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研究论文
1辨证论治
朱智耀等将DPN分为:
①肝肾不足,络气虚滞证,治法:滋补肝肾、益气通络,方药:山萸肉10g,龟板15g,狗脊10g,牛膝10g,生黄芪30g,川桂枝10g,炒穿山甲10g;
②肝肾亏虚、络脉瘀阻证,治法:滋补肝肾、化瘀通络,方药:枸杞10g,山萸肉10g,狗脊15g,牛膝12g,土元10g,丹参30g,当归12g,全蝎10g,蜈蚣2条;
③气阴两虚、络虚风动证,治法:益气养阴、息风通络,方药:黄芪15g,太子参15g,生地15g,山萸肉12g,全蝎10g,蜈蚣10g,白僵蚕10g,当归12g,丹参30g,土元10g。张海生等将DPN分为:
①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以玉液汤加味;
②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型,治宜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方以左归饮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③气虚、痰瘀阻络型,治宜益气化痰、活血通络,方以温胆汤加味;
④阴阳两虚、痰瘀互阻型,治宜阴阳双补、化痰活血、通络止痛,方选金匮肾气丸、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加减。杨照华等将DPN分为:
①气阴两虚证,治则: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药用:黄芪、白芍、生地、山药、玄参、山萸肉、桂枝、葛根、鸡血藤、当归、丹参、水蛭、枳壳;
②痰瘀痹阻证,治则:活血化瘀、豁痰通络,方选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法半夏、陈皮、白芥子、茯苓、白芷、生甘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鸡血藤、延胡索;蜈蚣、全蝎、白花蛇、蚂蚁等;
③肝肾阴虚证,治则: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熄风通络,药用:黄精、熟地、当归、生地、山茱萸、桑寄生、怀牛膝、女贞子、旱莲草、续断、狗脊、地龙等。
2专方专药
李辉等将82例DPN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除湿通络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40例)给予甲钴胺片口服,6周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证候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振动觉阈值有效率为72.5%,对照组为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志龙等发现,益气养血、活血化痰、通络止痛中药黄芪箭丸,改善DPN患者的麻木疗效优于卡马西平。林晓和杨宏杰将120例肾虚血瘀型DPN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60例)、西医对照组(30例)和中医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中医治疗组服用蛭萸汤,西医对照组口服弥可保片、培达,中医对照组服用中汇糖脉康冲剂,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结果显示,
①中医治疗组中医证候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8.3%,西医对照组和中医对照组证候与神经传导改善总有效率均分别为53.3%和50.0%;中医治疗组的中医证候和神经传导速度疗效均显著优于中、西医对照组(P<0.01);
②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中医治疗组与中、西医对照组比较,其总积分降低更加显著(P<0.01);
③治疗后,中医治疗组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西医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亦明显降低(P<0.05),且中医治疗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较中医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5);
④治疗后,中医治疗组患者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提高(P<0.01),西医对照组患者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亦显著提高(P<0.05);中医治疗组与中、西医对照组比较,其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提高(P<0.05)。方朝晖和赵进东将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甲钴胺,治疗组口服芪归糖痛宁颗粒,疗程3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73.3%)(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显著,且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实验研究
张文风等应用益气活血通络中药(黄芪、桂枝、延胡索、水蛭、地龙、麦门冬、葛根、生地黄)治疗并发DPN的大鼠,可使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加快、血液流变学改善,疗效优于甲钴胺。穆晓红等将DP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弥可保组、糖痹康(由黄芪、女贞子、桂枝、赤芍、黄芩、黄连、水蛭组成)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共给药16周;结果显示,治疗16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弥可保组在4、8、12、16周可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P<0.05),糖痹康低、中、高剂量组在各周均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P<0.05);与弥可保组比较,糖痹康高剂量组在16周时有更加明显的改善效果(P<0.05)。张秋娟等选用Wistar大鼠100只,其中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在链脲佐菌素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n=85)基础上制备实验性DPN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60只实验性DPN大鼠,分为3组,即电针经穴组、电针非经穴组、模型对照组,每组20只;
①电针经穴组:取肾俞(双)、足三里(双)穴,将大鼠固定,针刺0.5cm,并接电针治疗仪,连续波,频率2Hz,每次20min,隔日1次,共治疗12次;
②电针非经穴组:将大鼠尾尖作为刺激点,具体方法和治疗次数同电针经穴组;
③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只作与电针经穴组相同的固定;
④正常对照组:作与电针经穴组相同的固定,结果显示,
①各组大鼠造模4周时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电针经穴组经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但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电针非经穴组大鼠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各组大鼠造模8周时坐骨神经超微结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模糊、松散、排列紊乱,出现空泡状缺损;电针非经穴组大鼠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松散、排列紊乱,出现断裂或空泡状缺损;电针经穴组大鼠坐骨神经髓纤维髓鞘结构损伤脱失的程度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减轻,但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于洋等观察到芪藤通络饮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组织的代谢功能,提高神经元的存活,有利于神经的再生和修复,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大鼠坐骨神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4小结
DPN发病机制复杂,氧化应激反应在DPN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医治疗DPN以益气、活血、通络的药物为主,清热、利湿药为辅。近年中医药对DPN的诊治不断发展,成绩可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①对DPN的病因病机认识尚不统一,相关方药众多,难以临床推广;
②中医药治疗DPN的实验研究多针对某一环节,尚不能完全解释中医药治疗的内在机制。应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提高DPN的中医药治疗水平。
作者:吕树泉 张淑芳 苏秀海 单位: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河北省糖尿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60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