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2021-05-25 21503 人才培养论文

自1978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一批旅游专科学校成立之日起,中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旅游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涵盖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完整体系,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各级高等学校近千所。几十年来,各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旅游行业的高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发展,也带来了深刻的矛盾与问题:在学校层面,存在招生萎缩、学生专业兴趣降低,行业内就业率低等问题;而在企业层面,却又存在招不到高水平旅游人才、留不住人才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各旅游教育机构、旅游教育学者和旅游管理部门的有识之士均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对于现状的改变却收效甚微。通过对前人文献的研读不难发现:前人的研究过于集中于旅游教育本身,即学校层面(“汇”),而忽视了旅游人才培养的“源”与“流(流出)”,即生源和行业;过于集中于旅游教育的施教方,即学校与教师,而忽视了旅游教育的受教方,即学生。作者认为,要想促进旅游人才培养,必须通盘考虑源、汇、流,行业主管部门、旅游教育机构和旅游企业通力协作,才能更好的推进旅游高等教育,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旅游管理本科教育规模增长难掩招生难的尴尬

在很多官方统计数据来看,旅游管理的本科教育在规模上一直呈增长趋势,作者对2010年以来国内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校人数和同期全国总在校人数占比均呈现增长趋势。近年来,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规模一直呈现增长趋势,2014年全国旅游管理本科在校人数达到201161人,专业也从长期以来唯一的旅游管理专业变为旅游管旅游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20901)、酒店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20902)、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20903)、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专业代码120903)和旅游管理类专业(专业代码120999)等五个专业。然而,教育规模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国内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欣欣向荣。规模的增长更多的是由于高中毕业生人数增长的自然结果,以及各高校为扩大招生规模盲目设置专业所致,并不意味着学生更愿意就读旅游管理专业、更愿意在旅游行业内任职。这从旅游管理专业赋存高校的结构性变化、录取分数和志愿填报率、入学后专业调剂人数可以看出。保继刚(2008)年的研究指出,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规模近年来一直呈增长趋势,但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正逐渐淡出著名和重点高校[3]。这种现象表明,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缺乏优势教育资源,这对于旅游本科教育的声誉、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及学科尖端科研都将不利。而学科声誉和学科前沿进步是保障一个学科教育的龙头作用,长此以往,必将使整个学科教育体系出现问题,陷入“人才吸引与学科发展”的恶性循环。另外,作者从多家高校(涵盖985高校、211高校、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各层次)的教育人士了解到:在高考录取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的“第一志愿填报率”“、专业录取平均分”几乎一直在各高校排名中位居后列;这说明,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少之又少,录取的学生大多为专业调剂而来,学生选择就读更多是重中学校的声誉而非专业的吸引。

(二)在校学生专业认可度不高、学习兴趣低迷

在作者日常教学和与业界同仁的交流中发现,不管是名牌高校、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所读专业的认可度均较低。很多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在学习中对于专业的学科属性、知识体系构成,以及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均不是很清楚;而目前国内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加剧了这一现象。在很多入学后专业可调剂的学校里,旅游管理本科在校生的调剂愿望、调剂人数均位于各专业前列,即很多高校的本科旅游管理在校学生存在一定的“流失”现象。由于对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降低,多数学生为被动学习,调研中问及“为什么学”、“有什么用”等问题时,多数被调研学生回答“不知道”。朱桂凤(2010)的一份对专业教育满意度的调研中,不满意率竟达到100%[4]。在平时的学习中,旅游管理本科生也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的被动学习,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实际应用无从谈起。

(三)行业内就业率低

目前,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行业就业率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此种现象已存在一定时间,郭倩倩在2008年的研究中已发现,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在本行业内就业率在10-20%之间,两年后仍在旅游行业内的不到20%,即两年后仍在旅游行业任职的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不足毕业生总量的4%[5]。另外,很多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培养注重“宽口径”[6]的做法,某种程度上也是毕业生本行业就业不足的无奈之举。作为名牌和重点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生,由于其培养目标是旅游行业的高级管理者和学科的学术研究储备力量,更多的毕业生是直接在国内和国外深造,其未来就业方向也主要为旅游主管部门、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研究和教学人员,也极少直接向旅游企业输送人才。这种本行业就业极度不足的现象甚至造成了一个怪圈:作为毕业生需求方的旅游企业招不到专业人才,作为人才主要提供方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却无人愿意学习此专业。

