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论文(6篇)
第一篇: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目标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一年提供两次考试机会[1]。“高考不分文理”不仅会推动基础教育的变革,而且将完善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的条件,从而使大学建立通识基础上的主修制度,形成符合学校定位和培养特色的本科通识教育体系。实现这一目标,创设以学习为中心的本科课程教学是先决条件[2]。本文拟以“高考不分文理”改革目标为背景,围绕如何创设以学习为中心的本科课程教学问题,初步讨论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核心要素。
一、重塑通识教育理念,强化大学的教化功能
高考文理分科事实上是服从并服务于大学专业划分要求的无奈之举,反过来文理分科又为大学教学改革设置了障碍。我国大学的专业划分和专业之间的壁垒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专业划分的标准主要基于社会职业或专业岗位要求,带来的后果是“每个学科专业就是一个个的独立王国”[3]。更为严重的是,在强化专业训练的同时,大学的教化功能被严重忽视。只重视技术和技术训练,缺少人文关怀,会导致教育死亡,造成人类心智堕落。“大学通识教育,是传承文化价值、提升社会文明,实现大学教化功能的有效方法。即使仅仅从功利的视角看,知识经济的到来,职业更新加快,知识陈旧速率提高,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市场化、职业选择自由化的推进,以职业定向和专业对口为目标的大学本科培养模式,将学生束缚于狭隘的专业圈子,既不符合社会需求,也不能帮助学生有效适应社会。罗索夫斯基认为,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教养的人:有教养的人,必须能清晰而明白地书写;应该对认识和理解宇宙、社会和我们自身的方法具有一种判断和鉴别能力;在我们时代的其他文化方面,他不应该是一个狭隘无知的人;应能在某种程度上懂得并思考伦理和道德问题。虽然,在过去几个世纪里,这些问题变化很少,但是,它们对每一代人都有新的迫切性,当他们面临困惑时,都要有这方面的修养;应在某些知识领域拥有较高的成就[4]。因此,大学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专门化知识以外,每个学生应该有一种‘宽阔的学习经验’,这种经验鼓励在某一宽阔的领域的整体思考,和在一个狭窄的领域的深层的专门化知识一起进行,同时为作为决策者或者公民个人进行横向思维以及作为专家纵向思维提供一个机会”[5]。高考不分文理改革目标将解开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死结,为大学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打破专业壁垒,探索通识教育提供了绝佳机遇。
二、实施真正的学分制,创设学生自由选择的条件
打破专业壁垒,推行通识教育,关键是改革教46江苏高教2015年第3期学管理体制,实施真正的学分制。目前我国多数大学教学管理采用的是一种形式上的学分制,实质上的学年制。“学分制与学年制根本的不同在于,它抛弃了管理者本位的思想,是基于为广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而考虑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6]真正学分制的理念基础是“自由选择”。学生进入大学后,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在相关专业人员的协助或指导下,按照自己职业生涯发展愿景、兴趣和特点,自我定位,自由选择课程和专业,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转换专业。所以,学分制其本质在于强调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主发展。与学分制相关的是课程资源建设,这是大学教学建设的基础与核心,也是衡量大学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推进真正的学分制,需要在大学层面重构课程修习政策与课程管理规范,整合学校课程资源,打破院系之间隔阂,变课程学院或专业所有制为学校所有制,将课程分层分类。由学校统一将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包括通识核心课程和原有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三类,并按课程难度分为低阶课程(1-2级)和高阶课程(3-4级)。同时,加强本科课程资源库建设,增加课程门数,扩大课程选择余地,保证有充足的高质量课程资源供学生自由选择。同时,加强学生的学习咨询与指导,保证学生合理选课。此外,要加大课程资源建设投入力度,逐步采用市场化机制管理课程资源,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增设有特色的课程。加强课程质量监控,完善生评教办法,淘汰低质量课程。培养方案是大学人才培养的蓝图,推进真正的学分制,大学必须逐步调整本科培养方案,形成符合学校定位和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目前,各大学虽然设立了学校和学院两级教学委员会,并赋予了“研究、论证和审议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职能,也有严格的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程序。但调查显示,培养方案制定或修订实际过程中,基本上是各专业各自为政,存在着各种问题,如“培养计划是否合理没有明确的标准;培养计划的修订常常是修订者的个人行为,一个人独自做,不讨论也不研究;教师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上,只关心自己所上的课”,等等[7]。教学委员会对培养方案的研究、论证和审议或者只是走过场,或者干脆连议事日程也不会列入,教学委员会的职能很少得到认真履行。为此,大学需要重新厘定学校和学院或学系两级本科教学委员会职能;改组教学委员会,让那些既很少担任本科课程教学,也不熟悉本科教学实际的人退出教学委员会;强化学校和学院两级教学委员会的职能,使之真正承担起研究、论证和审议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职能,包括通识教育框架的筹划,培养方案的审议,课程难度的甄别和归类,专业方向的界定,以及课程质量的监控等。
三、规范教学行为,倡导学习中心课程教学
目前,大学的教学行为缺乏严格的规范,课程教学随意性大,教学理念严重滞后,教学停留于教师中心或课堂中心。因此,规范教学行为和创设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是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一环。课程教学革新可以把推行课程实施大纲作为切入点[8]。课程实施大纲是“Syllabus”一词的中译。在欧美大学,课程实施大纲是教师开课前必须向学生提供的一种基本教学文件。我国大学没有与Syl-labus完全一致的概念,比较接近的概念是“教学大纲”。虽然内容上,教学大纲与“Syllabus”有相似之处,但是从目的、功能、组成部分和使用方式上看,两者的区别较为明显。教学大纲主要是供教学管理部门审核和存档之用,其作用更多体现为对教师教学的监督和管理。而课程实施大纲主要是面向学生,以学习为中心,目的是“为了保证课程的每一个方面都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有效的支持”[9],并鼓励和指导学生承担学习责任,使“学生明白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他们做什么,以及哪些学习过程可帮助他们取得学术成功”[10]。课程实施大纲是“师生间的契约、永久的档案和学生学习的工具”[11],是大学教学规范化建设和教学管理的基础。一份详尽明确的课程教学大纲能“使教师更顺利地完成教师的职责,使学习者更加了解自己的角色与责任”[12]。我国大学师生平等意识缺乏,契约观念淡薄,也不重视学习中心理念,更没有形成在课前提供课程实施大纲的教学文化,因此在教学规范化建设起始阶段,大学必须用政策强制规定教师设计和撰写课程实施大纲,并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之前将课程实施大纲发放给学生或上传上网,使学生在选课或上课之前充分了解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进度安排、课程政策等。同时,大学需要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对教师进行课程实施大纲的编写培训,使教师养成精心设计和严密规划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活动、评价标准和课堂规范等教学行为习惯。此外,大学应该将课程实施大纲与教师的教学考核和职务晋升挂钩,并作为生评教的依据,让学生成为监督课程教学的主体。将课程实施大纲与教师的教学绩效挂钩,这可以改变大学教学考核虚化和生评教缺乏可靠依据的状况。
四、完善学生事务管理,创建学术支持中心
学生自由选择绝非放任自流,而是在专业指导下的自主发展。我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主要以辅导员为主体,服务内容通常局限于学生日常事务,集中在“管”。“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学术性的理论学习和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机结合,具有全面的、完整的和富有革新意义的活动”[13],“以增进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为首要目标的学生事务的具体使命应该作为学校其他组织机构使命的补充”[14]。学生事务领域应该包括精于学生问题、教育环境问题以及教学与学习进程问题的所有专家学者。只有“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建立强有力的伙伴合作关系才是促使学生获得最大学习效能的最佳途径”[15]。随着专业壁垒的打破和真正学分制的推进,学生自由选择权增大,自主发展空间的扩展,必然会出现学生学习需求个性化,成长路径多样化。大学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学生事务管理,创设学术支持中心。学术支持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生涯咨询、心理辅导和学习帮助。生涯咨询是以生涯规划为主线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综合性教育活动,是学生提高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技能、顺利实现从学校生活向社会、职业生活过渡的基本途径。心理辅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学会管理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人格。学习帮助主要是为学生课程选修和专业选择等提供指导,因为,“不经指导的学生选课通常导致课程杂拌,一无所得”[16]。同时,由于学生的多样化,学校需要在一些共同必修课程上给学生提供课外辅导,如写作、外语、数学等。总之,学术支持中心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这既是实施真正学分制的客观要求,又是帮助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本科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大学已经习惯于按文理分科招收学生和开设专业。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改变习惯需要转变理念,更需要采取行动。改革本科教学,推进通识教育,是改变政府、大学、社会、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习惯性思维方式的痛苦过程,需要采取渐进式的改革策略:考虑改革的整体战略,形成改革的共同愿景,明确改革的阶段目标,一步一步渐次推进。大学教学改革可供选择的有效策略是“创造性重组”,重新部署和组合上述四个核心要素,形成本科教学改革的系统方案。
