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研究

2021-05-25 2905 音乐教学论文

所谓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就是运用音乐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培养自身情商,让他们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建构美好的情感人生。大学对于每个青年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大学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很多问题,这些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会让大学生不可避免地陷入各种困惑和痛苦之中,而作为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基地,我们的教学活动就要承担起这部分责任,帮助学生正确面对这些压力,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和情商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问题。运用音乐教育,被实践证明是不容忽视而又切实可行的重要途径。

一、音乐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情商中的积极作用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教育的作用不单单只是灌输知识,更多的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音乐作为最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学科,它的作用往往是最直接和重要的。

(一)陶冶情操,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好的音乐作品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唤起内心崇高、美好的感情。音乐活动往往会用典型的艺术形象去激励正值青春年少、情感丰富的青年学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其产生审美意象,从而影响他们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判断。

(二)调节情绪,促进完美人格的形成,带来小而大之的社会效应。

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烦恼,对未来的茫然、就业带来的压力等,如果不及时予以排解,就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一定的音乐教育,可以缓解疲劳、平缓血压、稳定心率,从而使心情轻松愉快。孔子曾说“移风易俗,莫过于乐”,提倡以尽善尽美的音乐,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他认为音乐有利于创造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而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基础。通过提高个人的修养来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祥和澄澈,这种小而大之的社会效应正是音乐这样一个小艺术带来的大作用。

(三)调节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情商”的提出者———美国的戈尔曼博士研究证明,情绪系统控制着生活中大量的效能感和满足感。好的音乐作品产生的感觉能减轻人的社交焦虑,激励人们去聆听外界的声音,建立与世界的联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除了培养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和提高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外,借助艺术手段,尤其是音乐活动,也能促进人际交往。早在1973年,瑞士弗赖堡大学法雷尔的研究就发现,教授音乐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学科技能。

二、在音乐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一)音乐教学中分主题进行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高校的音乐教育有责任通过有效的方法增加学生在音乐文化方面的积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引导他们欣赏、感受、品味更多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大家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获得更高层次上的情感体验。

1.将民族精神融入音乐活动之中。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和社会信念。高校音乐教育应该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大家在音乐作品中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感悟民族精神,让大家意识到青年人有义务去传承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乐观无畏的精神。

2.欣赏诸如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巨人的作品时,不要只注重形式而忘了其背后的故事。音乐教育活动应该引导学生去深入了解这些伟大的音乐家在创作音乐时所经历的种种困难,通过这些了解使学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提升自我。

(二)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搭建音乐交流的平台

如果只靠音乐课上对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培养,显然是非常有限。学校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能时刻感受到它的存在,时刻被音乐所激励着。在大学校园中,音乐老师应该好好利用社团的优势,开设音乐沙龙等主题活动,搭建跟学生互动的音乐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将艺术带入生活,允许大家进行自由交流,表达内心的情感,释放自我。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己音乐才华的机会

学校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无论是在当下的学习和生活中,还是未来走入社会,都能学会运用音乐让自己时刻充满希望,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应该重点培养的。学校应该投入一些人力和物力,搭建属于学生的音乐团体,比如合唱团、民乐队、舞蹈队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发地走进音乐,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成功。同时在表演中,激发自身的正能量,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独立的人格,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作者:武佳 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