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影视资源应用

2021-05-25 19656 当代文学论文

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走进了一个读图时代,以电视、电影等为代表的影像媒体制造和传播的各种视觉符号影响并改变着大众的阅读趣向,文学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媒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1]。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中文系的传统主干课程,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读图时代给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带来的冲击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传统的文本阅读开始转向视觉阅读,“快餐式”文化消费成为一种时尚。当代大学生越来越热衷于观看电影和电视,影视作品唯美的视听效应、强烈的色彩感、形象的人物建构,强化了他们的阅读快感。但是,视觉阅读的感官刺激渐渐弱化了他们对经典文学文本阅读的兴趣,导致当代大学生“观看”作品的多,“阅读”作品的少。影视作品对学生的无形包围使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在课堂调研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讲台上竭尽全力地进行独角戏讲课,而学生则观看手机视频或者昏睡,即使有个别教师使用多媒体工具的,也只是站在电脑前给学生播放一个又一个厚重的填满文字的幻灯片。面对此种情况,如何因势利导,在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引进影视的元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地应用影视资料不仅可以充实课堂教学,而且能够激发当代大学生阅读文学原著的兴趣,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质。

二、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影视资源的应用

当前,几乎所有的经典作品都有相对应的影视作品,如《青春之歌》《红岩》《红旗谱》《李双双》《三年早知道》《人生》《陈奂生上城》《我们夫妇之间》《乔厂长上任记》等。甚至同一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改编成不同的艺术形式。如何合理地应用浩如烟海的影视资料,在当代文学课程的教改实践中非常重要。

(一)筛选接近原著精神风貌的影视资料

面对数量繁多、形式多样的当代文学作品影视资料,如何尽可能多地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观看进而阅读文学原著,就涉及文学影视资料的筛选问题。由于利益的驱使,很多作品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票房收入,导演或编剧会对作品进行大幅度删改,导致影视作品与原著或大相径庭,或形似神不似,这样的影视作品不仅无法传达原著的思想精髓,还会误导学生曲解原著。如果不加以甄别、筛选,随便拿一个或剪一段糟糕的影视资料引入课堂教学,会严重误导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使他们迷失于影像世界而无法回归文本。“没有一部影视改编作品能真正呈现出优秀文学作品文字背后那些深刻的意义和涵义”[2],在筛选影视资源时,选择的作品既要在一个时代、一个流派、一种体裁上被公认为最具有代表性,又要与实际教学密切关联且与原著精神风貌大体一致。如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倾城之恋》被先后改编成话剧、电影和电视剧。话剧版《倾城之恋》开场的粤语对白,对不懂粤语的学生来说听起来很吃力,而且有时候字幕和表演不同步,造成视觉和听觉的错位;电视剧版的《倾城之恋》则把一个短篇小说几乎扩充成了长篇小说,为了延长剧集,甚至无端添加了一些人和事,几乎颠覆了原著的主题思想,使作品变得面目全非;电影版的《倾城之恋》尽管选择的演员在形象气质上不是很贴近原著中的人物,但从情节安排、语言对白等方面来看,大体还是忠实于原著的。所以,在讲述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倾城之恋》时,可以选择与原著精神风貌大体一致的电影版的《倾城之恋》作为此作品的影视资源。张志公曾说过“教科书是教材编辑工作者编写出来的,但是一旦编出来,印成了书,就成了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这时教师有了双重性:既被教材所制约,又反过来制约教材。教材最终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么使用它”[3]。影视资料作为一种特殊的教材,它的使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筛选。

