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高中阶段是学生紧张学习,迎接高考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发展兴趣,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人生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终身学习的顺利开展和人生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基于不同的学科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一、构建和谐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创新
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如认知方式的差异、兴趣、学习心境和教学情境等。我们教育者需要努力构建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班级分组、小团队互帮互助学习,引导学生良性竞争。同时,教师应做到努力尊重和关心学生,构建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平等和谐关系。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课堂教学情境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如角色扮演、分组辩论、自主讨论、社会调查和野外实践考察等,都可视学情具体运用。具体来说如下———1.运用图表进行地理思维的训练。图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表达方法,也是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等考试中的重点考察内容,它可以把地理事物直观地表现出来,形象化地表达空间概念、空间位置和空间结构联系等。在讲授新课或进行复习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图文相结合的训练,努力让学生做到“看图说话”。通过将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图像化,帮助学生打破死记硬背的一贯模式,轻松提高记忆效率。
2.有效构建问题情境,促进探究型课堂的形成。问题的设置必须突出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迁移性等。趣味性的问题设置更加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或知识结构。如农业地域类型的讲解完全可以基于农村或县城学生生源的特点,基于当地的农业类型来引导学生思考当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学生新知识的增长也必须基于特定的增长点。如在讲授海陆风时,应率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物理中的“比热容”这个概念,从而引出大气的热力运动规律。
3.深入挖掘教材,适当进行拓展。对于区域地理的教学,我们常常会面临教材内容的具体讲解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的窘境,而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分析区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提出有效的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的能力。为此,教师要基于教材,深挖教材,联系生活进行拓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借鉴其他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地理学科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因此,在讲解自然地理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物理学知识。如在讲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可以介绍电磁场的一些基本理论: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所形成的电场必然能产生磁场,从而影响到地球磁场的稳定性;在讲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时,可以通过介绍一些基本的欧氏几何数学原理,由求三维空间特定点的位置的数学对象———X、Y和Z,来引出GPS的定位要素:经度(X)、纬度(Y)和海拔(Z)。
三、改革评价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环节,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反馈、调控和改善等功能。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从课堂表现、作业、活动和检测等四个部分开展。在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讨论、讲解、提问和答问等,改变唯分数的评价导向。如在平时学习中通过角色扮演,成为区域规划人员,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有效的措施。而后在教师点评过程中,既要对学生回答中知识要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点评,更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强调思维的逻辑性和缜密性。在作业布置时,需要考虑不同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差异,设必做题、选做题和拓展题。在习题讲解中,组织学生比赛,鼓励学生快速、准确地判断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从学生的反应速度、准确性和回答的条理性等方面开展评价。在考试之后的试卷点评中,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自身知识体系和能力与考试说明、考试标准之间的距离。以每个学生自身的成长轨迹为参照,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挖掘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进步和亮点。教材中的“单元活动”是有效实现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如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的教学,完全可以结合学校周边的情况,选取一个特定的小区域来让学生进行实地探究,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制订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思路。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逐步让渡出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变成课堂教学的主导,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需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特别是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采取有效策略,让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感受到这门学科的人文性与科学性。
作者:景康 李小宝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第六高级中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0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