二、应用型高校本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的怪圈,其原因绝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社会、行业和高校三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存在。

(一)社会方面(社会偏见,人口结构,出游人的总体素质)

作者认为,造成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专业认可度不强、行业内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文化与传统伦理观、目前国内中青年就业人员的家庭结构以及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水平问题。在作者不久前对酒店员工流失现象的研究中,发现薪酬福利、工作强度等并不是很多学者认为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与员工流失的相关系数仅有0.3左右(表明几乎无关),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和伦理观对服务类岗位和从业人员的歧视。在对很多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员的调研中,大多数人认为从事服务业是“伺候人”的低层次就业,不论这些行业的薪资水平如何,都不愿意从事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业传统基层工作。我国目前旅游业的中青年基层在职人员、在校学生的年龄均为80后。由于我国在70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造成这一群体主要为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长的过分呵护,造成其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较差,旅游行业基层岗位的高工作强度、特殊的工作时间以及重复性工作内容使他们感到压力和迷茫,从而不选择进入旅游行业或尽快的离开了旅游行业。我国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使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到大众旅游阶段,而相对落后的精神文化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国民素质教育等造成游客的个人素质较之旅游业发展初期有明显的下降;因此,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故意刁难、无理取闹、将旅游工作人员当佣人颐指气使等现象时有发生,更加剧了旅游基层工作人员尤其是高等教育背景的本科毕业生离开行业的现象。

(二)行业方面(行业公共关系维护缺失,行业技能未获国家认可,行业伦理扭曲)

由于几十年来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整个旅游行业呈现出粗放式快速发展势头。无论旅游教育机构还是旅游企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使目前旅游行业为买方市场,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牺牲质量换规模;国家对于旅游消费市场的监管又相对落后,缺乏规范的准入退市机制;使得旅游企业良莠不齐,加之旅游企业未能与媒体互动,造成旅游行业负面新闻不断,使得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一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是行业内有一批稳定可持续的优秀人才。上述旅游行业不规范阻碍了优秀人才进入,而旅游行业内的人才却因为行业地位、行业伦理建设缺失等原因大量流失。旅游行业地位低的一个原因是我国社会文化传统造成的,这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得到根本改变;而另一个原因却是旅游行业本身造成的: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行业未对自身进行良好宣传、权利争取和从业人员保护。目前主流媒体和社会舆论对旅游行业的曝光,几乎清一色为负面消息,行业内的正能量、模范人物鲜有曝光,甚至客观公正的辨析讨论也近乎缺失;这种行业公共关系维护的缺失造成旅游行业形象急剧下降。另外,国内大多行业的技术等级都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可,与其他行业的技术等级都有相应对照,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维护其权益,作为目前经济增长实际贡献大、政府和政策重视的旅游行业,其技术等级如导游级别等始终未获得政府和社会认可,使行业从业人员对职业发展前景感到迷茫。旅游行业人才吸引力缺失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伦理的扭曲,表现为企业与顾客之间、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间、员工与顾客之间,其中尤以后者为要。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伦理扭曲的重要表现即在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时,社会舆论甚至旅游主管部门几乎前面一律追讨旅游企业的责任,忽视旅游企业的权利,造成旅游企业伦理上的弱势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旅游业整体进入买方市场的背景外,也与我国服务业整体伦理建设缺乏有关,即过分强调“顾客是上帝”,而忽视了买卖双方的公平、平等。员工与顾客之间的伦理扭曲更为严重,长期以来,“顾客永远是对的”被旅游行业视为企业管理的根本原则,殊不知这种说法和做法本就是一种伦理上的扭曲[7]。这种伦理学的扭曲加之前述国内游客的整体素质下降,使旅游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长期感受到人格、自尊的歧视,工作中受到上级领导和顾客双重压力,使行业员工大量流失。上述旅游行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造成整个行业的人才吸引力整体下降,而优秀人才的流失又导致行业从业人员平均素质下降,使旅游行业陷入恶性循环。作为旅游行业优秀人才培养的来源———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生源萎缩,学生专业认可度不高和行业内就业率低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三)教学方面(学科地位,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本科旅游管理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名牌大学或重点高校,二是应用型高校,三是高职院校。作为名牌大学和重点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培养目标,是为旅游学科的发展、旅游行业的高层管理提供优秀人才,肩负着学科发展的重任。然而,随着旅游本科教育在此层次内的萎缩[3],旅游学的学科地位下降,造成以培养行业内中层管理人员、基层员工为目标的应用型高校的本科教育也在各自学校越来越不受重视,师资力量、科研经费等相对其他学科减少;另外,国内应用型高校包括一些重点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并没有体现学科特色,多为挂靠在其他主流学科院系之下[3],使之在招生、培养方面偏居一隅,教学水平下降,教学中旅游行业特色缺失,人才培养越来越偏离行业需求。另外,目前旅游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均来自于基层,都需具备一定的基层实践操作能力,这是旅游行业的一大特色。然而,这种特色造成无论什么层次的毕业生,均需从基层做起,需要熟练的实践操作技巧方能入职,而这种实践技巧是需要时间、设备等保障条件,而目前应用型高校本科旅游管理的教学受制于目前的教育制度(未成立专门院系而挂靠其他学科院系的受制更为严重)和教学条件,无法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安排保质保量的实践训练,致使毕业生在入职阶段的基层工作岗位中竞争力不如中职、甚至低学历的从业者,从而在就业选择时放弃旅游行业。(那些能够很好胜任基层工作的中职、低学历工作者,在职位晋升时,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素养的缺乏,又无法更好的胜任管理工作,也是造成上述旅游企业招不到人、旅游本科毕业生不在本行业就业的怪圈现象的原因之一;而较低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的管理层又是造成旅游行业不规范、不成熟的重要原因。)

