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导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数学教研组开展“自主―导学”教学模式的教改实验,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更新,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它的基本特征是:在“先做后说,师生共做”的基础上,辅以课堂小组协作学习、讨论。
一、自主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
在“先做后说”教学过程中,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得人人参与教学,个个投入探索,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和表现的舞台,学生可以大胆地表明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见解和看法,营造了“民主、平等、合作、创新”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一个自信、安全的心理状态下积极发展,动脑、动眼、动手、动口,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师适时地点拨开拓,允许学生发表各种意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的失误差错,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尽量创设出学生“想问、敢问、善问”的环境,从而在探索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教学,课堂教学大都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只重视学生学到什么的教学方法,常常强调机械记忆,求同思维和模仿作用,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而“自主―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练习、思考、讨论,扬弃了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教学重要环节,注重启发、讨论、发现、探索、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1.先做后说,组织讨论。
先由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参照提供的预习思考题和练习进行自主学习。这些思考题,必须紧扣课本知识,又生动有趣,创设问题情境,恰当地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具有思维价值,有真实意义的情境问题,并围绕问题及其问题的解决,提出疑问,由小组长组织,形成讨论的氛围。讨论包括问题如何解答,共同探求解题,一题多解等问题。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适当说理,这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需要,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把传统的一问一答式变为人人动口参与讨论、评价。通过问题探索展开辩论,让学生深层地透过问题看本质,越辨越明,“讲理”也对学生的品德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在讨论中使得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得到知识的升华,而基础稍差的同学在讨论中获得知识的理解,并加以巩固,达到了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2.师生合作阶段,加强质疑、创新。
学生在先做后说阶段中,经常会遇到判断是非、选择题,有时会对答案产生疑问,或会出现答案不够完整,教师适当诱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从中发现问题。教师应利用这一时机,激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问题,找出错误所在,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错误得以纠正,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了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激发创新意识。
三、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核心
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后,我们应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但不能否定学习有一定的艰苦性,学习任何东西的最佳途径是依靠自己去探索发现,任何有效学习只能通过自己的主动认识才能产生效果。“自主―导学”教改实验,正是从激活学生的潜能入手,尝试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途径,从那种传统课堂教学转化为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1.更新教育观念,“先做后说,授之以渔”
当今社会,光有书本现成的知识是不行的,必须具备有如何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改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先做后说阶段就是让学生在预习基础上对所教知识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先探索解题的方法。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都必须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由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索解题思路,寻找最佳解题途径,可达到激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能力的目的。
2.开拓思路,诱发学生发散思维
先做后说阶段中,先由学生做,后由学生根据前面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认为不懂的问题,由小组讨论,教师不急于讲解,把问题展示出来,在讨论中让学生思路逐渐明了、清晰,这对较好的学生有发挥表现自己的机会,促使他们有一种成功感,激发其求知欲、创造欲,在师生共作阶段就学生可能出现的一题多解的情况,根据各小组的口述,教师一一板书出来,让学生在事实面前选择哪种方法是最佳途径,其他方法也能达到解题的目的,这样可开拓学生思路,增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四、运用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对课本例题、习题进行变式训练,不但可以抓住双基,而且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主――导学”教改就是注重在数学习题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1.“一题多变”是指教师在师生共作阶段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增加或减去原习题的部分条件、题设来编题,采用引申启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达到解题的目的,激发学生大胆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例如,一道关于矩形的判断题: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学生都能判断正确,应如何补充条件,才能使这命题正确呢?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1)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每个学生可能只有一个答案,哪一个是正确的呢?学生都会争着说自己的对,然后由教师归纳总结,这两答案都是对的,且由教师讲清楚他们的内在联系。这样不仅能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一题多解”指教师引导学生对于同一道习题,尽可能用不同方法去求解,通过比较、分析出最佳方案,在“一题多解”中,结合“求异、求新、求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们发现“自主―导学”有以下几点优点:
(1)培养了学生们的互助精神;
(2)学生学习积极性日益高涨;
(3)解题条理清楚,思路开阔,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和技巧;
(4)学习成绩比非实验班好,差生面缩小,优秀率提高。同时在教改过程中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分组讨论时应做好学生工作,特别是基础好的学生会认为我为什么要教会他,基础差的又缺乏信心,怕说,不把问题摆出来,这样分组讨论将无效果。第二,学生讨论时教师应多巡视,组织好课堂教学。第三,课堂准备应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不宜过难,使学生要想,但又能做出来。当然,教改并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更不能脱离教材,而是取传统教学之精华,深刻地去理解教材,了解学生,让学生逐步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学会”到“会学”。
作者:赵巍巍 单位:大庆市第36中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