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赏识教育的应用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成功与否能够直接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新形势下,在幼儿教育中实行赏识教育能够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幼儿教育的实效性。实践证明:在赏识中成长的幼儿充满自信,成功的概率较大.本文结合多年幼儿教学实践经验,简要阐述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合理运用赏识教育,促进幼儿走向成功。
一、善于发现,艺术地运用赏识教育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日常管理中发现幼儿成长中的闪光点,并把幼儿的闪光点进行无限放大,使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关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幼儿犯错误不可避免,当幼儿犯错时,教师不要大声斥责,要艺术地进行随机处理,运用赏识教育既能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又能使之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往往会收到比批评和惩罚更好的教育效果。如,在一次上课铃响后,有一位小朋友来晚了,这位小朋友内心非常忐忑,老师发现他满头大汗,很显然,他是跑着来的。聪明的老师并没有对这个迟到的幼儿进行批评,反而和蔼地说:“这位同学虽然来晚了,但是他却没有因为迟到而放弃,从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可以看出他是非常不想迟到的。”通过这种忽略错误、放大优点的赏识教育,使这位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很少出现迟到现象。由此可见,只要老师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积极贯彻赏识教育,不但能帮助幼儿改正错误,而且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学其行”的教育目的。
二、尊重个体,提高赏识教育的针对性
由于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天资禀赋等方面存在不同,造成每个幼儿的性格特征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意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赏识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管理过程中也应注意个体差异,有的幼儿活泼开朗,有的幼儿内向怯懦,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充分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在管理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对幼儿的优点进行及时鼓励、赞赏,对幼儿的不足要尽量淡化,尽量避免幼儿出现心理上的巨大波动,影响其健康成长。如在日常中有的幼儿喜欢将自己的东西与别的小朋友分享,有的小朋友把自己的东西看得非常重,不允许别的小朋友碰触。这种现象在幼儿管理过程中司空见惯。针对这种现象,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根据不同性格特征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针对性地教育,既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分享的行为,也要艺术地处理不喜欢分享的行为,使之逐渐意识到分享的快乐,并付诸实践。
三、实事求是,避免赏识教育的形式化
赏识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手段,越来越被广大教育管理者和家长重视。在日常管理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你真棒”、“好样的”等诸如此类的赏识性语言,但是赏识教育的过度泛滥也会影响到赏识教育的实际效果,甚至会使其走向反面,背离赏识教育的初衷。因此,在实施赏识教育时既要注意赏识的对象,又要注意实事求是,对幼儿进行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注意赏识的度。过度的赏识就是浮夸,容易导致幼儿虚荣心增强,甚至造成幼儿的反感,也使得赏识教育形式化、庸俗化。如在绘画课上,许多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也有一部分幼儿画得不够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表扬、鼓励,要实事求是地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点评,对画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要不吝赞美之词;对画得不好的幼儿要淡化不足,努力挖掘其优点并予以肯定、鼓励。通过这种实事求是的赏识教育,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优势,了解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的兴趣,也避免赏识教育流于形式。
四、面向全体,创设赏识教育的良好氛围
赏识是每个幼儿都渴望的,但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向、孤僻的幼儿,赏识教育的阳光却很少照耀到他们的身上,从而使得这些幼儿更加自卑,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赏识教育要注意面向全体,不但对活泼好动、善于表现的幼儿给予赏识,而且对那些性格内向、孤僻的幼儿也更要关注。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每个幼儿的特长,创设赏识教育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幼儿都有得到赏识的机会,使赏识教育雨露均沾,提高赏识教育的实效性。例如教师通过举行音乐会、画展、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示特长的机会,教师要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地进行点评、鼓励。通过这些活动,为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一个幼儿感受到赏识教育,享受老师的关爱,使之在赞赏中健康快乐成长,同时,赏识教育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健全的人格,并逐渐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世界。总之,赏识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理念,没有赏识的教育是不健全的,也注定是难以成功的。赏识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教育,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巧妙利用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尊重个体差异,实事求是,面向全体,赏识教育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促使幼儿教育工作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者:潘金云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6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