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之推两教一体教育思想分析

2021-05-25 17181 教育思想论文

一、颜之推“两教一体”的思想

(一)首先,颜之推指出“内外两教,本为一体”,佛教教义不违反儒家纲常名教。

由于佛教主张不事父母,不拜帝王,引起了与世俗帝王及封建儒学纲常的矛盾。为此,颜之推提出:“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极为异,深浅不同。”他认为佛教的五戒和儒教的五常是相通的。“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直接地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与佛教的五戒等同起来,强调了佛教教义与儒家伦理思想的一致性,从根本上调和了儒、佛之间的冲突。

(二)其次,认为害政不因浮屠,鼓吹政教合一。

佛教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与王权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出现了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两次灭佛事件。为了调和佛教与世俗王权的冲突,颜之推提出佛教与王权并不矛盾,他认为:“内教多途,出家自是其一法耳。若能诚孝在心,仁惠为本,须达、流水不须递落须发,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皆由为政不能节之。”佛教本身对封建政权没有危害。现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因为“政不能节”,致使这种情况愈演愈烈,达到害政的地步。

二、颜之推产生“两教一体”思想的原因

(一)个人经历。

颜之推出生于琅琊颜氏家族,这一家族恪守传统儒学。颜之推自小就接受儒学思想的熏陶,秉承儒家信条,这些都使他无法割舍和摆脱儒学对他的影响。另一方面,颜之推一生的仕途颇为坎坷。他一生历经梁、周、齐、隋四朝,三为亡国人,仕途的坎坷为其“两教一体”的思想提供了人生经历的基础。从自己一生的经历中颜之推得出:“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阴,当自求诸耳。”感受到了世事“诸行无常”,因此颜之推提出要“全身保性”。

(二)社会背景。

东晋时,佛教渐盛,影响空前。颜之推所处的南北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为兴盛的时代。佛教直接威胁到正统的儒学,但儒学又无力对佛教进行有力的抵制。在这种情况下,封建地主阶级既要利用原有的儒学纲常维持其统治,又想要借助外来的佛教来加强统治地位,故两者的妥协和融合已成必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需要有人提出“儒佛一体”的理论基础,封建士大夫纷纷作文论述“儒佛一体”、“援佛入儒”,颜之推也不例外。

三、颜之推“两教一体”思想在教育思想上的体现

(一)对士族弟子进行“全身保性”的教育。

颜之推认为“夫养生者先须虑祸,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就是说,要教育士族弟子懂得如何避免祸害临头,自能保全身家性命。他主张吸取前人教训,“少欲知足”,节制欲望,“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以求避免祸害,“全身保性”。为了避免祸害临头,还要“无多言,无多事”,不要上书陈事,攻人之短。他的这种“全身保性”的道德教育思想,揉合了儒家的中庸哲学和佛家的遁世思想,是儒、佛思想的结合。

(二)在学习内容方面,要学习百家之书。

在“艺”的教育方面,颜之推认为谈儒家《五经》可以培养人们诚、孝等道德品质,而且可以奠定写好文章的知识基础。除了学习儒家《五经》外,还要学习百家之书。他说,“夫学者,贵能博闻也。”对于“应世经务”的实际有用的人才,一定要知识面广博,不能狭隘。他把当时只死读儒家经典,不涉及百家之书的人称为“俗儒”,“俗间儒士,不涉群书,经纬之外,义疏而已”。他认为这种人是不堪“应世经务”的。他所谓的百家之书,主要是指佛家的书。颜之推关于“艺”的教育内容,主张以儒家《五经》为主,兼及佛等百家之书,以至杂艺、农业生产知识,这充分说明他思想的杂揉性,尤其是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三)在道德方面的学习内容,主张“两教一体”。

颜之推继承了传统儒家教育以孝悌为核心的仁、义、礼、智、信等范畴,他说:“孝为百行之首,犹须学以修饰之,祝余事乎!”又说:“礼教为本,敬者身基,……强毅正直,立言必信。”《勉学》强调了传统的儒家学习内容。颜之推晚年笃信佛教,他把儒家的这些传统学习内容与佛教的禁戒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积为异,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他认为两教之所以“本为一体”,是因为它们具备共同的阶级利益。这样把传统儒家的无常与佛教的五禁联系起来,就将佛教的教义引入到了道德教育的内容中来了。

作者:王蓉 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