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现代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思考

2021-05-25 24698 农业科技论文

1智能化现代农业科技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1保护粮食安全的需要

民以食为先,足粮安天下,关建在人才。发展智能化现代农业,推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必须建立高端农业科技队伍,才能扎实推进智能化、品牌化、信息化、洁净化农业的建设,才能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目标,有利于农业上质量、上效益、上档次,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建立智能化现代农业科技队伍十分必要。

1.2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成果转化的需要

当前,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和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突出,实行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模式创新,进行集约化、规范化、绿色化、模式化、智慧化的产业发展,走农超对接、订单农业之路,给农民吃上“放心丸”、种上放心粮,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扶持智能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实行“基地+龙头+农民+科技”生产模式,抓精细加工、搞活流通,十分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有机农业快速发展。

1.3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巴中品牌优势极为突出,绿颂米业和龙头面业为龙头的粮食产业化链条基本形成,全面推行了农粮合作,走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书三合同”新路子,农民按订单生产,科技承包保产保效,龙头企业支付技术服务费,“反哺”科技发展。巴中绿颂米业、龙头面业各有年产10万t的优质粮食生产和加工能力,生产的优质大米分别注册为“绿颂”牌绿翠大米、翡翠大米、“龙头”牌绿稷大米,龙头牌系列面业,已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是推进和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创新品牌的需要。

2当前农业科技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决策领导认识有偏差

据30个乡镇调查显示,有27个乡镇领导对农技推广工作不够重视,占调查总数的90%,表现为政治上过问少、生活上关心少、农业创新上探讨少、工作上问得少、资金上支持少的“五少”现象极为普遍。个别乡镇甚至拍卖或占用了乡镇农技站资产,而今是无资金、无场地、无示范基地的“三无站”较多,约占84.6%。

2.2自身认识的偏差

在调查的乡镇中就有24个乡镇不能正确处理经营与技术推广、创新与示范、培训与技术服务的关系,而大部份乡镇农技站长下派到村任第一支部书记,忽视了“三农”服务和技术推广,专业倒置。

2.3综合技术能力弱化

自人、才、物下放乡镇,体制不顺,人心散乱,改行跳槽有增不减,技术员凝聚力受到冲击,而今的乡镇农技站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针之地”,有名无实,对农民迫切需要的服务确朿手无策,远远达不到智能化、洁净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2.4资金投入不足

而今农技站“财政养人,无钱打仗”,卷尺都无钱购买,“测产凭经验、千粒重常数算”。试验示范无场地、测产无手段,培训无方法,始终停留在原始、粗放层面,不能有效发挥公益性职能,由“无场地、无资金、无办公地点、无示范基地、养保医保费工资扣交”的影响,导至人才大量流失,有的成了“空壳站”。如巴州区乡镇有23名高级农艺师因无岗位未得到聘任和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先进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应用等受到严重影响。

2.5主体管理不统一

按照农技推广法的要求,乡镇农技站的“人、财、物”归县(区)农业局统管,便于培训、考核和下达技术创新任务。在具体实施中,乡镇人民政府片面认为乡镇农技站由县统管后,会影响地方政府工作,对移交工作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不支持,并设阻找茬。

2.6责任不明确

乡镇农技站虽然通过整改,但效果不够理想,优化配置还不够,构建智能化新型农技站朿手无策,履职不到位,农技推广偏离本职。表现在岗不服务,在编不在岗,专职变兼职,亊业岗位行政化,突出问题表现为“三多三少”,即非专业性工作多、经营挣钱时间多、下派任第一村支部书记人员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少、新成果推广应用少,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少。

3主要思考

在智能化现代农业科技队伍建设上,立足农技推广现有矛盾和问题,以建设现代农业科技队伍为导向,建立改革创新机制,改进推广方式,切实把智能化现代农业科技队伍建成面向集约化、智能化、品牌化、洁净化的现代新体系,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队伍。

3.1强化信息服务建设

技术信息服务不仅是助推智能化现代农业的一种技术工具,也是一种新型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融入智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价值链,可以提高决策农业和综合生产能力,为未来农业带来发展思路、经营管理、技术模式等方面变革,为打造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洁净化、集约化、模式化精准农业提供有利条件。把乡镇农技站建成物联网、技联网,集感知、传输、控制、生产和服务一体化的智能化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体系。使农民轻点鼠标就详知绿色防控病虫、配方施肥、模式化种植等技术,手机一打开就得知生产、加工,产品销往何处,让生产供销衔接,畅通无阻,信息技术将为智能化现代农业插上雄健有力的腾飞之翅。

3.2立足现有,创新示范

一是明确定位,在科技创新上,以产业链为轴,完善创新,努力提升农业发展整体能力;二是明确职责,首先要协调配合,明确岗位职责,拓展共性技术的创新,抓好集成与示范、全力开展创新高效田、创新户、创新品牌的示范与“三农”服务。

3.3突岀主体,创新服务

一是强化衔接,乡镇农技站要主动与县(区)技术推广衔接,重点解决健全机构、改善条件、增强活力,提高服务能力等问题,依托高产创建项目,创新基地建设,把基地建成高效农业试验田、农民培训操作示范田、农民回乡创业观摩田、智能化现代农业样板田和领导决策农业参考田。二是强化成果转化,按照集约化、品牌化、洁净化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建点、生产经营、土地流转、专业技能,以及组织化、社会化技能服务。一要建立复合型农民培训体系;二要制定优惠政策、项目倾斜,大力扶特、加大投入,为成果转化创造条件;三要积极构建成果转化专业乡、村、社,使成果转化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层次更深、档次更高、模式更新,使农业生产质量更高、效益更好。

4强化政策保障

4.1落实优惠政策

政府部门严格执行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06年工资改革文件规定“乡镇农技站继续实行连续工作8年固定一级工资、上浮一级工资”的政策,以及农技推广法实施“从亊农技推广工作30年,其中乡镇20年(女15年)退休增加10%的标准工资”法规。

4.2强化培育主体

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培育服务主体,大力发展立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服务体系,全力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承包式、托管式等多元合作服务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保姆式“的公仆服务。

4.3建立创新服务机制

在机制建立上,以技术创新、政策激活力为切入点,建立创新投入和参与机制,建立合作组织和农民的融资机制,缓解农技体系建设瓶颈,创建科技进村入户,农企共建、农超对接,风险共担,农民参与等多元化主体合作共创的新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提高各类主体为农服务的积极性,全力构建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的服务新体系,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轻简、生产成本低、便利化、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作者:李如平 单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农技站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