教、学、做”于一体,注重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语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刘黛琳2008)。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依照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等新的人才培养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教学,积极推行项目教学与案例教学,推动以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坚持“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教学设计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姜大源2008),有针对性地采用工学交替、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与学的活动尽可能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开展,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教学有效性。例如,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标准“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协作式教学,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示范教学、角色扮演、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强调“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仿真的职业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职场工作能力”。
6.提出适合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
开办专业的基本条件是职业院校专业办学的最低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不仅是职业院校实现教学现代化的底线要求,也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基本条件。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课题组在综合考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等文件精神的前提下,结合专业特点,对专业教学团队、教学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办专业应配备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适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高职院校的生存之本,是保障高质量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规定:专业生师比为18∶1;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专任教师总数不得少于1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比例不低于25%。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双师型”素质教师的比例不低于50%,专业课教师必须参加专业实践。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另一种途径是外聘具有丰富行业从业经验的兼职教师,外聘教师主要承担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并且所占比例不低于专业教学团队人数的20%。教学设施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各专业对实训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数字化资源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专业要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实施语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等。例如,应用英语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校内实训基地贴近一线岗位(群)工作环境,以多功能和资源共享为主要原则,其中涉外文秘方向建议建立“语言综合实训室”和“涉外文秘实训室”。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提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依托行业,建立相对稳定、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专业基地”。
7.促进中高职衔接和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一定要打通人人成才的上升通道,打破制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天花板。《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一方面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衔接与延续,充分发挥中职与高职的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明确毕业生继续学习的方式和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专业面向,促进中高职衔接和学生继续学习通道的建立。例如,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注重结合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际和特点,明确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方式和英语语言文学、国际贸易、金融学等本科专业面向。教学标准建议学生积极参加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岗位技能。
五、结语
高等职业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先后经历了调研、论证、起草、专家审定、行业征求意见、全国职业院校征求意见和最后修订等阶段。外语教指委希望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在参照执行专业教学标准的过程中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逐步完善标准,使之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有效确保高职英语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刘黛琳1 周雪峰2 单位:1.国家开放大学 2.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