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仅在单位会计控制中占据主导地位,还是保证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的重要前提。受国家公共财政体制不断深化的影响,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进行也从未间断过,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原有的会计制度,已逐渐不能够跟上新时期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步伐,使得现行的事业会计制度呈现出一些或轻或重的问题,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已不能再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行事业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信息不全面,不符合实际。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不能正确反映出事业单位当期实际成本费用,另一方面是对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反映不全面。
(2)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影响。如果收入支出的反映数据不配比、不规范,就无法发现其中存在的实质问题,更不能准确分析事业单位预算经费管理的优劣,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3)影响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有很多事业单位都会有附属机构的存在,在我国属于普遍现象,但是这些机构开展非独立经营活动发的收支业务又采用收付实现制,会与事业单位的事业活动形成对立面,进而影响信息的可理解性。
2.处理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
(1)在固定资产折旧中,对于年限的界定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用于折旧的方法也比较固定和单一;新会计制度中,对于折旧年限的界定同样没有给出答案,固定资产中加速折旧问题的存在也没有考虑到,并且在新会计制度的折旧方法中,直线法也忽略了折旧时净残值的问题。
(2)对固定资产的减值没有反应出来,这是因为虚体通过折旧反映的固定资产净值的缺点。
(3)将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支出,然后按照虚体折旧来处理,实际上于核算本身而言实际意义不大。
3.约束监督机制的问题
实际上,有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仅仅是被当作一个摆设,甚至于无,因经济利益的问题经常会贯穿在审计机构领导人和员工之间,所以下级经常会受到上级的约束,使得约束监督机制从内到外都无法很好的发挥作用。另外,财政部门往往会在预算分配方面进行重点考虑,却忽略分配之后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影响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自身的作用的发挥;并且现阶段对于审计监督机构的设立不够,难以形成规范在序的外部监督体系。
4.事业单位通用会计制度与行业会计制度并行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类型大致上可分为三类:从事公益服务类的事业单位,依据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属于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中公益服务类的事业单位占据了大部分的位置;并且后两种事业单位执行的都不是通用会计制度,即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分别执行新会计制度和行业会计制度,导致同是事业单位却可能执行不同会计制度局面的出现。只是这种划分对于行业的特殊性强调过高,且有所忽略会计管理本身的要求,会使得行业不断的细化,出现更多的性行业会计制度,增加新的会计科目和内容,影响到制度的稳定性。
5.专业财务人员的缺乏
当前在财会教育方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没有作为学校或培训机构重点教学的内容,使得学员对此操作性不强;另外,现在有很多会计人员并非是会计专业毕业的,是由其他非会计岗位转岗而来的,虽然有接受过会计从业的教育与培训,但是后期由于缺乏学习交流、业务能力不强,会很容易落后他人,致使记账不用心、经常出错、手续没有办全和会计资料无法完整保全的问题时有发生;而且,会计人员经常是一个人做多个人的工作,不仅可以记账、保管资料,有时甚至还能决定经济业务的方向,使得这些岗位之间无法相互制约和监督,甚至有的会计人员会因为个人的私心挪用公款、接受他人的贿赂等,对会计工作的质量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变虚提折旧为试题折旧,进行资产的减值测试
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采用的是虚体折旧,事业单位若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可为实提折旧创造条件,如此一来,折旧方法就不止直线法一种,完全可以根据单位自身的管理要求和区别不同种类的固定资产,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同时解决折旧年限、净残值等问题。不仅如此,对于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减值测试也可以实施,从而得到其资产价值更进一步的准确计量结果。
2.实行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
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对会计工作岗位实行责任制是无可避免的。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要根据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人员的合理科学分工,这样不仅可以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还可以加强员工相互之间的制约和监督;另外,在对会计人员进行合理分配的同时,对于会计岗位的设置也要做到与单位内部管理和会计业务相互呼应,从而保证各岗位之间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分清每个人的责任,关于业务往来的问题一定要记录清楚;不仅如此,同一个会计人员所负责的工作不能一样,为的是防止员工犯错时将自己的错误刻意隐瞒、单位不能及时发现,进而给单位酿成大祸。为了让会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竞争力,单位内部可定期对各工作岗位进行考核,实行一些奖惩制度来激励大家。
3.科学编制财务报表
根据对我国现状的了解,一般企业的经营性质已慢慢最为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质靠近的趋势,因此,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制度,保持与一般企业三大报表的性质一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现金流量表也应该高度重视,就现金流量表而言,其本身就可以客观准确的表现出事业单位的财务现状,因为它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所以能够对单位现金流量进行预测,进而可以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效益的提高。
4.对事业单位会计规范的进一步完善
通用会计制度和行业会计制度是目前在事业单位中并存的一种局面,而将事业单位统称为非营利性组织,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基于事业单位分类明确的基础上而得出的。在这种情况下,可制定一致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制度就由准则来进行代替,再在准则的基础上来制定基本标准和具体标准,不管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都能适用。考虑到不同行业会有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和自身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准则。鉴于预算管理对一些单位的特殊性,应重点考虑预算管理指标与会计核算指标口径衔接的问题,可以在对预算资金严格监控的条件下,通过准则加以规范,制定相应的报告条例,即提供特殊格式的会计报表,严格规范其报告程序等。这就使得预算管理与会计自身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会计更好的为单位管理服务。
5.加强事业单位的约管机制
事业单位和领导作为会计人员依附的主体,使得内部监督的制度不仅无法加强,还会让会计人员失去独立性。针对这一问题,单位可以设置专职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专职人员,尤其负责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全方位的落实到位,实行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结合内部组织管理的实际需要可将内部控制制度做些相应的调整,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能够行之有效,从而起到规范的作用。同样的,每项工作中都会有不同的操作手续,会计人员不可遗漏,严格执行各项工作中报告、批准、执行、记录、授权等程序,不可马虎大意,这样当有问题出现的时候相关手续找到具体负责人,避免会计人员承担不必要的过失;为了保证财务会计制度能够在内部有效的执行,单位要考虑到管理层会对内部制度实施产生的反应及对制度实行带来的影响等,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正常的执行。
三、结语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我国不仅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事业单位会计规范体系,还提高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整体管理水平。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总额在逐年增加,在这种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预算管理、适应国库管理制度的发展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有效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作者:王娟 单位:吉林省东丰县财政局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