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1番茄病毒病
1.1症状
花叶型病毒病:叶片发生淡绿色和浓绿色相间的花叶,叶面皱缩,苗期发病植株较矮,成株发病多为心叶表现花叶症状。蕨叶型病毒病:叶片变细呈柳叶状,色淡而薄,向内卷成桶状;病株矮化,长出许多细小分枝和小叶,不结果或果实小。条斑型病毒病:叶、叶柄及茎上产生大量红褐色至黑色坏死条斑,严重时枯死;病果畸形,产生稍凹陷的褐色不规则病斑。
1.2传播途径
花叶型病毒病是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引起;蕨叶型病毒病是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引起;条斑型病毒病是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混合侵染引起。均通过昆虫及田间操作接触传染。
1.3发病条件
高温、干旱年份发病重;温室及大棚番茄易发病;窝风地,低洼地,重茬地发病重。条斑型病毒病发生与降雨有关,一般连阴雨、突然放晴发病重。
1.4防治办法
选用抗病品种,如青海3号、德友一号、波友一号等。早期杀灭蚜虫,减少传毒媒介。播前将种子浸泡3~4h,再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40~50min,捞出洗净催芽。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易增加抗病力。接触过病株的手应用肥皂洗净,才可接触其他植株。在幼苗2~4叶时,接种弱病毒N14疫苗防治条斑病毒病。
2番茄早疫病(轮纹病、夏疫病)
2.1症状
叶茎、果实都可受害。病势自下而上蔓延。叶上初生深褐色至黑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3cm的病斑,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褐色,具同心突起轮纹,其上长黑色茸状霉,周缘常有黄色或黄绿色晕圈。茎上病斑稍凹陷、黑褐色、近圆形,也有同心轮纹。幼苗常在近地面茎部发病使植株枯死。果实病斑多发生在蒂部附近和有裂纹的地方,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或黑褐色,凹陷有同心轮纹。病果常提早着色脱落。
2.2传播途径
本病由真菌所致。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随病病残体在土中越冬,附在种子外的分生孢子也可以越冬,靠风雨传播。
2.3发病条件
病菌适宜温度1~45℃,以26~28℃最为合适。温度适宜且潮湿时,潜育期仅2~3天,短期内就可造成病害流行。西宁郊区番茄苗在4~5片叶时就开始发病,结果期病害严重。连阴雨、湿度大、排水不良、生长衰弱等是导致病害发生的因素。浇水多,通风不良的温室、塑料大棚易发病。
2.4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如青海大红。种子消毒培育壮苗,土壤消毒减少病源。加强田间管理改变发病条件,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降低田间湿度;及时除去病老叶以利通风;多施磷钾肥、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1∶200倍的波尔多液等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续3~5次。
3番茄晚疫病
3.1症状
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呈暗绿色水浸状病斑,渐变暗褐色,潮湿时病斑边缘发生白霉。果实发病,在青果的近果柄处逐渐长出灰绿色至深褐色的云状硬斑块,潮湿时长出白霉。茎上病斑黑褐色,稍凹陷边缘有白霉,严重时折断。发病地块有腥臭味。
3.2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随病残体在土壤里和温室保护地番茄上越冬,靠风雨飞溅传播。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可互传。
3.3发病条件
保护地内潮湿,低温易发病;连阴天光照不足,室内潮气出不去时病害重;雨水多,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气温15~25℃时,病害易流行。
3.4防治方法
①实行3年以上轮作,保护地栽培,控制好温湿度。定植不宜过晚过密,按时整枝打杈,提早培土。②药剂防治:一经发现中心病株,应立即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25%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55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150倍液或1∶1∶200倍的波尔多液喷雾,每隔7~10天1次,共喷3~5次。喷药时注重喷中下部叶片和果实。苗期发病时用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
4番茄叶霉病(黑毛)
4.1症状
主要为害病害地的番茄,叶片背面发生淡绿色病斑,潮湿时产生灰紫色或灰白色茸状霉,病叶枯黄。果上病斑环绕在蒂部,圆形、黑色,后逐渐硬化。
4.2传播途径
病菌在病残株上及种皮内越冬,通过空气传播。
4.3发病条件
病菌最适温度为20~26℃,温湿度较高易发病。
4.4防治方法
①采用无病种,用52℃温汤浸种30min后催芽。②保护地灭菌,播前每667m2用硫磺粉0.5kg,锯末0.5kg混合熏蒸。③保护地栽培要注意通风,降温降湿,发病后控制浇水。④药剂防治: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1∶200倍的波尔多液喷雾,间隔7~10天1次,共喷4~5次。
5番茄脐腐病
5.1症状
青果易感此病,主要发生在脐部,属生理病害。病斑初呈水浸状暗绿色,后为暗褐色或黑色,果肉干腐,病果常提早着色脱落。
5.2发病条件
浇水不及时,土壤水分忽高忽低,碱性过重的土壤或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及施肥过多时引起烧根。
5.3防治方法
①选砂壤土种植,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过干、过湿或黏性过重;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育壮苗,增强抗性。②用0.3%的磷酸二氢钾或1%过磷酸钙浸出液根外喷肥,于第1穗花开放时喷第1次,以后每隔15~20天喷1次。
作者:张付莲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