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下小微企业的发展
这是一个属于小微企业成长的雨季,学者呼吁、政策扶持、大企业的支援突然使小微企业展现出一片生机。但是,只有具备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小微企业的长足发展才能由诉求变为现实。小微企业看似力量薄弱,就企业个体相比而言,无论哪一方面,都无法与大型企业匹敌。但小微企业的存在于宏观经济的意义,就如同食物链的重要一环,一环破损,一损俱损。小微企业是宏观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小微企业需要公平竞争环境
1、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小微企业的创业会倍感艰难。
市场走向垄断本质上源于竞争,但在我国主要源于行政的捏合和保护。一旦垄断限制了竞争,如默许大企业相互签订排他性交易协议分割市场,政府对要素供给采用特批制,为垄断企业开小灶,或者实行“保护价”,都会严重扭曲市场信号,导致小微企业落入“进不去”、“无市场”、“难开张”的窘境。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小微企业即使采取价格竞争、产品差异化等举措,也无法获得自己应有的市场份额。如三大电信企业一直保有垄断地位,若不是近几年基础电信运营市场对民营企业逐渐开放,小微企业想要涉足该领域根本就是奢望。由此可见,有无公平竞争的市场,是小微企业能否顺利创业的先决条件。
2、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小微企业的运营会障碍重重。
公平的竞争环境下,要素和产品价格是“一轨制”的,即统一由市场定价。这样,小微企业才能利用自身低成本、“见缝插针”的特色产品和服务,获得生长空间,并在“一轨价格”的透明环境下,练内功、降成本、求特色,开展科学的运营,如果要素及其价格被行政力量左右而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小微企业便失去了运营的风向标和指示器,便面临不确定性风险而举步维艰。如Uber打车软件,因推行将私家车纳入乘车共享应用、大幅降低乘车价格等特色服务,而受到众多消费者偏爱,使得Uber公司从一个小团队起步迅速扩张覆盖超过50个国家,但在多个国家包括我国,一度受到政策的限制而不断被查封和叫停。事实上,Uber确实存在管理需要规范和完善的问题,但从鼓励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应在完善管理的基础上,破除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大力发展和普及公平对待的服务形式。如果各个行业都能打破双轨制和产权歧视,切实推行公平竞争,必将使小微企业的运营走上顺风顺水的轨道。
3、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小微企业的发展会荆棘满途。
资金是任何企业发展的能量源,小微企业所需资金小,却常常陷入融资难的困境。小微企业因“体小量弱”常常表现出信息化程度低、信用风险偏高的特点。但这并不代表对小微企业的投资没有回报,也不代表所有小微企业融资都会呈现交易成本高、风险大的局面。然而,目前国内大多金融机构无视这种特点,并不自觉地对小微企业贴标签,从担保物、行业准入、资金、盈利能力各方面对其设置高门槛,催生出“规模歧视”,将部分小微企业的融资逼向成本更高的非正规渠道,面临更加沉重的资金压力,致使大批成长性良好的小微企业半途夭折。特别是在经济低迷时期,小微企业融资难尤为严重。这进一步说明,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小微企业的生命力便脆弱不堪,生命周期更短暂。
二、构建小微企业发展竞争环境的对策
1、资源配置的双轨合一。
既然资源配置的双轨制是影响公平竞争的主要障碍,那么推行公平竞争必须实现资源配置的双轨合一。它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国有企业政资分开。小微企业面临的扭曲的市场环境,主要源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依托行政力量的优势对其他企业的挤压,因而国有企业向市场的完全回归,是小微企业长足发展的先决条件。国企二次改革的一大难点是政资的彻底分开,其关键举措是将实体资本层面(企业)与政府切割开来。办法是:国资委改为投融资公司,参、控股现有国有企业,此后不直接管理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层面的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造与政府脱钩。这种“国资代替国企”的新体制,不仅能够提高国有资本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在实体经济层面实现了企业同质化改造的目标,推动了公平竞争,为小微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政企分开。国企二次改革,既要分开资本,更要分开人。其改革主题便是“经理革命”。即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与党政干部脱钩,一律向市场招聘。企业董事会择优录用,并与之签订“经营合同”,定期进行人事更迭,企业管理者不再享有党政干部的一切待遇。这项改革,可收“一石三鸟”的功效:其一,废止了现有国企依托人事关系享有政府“父爱主义”保护的特权;其二,切实发掘了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和创新才能;其三,开创了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大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微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空间。
2、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创新型小微企业面广量大,融资需求紧迫。美国的谷歌、脸谱、惠普等知名企业原型皆为大学生所创办的高科技小企业,若不是凭借完善的金融扶持,应早已扼杀于摇篮之中。我国60%以上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均来自于小微企业,而小微企业的金融资源使用量却偏低。银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末,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仅为23.85%。其原因在于大多数小微企业缺乏有形担保物,不易跨越融资门槛;同时小微企业本身实力较弱,信用风险偏高,特别是创新型小微企业更具有投资饥渴和回报时间长的特征,这使得很多有前途的小微企业不得不胎死腹中。健全小微企业担保机制,解决这一问题,除了现有银行应扩大创新型小微企业的融资总额,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包括风投公司和投资银行在内的风投产业。因为风投正是孵化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市场组织,它以产权为纽带,向小微企业倾注足够的资金,将专利快速培育成开发性的市场产品或服务,推动经济的迅猛发展。而且风投较之财政的扶植,不带有歧视性政策和行政干预,能有力地推进市场发育和竞争环境的公平,是小微企业不可或缺的催化剂。要诚心发展小微企业,必须把风投产业的发展、普及和壮大提高到首要的议事日程。
3、“互联网+小微企业服务”。
利用互联网,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可为小微企业提供简单便捷的创业和运营服务、金融服务、咨询答疑服务、交流互动服务。这一方面使得小微企业拥有实时发声平台,办事机构能够及时响应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可使小微企业免除创业和运营中手续繁杂、部门林立的行政审核和低水平的行政服务。如上海市财务会计管理中心官网上为本市中小企业提供的“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免费软件及相关服务”,正是事业单位为小微企业打造“互联网+服务”的一次成功尝试。此前,很多小微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培训和指导,对会计核算流程非常陌生,容易出现被强制“核定征收”的后果,进而产生即使利润率过低甚至呈负数也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不公平现象。“互联网+”覆盖以后,上海市财会管理中心可以统一组织相关企业参与视频培训等免费服务,这样,不仅为小微企业规范会计核算提供了标准的模板,帮助小微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还为小微企业办理纳税申报节省了交易成本。
4、强化商会的服务作用。
商会具有互益性、民间性、自律性、法人性的特征。小微企业加入各行业商会,可获得信息共享、融资共通、市场协作和抱团发展的实惠。特别是小微企业在商会内合作互助,包括共同出资、互筹资本等方式进行研发,从而会大大降低创新成本。商会还可用信用担保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并可统一打包定价避免压价竞争、帮助追讨债务、解决劳资纠纷等等。这些,对打破小微企业的“小规模”困境,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走向成熟和壮大,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乔治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4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