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探讨
农业作为我国的国民基础产业对国家的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的发展中有效的实现机械化操作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将农业生产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是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还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机械化程度还很低。农业机械化推广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虽然国家相关部门针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做了大量工作,也为此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但是农业机械化推广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大型农业机械的不断推广,对农业机械化推广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需要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但大部分乡镇地区基层单位的农机推广人员是20世纪80~90年代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他们往往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通过自学的方式来更新专业知识的,缺乏脱产学习与培训的机会,知识结构的更新的速度、广度和深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开展。而且近年来,部分地区农机推广技术力量也在呈逐年萎缩趋势,一方面新生力量没有得到补充,另一方面专业技术骨干力量缺乏,找到技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并具有极高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农机推广人才具有很大的难度。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已严重影响了推广工作职能的正常发挥,必须提高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知识结合合理、专业技术性强的队伍来适应不断更新的大型农机具的推广。
1.2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农业机械化需要以大型的机械作为支撑,这就要求经费投入一定要得到充分的保证。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经费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所以一些大型机械(如大型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和阻碍。另外,对于技术人员也需要相应的培训费用。但是因为经费不足,所以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即很多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实操技能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尽管一些推广机构的新进技术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富有创新性的观点,但基础知识可能相对薄弱,并且实践经验相对较少;而一些资历较深的推广人员虽有着深厚扎实的农业知识基础,但往往知识结构较为陈旧、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接受度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做到全面高效的推广。相关科研单位的经费不足也会使科研工作受到阻碍,无法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研发工作。由经费不足而引起的多重问题,均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限制。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必须有相应的机械装备作保证[2]。当前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条件不够完善、推广的手段也相对比较落后,在推广的过程中缺少一些常用的机械设备,例如检测设备,利用检测设备可以对机械进行检测,有效避免仅凭人的经验来评估机械可靠性所产生的误差,减少机械故障。
1.3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内容与农民需求存在偏差
由于一些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和设备在推广不及时且推广力度不够强的情况下,并没有大量投入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作业中,也无法充分发挥其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所以在这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内容与农民需求存在偏差的现象由此产生。但必须认识到农民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主体和真正受益者,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接受程度和认识水平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实际效果息息相关,所以推广的技术必须是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易于农民接受和并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同时还要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土地状况和气候条件,推广可以在当地扩大使用率的技术。当然,还应该根据农户的不同特点及经济承受能力,向他们推广合适的农业机械。
2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应对策略
2.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农机推广工作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为了使农业机械化在基层地区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普及,关键在于以技术培训为手段,促进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技术水平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此过程当中,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创造条件,安排机会让从事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人员进行脱岗学习,同时定期参与轮训以及进修,重视对这部分工作人员新型技术的培训工作,鼓励他们参与继续教育,以此种方式来拓展农机推广人员的知识面以及视野,使其具备农业机械化新形势下发展需求的技术、素质能力。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在现有农机推广人员知识培训与更新的基础之上,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性政策,鼓励具有高素质水平的大专、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参与工作,以此提高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2.2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推广的经费支持
农机推广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政府的支持[4]。经费作为农业机械化大规模推广的前提与基础所在,必须以政府部门为主体,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多元化资金支持的途径。增加农机推广系统资金投入在整个农业资金投入中的比重[5]。根据当前我国农机直补的政策要求,可以以此作为前提,按照农户农业土地经营面积,实施有限度的农业机械服务补贴措施。为防止补贴资金运用不合理的现象发生,政府在为农户提供补贴之前,需要对提交申请的农户进行相关资质和材料的审查,例如对土地经营面积进行严格审核、对农业机械购买证明进行查证等,以此来保障农机补贴费用使用的合理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同时,应该按一定比例设置专项培训经费,用来对购置农用机械的农户进行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扩大其知识储备,充实农业机械化推广队伍。如果以上具体措施能够落实到实处,那么农民对农机产品的兴趣将会得到一定提升、使用农机产品的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3建立农业机械化推广试点,以项目为依托
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建立农业机械化推广试点,首先应考虑其受众范围,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主要是针对广大的农民群众,所以,要从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手,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特点,即大部分农民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存在一定局限性,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知识更新的速度较为缓慢等,需要通过足够的时间和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使农民有效地利用农业机械产品。当然,对于试点项目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不仅要结合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还应考虑到所选择的项目是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以及农民的种植习惯等因素。建立优秀的农机化试点、示范基地,应当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持续推进。其重要意义在于全面提升现代化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装备机构,实现农业的区域化和专业化,进而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效保障农民增产增收。为了建立一个有限的农业机械化的试点以及示范基地,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示范园区中,努力地提高园区的科学技术含量。一是需要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农业化的生产,保证农业园区的技术标准,为接下来的推广工作做准备;二是要拥有现代高科技的技术人员对于机械进行严格的技术把控;三是要加强对于该示范地区的有效管理,明确分工,实施责任制,以及奖惩制度,促进园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四是采用现场示范的方法向农民展示农业机械的功能及操作方法,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土壤条件、作物生长特点等),并结合农民的种植习惯和具体要求,根据其不同的接受程度,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分析农业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农业机械使用建议,从而引起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充分了解农业机械化所能带来的积极效果,使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并最大化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
作者:刘洁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2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