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防原医学课程研究
前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重新制订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医学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应当初步达到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为进入毕业后教育与实践奠定基础。军医大学作为特殊的医学高等教育单位,应该具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面向军队及地方各级医院所需的医学人才。防原医学是医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军事医学课程,它是研究核武器的杀伤因素及其它来源的电离辐射所致伤害的医学防治学科,也称为核武器损伤防治学或放射损伤防治学。防原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军事医学中许多学科均有密切联系,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也是军事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理解和掌握防原医学知识,将为高素质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而我们都知道,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因此,防原医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就显得更为重要。第四军医大学放射医学教研室针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制定出了一套相应的课程标准,对其的制定和实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提升防原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为国家和部队培养优秀全面的军事医学人才。
1课程目标
我们的目的旨在为部队培养全面的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因此,课程标准要求学员通过对防原医学的学习,能够理解和运用核武器损伤与防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说出防原医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微观到宏观,从原子到核反应,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放射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掌握急性放射病的发病机理及防、诊、治原则。除了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求学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够掌握一些相关的基本技能,如学会剂量存活曲线的绘制,掌握外照射的测量方法和辐射测量仪器的使用等。并且能够利用重要发现的学习,从思路上经历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建立过程,分享和体验创新性思维。通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参与科研学术等活动,掌握信息收集整理和交流,建立创新意识。通过参加课堂讨论,锻炼信息收集整理、知识综合运用和交流表达能力。通过课外科研,培养良好的科研素养及创新意识。此外,学员还应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和思索与本专业相关问题的良好习惯,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精神,重视团队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树立爱岗敬业、爱军习武思想,具有打赢现代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总之,通过防原医学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三防军事医学课程和核应急救援队组织与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内容安排
防原医学课程安排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员四年级下学期进行,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是因为学员此时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临床专业课内容的学习,掌握了学习防原医学所必须的所有预修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可以更高地帮助学员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教学效果。由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是军医大学培养的医学人才中数量最多的骨干力量,其未来承担的的军事医学任务也最为艰巨,更需要全面掌握防原医学等军事医学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对于这一专业的课程标准我们设计了最丰富的内容安排。主要包括理论课22学时,包括核物理基础、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核武器的杀伤作用及其防护、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与内照射放射损伤、核爆炸复合伤、放射卫生防护基础、核辐射事故的医学应急救援等内容;实验课8学时,包括辐射测量仪的使用及外照射防护,小鼠脾结节计数,放射性样品检测等内容;军事医学综合演习40学时,主要包括辐射侦查、核沾染区抢救、人员车辆的洗消除沾染以及辐射损伤救治室的展开等科目的演练。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有限的学时安排和不同专业的具体特点,我们并未在所有专业都按上述内容进行设计,像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非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标准中我们没有安排相关的实验课和军事医学综合演习,而且,对部分理论课内容也进行了合并和压缩。
3教学实施
课程教学由教研室主任和主管教学的副主任负总责,并设专人担任教学秘书,具体进行分工协调组织等工作。基本流程包括成立教学组,教学准备,课程教学,辅导答疑,课程考核,总结反馈。教学组实施集体备课、大课讲授、自学辅导、指导性自习、多媒体课件制作、考试等教学活动。主要教学形式有理论讲授、实验、野外演练、自学辅导等形式。加强核武器损伤与防治学教材及课件资源和素材库的建设,实时跟踪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新进展新方向,结合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员的特点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和更新防原医学领域的新内容,注意积累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1emBasedLearning,PBL)中的典型病例或典型问题的电子素材。课程讲授的实施要严格按照学校教学流程和教学制度进行。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设计要在教案中体现,并符合课程标准,突出重点和难点。注意开展课堂讨论,在防原医学的部分章节采用以突发核损伤或放射伤员等应急救援为引导的课堂案例教学(Case-basedTeaching,CBT),通过对辐射伤员救治的引导和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资料查询、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有关对核武器的损伤与防、诊、治等问题,学习核武器损伤与防治学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新武器损伤特点。另外,还要适当安排双语教学,基于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学员英语基础较好的特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建议多进行双语教学,包括给出名词概念的英文名称,重要内容选用英文幻灯等,以提高和丰富学员的知识面,拓展视野,为今后跟踪和学习相关领域的国际研究动态奠定良好的基础。
4考核评价
课程考核是课程评价的主要措施,在设计课程考核时,将理论考核成绩、实验课考核成绩(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作为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分别按照90%、10%比例计算。严格执行教考分离,我教研室自2009年开始,组织全科教师按照教务处制定的《建立试题库的规范要求》逐步建立了防原医学试题库,命题时由未担任本轨道课程讲授的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到教务处考试管理中心从上述试题库中随机组卷,并由试卷命题系统按要求同时自动生成A、B两套试卷,考前由教务处考试管理中心随机选择其中一套考题作为学员的试卷,另一套作为备份,从各个环节做到了教考分离。其中理论成绩的综合评价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时间为2学时,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占总评成绩的90%,试题类型及权重大致遵循如下标准,选择题40%(单选题20%、多选题20%)、是非题5%、填空题5%、计算题5%、名词解释5%、简答题15%、论述题10%、病例分析题15%。实验成绩的综合评价采用开卷、实验报告、技能操作的方式。学习成绩满分为10分。实验报告由实验课教员批改作业,量化成绩,此部分分值占总成绩的10%。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的互动中来,我们还探索尝试将课堂出勤与表现情况纳入到学员的总成绩中的做法,比如将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成绩的权重压缩为总成绩的90%,而课堂听讲情况、回答提问情况等日常表现也按10%的权重量化计入总成绩。这一做法虽然增加了任课教员的工作量,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提高了教学效果。综上所述,通过五年制临床医学本专业防原医学课程标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我们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坚持以课程标准要求为指导,实现了教员以课程标准为中心进行授课,学员以课程标准为中心进行学习,考试以课程标准为中心进行组织,充分发挥了课程标准的核心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员通过防原医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辐射损伤防护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保证未来打赢一场核威慑下的高科技局部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康樗 任东青 刘军叶 李静 李豫蓉 郭国祯 丁桂荣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辐射生物学教研室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