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应对策略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期望值增加,妇科患者情绪复杂,病情变化不可预知,导致妇科护理工作繁琐、风险高、责任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不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1]。本研究分析了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应对策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妇科2013年1月至12月共收治312例住院患者,年龄20岁~56岁,平均年龄(38.53±10.27)岁;体重46kg~67kg,平均体重(58.37±12.65)kg;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0例、大专56例、高中118例、初中82例、小学36例;其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22例。2014年1月至12月共收治335例住院患者,年龄19岁~58岁,平均年龄(39.12±10.43)岁;体重45kg~68kg,平均体重(58.75±12.36)kg;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5例、大专62例、高中122例、初中87例、小学39例;其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剔除合并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智力障碍、严重视力、听力或语言功能障碍者。对2013年和2014年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在年龄、体重、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安全隐患分析
1.2.1护理人员因素部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差、专业技能不扎实,不能对病情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处理。长期超负荷工作造成护理人员身心劳累,对工作产生倦怠感,巡视力度不够,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未充分考虑患者隐私[2]。
2.2.2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由于不熟悉医院规章制度、诊疗流程而不能较好地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对康复极度渴望,对疗效产生过高的期望。出于自身考虑故意隐瞒孕史、病史,不听劝阻擅自下床、出院[3]。
1.3应对策略
首先从护理人员入手,规范护理规章制度,加强对其法律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定期进行护理安全的培训和考核,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设立相应的奖惩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设置人性化轮班制度,确保护理人员的休息时间,避免超负荷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技巧,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告知住院期间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如实告知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预期效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知识,对治疗效果产生合理的预期。与患者交流耐心、认真,在护理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要与患者充分沟通,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纠纷。加强巡视,以便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做出正确处理。加强对妇科护理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护理过程中注意尊重患者的隐私,对其存在的精神压力及时疏导。告知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告诉医护人员[4]。
1.4数据处理
将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2014年妇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科患者多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更高,更易发生护理纠纷。这就要求妇科护理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还应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本研究统计分析了2013年妇科护理风险事件,探讨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护理人员和患者两方面因素,在2014年的护理工作中实施相应的应对策略,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这一结果提示,在妇科护理工作中实施规范护理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沟通技巧、加强护理巡视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护理风险事件。
作者:徐平 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古城医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