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思考

2021-05-25 11660 医学教育论文

80年代末,全科医学作为一个崭新的医学专业名词被引进中国。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腾飞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对生活质量有了一定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越来越受到我国人民的重视。因此,卫生部提出改革卫生服务体系,教育部也相继提出将开展全科医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体系改革的措施之一。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都在强调以疾病为中心,所以多年来的医疗服务体系越来越专科化。为适应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发展的需要,全科医学教育作为一个新兴教育在我国开展的时间相对较短,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带头对全科医学教育模式进行不断实践和摸索,目前我国仍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教育。本文以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和经验为启示,结合地方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的开展情况,思考地方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促进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

1全科医学与全科医学教育的内涵

全科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学科,是在通科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可概括为:以医疗为核心,集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以一级预防(即无病防病)和二级预防(有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主;服务对象不受性别、年龄、病因、病种的限制;服务空间突破医院门诊和病房可深入患者家庭。所以全科医生是在拥有通科医生实力的基础上具备更高综合素质的社区医生,主要解决社区里常见的健康问题,必要时还能够提供专科转诊意见。据世界各地调查结果统计显示,所有病人中5%的患者需要专科医生治疗,而95%的健康问题可通过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来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引起了人民群众对健康水平的重视。与此同时迅猛更新的科学技术也快速提升了我国的医疗诊治水平,这使得我国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利用卫生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方面的服务是全科医生的职责,在我国经过正规教育或培训的全科医生数量无法满足公众所需的社区卫生服务。1999年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原则。2000年我国基本构建了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框架。卫生部和人事部在2001年举行了全科医师资格认证考试。2004年“全科医学专科医师会员资格认证试点工作方案”出台,试点工作启动。同年,卫生部针对本科医学毕业生制定了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标准,即为时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结束以后,由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组织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可获得《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并作为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的资格认可。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临床医学教育,再接受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现阶段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借鉴了国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即医学基础教育、毕业后的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三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模式主要有:

(1)医学基础知识教育,主要以本科阶段学习的医学生为教育对象。我国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全科医学核心知识、技能为必修或选修的理论课程,以完成医学基础知识教育。但大部分的医学院校仍以开设临床医学课程或中西医课程来完成基础知识教育。

(2)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以本科应届毕业生为对象,培训结束以后需考取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这类似于国外毕业后专业教育,是现阶段开展全科医学教育主要的方式。

(3)岗位培训,分为两种:一是在岗专科医师转向全科医师的转岗培训,一是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我国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主要是指对已经从是全科医师工作的人员进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法、新信息、新发展和有关政府在管理上的新政策、制度、规定方面的教育。是现阶段开展全科医学教育重要的方式。

2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开展情况

强调以健康为中心的全科医学改变了传统医学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我国各大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全科医学教育与培训。截止2010年,在我国具有临床医学专业的128所医学高校中,仅有63所高校在理论课程中开设有《全科医学概论》,其中14所院校将其设为必修课程,其余均设为选修课程,而设置全科医学系或教研室以承担理论教学的高校只有27所,大部分院校的全科医学课程是由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或其他学科负责承担。而全科医学实习课的开设在63所高校里仅仅只有12所。1989年全国首个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在首都医科大学建立。2000年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成立于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将全科医生培训与学位教育接轨,制定了全科医生规范化“5+3”和“3+2”模式综合方案,前者与临床专业硕士接轨,后者与成人学历专升本学历学位接轨。2001年广州医学院开办了全科医学专业方向选修班并开设全科医学实习课。2004年山东滨州医学院成立了全科医学系,初步建立起以教授、博士为学科带头人,硕士为主体的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启动全科医学“临床医学硕士培养衔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建设”,探索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四证合一”的课程建设。2011年广州医学院首创国内与国外联合培养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项目。同年,广西医科大学成立全科医学学院,实行了“3.5+1.5”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即三年半理论学习,一年半实践教学。

3地方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思考

目前我国基层保健服务者和社区卫生服务者的业务素质还普遍偏低,而地方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的办学目的应该首先满足基层、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师壮大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促进基层卫生保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地方医学院校要培养出全科医师的能力还非常有限,各地方医学院校结合实际条件利用有限资源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方式主要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岗位培训两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在校临床专业本科医学生为对象,先接受5年临床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而言,地方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问题存在于培训以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这与专科培训没有太大的区分,因此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存在误区,比如:认为全科医学是多个专科的简单叠加或拼凑、中医教学可以替代全科教育、全科医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成为专家。面对规范化培训耗时较长与当前急需全科医学人才的矛盾,全科医生岗位培训成了地方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最主要的过渡性措施。其培训对象大部分为专科在岗医师,小部分为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提升业务水平的全科医师。其培训目的是为其开阔思路,让其掌握新概念,了解全科医疗思维和临床全新的诊疗模式。可是岗位培训能否强化不同水平医师的薄弱环节,这是存在很大争议的问题。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过于片面,甚至存在误区;岗位培训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全科医师相关配套政策目前并不完善,其从业环境不太理想,发展前景不如专科医师明朗,其待遇、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大部分接受过全科医师培训的医学生、医师最终并选择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数量也并不多。这样的情况下地方医学院校应怎样进行全科医学教育上的改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各科室应派专人接受全科医师师资培训,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互动,将全科医学的理念与原则切实带到实践教学中,并对岗前培训的专科医师、全科医师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满足不同需要的进修课程;除此之外让医学生在专科科室里实习的同时,带学生到社区开展医疗、预防、康复等服务及各种宣传活动,使学生尽早接触社区卫生服务,加深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学校还可邀请社区医疗卫生人员举办讲座,请卫生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学术会议,使学生了解怎样在社区开展六位一体的社区服务。地方医学院校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利用有限的资源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在促进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地方医疗卫生的改革和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作者:李佳凌 邹礼乐 巫岳龙 单位:泸州医学院形态实验中心 泸州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