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与国民经济发展研究
一、引言
影子银行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它被定义为不被银行监管体系所囊括的各种信用中介。近几年来随着影子银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业务的不断拓展,它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以前年度有很多研究都集中在影子银行带来的风险问题上,对其积极作用很少有人谈及并研究。因而本文想试图在承认存在风险的前提下,探讨是否影子银行对国民经济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二、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
(一)金融抑制的凸显导致影子银行的发展
经济学家E.S.肖和R.I.麦金农提出的“金融压抑”学说恰好描述了我国目前实体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现状。即政府过度干预后者,致使其发展迟缓,进而成为前者发展的枷锁,最后酿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迟缓二者的恶性循环。政府设立包括贷存比指标等在内的诸多限制指标,旨在维护商业银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度过当时经济困境。随着银行内外部风险因素的消除或减弱,理应改变或摒弃。在金融抑制下,商业银行由于贷款利率限制很难充分放款;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造成储蓄资本的闲置。这就给影子银行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可能。
(二)政策目标的不同博弈导致了影子银行的产生
政府一方面要求天量信贷资金支持经济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又限于通胀压力或法律规定,进而对贷款额度进行限制。因此二者博弈就出现了影子银行。比如在地方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或者城镇化改造中,需要大量资金,然而银行所提供的信贷有时只是杯水车薪。又限于预算法的规定,地方政府在城市基础建设过程中只能依赖项目融资来筹集资金,而项目融资在银行难以借到款的情况下通常转向影子银行融资。
(三)作为银行的有益补充而催生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先天的弥补了银行的不足。银行作为金融领域的上层猎食者,其服务对象与获利对象都与处于下层的影子银行大有不同。银行无法对中小型企业、私人企业充分的了解,即使拥有其资产负债表,也很难对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做出有效估计。而一些地方的金融机构则不然,他们深知其背景,是否可贷,贷多贷少,都完全取决于它们自身意愿以及对其的深入了解。
三、影子银行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部分政治因素在金融领域形成的现象:特别是管制利率。它并不能代表市场上货币真正的供求关系。而民间借贷充分反映出市场上的资金状况,是真实利率的体现。
2.积极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弥补了商业银行的不足。许多身处困境的中小企业在企业运作过程中都面临着资金吃紧的问题。要想解决资金紧缺就得通过贷款,而从银行贷款审批严格、时间拖沓。因此,中小企业更倾向于向市场灵活的影子银行融资。
(二)消极影响
1.影子银行成为金融危机的又一催化剂。影子银行作为另一种变相运用天量资金的媒介,其杠杆效应造成的流动性风险更是需要倍加关注。由于影子银行的信息不完全,范围不明确,影子银行从诞生起就是不确定性的化身。人们不知道危机何时爆发、从什么领域出现、通过何种途径传导,因此就无法对影子银行风险做出有效的预测与防范;而且当危机爆发后,从识别到做出反应会有很长的时滞。
2.影子银行会削弱中央银行货币的调控力度。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直接控制货币投放的手段之一:当市场发生通胀时,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市场上相应的流动性就减少。然而,当商业银行将表内业务移至表外,通过推出理财产品,将大量存款绕过存款准备金的覆盖,这使得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大打折扣,央行控制货币投放量的能力也被削弱。
四、对影子银行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迫切需要对我国影子银行的概念和范围做出明晰的界定
影子银行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创新模式,其业务领域尚不明确。这种不确定性不利于监管部门对其达成客观科学的认识,妨碍了对其进行适度监管,有一些本身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又本该纳入监管的部分并没有纳入考核,这样为我国金融行业埋下了隐患。因此,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在充分考量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后,对我国的影子银行进行法律界定,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国影子银行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逐步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特别是加强对民间信贷的监管
由于我国实行分业监管制度,彼此之间缺乏有效合理的制度安排,更缺乏实质性的监管合作。这种监管模式为监管套利留下了空间,更使得监管机构在控制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时有很大的难度,不是相互推诿,而是彼此无权干涉。因此,为了避免出现监管范围的重叠和留白,应当建立统一的监管机制,才能保证金融创新产品在统一的监管下安全健康的运行。
(三)迁徙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法,对影子银行投资标的进行分类并设限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我们有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级分类标准。这有利于商业银行事前划定贷款风险,是一种层面上的预警机制;也便捷了商业银行了解贷款质量;即使发现贷款难以收回的问题,也有利于商业银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因此将影子银行各项业务纳入相关部门监管,并将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引入影子银行体系,必将规范化影子银行发展。
作者:白杨 张超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