作者:高耀明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第二篇:视觉传达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拓宽,获取的信息量也日益丰富,我国社会逐渐步入视觉传达时代,视觉传达专业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视觉传达专业不同于利用语言对事物进行抽象的描述,而是利用图像抽象的信息形象化、具体化,涉及的领域十分宽泛。在视觉传达专业学科体系中,平面构成课程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对其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绝大多数高校的视觉传达专业在学习时都通过先学习素描色彩技巧,再掌握构成技巧,最后进行专业课学习的教学阶段[1]。平面课程教学过于公式化,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导致教学活动枯燥无味且缺乏创新,学生对学科学习缺乏积极性。平面构成课程主要是对点、线、面等平面构成基本要素进行练习,对重复、放射、渐变等抽象单元构成法则理论进行传授,相关教材编写大同小异、缺乏新意,导致学科拓展仅能停留在普遍理论上,专业教学同质化较为严重。
2、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缺乏联系
在进行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时,由于课程教学同专业课存在脱节现象,导致教师对教学内容难以深入理解,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难以掌握,导致教学活动存在低效费时的现象。平面构成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设计元素以及设计构成规律的认知,并对视觉传达设计进行创新,从而构建学生专业的视觉传达设计知识体系。由于课程教学同专业课缺乏联系,导致学生在设计创作过程中,难以实现平面构成课程同专业课程进行对接,学生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
二、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策略
1、建立视觉传达设计与平面构成的内在联系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对视觉设计作品的鉴赏需求已从传统技术层面与感官层面逐渐转向艺术思维的创新层面上[2]。基于这一现状,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应当紧扣时发表展的脉搏,改变传统单纯对理论的讲解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视觉传达设计与平面构成的内在联系,细化分析具体设计构成规律中蕴含的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视觉传达设计能力。例如笔者在讲授平面构成基本形式要素的构成原理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放映了一些设计作品,对其设计元素以及构成法则进行了剖析。随后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寻找设计案例,利用基本形式要素的构成原理对其进行展开分析,从而增强教学训练的针对性,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视觉传达设计同平面构成的内在联系。
2、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设计艺术,要求设计师拥有一定的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因此,在进行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时,应当通过一系列的创造训练与创新练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设计潜能,从而形成自由开放的视觉设计思维体系。通在平面构成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并不是盲目的,教师可以根据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本身实际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学生开展合理的思维拓展训练。例如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为学生提出相关的设计命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想象,进行模拟设计。在训练过程中,笔者会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认真听取学生的创意与设计构想,并会对这些构想进行适当的点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视觉设计时摆脱传统设计思路的束缚,从多种视角对作品进行分析,通过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要素整合能力设计出具有创新思维的艺术作品。
3、通过课题对教学内容进行训练
平面构成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的核心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这一特点,专业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可以选取真实案例或虚拟课题对学生进行训练,鼓励学生通过平面构成原理对视觉传达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耐心地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设计观点。
4、利用计算机技术绘制设计作品
传统的平面构成课程的主要利用手绘方式绘制绘制课后作业,这种绘制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下,作品缺乏规范性且修改困难的特点[3]。针对这一弊端,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绘制相应的设计作品,将平面构成课程理论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提升设计作品绘制过程的便捷性,提高时间利用率,为学生日后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5、建立多角度的作业评价方式
在审评学生的设计作业时,教师应该建立开放型的讲评方式,让学生讲述自身的创作思路,提高课堂互动性。通过开放性的讲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平面构成原理的掌握程度,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从而适应视觉传达设计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通过多角度评价学生的设计作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三、结论
平面构成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视觉传达学科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视觉传达学科对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提出了更加专业的要求,其课程设置应当从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出发,不但要对设计构成元素及其形态规律进行讲解,而且应当加强同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
作者:贾业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三篇: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探索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上海市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兴趣需求,改变以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从2012年开始,制定了从小学至大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改革整体方案———“义务教育体育多项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公共体育专业化”。2013年上海市已有17所高中试行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开展的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与舞蹈等,每个学校均开设4~9个项目,这些为操舞类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保障。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是指高中学校体育教学以学生兴趣和技能水平为依据,打破传统年级、年龄界限,分层次进行各体育项目的教学改革。本研究拟通过对上海市部分高中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学校操舞类校本课程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对实施效果较好的学校进行案列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为上海市实施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上海市复旦附中等17所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试点改革学校的380名学生、50名教师为问卷调查对象,以上海市各区教育学院的调研员和部分学生为访谈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阅读相关书籍,并选取“专项化教学”“校本课程”“体育校本课程”“高中体育校本课程”“操舞类课程”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搜索、分析和整理。
1.2.2访谈法
制定中学体育校本课程访谈计划,对上海体育学院相关教师、上海市各区体育教研员,上海市川沙中学、复旦附中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其对操舞类校本课程的意见。
1.2.3问卷调查法
在17所高中发放问卷,其中:发放教师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7份,有效回收率为94%;发放学生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69份,有效回收率为97.1%。
1.2.4案例分析法
笔者以听课的方式收集操舞类校本课程实施的优秀案例,最终选择上海市川沙中学和复旦附中进行案例分析。
2上海市部分高中操舞类校本课程实施现状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推进了体育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实施[1]。17所高中所实施的操舞类课程并非都是本校的操舞类校本课程,操舞类课程既是专项课也是校本课程的学校占76.5%。13所学校的操舞类课程已作为校本课程实施,呈现学校的特色,为操舞类校本课程实施起到推进作用。
