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消费体育教学探析
体育作为一种消费,正逐渐成为百姓的共识。广场舞、自行车远足、散步、登山等户外活动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浓,热情越来越高,就是体育活动成为消费时尚的风向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是对风向标的准确把握和强力引导。不同的人群对体育消费的理解不会相同,需求当然也不会相同。学校体育是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学习内容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因此,学校体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体育消费,但是,学校体育对促进体育消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却是不言自喻,其途径不外乎如下几方面。
一、加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促进体育消费多元化发展
应该看到,目前的体育消费还是以公共服务消费为主。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不外乎两种,一是有时间的老年人,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为着健康和不感空虚而进行体育锻炼。一是有心情的中青年人,他们虽有工作压力,但要么是职场待遇好不需为生活奔命,要么是心态好不想为生活拚本钱,他们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这两类人的体育锻炼大多依赖社区提供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因此,他们目前的体育消费还是由政府财政买单,是一种公共服务消费。全面的体育消费应该是多元的,至少包括社会成员个体和社会成员团体。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能将这三元消费主体联系起来,形成全民健身的自觉意识,促进社会风尚向更积极、健康、文明、高雅的方向发展。首先,学校体育所培养的运动参与意识在互动中影响社区成员,让更多的人喜欢健身、喜欢运动、喜欢体育。在互动中参与,在参与中喜欢,在喜欢中运动、在运动中坚持,在坚持中形成习惯。这样,体育就会像喝咖啡、嚼槟榔一样迅速成为消费时尚。其次,学校体育所养成的技能技法在互动中提高社区成员,让更多的人塑造体育健美,在塑造中欣赏,在欣赏中完美,在完美中提高。对体育消费而言,体育美感可能比体育锻炼本身更让人愿意花钱,因为它能让自身价值更直接更全面地表现。无论是孤芳自赏,还是为悦己者容,健美都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心理满足。当社会进入小康之后,追求这种满足已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当然,学校体育在与社区体育互动过程中要实现上述两方面的引导作用,是需要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在体育教学中“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二、重视课内体育与课外体育的联动,激活体育消费的潜在因子
学生的体育消费占整个教育消费的比例不高,特别是中小学生,我们只要留心一下市面上的培训机构的“智”盛“体”衰就清楚了。智力培训遍地开花,门庭若市;体育培训机构少、规模少,门可罗雀。这种现状的形成是目前功利社会的功利教育观造成的。学校体育无力改变这种现状,但也不能忘了学校的社会教化职能,学校体育要力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要重视校内体育完成课程目标,而且要加强校外体育,让课内课外一体、校内校外联动,想方设法让学生热爱体育,从而影响家长的教育投资方向和行为,促进体育消费。为此,学校体育首先要走出去,要引导学生融入社区,使社区成为体育热土。有人在2013年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现状作了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70%的家长支持学生家庭体育,但直接参与的不到30%。经济发展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家长尚且如此,全国家长对学生的校外体育抱着叶公好龙的心理也就好理解了。学校体育真的该走出课堂去了,走出去做什么呢,转变家长的观念,是第一位的工作。首先,要让家长有着正确的起点意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是广大家长孜孜以求的起点意识,也是家长精英教育观第一步曲。这种教育观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目前这第一步迈得往往有点不得法,说白了就是智力的单项突破。其实家长也明白最好的教育其实是包含最棒的身体和最阳光的心理的。在功利的诱惑下,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把鱼丢掉了,可是这一丢就忘记了再拾起来,或者根本就没有打算拾起来。不经意间,体育就被精英教育在起点给精简掉了。因此学校的体育教学就要想方设法让家长对孩子的体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最起码不能被告遗忘。让孩子在双休日能跟父母“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回归精英教育的本位,给小学生减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游戏去玩耍去锻炼。其次是帮助家长增进智体互利意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人书”随着“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文化而根植于家长的潜意识中。担心参加体育锻炼而影响孩子学习的家长太多了,他们其实也明白适度的体育运动对智力发展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就是因为对孩子的前途太在意,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毕恭毕敬,诚恐诚惶,心态决定行为,优待智育亏待体育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去除“学而优则仕”的心魔,确实非体育教学孤军奋战之所能,好在随着劳动力资源化的不断加深,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这种心魔的内外环境已经逐步恶化,体育教学力促它的迅速萎缩,让体育与智育互相促进应该是时候了。
三、促进全面的体育健康习惯的养成,让体育消费成为民生的基本消费之一
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广场舞由城里走到乡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但对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却还不容乐观。“亚健康”三个字在各种媒体中频闪,而“亚健康”大多表现在心理方面,如烦躁不安、惊悸少眠、寡言忧郁等。“中华医学会曾对33个城市的33万各阶层人士做了一次随机调查,结论是:我国亚健康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70%,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中年人高于青年人。而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的亚健康发生率高达70%以上。以前是35岁的知识分子占多数,现在有许多年轻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症状。”而“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因此,促进全面的体育健康习惯的养成,不仅是体育教学的目的所在,也是体育消费的基本宗旨。造成这种状况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职场竞争在,发展压力大,很多人往往为了争取发展的空间,而不得不一再压缩自省空间,让他们没有时间打理自己的心情,久而久之就成了心理障碍。第二是网络给了人们一个虚拟的世界,却让人疏远了现实世界,虚拟的快感很可能加重现实的不快,人们往往积久成患。第三是没有全面的体育健康习惯。人们再忙可能都会工余饭后去伸伸腰、抬抬腿,但对自己内心的烦躁却顾不上找人交流排解。学校体育教学应加大力度让学生学会心理自慰、心理他疗,养成全面的体育健康习惯。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排解不良心理情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积极主动是前提,循序渐进是基础,持之以恒是保障。学生在这三个方面做到位了,其全面的体育健康习惯也就基本形成了。其次,体育教学要强化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训练。在方法的训练上应讲究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传统养生技法与现代健身方法相结合,二是自慰排遣与他人疏导相结合,三是情绪发泄与物理排解相结合。全面健康习惯的养成对体育消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促进体育消费成为民生的基本消费。可以设想一下,我们内心焦虑时,就会想办法来独坐静处排解这种焦虑,这时一本淡薄名利劝人无为的道家的书可能就成了我们的手中至爱。看看,消费不就来了么?总之,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在体育消费,但是,成功的体育教学不但是引导体育消费的直接动力,而且是促进体育消费的恒久源泉。
作者:刘厚国 单位:湖南省衡南县洲市中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