三、旅游人才培养的改进方案

综上所述,造成目前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多方面紧密协作,同时在“源”、“汇”“、流”三个环节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才能在根本上改变目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旅游主管部门不仅要加强行业规范,更要保护行业、促进行业认可

旅游市场的不规范,是造成目前旅游行业人才吸引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活动日渐成为公众和社会舆论、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却似乎出现了矫枉过正之嫌,造成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社会形象下降。旅游主管部门(各级旅游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应积极从事旅游行业、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建设,引导社会舆论公平、公众、客观、全面的聚焦旅游行业。同时,旅游主管部门应该加强横向沟通,使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各项权利、各项技能在人力资源系统、劳动保障系统得以承认和重视,切实提高旅游行业的人才吸引力。对于旅游企业,旅游主管部门除了严加监管,建立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外,还要对依法依规合理经营的旅游企业提供法律、工商等方面的各项援助,使得旅游企业有监管、也有帮扶。

(二)旅游企业不仅要加强员工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建设,也要遵守现代服务伦理,切实保障员工权利和尊严

旅游企业需要建立自身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监督的长效机制,加强员工服务技能、职业道德建设。同时,企业和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公共关系维护,引导媒体、社会舆论宣扬符合现代文明和市场规律的服务伦理,可对于非行业原因误解、不公正的要素引入黑名单制度,促进行业自强、员工自尊,努力提高行业、企业、员工的社会认可度和社会形象。

(三)应用型高等院校应灵活改革学时和课程设置,改变生源结构

由于旅游行业的对于基层实践操作能力的特殊需求,应用型高等院校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进入旅游行业,需要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迈过“基层实践”这道门槛。因此,应用型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结构和课程设置必须根据行业需求做出改变,建设高标准、高仿真的旅游实训实验室,使学生在校期间即掌握旅游行业内主要操作技能,就业时实现“软着陆”,或直接进入中级管理层。有条件的应用型高校,应全面实行学分制,灵活改革学时,在低年级完成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后,鼓励和要求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必要的岗位实习,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返校续读;高年级设置不同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自由选择,以应对目前旅游行业内涵扩大、旅游企业经营内容差异化明显的现状和趋势。随着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建设,社会对于服务业的偏见终会消失,然而这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解决生源问题除上述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就业层次外,还可以争取本专业在农村、西部和少数民族等特殊招生计划的政策优惠;西部和农村生源的刻苦、踏实的精神能够更好的完成旅游管理专业训练,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而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势必增加旅游管理专业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吸引力、毕业后的就业机会。

作者:王兴山 王芳 单位:三江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