2.1操舞类校本课程组织形式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提出的基本课程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调查发现,学校开设的体育校本课程项目多样化,包括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健美操、体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跆拳道等,新兴项目如健美操、体育舞蹈不断增加,区县的比赛、表演以及课外活动均不断促进这些新兴项目的发展。在体育活动课、大课间,健美操、广播体操、武术操等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运动形式[2]。据调查,高中操舞类校本课程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选项课、体育锻炼课、大课间活动以及学校运动队等。选择比例较高的是选项课和体育锻炼课,一节体育锻炼课整个年级260名学生一起上,所以多以操舞类课和自由活动为主。另外,大课间活动课人数众多,只有操舞类项目更适合学生锻炼。学校必须在完成国家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再实施体育校本课程,所以多数学校以运动队的形式实施校本课程。在操舞类比赛中,学生可感受竞争的氛围,集体的荣誉感、训练的艰苦过程对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有很大的帮助[3]。
2.2操舞类校本课程实施方法
上海市高中实行专项化教学,以班级为单位,方式、方法多样。如复旦附中每周4节体育课,其中2节合并成1节90min的专项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加学生的运动时间。复兴高中实行选项教学及师生双向选择的教学模式,这样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而教师也选择适合该项目的学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专项化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从而成为终身体育锻炼项目。川沙中学实行跨年龄混合教学,高三与高二学生一起上课,高三学生帮助高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20人),学生少,教师辅导每个学生的时间增加,提高了学习效果。亭林中学每天落实40min大课间活动,以操舞类活动为主,全面展示学生积极、活泼的一面。延安中学实施小班化教学。城桥中学以高水平运动队带动体育专项化教学,选拔专项成绩较好的学生,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这样可带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2.3操舞类校本课程的专项化师资
教师是高中专项化体育教学改革课程实施的主体,他们的基本情况、对改革的认知,以及对操舞类校本课程开展的支持程度,将极大地影响改革的进程[4-6]。调查发现,现阶段高中操舞类教师年龄大多在22~40岁,中青年骨干教师居多,他们的青春、活力时刻影响着学生,有效地推动操舞类校本课程的实施。教师的学历本科占70%,研究生占30%。建议学校多引进研究生人才,对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开发适合本校的操舞类校本课程。女教师占84%,男教师仅占16%。建议学校在招聘操舞类教师方面应重视性别平衡,吸引更多的男生参与操舞类项目。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比较支持开展健美操、广播体操、武术操等教学内容,因为这些项目比较普及,对体育教师来说难度不是很大。体育舞蹈、形体与舞蹈项目的支持率较低,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授课。在调查的13所学校中,只有复旦附中开设体育舞蹈课程;该课程有待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2.4学生对操舞类校本课程的认知
调查发现,高中生虽然了解操舞类校本课程,但是对具体内容并不十分清楚,所以选择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高中生熟知健美操、广播体操的分别占98.6%、96.3%,这是由于大部分高中都开展健美操课程,广播体操(舞动青春)也是必修内容,节奏明快、富有动感,较受学生欢迎。高中生了解体育舞蹈的占62.7%。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也是一项参与型较强的体育项目,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通过不同的音乐展示学生的健与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艺术修养。学校应尝试开设体育舞蹈课程,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舞蹈知识。高中生对于武术操、形体与舞蹈等方面了解相对较少,占16%。武术操是为了向中学生传承武术精神而创编的,可充分展示武术的“精、气、神”。形体与舞蹈更适合高中女生,可提高她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塑造其优雅的形态和高雅的气质。由于性别不同,对事物的兴趣取向也有所不同。在调查中发现,男女生在操舞类课程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男生选择广播体操、武术操的比例较大,分别占100%和94.7%;而女生选择健美操、体育舞蹈、广播体操、形体与舞蹈的比例分别是94.5%、87.4%、91.3%和92.3%,男女生选择广播体操的比例均较高。由卡方检验可知,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操、形体与舞蹈等项目的选择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P<0.01)。女生选择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与舞蹈项目的比例明显多于男生。由于身体协调性、心理特点等不同,女生对舞蹈项目的喜爱程度远远大于男生,而男生选择武术操的明显高于女生,这2项对于男生来说更容易接受和学习。广播体操和其他项目的选择率无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每个学生每天都学习广播体操(属于必修内容),难易程度一般,男女生在选择上无显著差异。
3上海市部分高中操舞类校本课程实施案例
3.1川沙中学:以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操舞类课程实施效果
上海市川沙中学操舞类校本课程主要以健美操为主,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采用“以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课程教学理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观摩了川沙中学的健美操课(时间:2013年11月29日。地点:川沙中学健美操房)。案例描述:该班共有20位女生。10名高二学生分别来自2个班级,10名高三学生也来自2个班级。她们都是寄宿在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有维吾尔族、回族等,没有亲人在身边,但是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学生每天很早来到健美操房,练习上节课学习的动作,高三学生帮助高二学生复习,每个高二的学生都称她们为“师父”,高三学生认真负责、高二学生虚心好学。执教健美操的顾老师直到上课铃响起才打断学生,先让学生一起完成动作,发现不标准的动作再纠正,分组进行“动作大比拼”(高二学生挑战高三学生),学生表现力强,热情高涨;然后教师继续教40min新动作,最后10min高三学生继续辅导高二学生。这套充满活力且积极向上的健身操(新动作)是顾老师创编的,非常适合学生。课后顾老师要求学生自编一个8拍动作,下节课展示。案例分析:利用学生一对一辅导,培养她们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动作大比拼”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案例启示:①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她们的个性,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并帮助他人学习,达到既健身又育人的目的。②学校场馆设施、音乐等基本条件影响操舞类课程教学效果。③教师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给她们展示机会。④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如小班化、专项化教学等,提升教学效果。课后与学生交谈发现:①学生都很喜欢这节课,但是上课时间少了。②学校采取选项教学,但是每人只能选2项,而且每项每班只限5人。很多学生想来上健美操课,但由于人数限制,有些学生不得不选择其他项目。③课后健美操房不对学生开放,学生只能在寝室练习。④健美操课内容不够丰富,而且缺乏校内外的健美操比赛等活动。总结:川沙中学操舞类校本课程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值得思考,但这种限制选课的方法会导致更多想学习操舞类课的学生失去机会,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应设置更多的课程弥补这一不足。
3.2复旦附中:领导带领教师、学生共同打造特色项目
复旦附中是一所操舞类校本课程实施比较全面的学校,该校领导重视操舞类校本课程的实施,相关领导带领教师、学生共同打造特色项目,其课程实施方案值得借鉴。观摩时间:2013年12月16日(星期一)。地点:复旦附中。案例描述:复旦附中一共有4位操舞类校本课程的专业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学校将其中2节体育课合并为一大节专项课,时间为90min,学习时间较为集中,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舞蹈和健美操以选项课的形式呈现,学生选择积极性很高,主要以高一学生为主。健美操和体育舞蹈均属于定性评价的课程,但复旦附中制定了统一的评价标准,从动作的准确性、表现力、学生之间的协作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提高了操舞类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在平时活动和表演中,尽量给学生提供平台展示自己。案例分析:领导重视并带领教师、学生共同打造特色项目,制定适合本校的评价标准,并以活动的形式实施操舞类校本课程,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活动展演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更重要。在整个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了操舞项目,锻炼了自己,同时也感受到集体的重要性,培养了竞争意识。案例启示:①学校领导的重视可以使本校的操舞类校本课程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②学校为体现办学特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他们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操舞类校本课程的实施形式多样,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形式会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③专业教师的指导更有吸引力、感染力。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与领导是否重视有直接的关系。该校操舞类课程采取小班化教学,时间为90min,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课的组织形式有待优化。
4影响操舞类课程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因素
4.1人力因素
调查表明,95%的教师认为缺少操舞类教师。原因如下:首先,在高中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要求教师专业程度较高、数量较多。其次,操舞类教师均由其他专项(以田径居多)教师兼任。再次,高中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有些还兼职其他行政岗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最后,解决新进外地教师编制相对较困难,由于政策原因导致优秀专项师资缺乏。在调查中也发现,教师对在职培训非常欢迎,愿意接受继续教育,如有关操舞类课程的培训等。
4.2物力因素
