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

2021-05-25 7315 化学工程论文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专业建设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我国在“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制定过程中,突出了优化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产业布局、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完善能源宏观调控体系、深化能源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标准体系等六大重点。近年来由于煤化工、石油化工、生物质化工、能源环保等相关行业在世界范围内高速发展,急需大批专门的能源化工人才作为支撑。与此同时,各种制氢技术、储氢材料、燃料电池等新兴能源化学工程产业也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急需大批的专门能源化学工程人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正是为了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而设置的面向能源化工领域的新技术专业。

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1.专业概况

沈阳工程学院于2010年申请试办能源化学工程专业,2011年开始招生。专业在创办与建设过程中,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国家和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需求,紧紧围绕辽宁省经济发展战略,重在培养和储备能源化学工程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涵盖煤化工、生物质化工、新型电源技术,以及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新兴能源化工领域,突出能源和电力行业的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

2.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沈阳工程学院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能源化学工程基础理论和技能,面向电力、供热、化工、环保、煤炭等能源转化领域,从事污染物控制和减排工艺的设计、运行及生产过程控制、相关产品研制与开发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为应用型人才,即学生既要懂得能源化学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要接受能源化学工程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3.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科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等四个层面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确立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总体框架。在总体培养体系框架的基础上,为了保证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了本专业的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由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与创新教育体系三部分组成。理论教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具有层次分明的特点,实现了系统优化。按知识层次构建了三个知识平台,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并按学科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在培养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全面落实能源化工方面知识,并在精选知识、交叉融合上下功夫,做好整体优化。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理念和课程内容的合理整合与创新。课程安排可以概括为“1+1+1”,前一个“1”指化学,中间一个“1”指化学工程与技术,后一个“1”指能源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沈阳工程学院能源化学工程培养方案充分体现这一要求,分别开设了四大化学课程,即“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开设了化学工程学的核心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开设了能源化学工程中与节能减排和能源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包括“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洁净煤技术”“能源化工环保及治理”等课程。

二、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1)构建合理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具有特色、适合专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即“目标规划-过程控制-效果评价”,相应的子系统有“内部质量标准系统”“过程管理系统”及“质量评价系统”。

(2)构建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系统。系统由“指挥、执行、控制”构成的覆盖全过程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闭环回路的六大过程管理子系统组成。设计了“三位一体”的工作任务清单,即程序文件、工作流程、控制节点,通过“三位一体”工作任务清单,进一步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目的、职责、工作程序,确定各项工作的质量标准和要求,确定各项工作任务的关键环节,为规范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3)建立合理监控制度。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教学运行全程监控为主线,以各教学环节和教学要素为对象,逐级负责,分工协作。制定了《听课制度》《停代调课制度》《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主要教学过程管理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堂讲授和作业批改,学生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指导等做了具体的规定。完善了教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与反馈制度,提高对教学质量的调控能力;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坚持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制度,部门领导听课、教师互听课制度等;坚持开展课堂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水平、毕业设计质量、试卷质量等方面的评估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深化教学改革

(1)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注重规范教学环节,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形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对现代教学规律、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研究。根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发展的最新情况,及时更新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新教材,积极组织案例教学,采用多媒体授课,开展专题讨论课,进一步规范各教学环节,制订完备的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和课程建设规划及课程档案等。

(2)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能源化学工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学科。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信息日新月异,能源化工也在迅猛发展。对于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四年中要学习的知识、理论和技能非常多。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能源化学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化工类院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特点,调整课程学时和课程内容,开办化工特色鲜明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二是全面分析各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内容,避免重复部分,增加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能,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点—知识线—知识体系。对课程学时、教学内容进行适度安排,适当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三是将国内外前沿和专业教师新的科研成果充实课程教学内容。如在能源化学课程中介绍新型生物质能源利用、可燃冰技术、煤气化和液化生产甲醇与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开发与利用、燃料电池催化剂等化工新能源的内容;专业教师经常以科研课题为平台参与国内外多种学术会议,在课堂上将学科最新动态展示给学生。四是积极选用符合培养要求的高质量教材。

(3)丰富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根本在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具体案例或项目的解析、开展专题讨论课,增强了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理解,以及对专业热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改革,大部分课程都实现了考核方式多样化,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评体系,避免了“一考定全局”的作法。

(4)积极申报科研和教改项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长期以来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因而毕业生大多具有实践能力强、协作精神好等突出特点,毕业生在业内发展潜力巨大。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教师继承了学校的办学传统,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注重教学环节的规范,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近3年来,专业教师共主持了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省市项目10项,总经费达200多万元,发表SCI和EI论文41篇。主持和参与9项教改项目,其中省级3项,校级6项。

四、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沈阳工程学院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成立时间较短,因而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有待改善。目前本专业实验条件还相对落后,缺少大型分析仪器和设备,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现有实验台数还不能很好满足学生分组实验要求。

(2)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由于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化工专业教师短缺,青年教师还有待成长,中间力量相对薄弱,缺乏高水平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成果,难以带动专业建设向纵深发展。

(3)部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专业课开课先后顺序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调整,有的授课教师对新课程内容不太熟练,有必要加强教师的授课水平。

(4)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现有实习基地以电厂为主,与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背景有一定差距,学生实习目的性不强,需要进一步与校外企业进行联合,增强与能源化工方面企业的联系。目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支持专业”,建设经费陆续到位,专业教师正在做好本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和分析论证工作,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集众家之长,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培养方面,以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积极引进适合本专业发展的高素质学科专业人才,加紧培养现有年轻教师,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人才梯队。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进修深造;进一步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结合特色专业、特色课程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实际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尤其是以电力行业为背景的院校,在开设该专业时还需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相关院校的办学经验,不断摸索、改进、创新和完善专业建设,办出自身专业特色,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

作者:赵海 刘瑾 董颖男 牛微 李珊珊 毕孝国 单位: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