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所用案例的准备工作
选择科学合理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需要授课教师付出数倍于课堂的时间去精心准备。首先,授课教师应明确每一堂课的授课重点及需传授的相关知识点,而选取的案例则必须涵盖重点内容及学生须掌握的相关知识点,这是选取案例的最基本要求。其次,选取的会计案例应具备综合性、实用性、典型性等特征。其中,综合性是指会计案例不能过于简单,而是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有针对地选取一些难度适中的、能够包含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用性要求案例必须与现实中会计实践工作保持一致,而不能是授课教师瞎编乱造,或是过时陈旧的案例。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定期地去企事业单位搜集案例素材,以备设计案例时使用。典型性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并参考实际经济状况,区分行业类别,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会计案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清晰,触类旁通。
二、案例教学课堂流程的设定
一是案例的引出,包括教师以什么方式引出课堂案例。任何一堂课的授课内容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全新的知识,那么如何选择切入点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同一章节的内容,教师应根据上节课的授课内容准备一个简单的案例作为开场,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待激活大家对已学内容的记忆后,再抛出本节课程的教学案例,当然也可以将开场案例融合到新学案例中,以提高新旧知识的衔接性。二是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这一环节中,学生应处于主导地位,而教师则应处于从属地位,负责问题的抛出、难点的指导和解答。案例讨论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阐述小组的分析方法、结论及处理方式,该过程允许各小组之间自由发问,而授课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予以难点讲解,指导学生顺利完成课堂内容学习。三是借助多媒体等方式的实物操作。对于有条件的高校而言,可以在会计教学实验室完成,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运用使教师完整呈现案例中的内容,包括合同的签订、凭证的填制及传递、记账凭证的编制与汇总,以及会计核算与账务处理等。其后,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上述内容的演练,加深学生对会计实务各环节操作的印象,激发其学习兴趣。四是教师在授课结束后要分析和评价案例教学效果。在每堂课结束后,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客观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并以此为依据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案例的实用性。
三、举例说明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而授课教师只充当“引路人”角色。下面我们以存货相关内容为例,说明案例教学法在课堂的应用:
1.启发引导,抛出案例在讲到“存货”概念时,先要抛出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自己理解的角度看,哪些属于“存货”的范畴,而学生中多数会认为已经加工完毕,且存放在库房中的商品成品就是存货。其次,以学生使用的课桌为例,举例说明其生产中涉及的主要环节:木材、钢制螺丝→符合标准尺寸的木板等→拼装后的课桌(未刷漆等)→后续加工完毕的课桌→验收后的课桌→课桌包装后入库房。最后,通过课桌的实际生产环节,引出存货的定义及包括的内容:存货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的为了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物料、材料等。同时,结合上述生产环节说明存货包括的内容:原材料(木材等)、在产品(木板等)、半成品(未刷漆课桌)、库存商品(验收后包装入库的课桌)、商品及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从而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而不用死记硬背。
2.举出案例,提出疑问,解决问题在讲到存货的日常核算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逐步提出疑问,激发大家积极讨论的兴趣,并最终解决问题。抛出案例: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生产需要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原材料的价款为10000元,收到发票等且已经用银行转账给对方付款,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举例后要引导学生分析:这是企业为生产商品而购入的原材料,业务环节都已经完毕,现只需要进行会计核算。学生需要讨论:涉及的会计要素、会计科目有哪些?具体科目的入账金额哪些是案例直接给的,哪些是需要计算得出的?经过讨论后,得出涉及的科目为:原材料、应交税费、银行存款三个科目,而税费金额是需要计算的,按照17%的税率得出税费金额为1700元。具体账务处理中,借方为:原材料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贷方为:银行存款11700。待学生讨论消化案例中的知识后,继续提出问题:若其他条件不变,而原材料还在运输途中,那么账务如何处理?同理,学生经讨论得出涉及的科目多了“在途物资”,具体账务中,借方科目为: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方科目为:银行存款。等原材料收到并验收入库后,再将在途物资科目转入原材料,即借方科目:原材料;贷方科目:在途物资。
3.课程结束后与学生共同评价总结案例上述案例分析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评价案例的不足之处,一些学生会提出由于涉及应交税费这一跨章节的内容,那么案例分析前,是否可以组织大家回忆相关知识?而另一些则提出,案例中只涉及两种情况,是否还有其他情形?根据学生建议以及案例实际设计,总结如下:一是在今后的案例讲解中,涉及跨多个章节的内容时,应先带领大家温习相关知识,可以将温习的知识单独涉及小案例,或是作为新案例中的一部分;二是设计案例问题时,应尽可能全面,将可能的假设情况全部列出,如上述案例中可能存在的情形:采购原材料的货款未支付,而先收到物资并验收入库时,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或是原材料验收入库,但未收到发票等结算凭证,这时又如处理?通过这样的评价与总结,不段提升设计案例的含金量,从而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应关注的问题
(一)建立基础会计教学案例库
好的教学案例是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为了逐步提升案例教学效果,基础会计学教师应共同建立教学案例库,并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充实。在建立案例库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一是要注重教学案例的多元化,即要覆盖生产加工企业、商业流通企业、建筑企业等,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二是不定期补充案例库,同时对已有案例进行合理修订,使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涌现出许多新的行业,这就需要我们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不定期收集相关案例,以充实教学案例库。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我们应及时删除或修订原有的教学案例,使其与新政策相符合。
(二)教师应做好角色转化,发挥引导作用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集互动、交流沟通等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方式。教师也应改变观念,做好角色转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幕后的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案例,还要深入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或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创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三)加大案例分析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实施案例教学法就应加大学生课堂案例分析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首先,要将课堂案例分析各环节进行分值量化,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如:案例分析成绩设定为满分100分,其中讨论环节占30分、积极发言占40分、得出结论与归纳总结占30分。其次,要根据案例教学效果逐步提其在总分中占比。如:推广初期,期末成绩考核时,案例分析成绩占30%,出勤和作业占30%,期末笔试成绩占40%。而后期则可将案例分析成绩提高至40%-50%。最后,案例分析分数评定时,讨论、发言环节的分数由小组内集中评定,而结论与归纳环节分数则由教师评定。
(四)重视教师团队综合素质的提升
案例教学的实施,不仅仅是将案例带入课堂让学生分析讨论,同时也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考验,其中涉及案例素材的收集与整理、教学环节的设计、组织学生的能力、对教学过程的整体控制、语言的表达等。因此,高校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组织教师赛讲、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对整个课堂的控制能力等;通过组织教师专业知识后续教育,使其掌握所授课程的前沿知识;通过不定期组织教师进企业交流学习,提高教师实务操作能力,同时丰富案例教学资源库。
作者:杜慧霞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