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

2021-05-25 29734 口腔诊疗论文

口腔修复包括对牙齿缺损、缺失后的治疗以及使用人工材料对牙周组织、颌面部组织损伤及颞下颌关节紊乱进行修复治疗,以达到恢复口腔正常的生理功能的目的。临床上患者进行口腔修复后,常常发生个别牙齿错位、牙龈颈缘的协调性欠佳,或者由于修复体光洁度的差异以及其外形的欠缺,从而对整体的美观造成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修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咀嚼功能的恢复,很多患者开始追求外观上的美观,这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牙周整复主要是通过对牙龈和牙槽嵴进行修整,从而达到修复牙周、固定修复体、改善外观的作用,牙周整复是口腔修复的一种辅助治疗方式,目前已经得到了较多学者和临床医师的肯定。笔者选取我院口腔科近年来收治的78例拟进行口腔修复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分析牙周整复术对口腔修复疗效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口腔科拟进行口腔修复择期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患者经询问病史和全面的口腔检查确定符合口腔固定修复的指征且愿意接受手术;(2)无口腔修复术的禁忌证;(3)无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精神及智力障碍;(4)无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或感染性疾病;(5)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6]:(1)拒绝接受口腔修复或牙周整复术者;(2)临床资料不完整者;(3)有认知功能障碍或语言表达障碍不能配合调查者;(4)不愿意参加研究或不能按要求随访者。观察组39例,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22~58岁,平均(33.5±6.9)岁;10例患者存在牙槽嵴缺损或异常,29例患者的前牙存在牙错位及牙龈颈缘不协调。对照组39例,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19~56岁,平均(31.7±5.8)岁;9例患者存在牙槽嵴缺损或异常,30例患者的前牙存在牙错位及牙龈颈缘不协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因素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完善所有患者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对照组患者排除手术禁忌后行牙冠修复术。观察组中牙龈颈缘较低的患者在行修复术之前要先进行牙槽嵴和牙龈的修整,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和麻醉后,对需要进行牙龈切除部位的范围用染料做好标记,利用高频电刀对其进行切除(图1为术中所见),对牙龈颈缘和牙槽嵴采用涡轮钻进行修整后将其作为临时冠,切开翻瓣,继续用涡轮钻清理牙槽嵴,留出长3mm的缝隙位于牙槽嵴与金属烤瓷之间。最后对根面进行平整,将牙周膜上的纤维完全刮除,冲洗复位后进行缝合,选择牙周塞治剂作为创面保护剂。术毕漱口。每天漱口3次,1周后方可拆线,观察4周之后,若牙龈颈缘恢复良好,可进行冠修复,再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对牙龈颈部作修整处理。对于牙槽嵴有严重缺损的患者应行自体骨或人工骨材料移植,并用人工骨粉进行填塞,轻度缺损者用人工骨粉进行填塞。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都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随访一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牙龈恢复良好,牙周情况正常,口腔症状改善明显为治疗效果良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牙龈萎缩的发生率;

(2)患者的满意情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从形态、颜色等方面进行外观满意评分,从口腔的咀嚼功能、咬合状况等方面进行功能满意评分,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满意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独立资料的R×C列联表的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79.5%(31/39),牙龈萎缩发生率为5.1%(2/39),低于对照组的20.5%(8/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5)。

2.2满意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一年对外观和功能的满意程度明显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口腔修复的目标是利用各种辅助材料使缺失的牙齿或缺损的牙周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得到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临床医师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现,本来有牙周疾患的患者在口腔修复术后,其口腔外观可能会受影响[4]。因此,如何在口腔修复术前减轻牙周疾病及其对后续治疗的影响成为目前口腔修复医学研究的热点。牙周整复术是对低于正常的牙龈进行修整,这样不但使患者的牙周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而且能够使修复体更加稳定地固定在辅助组织上。传统的牙龈修形常常采用龈切刀或手术刀的外科手术方法,此方法创伤较大,患者出血量较多,再加上口腔是一个特殊的解剖环境,伤口容易感染,延长恢复时间,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对该方法的耐受性差。高频电刀是近年来医疗器械及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发达国家已广泛用于口腔矫形及口外手术的临床中。高频电刀的系统主机发射高频率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携带的能量在电刀的尖端聚集,因电阻抗效应而产生高热,电刀在接触牙龈组织时能迅速使细胞水分蒸发汽化,蛋白凝固,达到切割组织及止血的作用。该技术用于牙龈颈缘不协调以及牙槽嵴缺陷的修整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患者痛苦轻且易操简单等优点,并且操作无特殊要求,能即时完成修复,治疗效果明确,可得到边界清晰的齿龈缘和较好的牙槽嵴形态。本研究对比在口腔修复术前是否利用高频电刀进行牙周整复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随访结果显示接受牙周整复的患者其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减少了牙龈萎缩的发生,患者对治疗后口腔功能和外观的满意程度更高(P<0.05)。王先平回顾比较了22例在口腔修复术前接受牙周整复的患者以及同期未接受牙周整复的2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前者的恢复优良率达到91%,后者的优良率为73%,与本研究结论一致。牙龈萎缩是口腔修复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发生与患者术前牙槽嵴的缺损有关,其缺损不足以支持修复体对术后固定的要求。牙龈萎缩的患者通常需再进行牙龈瓷修复整形,报道称口腔修复术会增加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不利的影响。本研究发现行牙周整复的患者其牙龈萎缩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低,与国内学者报道结果相似。另有研究指出,治疗后牙龈萎缩主要是由于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引起,牙龈缺少保护而发生退缩和萎缩[8]。经调查,本研究中发生牙龈萎缩的患者均存在不正确的刷牙习惯,因此做好术后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和定期检查对患者的康复十分必要。综上所述,对有口腔修复需求的患者先行牙周修整术,可以对不协调的牙龈颈部或牙槽嵴的缺损进行修复,为后续的口腔修复提供良好的环境,使修复体得到很好的固定,增强治疗效果,且术后的牙周外观能满足大多数患者对口腔美观的要求,是较可取的临床方案。但本研究所纳入病例数较少,且未进行长期的跟踪随访,因此更为详实的临床资料还有待长期的研究结果来完善。

作者:吴媛媛 单位:南京明基医院口腔科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