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2021-05-25 18032 农业旅游论文

2013年3月,南京顺利完成高淳县、溧水县撤县设区。至此,南京设11个区,从而实现了全区快速化发展。总体上,南京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为提升城市品质、壮大城市经济实力形成了有效的支撑[1];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带来乡村旅游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同时,必然会对区域内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社区参与是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2]。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参与也是低层次的[3]。如何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创造性地运用社区参与模式,助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意义重大。

一、休闲农业社区发展的迫切性

(一)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价值

参与式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场所,依托乡村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彩的民俗风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以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集观光、度假、求知、消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形式、多层次、多地域的可持续旅游形式[4]。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可以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并使其从旅游活动中受益,在乡村生态环境维持、特色文化保护、社区经济提升方面产生显著价值。

(二)南京休闲农业社区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南京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若干特色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和王牌项目。但是,从整体上看,依然处于“重形式,轻管理”的初级阶段,且区域发展参差不齐。在后期管理上,一些地区尚缺乏长效的跟踪监管机制,使休闲农业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了较大制约。休闲农业社区经营管理模式的滞后,已经成为影响南京休闲农业旅游整体发展的瓶颈之一。

二、南京休闲农业社区参与模式

社区参与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社区居民的自发行为,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作为可以帮助政府、社区居民和旅游第三方多重共赢的合作机制,在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当地的旅游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创造性地采用合适的途径。结合南京乡村社区的类型和特点,本文提出了以下4种主要参与模式。

(一)依托政府的社区旅协、旅游企业合作模式

该模式中,由政府负责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乡村社区旅游协会有效串联居民、旅游企业。旅游协会一方面组织当地居民做好旅游的服务与接待工作,另一方面积极联络线上线下的旅游企业,适时搭建旅游信息沟通的桥梁,将社区居民的资源优势和旅游企业的营销、宣传优势强势结合。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南京江宁区、高淳区的一些乡村旅游点进行了应用。如高淳区的桠溪镇,由政府规划的“桠溪生态之旅”风光带已经投入运营,通过当地旅游协会的积极接洽和旅游企业专业运作,目前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慢城”、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南京市自驾游基地,并于2012年荣获“中国最佳休闲胜地”称号。

(二)农户示范带动模式

乡村旅游开发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旅游经济的“滞后效益”不能够保证投入的及时回报,因此,在一些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区,通常会出现农户的“观望”现象。该模式主要针对旅游开发条件不是很好的地区。具体操作时,充分利用社区“示范户”的带动效应,形成个体延续发展的态势。该模式相对前一种模式投入较少,并且对乡村原始环境和文化影响较小,是一种能够真正体验原始乡村习俗和文化的新型经济性发展模式。目前,南京溧水区涧东村正在尝试该种模式,通过已有的草莓经营示范户的带动效应,打造全村以草莓采摘、乡村养生体验为主题,多重果蔬产业复合发展的休闲农业模式,全村80%以上的农户已经摆脱了贫困状态,实现了休闲农业小型产业化发展。

(三)社区牵头下的企业农户合作经营模式

该模式以村镇社区组织为纽带,在农户中引入专业旅游经营公司。农户在专业公司指导下进行旅游及服务设施的营建,公司为农户进行量身定度的包装和培训,社区牵线搭桥。该模式的出资和经营主体都是当地农户,依靠社区和企业的帮助,解决农户在旅游专业化、规范化方面的缺陷,实现优势互补。南京溧水区东屏镇的一些乡村,通过公司指导下的居民自主运营,已经将特色乡村餐饮融入休闲旅游发展过程中,增加了农业经济的附加值。

(四)特色农庄经营模式

该模式以农业个体户发展为特色,由农户自主经营农场和旅游项目,并最终形成完善的休闲农业景区。该模式要求农户前期投入较大,但可形成规模效应。资金的来源可以是农户全资,也可以和政府或企业签订服务协议,请求给予一定的资金及政策扶持。在后期运营上,农户可以经过培训及学习,科学谋划建设。这种模式可以吸纳附近闲散劳动力,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如果开发合理,极易形成品牌价值。目前,在南京溧水、江宁部分地区,已经出现类似的个体农庄经营模式。

三、南京休闲农业社区参与的措施及策略

随着南京城乡一体化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广大南京乡村社区居民都已意识到居住地旅游开发的潜在价值,并希望通过参与旅游开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然而,目前社区参与休闲农业旅游程度较低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参与机会。一方面,政府部门和旅游开发团体未能重视社区的参与能力;另一方面,居民对社区参与休闲农业旅游重要性和认可度不高,因此,今后需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优化并落实。

(一)强化决策层的社区参与意识

加强对乡村重点旅游目的地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培训宣传,提高他们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重视,并使其意识到社区居民的参与对于旅游综合品质提升以及旅游地生态环境维持的重大价值。

(二)发挥区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完备的的参与机制

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运行机制中,社区是核心,一切机制的构建都围绕社区的利益展开[5]。社区参与机制主要包括旅游发展的咨询机制、社区参与的保障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而相关利益的保障和落实,必须以政府的决策作为引导。在咨询机制保障上,对重大事宜的通报、协商应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化,通过设立乡村旅游意见箱、组建社区与旅游当局联席会等措施,使旅游目的地居民合理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包括重大决策部署、项目规划在内的各种旅游活动。在保障机制完善方面,政府必须考虑社区和居民的意愿,通过法律法规约束,保证社区居民在旅游就业、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和销售等方面的优先权。并依法规范社区居民的旅游经营行为,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塑造社区良好的旅游形象。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增加社区居民就业机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居民参股等多种激励措施,使其真正成为旅游开发中的主人,激发他们参与当地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和保护旅游环境的自觉性,继而建立合理的旅游利益分配机制。

(三)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参与能力

长期以来,“大政府小社会”的发展模式导致旅游区居民习惯执行性地参与当地旅游[6]。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强化社区居民主动参与旅游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而乡村社区居民一直以来主要从事和农业有关的技术性和半技术性的工作,大多数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运营尚处在迷茫阶段。因此,政府可委托旅游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或地方旅游院校等对社区成员进行旅游经营、旅游服务、商品开发、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使具有社区参与愿望的居民能掌握旅游经营与开发的实用技术,加强其参与社区旅游的有效性。同时,可以在社区居民中选拔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经过培训考核后进入当地旅游管理和决策层,强化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顶层设计。

四、结语

南京休闲农业旅游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一些乡村,依然存在片面地“依靠资源求发展”的现象。新农村社区旅游化发展,是解决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有效途径[7]。随着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发展,南京在区域优化实现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社区在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方面的机制和体制更新。区级旅游决策部门应紧抓休闲农业发展的良好机遇,重点研究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的适宜模式和策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本地区旅游开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休闲农业旅游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陆明华 顾至欣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