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综合护理干预
上呼吸道感染在儿童疾病中比较常见,我院根据患儿症状类型提供了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和护理。低龄患儿会有家长的陪护,他们比较容易出现娇气、任性、依从性差等等情况,导致治疗过程受到了阻碍[1]。此次我院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使用综合护理的效果,现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12月我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有60例参与了此次研究,我们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30例。试验组有男患儿17例,女患儿13例,年龄9个月~7岁,对照组有男患儿16例,女患儿14例,年龄8个月~7岁。两组患儿的一般性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了常规护理方式,提供药物护理和病情观察。按照相关部门的给药流程,确保患者能够科学合理的用药,监测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记录患儿接受门诊治疗的病情变化,对异常变化患者提供护理干预,保障患儿的安全。
1.2.2试验组试验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1)高热护理: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使用冰袋来降低患儿的体温,或者使用乙醇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对体温在38.5℃以上的高烧患儿,可用冷盐水灌肠,或25%安乃近溶液滴入鼻腔,保证患儿口腔、身体的清洁,保证水分摄人。
(2)环境护理:提供安静舒适,适合患儿接受治疗的环境。在墙壁上进行绘画,使用卡通图案,增加孩子的乐趣。
(3)情感护理:积极的开展情感干预,抚摸和亲切的称呼能够让护理人员和孩子更加熟悉,在穿刺治疗的时候,播放动画影片来让患儿的注意力被分散;降低患儿受到的痛苦,能够让治疗过程更加顺利,适当进行鼓励能够让患儿更加勇敢。
(4)饮食护理:叮嘱患儿要多饮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饮食清淡,可以为家长推介食物,使用扁豆花熬粥,具有很好的清热化湿效果,在饮食中增加一些藿香能够解表化湿;少食多餐有助于消化,缓解症状;患儿如果没有食欲,可以采取静脉输液,确保身体营养供给能够得到满足。
(5)家长护理: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患儿因病入院,家长心里必然会焦急,还要照顾患儿,身心俱疲,这个时候也比较容易产生护患纠纷,所以对患儿家属进行安抚,多沟通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护理人员要站着家长的角度来思考,为患儿家长提供一些儿童疾病防治知识讲解,一同安抚患儿,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
1.3纳入标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起病,病程超过3d,伴有发热、流涕、喷嚏、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状,可见咽部充血和(或)扁桃体肿大,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增加。排除有严重心、肺、肾并发疾病以及就诊前应用抗生素的患儿。
1.4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干预后的症状消失耗时、体温恢复正常耗时、总治疗耗时。采用自制的儿科门诊护理质量评价表对两组患儿家长实施调查,分值越高则表明患儿家长对儿科门诊护理质量的评价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试验组症状消失耗时[(35.2±3.5)hvs.(46.4±2.8)h]、体温恢复正常耗时[(15.3±2.4)hvs.(23.6±3.3)h]、总治疗耗时[(61.8±10.3)hvs.(72.4±7.5)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儿家长对儿科门诊护理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92.3±3.8)分vs.(80.4±5.4)分,P<0.05]。
3讨论
根据研究表明,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速度、治疗总时长等均要比对照组短,试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这个结果说明,儿科门诊进行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时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有非常优秀的效果,能够让患儿家长认可。治疗依从性问题一直都是小儿各科室的难题,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因为该问题而受到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不高主要是因为以下的一些原因:门诊环境差,患儿在这样的环境下比较容易出现不适应感,感觉到恐惧;而且患儿家长因为担心,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过于严苛,非常容易引发护患纠纷。传统的儿科护理工作仅关注于护理工作,对患儿、患儿家属的情绪感受顾虑的比较少,因此,环境、心理等等都不是非常适合患儿的治疗,导致了患儿依从性不高,护理工作的开展也是非常困难,治疗过程缓慢。此次研究我们使用了综合护理,患儿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下,其治疗依从性有了很大的改善,儿科门诊的整体配合度都有了提升,患儿症状消失时长及治疗总时长均减少,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作者:刘晓静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5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