操舞类校本课程实施需要场馆、场地和多媒体设施,上海市中小学校园面积本身就非常有限,有些学校没有体育场馆,体育课在室外上,下雨天常常停课,缺乏操舞类课训练房。有些学校借用舞蹈房上操舞类校本课程,多媒体设备落后,或者在操场上教学,不能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操舞类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4.3财力因素
操舞类校本课程有自己的特色,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但是需要的投入也较多,如场馆、赛事、教师等均需要财力支持。很多区县、学校对操舞类校本课程的财力支持状况并不乐观,场馆多用于其他项目的教学,专用的操舞房较少。承办比赛和表演不够,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我,教师无创新的动力。这些均与财力不足有关。
4.4其他因素
课程学习目标、内容、要求是学校培养目标在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7-8]。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校没有具体的操舞类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要求,虽然《体育与健身》中包含操舞类项目,但只有一些简单的动作介绍。每个计划、行动都需要相关政策作导向,操舞类校本课程的实施亦不例外。在调查的17所高中发现,缺乏区县的相关政策支持及纲领性文件引导。92.5%的教师认为操舞类课程评价也影响课程的实施。由于操舞类课程的自身特点(表演性及主观意识较强),所以一直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急需确定相关评定指标。
5对策
5.1聘请操舞类专业教师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大学专业教师对中学操舞类校本课程教师进行指导。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中,应招聘更多的操舞类体育教师满足小班化专项教学。学校领导对参与校本课程创新的教师应进行奖励,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
5.2优化场地设施
场地设施是操舞类课程正常实施的基本条件,每个试点学校应扩建或改造现有体育场地。上海市教委应为试点学校添置健身器材,改建健身房和形体房,以缓解专项体育场地不足的问题。学校在实施操舞类校本课程时应因地制宜,就近租用学校或企事业单位体育馆等进行教学。
5.3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比赛是展示操舞类课程学习效果的一种形式,举行操舞类比赛需要大量的经费。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区县无活动经费支持,因此,应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提升操舞类教师创新的积极性。
5.4开展操舞类活动与比赛
仅靠有限的上课时间很难使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应将体育课与课外活动、大课间等结合起来,通过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及校运动队,开展各级活动、各类比赛,巩固与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技能水平。
5.5完善课程设置与评价标准
学校应制订操舞类校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要求,通过课程纲领性文件指导课程的实施。每个学校应根据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结合体育与教育系统制定的专项等级标准,由专项教师共同研究专项评价标准,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作者:王红英1 任书堂2 刘雪丽1 杨再淮3 单位:1.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 2.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3.澳门理工学院体育暨运动高等学校
第四篇: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分析
2014年4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了,这是教育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意见》精神,做好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主要是从以下若干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及主要特点
众所周知,2001年正式启动了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2004年开始正式推进普通高中新课改。到2014年为止,普通高中课改已整整十年,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已经进展了14个年头。应该说《意见》这个重要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全面深化阶段。我认为,全面深化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延伸与发展,从国家规划部署的角度来看,全面深化课改阶段的基本思路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
(一)突出了大课改理念,明确了目标任务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进入全面深化课改阶段以后,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改的范围已拓展至各级各类教育,突出了大课改、大教育的理念。为此,全面深化课改阶段要着重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二是基本确立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三是基本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这些目标概括起来讲就是“建成一个体系、确立一个体制、形成一个格局”。与此相应,教育部提出全面深化课改的五项主要任务。(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要避免有的学科客观存在的一些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教书育人、服务保障、教学指导、研究引领、参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组织活动的密切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以上从总体上对下一阶段的课改作出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
(二)加强了统筹规划
应该说,统筹规划是全面深化课改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亮点。大家细读文件就会发现,《意见》名称的主题语句叫做“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程改革”前面,少了“基础教育”这几个字样,2001年新一轮课改启动,当时国家颁布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一次叫作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从文件的标题到整个内容来看,这一次全面深化课改跟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就是要把各级各类教育,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全面纳入课程改革,要进行统筹设计。也就是说,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与各级各类教育共同形成了一个课改的整体。这是一个总的统筹,就是把大中小学教育都纳入到课改的过程中来,进行统筹的规划与设计。上述所列出的全面深化课改的五大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五项统筹”,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相关力量和重要阵地进行了总体规划和统筹设计。为什么要强调“统筹”?统筹要反映并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性与各个环节的关联性。以统筹的思路来规划设计全面深化阶段的课改,也是基于多年来的课改经验与针对各个学段不衔接不配合,出现交叉错位等情况来考虑的。实践证明,单项的、局部的改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因此,必须统筹推进各项改革。这个思路跟新一轮课改初期阶段相比,课改的范围、重点都有了一系列的调整。比如,五个统筹要求统筹大中小学,包括研究生阶段五个学段的育人目标和育人内容;要统筹各个学科,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特殊的育人作用;要统筹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育人的大格局;同时要统筹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即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各个方面,要形成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特别强调要发挥课标的统领作用等等,这些都是过去强调不够的。总之,“五个统筹”涵盖了育人的主要方面,充分体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从多个维度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的总要求。
(三)加强了顶层设计
毋庸置疑,新一轮课改的最初十年,主要是推动一线的学校和教师群体进入到课改的状态,这个成效非常显著。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以后,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进一步加强了国家顶层设计。之所以进行顶层设计,主要针对这些年来在课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现在国际上课程改革发展出现新的形势和变化,也是针对当前整个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急需要在顶层上进一步加强设计。比如,全面深化课改的重要任务或者说叫作关键环节,就是要加快研究制定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过去这方面是重视不够的,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几乎是空白。我们究竟要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体现在学科中是什么样的表现,这些都需要加快研究。同时,要看到学业质量标准如何体现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过去在我们的课标中缺少这样的内容。缺少对学生表现能力的基本规定,作为教学指导依据的课标的指导力就会大打折扣。同理,课标作为教材编写的依据,由于过于概括过于笼统,其指导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过去都这么提,但是无论是对中考还是高考而言,由于课标基本上只规定学什么,没有规定学到什么程度,所以作为命题的依据存在先天不足。所以,这一次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明确提出来要研究这样两个核心的内容。同时要对大中小学相关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及教材进行全面的修订与编写。考虑现在的情况,我们率先启动了普通高中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业质量标准等内容,将要充分体现在普通高中的课程方案和课标中。
