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思考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1.原始凭证不实。
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一是有的原始凭证无单位名称,有的虽然有单位,但不够确切;二是有的凭证名称与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不符;三是采取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2.凭证要素填写不全。
有些单位的会计凭证填写的不准确,不清楚。一是有的会计凭证没有填写摘要;二是有的摘要填写过于简单,不能说明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有的摘要填写过于复杂失去摘要的特点;三是有的填写的摘要与内容不符,以此进行舞弊,从而使收支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各项经济关系的界限。
3.会计核算不实。
一些企业在实际核算过程中,为了逃避国家税收和银行债务,不按照会计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想方设法挤占、虚列或漏记、少列成本、费用,隐瞒、转移或虚列收入。一是一些企业领导为了追求政绩,“以数某官”,成本费用该提的不提,该摊的不摊,收入核算“寅吃卯粮”;有的无视国家规定“以数谋私”,从本企业甚至小集团利益出发,任意扩大成本,隐匿收入,偷税漏税;还有的企业利用待处理或待摊销项目,调节盈亏、操纵利润。二是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在会计账簿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在列举债务时,不按债权、债务归属操作,造成负债不实,债权债务不对应,手续不合法、不完备,名存实亡、有名无实、纠纷频繁。三是一些企业为了逃避国家税收,有意无意少记漏提,侵占国家税款。
4.会计处理披露信息不实。
一是在财务核算过程中,滥用会计科目,虚列会计明细,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二是在财务指标分析上不真实,特别是在选用会计数据作综合性分析时,有的时点数据和时期数据计算口径不一致,缺乏可比性,三是在会计处理方法上,不按规定的处理方法,或逃避税收,或粉饰财务状况,骗取社会的信任。四是在披露信息上不实,诸如报喜不报忧,夸大业绩,回避隐患,误导企业信息使用人。
5.会计报表不实。
一是会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因素导致会计报表不实。二是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和察觉的失真行为。三是撇开账薄,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
国家和地方财政收支预算都是在上年财政收支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下一年实际预计新增收支内容而确定的,如果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国家或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的编制出现偏差,给国家造成损失,甚至可能引起错误的经济政策出台,使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政党运行环境受到破坏,导致国家宏观调控失控,严重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流动。
2.损害各方利益,导致企业亏损。
虚假的会计信息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投资信心,影响资本市场的正确发展,也延缓了经济发展。虚假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有可能得不到应有的投资收益,甚至蒙受巨大损失;对于企业的债权人来说,则会造成呆账或死账,形成债务纠纷和金融风险;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说,有可能进入瞎指挥,盲目管理状态并使企业的信誉水平大幅度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某些跟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人员从不同环节不同角度传递虚假的会计信息,从而导致企业亏损,倒闭。
3.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
会计信息失真还会造成管理混乱,为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滋生腐败,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失真的会计信息是经济犯罪的护身符和温床。如造假会计票据,乱摊成本,搞“两本账”隐瞒收入,偷漏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搞“小金库”供个人或小集体挥霍使用,有的通过歪曲会计信息让非法集资披上合法的外衣,使不法分子从中大量捞取外快,挪用集资款,造成经济犯罪活动。
4.引起股价震荡,扰乱证券市场。
企业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和动机,经营者可能与某些短期炒作、获取差价为目的的机构投资者走到一起,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借以操纵股市,牟取暴利,最终贻害社会和坑害广大股民。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1.加强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管。
为了确保会计信息具有较高相关性和可靠性,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有用信息,就必须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以及政府审计三方面着手,缩小会计与客观实际情况的出入,避免会计规定应用主观随意性,避免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会计工作秩序。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依据国家具体会计准则,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流程,确保会计人员在各种情况下,完成复杂的核算任务。要建立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的会计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定财务监督及内部稽核制度;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不设账外账,真实性反映所计量的经济事项。杜绝作假账等违反财会法规和制度的行为发生,准确核算收支,加强内部控制,自觉维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3.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产权制度。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资监管程序、协调机制等到内部工作制度,形成一整套国资监管的制度体系。按政企分开、区分竞争型和非竞争型领域,因企制宜,分类制定改革方案。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行业的企业可保持国有独资,也可在保持国有绝对控股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可采取战略投资控股、国有参股或国有控股、战略投资要重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正确处理出资人和企业之间的财产权利关系,明确与之相适应的责任界限。有效地堵住资产尤其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4.完善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
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一方面要靠内部监督,即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外部监督,建立以行政监督、社会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体系。通过建立科学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为会计信息的准确和真实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各级财政、税务、审计机关要依法加强企业财务检查和审计,核算上进行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必须予以纠正,对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对有关人员予以行政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5.提高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信息失真的归根到底是人员素质问题。一方面,企业领导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第一道防线。企业领导要把好审核关,不能让审核流于形式。同时,企业领导还应尊重会计人员的意见,支持会计人员的工作,不能以权谋私,以权压人,更不能纵容、指使会计人员造假。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要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要严格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维护国家财产安全;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
作者:王瑜 单位:大连市总工会劳动关系研究中心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