(二)通过课堂讨论对比原著与影视

课堂讨论环节对教学实践中活跃课堂气氛非常重要,它需要学生先阅读文学作品。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对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些时代政治色彩明显的作品,如“三红一创”(《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山保林”(《青松岭》《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有种本能的排斥,甚至只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他们宁愿在“穿越”和“武侠”制造的光怪陆离的世界中游离,也不愿走进红色经典的激情时代,如果强迫他们去阅读更会激起逆反心理。但相应的影视作品会以独有的汇集了光、影、声、画等手段的视觉审美形式,吸引当代大学生通过影视作品走进文本。从促进普及文学作品阅读这个角度来说,影视阅读要快很多。所以把筛选出来的那些经典影视资料,以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下去,并告知学生在每次课前必须完成文学文本阅读和影视资料的观看。也许通过画面走近语言,只是激发大学生回归文本阅读的一种无奈之举,但令笔者稍感欣慰的是,经过教学验证,绝大多数学生在观看完影视资料后会主动阅读原著,这必将有利于课堂互动环节的开展。要求学生观看影视作品是为了促进文学文本阅读,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和文学创造力。为了使课堂讨论有的放矢,节约课堂时间成本,教师可以每次课前针对所讲作品提几个相关问题,以备学生参考。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说过,文学文本是一个不能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学生由影视到原著,这中间的来回转换足以召唤他们尽其所能地发挥自己再创造的才能。教学实践证明,原著与影视对比的课堂讨论,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原著的理解,使学生对观看影视作品和阅读文学原著有了理性的认识。如在讨论刘震云的小说《手机》及同名电影作品时,有学生就提到导演冯小刚删去了原著中第一章和第三章的情节(这两章讲农村生活),只展开第二章,重点表现严守一和三个都市女性之间的情感纠纷,着力渲染现代人的信任危机。学生认为这样的删改很容易误导观众忽略原著中作者对农村生活书写的意图,从而只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多角恋故事上。作家莫言这样说过:“我认为小说一旦改编成影视剧就跟原著没多大关系了,电影是导演、演员们集体劳动的结晶……但小说只是给导演提供了思维的材料,也许小说中的某个情节、语言激发了导演的创作灵感。”[4]莫言的话一方面印证了很多文学作品与同名影视作品在精神气质上的貌合神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理性认识影视作品和文学原著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课堂讨论正是学生理性认识两者之间关系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当然,教师在学生激烈的讨论过程中也要注意进行正确的课堂引导。

(三)剪辑经典片断插入多媒体教学课件

除了组织学生课前观看影视资料和课堂讨论,对当代文学影视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就是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剪辑的经典影视片段。对于在读图时代中成长的大学生来说,当代文学的讲授方式如果只是抽象概括的语言文字表述或一张又一张枯燥的文字幻灯片的播放,不仅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面、信息量以及直观性的需求,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当代文学发展的每个阶段几乎都有相应的影视资料,在如今这个读图时代,如果把相关的影视资料剪辑成一个个片段,插入当代文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根据需要张弛有度地播放一些影视片段,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气氛,也能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作品。

三、当代文学教学中应用影视资源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影视资源的应用对促进当代文学教学的良性循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中也要适度,不能“只见影视,不见作品”,把文学文本和影视作品本末倒置。同时,要想利用好影视资料,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多下功夫,课件既不能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也不能单调乏味、毫无技术含量。

(一)避免影视作品在教学中本末倒置

在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引入影视作品,是为了满足读图时代大学生对更丰富的信息量的需求,最终的诉求是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影视作品只是教师正面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原著的一种辅助性工具,影视资料的插入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在具体应用时一定要适度合理,过多使用就会喧宾夺主,甚至本末倒置。由于影视作品对学生更具诱惑性,如果教师不及时正确引导,把握不好“度”,就会让学生一味沉浸于影视作品而无法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甚至会使学生把影视作品和文学文本混为一谈。文学最大的魅力是语言,影视最大的魅力是画面,不能在利用影视资料的过程中,使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忽略了文学文本语言的魅力,教师要把引导学生的重点放在对文学原著的阅读上。美国学者布鲁斯东说过:“小说的最终产品和电影的最终产品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美学种类,就像芭蕾舞不能和建筑艺术相同一样。”[5]因此,在文本分析讨论的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影视作品,更不能在课堂上把一部影视作品从头到尾播放给学生,否则就成了纯粹的影视文学欣赏了。另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插入影视片段时,必须正视当代文学学科的性质,不能制作得过于花哨,华而不实,否则学生的注意力会完全被吸引到变化多端的画面中,不愿再听教师的讲解,更难以探究影视作品的文学价值。

(二)强化教师的多媒体制作及操作技术

要利用好影视资料,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巧,不仅能够制作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还能自如而有节奏地在课堂上进行操作。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文字配图片,或一张张文字幻灯片的简单演示。所以,要提升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影视资料在教学环节中增光添彩,教师就要主动学习计算机的相关操作技术,如视频的剪辑、视频的插入以及图片的加工等。教师只有掌握了多媒体的制作及操作技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当然,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教师在当代文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要与学科性质、内容紧密结合,制作的内容既不能过于简单,形式单一,也不能贪多求全,文字过多、图片视频密集、信息量过大、重点不突出。这两类多媒体课件不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视听积极性,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作者:高芳艳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