(四)加强了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的改革
在《意见》中,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十大关键改革的任务或者项目,既涉及国家顶层设计与推进,也有面向基层的设计和要求。比如,关于考试评价改革,这个已经体现在国家的考试制度方案中,但《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考试评价的导向。再如,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改善课程管理,特别是提出来要落实学校在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手段应用方面的自主权,这一点要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特别是教学进度安排。也就是说,将来每所学校在课程教学的设计安排方面,要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否则学校的办学特色很难实现。又如,要加强学科育人的功能和作用,特别提出加强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实现实践育人的功能。另外,《意见》还把教师教育专业能力的提升与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等作为重要环节并进行了专门的设计等。
二、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把握育人方向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导向。面向未来,新形势对于全面深化课改和育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全面深化课改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要求。全面深化课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坚持好立德树人的导向,对每所学校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从根本上看,立德树人与党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以及教书育人的要求在内涵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立德树人在新时期具有特定的内涵与特别的要求。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基本表述和精神,我认为,当前立德树人的主要内涵和要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加强“两个教育”。当前我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要抓好“两个教育”: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二是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核心的要求。2.要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这是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又一个基本要求。3.从育人的角度来说,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也是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从育人的规格要求上,长期以来坚持的三位一体的要求。这个三位一体的要求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开始明确提出,到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进一步强调,总体上明确了我们在育人方面必须坚持什么,突出强调了在全面发展基础上要高度关注和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把握住的要点。4.决议还特别提了“两个加强”,一个就是加强体育,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一个就是加强美育,加强艺术教育。这两个方面是我们长期薄弱的环节,这次把它作为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内容提出来,是有特定的含义的。所以,我认为,在当前把握立德树人的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是有具体内容和针对性要求的。第二,聚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其实课程教学改革说到底还是一个手段,最终达到什么目的,是要落实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有效地解决长期以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使得我们培养的人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都能有显著的提升。我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就是要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我们的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最终检验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合格不合格,有效没有效,主要看创新人才培养的情况如何。第三,把握好改革的价值取向。我认为,把握改革的价值取向就是要依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使得学校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多年以来国家在教育价值观层面上一次最为明确的表述。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基本上是把不同的学生拉向统一的标准化的教育框架和模式中加以培养和塑造,把不同的人最后培养成统一的人,造成了教育长期以来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培养的人没有个性,千校一面,千人一面。我认为,在《教育规划纲要》两万多字的篇幅里面,“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句话是最大的亮点之一,是从国家层面上对教育价值选择作出的一次最为集中的表述。所以,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也是一线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要牢牢把握的价值取向。第四,坚持正确的质量关。毫无疑问,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是优异的学业水平、学业成绩,但是只有高的学业成绩、学业水平,在面向未来的背景下,已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质量水平。我认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应该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应该在坚持高的学业水平学业成绩的同时,把特色、多样、选择、适合,这样一些核心词融入质量的内涵中来。就是说,高学业水平加特色多样选择适合就构成了新时期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二)加强和完善课程教学制度建设
加强和完善课程教学制度建设,是一项保证和巩固课改成果的重要举措。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总结出了一些很多好的做法。在深化阶段应注重把过去探索的确实行之有效的成果机制化、制度化,让它长期发挥作用。实践中,可以从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学校层面(包括教师)等多个层面探索和研究课程教学管理制度问题,比如,多长时间修订一次课标、审查一次教材?如何制定规范的有效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等等。
(三)聚焦课程的深度整合
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是课改第一阶段的基本要求。目前课程教学改革进入到全面深化阶段,我认为,对这个阶段很多学校来说,开齐开足课程只是一个底线要求,改革的重点是如何通过课程的深度整合对学校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的特色。课程整合现在在全国不少的地方和学校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探索。课程整合主要是要解决一个学校的课时空间过于狭窄的问题,以及课程整体规划和突出特色的问题。学校通过课程整合有利于形成特色化的学校课程体系,可以为教师群体专业水平特别是学科专业素养的再一次提升创造机会。课程整合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有跨学科的横向整合以及学科内部的纵向整合。我认为,现在对学校来说,重点在于学科内部的纵向整合。因为现在同一个学科里还相当程度地存在内容交叉、重复、割裂以及重点难点不突出等问题。通过学科内部整合,可以规避同类知识的交叉重复,突出重点、难点,按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内部整合重点是从学科核心思想、学科关键问题、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角度出发,对整个学科体系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然后进行必要的归并、精简、整理、补充、加工、调整,可以使教学内容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实践表明,课程整合可以给学校和教师带来新的变化和收获。不少学校走过一轮课程整合的历程以后,很多教师讲,回过头看自己对所教学科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甚至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因为过去我们按部就班,按照基本的课时设计,一课一课地、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讲,对自己这个学科究竟要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的素养,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哪些关键的知识是需要学生深度学习的,哪些是可以通过教师点拨一下由学生自学的等等问题缺少深入的研究。比如,有些相同相近的知识归并以后重点讲其中的规律和共同的要求和方法,其他部分就可以让学生去学。现在不少学校的课堂之所以能放开,关键就在于实现了课程的深度整合。如相同的五篇课文,同题材的,归并以后只需要讲一篇,其他的按照教师所讲的方法、结构的要求,学生完全可以很好地掌握,就不需要把大量的课时浪费在教学重复相同的内容上了。所以通过课程整合,可让教师的学科素养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时我觉得可以改变我们的一种状态,过去长期以来缺少一种学科整体的规划和整合,我们对学科内部的知识都是以单元、以散在的知识点去把握,所以很多教师教来教去对学科的把握永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都是在散在的知识点上把握,对学科整体的结构、核心的思想、关键的内容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如果说我们真正地进行系统的学科内部整合,很多教师对学科的整体感就会建立起来,学科的这种境界会有大的提升。所以在深化阶段做好课程的整合,既是课改进入这个阶段以后客观的需要,也是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效益的需要。
