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危重患者的C-反应蛋白价值分析
感染是引起儿科危重病情发生的常见原因,近年来,C-反应蛋白(CRP)越来越多的被用作细菌性感染的最佳标志物和检测方法[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80例患儿进行CRP及WBC检测,探讨其在儿科危重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诊治的危重患儿180例,其中呼吸道感染87例、胃肠道感染50例、泌尿道感染14例、败血症11例、扁桃体炎10例、脑膜炎8例。并按病因不同分为细菌感染者122例,男79例,女43例,年龄5个月~10岁,平均(6.12±0.86)岁,病程2~10d,平均(4.7±0.6)d;病毒感染者58例,男37例,女21例,平均年龄(5.92±0.81)岁,病程3~11d,平均(5.0±0.8)d。同时选择健康体检儿童160例作为正常对照,男91例,女69例,平均年龄(5.63±0.78)岁。三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就诊时采集外周静脉血3ml,进行CRP及白细胞(WBC)检测,CRP的测定使用奥普生物有限公司的Uppergold型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采用金标准免疫斑点法检测,以血CRP>8mg/L为阳性,并于抗病毒治疗和抗菌对症治疗5d后复查血CRP水平,比较感染性患儿治疗前后血CRP水平的变化,以WBC计数>12×109/L为异常。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血CRP水平及WBC计数比较
细菌感染者血清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病毒感染者和正常对照者(P<0.01);而病毒感染者与正常对照者无差异(P>0.05),详见表1。
2.2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初期血CRP阳性率及WBC异常率比较
细菌感染者初期血清CRP阳性率、WBC异常率高于病毒感染者(P<0.01),细菌感染者初期血清CRP阳性率高于其WBC异常率(P<0.01)。
2.3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患者治疗后血CRP水平的比较
细菌感染组的平均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且细菌感染者血清CRP水平下降更明显,但仍高于病毒感染者(P<0.01)。
3讨论
C-反应蛋白(CRP)是1930年发现的一种感染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有高保守性、高稳定性特点,在防御感染及调节炎症过程中有一定作用[2]。正常人的血CRP水平很低,一般低于0.8mg/L,而正常人中CRP水平低于1.0mg/L人群所占比例达到99%。而当机体发生急性损伤或炎症反应时,CRP水平则在4h后迅速升高,约36~48h后达到峰值,上升幅度非常明显,CRP的最高水平可为正常水平的上百倍,经临床及时对症治疗后,一般7d左右快速降至正常水平。对于儿科就诊的疑似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目前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就是WBC计数及分类,但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发现部分存在细菌感染的患儿其WBC计数及分类变化并不显著,且WBC计数易受情绪、体温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使临床医生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CRP的水平不会受到性别、年龄、体温、贫血等因素的影响,与其他急性期的反应指标相比,CRP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作为细菌感染危重患者的一个衡量指标。本组研究显示,细菌感染者血清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病毒感染者和正常对照者(P<0.01),而病毒感染者与正常对照者之间CRP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细菌感染者初期血清CRP阳性率(93.2%)和WBC异常率(79.5%)均高于病毒感染者初期的血清CRP阳性率(10.6%)和WBC异常率(6.9%)(P<0.01)。且进一步分析显示细菌感染者初期血清CRP阳性率高于其WBC异常率(P<0.01),同样证实CRP作为急性相反应指标的优越性。CRP能帮助临床医生第一时间正确判断患儿感染的原因,以便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杀菌消炎或抗毒治疗,从而为危重患儿争取最佳抢救及治疗时机,避免造成严重后果。CRP水平变化还可用于监测患儿对临床治疗的反应及判断预后。本组研究对感染患儿治疗的第1d、3d、5d后的血清CRP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组的平均CRP水平要高于病毒感染组,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且细菌感染者血清CRP水平下降更明显,但仍高于病毒感染者(P<0.01)。因此,动态监测血CRP水平变化,可用来评价相应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的疗效,CRP迅速下降说明治疗有效,并可参考停药,缩短使用抗生素时间,降低感染复发率。
作者:崔渊 魏志全 李苏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