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及对策

2021-05-25 16653 教学质量论文

一、前言

高等学府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与之相关的教学质量则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为有效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引导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目前国内外几乎所有的高校均具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该体系用于衡量、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在树立教师榜样、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规范引导作用。然而近几年,随着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对教师的需求变得日益强烈,很多年轻博士、硕士或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员在较短时间内被充实到高校教师岗位。他们中很多人并未接受过专业的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职业训练,再加上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导致很多教师过度看重个人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些教师对教学工作得过且过,走过场,对育人工作觉得无所谓;还有些教师愤世嫉俗,对高校教育感到悲观,甚至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然而,上述这些消极思想或不良行为在现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却很难得以及时体现。许多事例表明,一些思想消极或行为失范的高校教师,年终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往往可以得到不错的评价分数,甚至有人还会因此得到表彰与奖励。这种由于评价分数失真而树立起来的“模范教师”,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极大挫伤了其他同行的教学积极性,在教师群体中也产生一种教学工作“备好备坏”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的错觉。同时,对于那些刚刚步入高校教师岗位的青年教师而言,具有极大地误导作用。因此,深入分析现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失真的原因,并找到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规范引导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与教学质量,保障高校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近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对学生群体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学生角度初步分析了学生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分数失真现象中扮演的角色,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学生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分数失真现象中扮演角色及对策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实施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虽然由于学校个体不同,在制度构成上有一定差别,但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一直是各高校监控与评价工作中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而言,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及领导评价等方式。[1]其中,学生评价因其相对更为全面、客观,成为高校实施教学管理监控的理想方式。在许多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分数中,学生评价分数权重通常可以占到教师评价分数的70%~80%,有的甚至更高。基于上述原因,现在有很多高校研究人员将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分数的失真归因于学生。他们认为,大学生心智不成熟,打分易受情感影响,责任心差、打分随意性强等因素均会导致评价分数的失真。因此,现在有些人提出在教学评价工作中降低学生评分权重的建议,甚至有人提出取消部分学生的评分权利。对于上述观点,笔者在广泛征集在读及毕业学生群体的意见后,持不同观点。首先,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他们的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他们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最有发言权。此外,参与评价的学生人数众多,学生评价分数最具有广泛性、成熟性和公正性等特点,其评价理所应当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建议调低学生评分权重或者取消部分学生评分权利的观点不可取。其次,许多人将评价分数的失真归咎于学生责任心不强、不认真,这也是站不住脚的。诚然,在现实评价工作中,的确有部分学生对教学评价工作不认真,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去做,甚至有些时候出现班干部代替其他同学打分的现象。然而,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许多学生也就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在学生看来,学生对评价工作的不重视,完全是因为组织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实施时间节点不正确造成的。通常情况下,高校在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习惯放在每学期结束前四五周左右的时间进行,此时学生课堂教学基本处于已结束或即将结束状态。从组织人员角度考虑,此时学生刚刚上完课,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比较真实的体会与感受,评价分数应该最真实,最能够反映出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然而,他们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即此时的学生恰恰要面对期末的课程考核,而主导课程考核的又恰恰是任课教师。这样,在评价人与被评价人之间,就存在明显的利害关系。很多学生往往存在这样的心理,即任课教师在课程考核上不难为自己,那自己就在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中不难为任课教师,打分会一路绿灯,而不去考虑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而对于那些上课认真,真心希望通过课程考核使学生学到知识的教师,反而会给学生留下一种故意刁难他们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情感上的不成熟势必使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一问题,那么,此类教师的教学评价分数就会出现明显失真现象。从这个角度上看,选择正确的时间节点,安排学生进行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关于时间节点的选择,有些学生建议可以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放在课程考核成绩出来以后。此时,由于课程考核已经结束,师生之间已经不再有考与被考的利害关系,学生此时对于教师的评价往往是公正的。此外,还有学生建议将这一评价工作安排在学生即将离校前,也就是学生进行完毕业论文答辩等待拿毕业证书的时间节点上。在学生看来,这个时候学生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过程全部结束,此时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基本处于师生关系向社会人与社会人之间转变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不仅非常客观,而且更加全面。因为此时的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或毕业实验这一过程,对于自己在大学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没学到什么,心里已经非常清楚了,这个时候回过头来再看看大学里给自己上过课的教师,哪些老师把教育工作当成一项事业,哪些教师走过场,可以说一目了然。除上述原因之外,很多学生还反映在现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许多评价指标概念模糊,不易理解。例如,对于任课教师思想品德的考核指标,很多高校主要根据教师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品质素质三个方面设置指标,即从教师的政治态度、政策性、事业心、组织纪律性等内容进行考核。在考核指标的设置上没有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要求进行细化和量化,没有能够分层次设定具体清晰的目标,而仅是泛泛地给出了几条抽象模糊的内容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很难界定哪些教师品德优秀,哪些教师品德不好,最终的评价结果只能是人人都是高分,人人都是优秀。

三、结语

总之,积极发挥学生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主导地位,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正常运行的根本所在。同时,设计概念清晰、正确合理的评价指标以及选择合适的评价时间节点则更能确保评价分数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真正起到规范引导作用,促使高校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李蛟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