(四)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十多年来新课改一直强调的,但现在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以后,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在哪里?答案是教与学关系的根本性调整。从总体上来说,目前课堂教学还没有普遍地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我们所期待的那种新型的课堂还没有普遍地建立起来,根本问题就在于———还没有有效地调整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很多的改革还没有真正涉及课堂深层结构和深层教学关系的调整,有些改革还停留于表面。虽然一些新的学习方式(比如探究、研讨、合作等)也进入到课堂,但是由于教学关系没有调整到位,致使教学方式的改革没有深入下去。比如,我曾到一个小学一年级听识字课,教师每讲完一个生字后马上就让学生组词,学生学完了上下的“下”字以后,教师马上让学生组词。第一个学生站起来组了一个词叫“下课”,这个教师听完以后没有任何的表示,就让学生坐下了。接着第二个学生又说一个什么词教师也不太满意,第三个学生起来组了一个词“下车”,这时教师满面笑容马上说非常好,表示高度肯定。当时我就有点疑惑,我没看出这个下车比下课好到哪里,但是却受到教师的表扬,教师这么一表扬好了,后面几个起来的学生连续组出了“下出租车”“下火车”“下汽车”……,这一下就下了一堆的车,这个课这个环节就过去了。下课以后,我就找这位教师问:“你的教学设计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这次备课的时候看参考提示就是要把“下”和交通工具对应上。虽然这个例子还只是个例,但是类似的事情在今天的课堂中比比皆是。我认为,到现在影响课堂的无形文化,就是一种捆绑式的文化,教学的习惯还是一种捆绑式的习惯。其实质是教师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处处替学生着想,管头管脚,包办代替,学生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空间。乍一看,这种情况是教师责任感的体现,说不好听教师今天管得太多,一切都替学生想好了,所以课堂表面也在讨论、在研究,但是每一个问题设计好以后,教师早就准备好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标准的答案,所以面对这种讨论,学生真正的自主非常有限,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就难以实现。由于学生在课堂里被教师无形捆绑着牵制着,所以到今天为止课堂教学改革中教与学关系这层窗户纸还没有被捅破,临门一脚还没有真正踢出去。我认为,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聚焦到教与学关系调整上。如果教师实在不知道怎么样让学生自主,那就把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例如,杜郎口的教学改革,一开始其实是一种简单的甚至行政化的改革。起初这个学校教师整体水平普遍较低,有的教师带着学生做习题,下面学生做对了,教师却做错了。所以崔校长就想:既然你水平这么差,那你就少讲,把时间给学生自学。他把课堂45分钟切成两块,一块是教师最多讲15分钟,一块是让学生自学30分钟。这是被逼得没有办法时想出的一招。但是,我认为,这一招歪打正着,符合了学习的规律,它让课堂真正的学习发生了。这就是最原始的自主,首先从时间上保证学生可以自主。学生有时间学习了,他慢慢就有会学的感觉了。试想,符合规律的东西效果怎么会不好?!又如,山西省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集中进行新课堂模式的建构,核心思想就是调整教学关系,有些学校甚至把课型简化为自主课加展示课,自主课完全是自主学习,教师不干预,但教师事先要进行精细化的设计,教学的任务目标检测这些事先要做好设计。然后就是展示———既展示学习成果也展示学生的困惑和问题。现在看来效果很好,而且经受了考验,在中考、高考中成绩均大幅度提升。所以,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不要怕一放开就乱,成绩就会下来。如果说我们思路清晰,并采取了一些保障措施,就可以放手去做,从根本上就是要破除这种捆绑式的习惯和文化。
(五)作精细化的研究与寻找操作的策略和方式
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是近年来一线教师衷心拥护的理念。但是现实中课堂的临门一脚为什么迟迟没有踢出去?这层窗户纸为什么一直没有捅破?我认为,这不是理念的问题,因为理念大家都认可,关键是现在理念落不了地,是缺少有效的操作的策略和模式。因此,当务之急是深入研究并找到教师可以接受的、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策略和一整套的方法。我认为,现在已到聚焦课堂精细化研究与模式提炼的时候了,要提炼让新课改理念真正落地的有效操作策略、方法与模式。有人反对模式,认为一出模式就把教师框死了。但是如果始终都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方法或模式,找不到一个抓手,就会永远在理念的重复中打转。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是规律性的反映。所以讲方法模式的探索始终有三个阶段,叫作“入格”“定格”“出格”。所谓“格”就是规范、方法、模式。首先要“入格”,就是在一种混沌的状态中,先找到规范,总结方法,提炼模式,找到让理念落地的有效途径。你得先找到那个“格”,把“格”创出来。“入格”后还要“定格”,“定格”就是使用的熟练化、自动化。最后,还要适时“出格”。任何格任何模式方法时间长了都会暴露出局限性来,不能全部满足实际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就要“出格”。“出格”就是再次的创新,就是打破原有模式,提炼新的方法模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课改进入到深化阶段,就是到了一个坐下来认真进行精细化的研究、总结提炼方法策略的时候。所以我大声呼吁,到处在讲,现在要关注策略方法模式的研究和创新,要先让理念落地,让课堂的教学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这是深化阶段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
(六)加强考试评价研究
众所周知,要想把教学关系调整到位,要想让课程整合到位,评价是必须要跟上去的。如何真正发挥考试评价的作用,需要用新的思路,特别是要加强日常的教学评价的改革与研究。
(七)强化信息技术研究
不言而喻,学校办出特色走向多样,课堂教学要实现突破,信息技术是不能忽视的一个要素。这些年来信息技术进入到课堂教学和学习领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希望,翻转课堂、慕课等的出现,证明信息技术可以切实地对学习和课堂有所改变有所帮助。应该说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也一直在强调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结合,信息设备在一代又一代翻新,但是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课堂无非就是一个展示的手段而已,还跟不上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对我们深刻改变的步伐。现在是云技术大数据挖掘时代,只要你点击几次网购服务平台,网络推荐的东西、量身定做的东西就跟过来了。我认为,这在学习领域中将来有一天也会成为可能。现在每个学校都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教育数据,但都是零散的,没有整合起来。如何基于大数据的挖掘分析,给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我认为,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前景,需要我们早作打算,未雨绸缪,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应有的探索。
作者:田慧生 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第五篇:竞赛产品创新设计课程融通教学改革
一、前言
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1]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等主办,是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的公益性工业设计创意实践活动。把此类竞赛项目融入产品创新设计课程教学计划中,让课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竞赛推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内容改革,使得“竞赛项目——教学改革——应用创新”之间形成良好互动,达到教学质量和竞赛成绩的双丰收。
二、竞赛项目课题设置
在2014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广东省赛区中,作品“急救雪橇杖”获得了三等奖,“FreshTime”获得了优胜等奖[2]。基于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是以创新为核心,故在产品创新设计课程教学中融入该竞赛项目。在该课程的前续课程中已教授过产品开发与设计课程,并在课程中完成了垃圾桶创新设计项目前期调研,尝试并完成了一些方案的参赛,因而,在该课程中将继续完成垃圾桶的创新方案。垃圾桶属于日常用品中的一种。从使用场所来分,可分为室内垃圾桶和室外垃圾桶两种类型,其主要功能是容纳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针对前期调研的结果,总结出现有垃圾桶所存在的问题,并着力解决。
三、竞赛项目与产品创新课程融通
创意思维——以奥斯本(A•F•Osborn)头脑风暴[3]为例头脑风暴思维应用分析尤以柯林斯(Collins)和奎连(MR•Quillian)的语义网络[4]为代表。这种假设认为:1)心理词汇(概念)是根据词的语义特征,以有层级的网络形式组织起来并储存在记忆中;2)每一个心理词汇都从属于有关词汇所构成的一个层级网络;3)低层次心理词汇除了具有与其直接相关联的语义特征外,同时也具有与之相联系的高级心理词汇的语义特征。语义网络在陈述时是由高一级或高几级的层次产生,方为正确;反之,则为错误。依据语义网络,当以“户外垃圾桶夜晚不易被发现”作为语义特征为启发点时,其高一级层次的陈述便为“用户和垃圾桶等”;对该层次的特征词进一步阐述便是“影响用户无法在夜晚发现垃圾桶的诸多因素及垃圾桶自身设计无法引起用户在夜晚中足够的注意力等多方面因素”,最后,结合现有的技术、经济、文化、工艺、用户、垃圾桶本身等诸多因素整合出设计的可行性陈述。把这类关于语义结构之心理表征的假设陈述按照“解决垃圾桶夜晚不易被发现”层次发散后,整合形成语义网络,再从语义网络中筛选可行性陈述加以深化。此外,在同一问题的不同层次的陈述中,会与陈述者的设计经验、个人阅历、临场发挥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联。因而,不同的陈述者在同一时刻或同一陈述者在不同的时刻,陈述所形成语义网络是有区别的。
四、设计方案
方案1荧光垃圾桶
此设计是针对户外垃圾桶晚上不易被发现的问题而做的一款设计——利用反光膜能在黑暗环境中对周围路灯、室内用灯余光等光进行光线反射的特性。方案中,垃圾桶主体是由半透明的磨砂塑料和反光膜组成。半透明塑料方便观察桶内的容量情况,边缘上等距的反光膜有利于在黑夜中借助微弱的灯光发现垃圾桶的位置,并能根据反光膜色彩进行分类投放。
方案2多功能垃圾桶
传统的垃圾桶具有在黑暗环境中不易被发现、周边蚊虫繁多及有难闻气味等缺点。该设计主要整合灭蚊器的灯光(通过光波诱蚊蝇灯诱杀蚊虫)、香薰器“美化”周围空气等特性而设计的多功能垃圾桶。经过设计后的垃圾桶,不仅能在黑暗环境中借助灭蚊器的灯光被发现,还能对垃圾桶内滋生的蚊虫及时捕杀;另外,香薰器还能“美化”其周边空气。该设计主要应用在居住小区内。
五、结语
本次课题是对前续课程——产品开发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成果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课题针对“户外垃圾桶夜晚不易被发现”问题,借助头脑风暴创意思维进行语义特征发散,运用语义网络对语义特征词分层次整合,让课题具有尽可能多的解决途径,结合现有技术条件,筛选最优解决方案。另外,从设计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将竞赛项目合理地导入到课题中,能有效避免参加竞赛项目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实现竞赛项目与日常教学的相互融通,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
