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文学素养探究

2021-05-25 28790 文学素养论文

记者是连接新闻事件与群众生活的重要桥梁,在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闻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发展起来。在此情况下,新闻记者的任务越来越重,他们不仅要挖掘出具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还要把这些新闻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包装起来,为人民群众呈现出出色的、易于理解的社会新闻。

1新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文学素养的影响

1.1媒体形式多样化

在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不仅在报纸和电视上进行传播,它们有了众多形式,主要表现在广播、微博、微信等媒体上。这些新媒体的产生是网络以及手机生活的衍生品。大众对这些新媒体新闻形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新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也可以是新闻信息的发布者,这样来看,所有人又都可以称为“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非专业的记者通过一些社交网站,非新闻专业平台来发布信息,例如在微博上、社区中等,而读取这些信息的人群也比较广泛,大多是普通民众,这种发展态势带来的结果是那些非专业记者的言论不具有约束性,有时可能会偏离事件的真实性,更无须去遵守记者的执业行为规范,所以这些因素都给新闻记者素养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文学方面的素养,如果新闻记者能把真实的事件用其文学素养进行包装,让大众在读取新闻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一些不具专业性的新闻便不会受到青睐[1]。

1.2文学素养对新闻记者的影响

新闻记者的文学素养是综合素质的表现,在完成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需要记者具备多种素质,而新闻素养能够体现出记者的知识的渊博、逻辑思维的严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新闻记者的工作中,二者缺一不可,较高的文学素养能够体现记者的知识结构的全面性,还能使作者的在新闻编写过程中更加简单方便。新闻要得到高效传播,广泛的受众群体,必须具有可读性,而这种可读性是来自新闻记者的写作手法和文笔运用。

2新闻记者具备文学素养的必要性

2.1文学素养的构成以及对新闻的价值作用

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包含多个方面,其中有文化知识素养、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等。作为一名出色的新闻记者,要紧跟时发表展的步伐,不断的改变自己的眼界,使自己的新闻思维能够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文学素养在新闻记者的诸多素养中属于基本素养。新闻和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但是二者也有所不同。新闻报道的都是真实事件,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具有真实性。而文学多是来表达主观情感,具有情感性。语言文字是构成新闻与文学的基本要素,文学的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中也有所运用,新闻反映现实,文学反映生活。新闻在播出后能够引起观众强烈的感想,但是在长时间的情况下,容易被人遗忘,但是可以通过文学形式来增强其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借助文学加以保存。文学补充新闻的劣势,因为新闻具有一定新鲜感,新鲜感更容易挥发,而文学具有艺术性,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加耐人寻味。很多有经验的新闻记者都善于用文学的写作方法来给新闻增加色彩,以此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新闻不仅具有真实特点还具有文化特点,这样来看,新闻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支持[2]。

2.2新闻记者的文学素养

新闻记者在对新闻进行挖掘和判断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记者所具备的文学素养。记者的知识水平越高,其编写的新闻就更具有价值。例如,对于某传媒大学,学生对同校女生的诱骗杀害一案中,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作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不仅仅是对此案件的原因结果进行报道,而是探究此案件的内在真实原因,透出案件所折射出来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看到在社会中,一些学生在人际交流上有严重的障碍。以此来告诫人们多予以身边人以关爱,加强沟通。这样的新闻锻炼记者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新闻事件能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人们在观看新闻后能够有所感发,反思新闻事件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此新闻事件,在有些记者的报道下,只是事件经过的表述,整篇稿件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与观众分享一些具有警示作用的东西,只是为了抓住轰动效应而报道新闻,这样也就失去了新闻对群众的作用和价值。记者的文学素养和知识着重体现在新闻题目的选择与构成新闻角度的选择上,所以说,记者在新闻工作方面的成就与记者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新闻工作能力。

3提高新闻记者文学素养的措施

新闻记者的新闻写作能力与新闻素材挖掘能力与其文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所以在新媒体时代,要使自己的新闻更加出众,具有可读性、趣味性、真实性和思想性,必须提高记者的文学修养。在此方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新闻记者的文学素养主要从其涉猎的知识文化和文学积累上取得,这样在运用语言和文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加自如。对文化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可以增加平时书籍的阅读量,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把一些重要词句和文学话语做好摘录,并经常反复研读。对一些文学大家的作品要去仔细品读,找出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韵味。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所以在文学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前辈们通过自己的钻研,给后人留下了各种各样的文学名著,这样为后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便利,因此记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计划的进行积累,把各种文学形式的作品进行分类,例如小说、散文、诗歌、现代作品、古代作品等[3]。其次,文学作品锻炼记者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此方面的能力需要记者对各种文学作品背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加以琢磨和思考。例如,在读取李清照的词时,要了解李清照的写作背景、李清照的诗词特点,从而更好的把握此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情感。记者对自己所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做到了解、思考,才能充分锻炼自己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探究出新闻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现实。再此方面,作者可以增加散文的阅读量,因为散文的精髓在于形散而神不散,所以抓住文章的精髓是了解文章最为根本的学习方法。最后,发现和塑造典型的能力。塑造典型的能力是在文学作品中找出一类人的生活形态,与现实社会进行对比,典型人物往往具有一定的人格特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较大影响。例如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塑造的孔乙己,他用精神胜利法说服自己,在社会中生活。对此,记者可以分析到文学作品中,作者塑造典型的方法、目的和作用。在以后的新闻写作中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对社会中存在的典型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新媒体时代的媒体形式、新媒体存在对作者的影响加以分析,并且探究出新媒体时代记者拥有文学素养的必要性和提高记者文学素养的措施。希望这些内容对新闻记者的新闻写作和报道有较大的帮助,增加新闻作品的可读性,提高作者的新闻产出能力和产出效果。

作者:高静 单位:通辽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