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经济管理教学思考

2021-05-25 14423 经济管理论文

一、加强经济管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一)外部环境、形势发展的需要。

自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经济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期。当前,面临下行压力、GDP增速放缓的经济新常态,要使中国经济触底反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国内外经济形势能力,全面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外部环境、经济形势发展决定了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不断培养造就一支懂经济、善管理的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因此,党校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主阵地,必须不断提高经济管理教学水平。

(二)教学对象能力提高的需要。

从党校的性质和职能来说,提高经济管理教学水平的对象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虽然教学对象单一,但面临的教学任务并不简单,因为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和经济管理能力参差不齐。目前党领导群体大多数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年代,有的高级领导干部甚至出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们的实践经验和领导能力水平及工作经验相对较高,但与当前的经济形势任务相比,整体经济管理水平不高,经济管理能力素质也不高,有的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有的缺乏实践经验,甚至个别领导干部还缺乏对经济管理重要地位的认识还不到位。因此,加强经济管理教育工作,提高学员经济管理水平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学科内在地位巩固的需要。

据有关组织人事部门统计,党政领导干部包括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参加党校学历教育人数中,学习经济管理专业人数高达65%以上,明显比党校其他专业人数多。但多年来,外界对党校学历教育文凭效力饱受争议,特别是2008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将此前“党校学历可以享受同等国民教育的有关待遇”的规定删去后,社会对此解读出现偏差,对党校学历教育,特别是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地位有一定冲击。由于过去宽进宽出的教学特点,党政领导干部虽然取得相应专业资格,但和目前经济形势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的新要求相此,他们的经济管理水平确实不高。为避免党校教育特别是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水平出现滑坡,巩固学科地位,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经济管理教学水平。

二、经济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济管理专业相对于党校所开设的其他专业来说起步较晚,存在课程设置不够规范不够合理、教学内容狭窄和教学模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

(一)课程设置方面。

目前,许多党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有的没有突出地方经济发展特色课,有的过于侧重经济管理一般性理论,有的没有注重干部能力提升,存在形式随意性,内容单一性问题。在具体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缺乏规范的课程标准和严格的监控管理。从而出现教师实际讲授的内容与教学计划、课程需求及目标所要求的内容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教师“有什么就教什么”、“熟悉什么就讲什么”,存在因教师设课现象。因此出现了非计划内容、内容缺失、内容错位及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按需施教。

(二)教学模式方面。

基于党校教学的特殊性,对于该门学科的教学如果按照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往往会背离党校经济管理教学的初衷,加之党校师资力量不足,各种教学资源尚不完善,使党校的经济管理教学面临着诸多的困难。目前,大多数教员尚未摆脱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传统单一教育教学模式,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现代培训方法运用的还不多。目前仍存着课堂面授,重教轻学,常使用讲授式,还不能适应党校教学特点,由于大多数都来自学校,没有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满足来自各个领域的领导干部的学习需求。对当今热点重点问题及经济形势分析不到位、不透彻,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自然也就不能引发学员主动学习的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三)师资力量方面。

目前党校师资力量普遍不强,很多年轻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党校任教的,他们的基本素质好,但缺乏教学经验,缺乏下基层接受锻炼和考验的机会,在短期内很难成长为党校教学的中坚。在党校教师待遇不景气的情况下,骨干教师流失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虽然各级党校都将经济管理课程作为领导干部进党校培训的主课,建立了经济管理教研部。但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亟需建立一个师资力量充足且教师能力水平高的经济管理教学团队。

三、完善经济管理教学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课程设置要合理规范。一是突出共性需要。

从满足学员的共同需要出发,开设讲述经济管理的一般原理通用的公共课,着重讲授带有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如经济管理的一般原理、职能、方法和手段。二是突出个体差异。考虑学员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和层次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因需施教、因材施教的措施进行课程设置。开设一些选修课和专修班,实行分灶就餐,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分不同级别的党政领导干部学员,分别专修《宏观经济管理学》、《中观经济管理学》、《微观经济管理学》,而不能搞“上下通吃”、搞“一刀切”。三是突出经济形势专题。结合当前实际,从当前国内及国际经济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出发,让管理者的思想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富具创新性。通过讲解现实中和实践中的经济管理工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四是突出地方特色专题。基层党校教师应该下大力气挖掘此专题,因为一般情况下,学员大多是本地领导干部,他们也急需了解本地特色的专题课,这样对他们的工作会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模式要丰富多样。

在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运用丰富多样的现代教育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是着眼主动参与,实行案例教学法。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工作中的一些场景,让学员把自己融入案例场景,供全体学员进行分析和讨论。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强化学员的主动性、参与性,让学员自己通过研究案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学员的能力培养。这样可为学员们的实际工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又对经济管理原理理论知识进行了掌握、理解、消化和吸收,切实提高学员的理性认知水平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着眼互动交流,实行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是指,以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导向,通过在现场教学基地设置教学课堂的形式,由教师、学员、教学现场基地人员就地发现问题,共同研究和解决的一种主动式、多面向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是通过让学员“零距离”接触丰富多彩“活教材”,与教师、其他学员与教学现场基地人员共同探讨、互动交流,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三是着眼体验探究,实行开放性实验教学法。开放性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再像以往简单地对实验本身进行讲述,而是让学员们探究性学习,安排学员结成小组亲自进行实验。教师主要是对学员进行启发和引导,充分激发学员的兴趣,提高其参与实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督促学员带着问题搜集资料,设计论证方案,对相应的实验进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加以分析研究。同时,教师对于学员想进行的实验要给予充分鼓励,并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员将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若实验出现误差,教师应帮助其分析原因,提出改正意见。若学生的实验结果较为理想,教师则要对学生予以充分肯定。

(三)师资力量要加大加强。

制定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满足经济管理教学的需要,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党性坚强、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一是强化师资培养。实施“名师工程”。定期评选一次学科带头人,给予他们相应的政策扶持,联系有关高校资深教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培养和指导,使学术功底好、党性坚强、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教学骨干。二是加大引人引智力度。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到党校任教,建立专项基金,给予引进的人才在家属安排、子女入学、工资待遇等方面政策优惠。着力构建“大师资”资源库。多形式、多渠道选聘客座教师,构建开放式、高层次的校外师资信息库,实现培训师资的柔性流动。三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师德建设责任制。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理想教育、法纪教育,对违反师德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不断提高和强化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党性锻炼。实行“严进宽出”的人员流动体制。除博士、硕士研究生可直接引进外,其他人员进入党校按照“凡进必考”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择优录用。对不适应党校教育工作的教师,每年分流1至2名到其它事业单位。

作者:李丽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