作者:方景荣 陈振益 陈家鹏 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五邑大学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CDIO理念下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和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的英文简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种经典工程教育模式。该模式以培养新一代高水平工程师为目标,以科技为基础,将教育过程置身于产品/系统生命周期的具体情境中[1],强调工程教育应当关注实践。由于中国的教育系统侧重于理论教育,学生几乎没有受到过或参与过系统的工程项目和团队工作的实际训练,因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往往欠佳。自2005年中国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就对中国的工程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相对于其他工程教育改革模式,CDIO更是一个国际性和系统性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2]。目前,CDIO在中国的一些大学取得了宝贵成功经验,这些改革探索不仅仅强调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更兼具人文的关怀[3,4]。《食品化学》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食品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支撑课程,在本科生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于通过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实践参与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食品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关试验技能,为其它食品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食品科技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5]。笔者根据所在教学团队近20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本科食品专业教学中出现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培养、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等问题,以及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提出基于CDIO理念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改革与探索,旨在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理念改革
目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授课内容轻实践重理论、讲课模式僵化、缺乏与学生交流等问题,且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学生的工程能力、团队能力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6]。CDIO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团队老师最好能在专业面向的工程实践中加强自身能力、团队能力、建造产品和系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团队老师提高在一体化知识学习经验、运用经验和主动学习方法以及综合考核学生等方面的能力。因此,首先对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强调从教学理念上要转变教师的职能和心态,要求教师按照CDIO理念提升自身的能力,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这一理念来进行教学,从而将一味向学生灌输食品化学知识,改为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等。参考国内外的教学经验[7],教学团队对食品化学教师的职能态度提出了几点转变要求。(1)教师职能要从知识讲解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由以老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授食品化学知识和帮带式的传统实践模式,转变为强调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的模式。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中则应开设不同的实践场所,并向学生开放以让学生能自主选择。同时,教师也要提升工程系统能力,这样才能以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系统的建造能力和综合素质。(2)教师职能要从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课程设计者。教师由以前单纯的《食品化学》课本知识的传播者,转型为科学知识的传授者和课程项目的设计者,即要为学生创设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食品化学知识的环境、努力开发学习资源和实践场所,并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3)教师职能要从单一的知识考核者转变为综合评估者。教师由单纯的学生知识考核者,转变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能力增长的评估者。在以往的《食品化学》课程评估方法中,通常采用书面考试。在CDIO模式下,要求教师采用灵活的多种形式全程式的考核评价,且新型模式下的课程考核的指导思想更注重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而传统模式下注重的是学生知识的增长。
2教学模式的改革
2.1理论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食品化学教学只是向学生系统地讲解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食品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CDIO理念下所教学的内容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取得食品化学的学科知识,也应该帮助学生提升基本个人能力和人际能力、产品及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8]。因此,在理论教学上,本教学团队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及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为重点,对食品化学课程进行改革和实践。
2.1.1理论教学的引导
改变旧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观念,树立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教学团队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实现过程中,结合教学现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1)采用竞赛式课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竞赛的方式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具体做法是将学生组成几个不同的团队,团队内部进行具体分工,最后以课程论文的形式上台讲演竞赛。在进行课堂竞赛时,让不同团队之间进行相互竞赛并现场打分。授课老师则从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判。课堂竞赛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该环节中学生发挥主导作用,训练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批判和创造性思维。(2)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该教育模式也称作问题式学习,简称PBL。它是基于现实世界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该教学法的基础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CDIO教学理念下,采用P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基于此,按照“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指导学生研讨—学生得出结论”的教学思路,教学团队精心设计了教案[9],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具体的实施,通过设计问题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比如在“淀粉糊化”和“淀粉老化”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现场引入方便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方便面一冲就可以吃,普通的面却不可以”,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食品公司在生产方便面时是怎么做到这点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最后老师进一步指导学生研讨该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自学平台的设计
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了开放式的课堂环境,创建了学习阅览室,并提供电子课件、食品化学的国内外参考书籍及电子书、往届学生的优秀课程论文和PPT资源库等学习资料。另外,教学团队还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食品化学精品课程网站,已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了课程课件、教学大纲、课程教案、网上资源库、课程试题库、实验指导等,并有在线答疑和联系教学团队栏目,学生在自学的同时可以直接联系到教学团队进行及时的答疑解惑。网络自学重点考查学生的网络访问量、与教师的互动情况、课后自检练习题的卷面情况,这样不但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还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2.2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改革的重点和热点[6]。CDIO理念下的实践教学,应更加强调学生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整个系统运作能力。因此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理念上更加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并且构建了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2.2.1实践教学的引导
“做中学”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10],这样不仅让学生自主构建了食品化学知识体系,还能够培养学生系统的工程能力。教学团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两方面进行。(1)教学团队在食品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中,让学生全过程自主设计完成综合实验或者实验论文。学生要独立地完成从查阅资料、制订实验方案、配试剂、实施实验方案、进行数据处理到撰写实验报告。(2)教学团队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指导学生申报各级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创新性实验。对于食品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掌握食品化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并了解如何在实践中应用食品化学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食品化学的实践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要完成食品化学实验课规定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外,还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等各类课外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2.2.2实践场所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整个CDIO全过程能力的能力,结合现有经验教学团队最终主要形成了4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教学团队将食品化学综合实验平台、科研创新实验平台、实习实践平台、CDIO模式的实践实验场所作为食品化学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地点,给学生机会和创设环境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实践和项目运行中来。食品化学综合实验平台主要开设综合实验,所开设的综合实验都是围绕该课程的重点难点章节,同时结合教学团队的科研成果展开的。科研平台和校内外实习基地主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机会和基地,如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科研平台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申请开展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创新项目。CDIO模式的实践实验场所,这是教学团队正在开设的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实践和创新性学习的场所。本教学团队通过改造传统的实验室,来构建CDIO模式的实践实验场所,为学生构思、设计和实现运作实验或产品过程以及学生组建创新性团队提供支持条件。这与以往传统的实验室有所区别,传统的学生实验室,主要是让学生做演示性、验证性或者综合性的实验为主,而没有机会使学生能够构思新的创意,自主设计思路和组建团队动手实验。
2.3评估方式改革
目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的学生考核评价模式陈旧,教师主要以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掌握情况,而忽略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11]。食品化学课程以往的考核路线也是从出勤情况(10%)、平时作业与实验(30%)、期末考试(60%)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CDIO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者,应该将学生的基本个人能力、人际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学科知识融入到学生的专业评估之中。为了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估学生学习食品化学课程前后的学习效果,改变理论考试的弊端,结合教学实际教学团队重新给考核内容归类定位,最终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全程式考核评价。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估:(1)知识水平评估(50%)。主要是用来评估学生对食品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是评估学生是否具有综合应用食品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团队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期末闭卷考试要求。学生的知识水平往往与所得分值成正比,60分及以上评定为知识水平及格。虽然这一评价方式有待进一步发展,但这依旧是对学生知识水平考核的最有效也是最主要的评估方式。(2)能力评估(40%)。主要是用来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人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各方面的能力。其中主要包括课程作业(10%),通过设计课后作业和网络课堂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食品化学专业知识和自学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完成平时作业的情况和质量,一般来说完成的情况越好,可以代表自学能力越强。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10%),此过程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考核评价过程中不但要对实验团队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考核,也要对撰写实验报告的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自主分析探讨能力等进行评定。课程论文和课堂竞赛(20%),此过程可以考察学生人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能力,主要通过学生撰写课程论文的质量和在课堂竞赛中的表现等进行综合考核。另外学生在创新实践上取得成果,或者参与创新课题、其他项目或发表论文可以申请向老师加分。(3)综合素质评估(10%)。主要是用来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通过学生平时表现来评价,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出勤情况、社交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来进行考察。
3改革成效
实践证明,基于CDIO理念下的食品化学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调查表明,有近100%的学生反映,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他们自主学习食品化学相关知识的比例大幅提升,自学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他们在学习中更加注重自身个人能力、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团队为课程所建立的4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不但使他们有机会参与到科研项目或者创新课题中来,而且很好地巩固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能力,锻炼了整个CDIO全过程能力。近5年来,教学团队指导学生各级创新计划项目达20项,其中国家级创新计划项目1项,省级创新计划项目2项,校级创新计划项目8项,院级创新计划项目9项,并指导学生在正式期刊上公开发表创新实践论文71篇。同样,食品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也提高了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近几年,教学团队成功获得各级教改项目近10项,发表相关教改论文7篇,主编、副主编或参编教材及相应参考书近20本。不少老师还获得校级、省级等相关教学奖励。基于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教学团队承担的《食品化学》课程于2014年被批准为华南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加以建设,并被推荐为广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加以建设。
4结语
文章探讨了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从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的CDIO背景环境,包括为学生学习食品化学课程创设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构思-设计-实现-运行(CDIO)的实践场所和强调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估方式等学习环境条件,为食品化学的课程教育改革提供了方法。从而达到在整个的食品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食品化学知识和锻炼个人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整个CDIO全过程能力的教学效果。目前,在教学改革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在评价方式上对于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量化,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客观公正的符合学生真实能力和素质的评价结果。又如在教学方式上,探索既符合现有高等教育学校教学实际条件又符合CDIO要求、能被广大师生认可的方式仍旧是一大有待继续解决的难题。当然,CDIO不仅仅是这些教学模式或理念的改变,CDIO课程大纲强调教师在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工程实践、个人职业技能与人际沟通技能,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更要求教育教学和社会大环境共同协调发展。这样一种全面系统的工程教育改革,必须要在整个专业层面上规划、设计和实施才能取得预期的改革效果[12]。但实践证明,在高等教育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有意识的引入CDIO理念是可行的,并且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后续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依照CDIO大纲和标准,借鉴和参考已有的成功案例创造性的结合本校历史与特色,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个人能力、人际能力乃至整个CDIO的全过程能力,以使《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乃至整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更加明确的方向性、系统性。
作者:周爱梅、刘欣、赵力超、刘晓娟、肖苏尧、曹庸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