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研究
一、破解作文教学中困惑的策略
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难题与困惑,还需我们进一步去探究,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多从实际出发,在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上下功夫,这里,笔者结合多年实践,谨就作文教学瓶颈,着力谈谈解决作文教学困惑的具体策略:
1.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更重要的是内在驱动学生习作,而不是靠外在逼迫。因而教师需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兴趣,从而最终让他们爱上作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和人物,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比如可以多鼓励,发现闪光点,或者通过班级小报,手抄报,乃至投稿发表等途径,鼓励学生写作,坚持写下去。大量实践证明,作文教学要想真正让学生能够写出一点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他们,激发他们兴趣,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中的“要我写”为“我要写”。只要教师不断坚持,不断鼓励,最终学生自然会对习作报以很大热情,其主观能动性也得以发挥。
2.拓宽素材,让学生活写
罗丹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没的眼睛。因而教师需要拓展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回归生活,鼓励他们多观察生活,多留心,多思考,多体验,丰富自己的人生积淀,为他们将来写好有深度的作文提供铺垫。可以让学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或者随感,等等,形式可以多样,但重点是维他命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坚持,既能让学生不断练笔,更重要的是丰富学生人生阅历,养成一种思考观察的习惯。日积月累,学生就积累了素材。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那种“腹中空空,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3.强化指导,让学生善写
当然在学生作文的同时,我们也要反省一下自己的作文教学。有的教师教学时,训练目标不明确,训练过程随心所欲,拖泥带水,或者教学的过程太粗,造成学生如此不会写,写不具体,尤其是训练的过程,没有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习作。这也造成了学生习作上困惑的一大原因。针对作文教学来说,除了解决素材、内容问题,更重要的怎样写。而这恰恰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很多老师也重视这一点,比如针对具体一篇习作,从选材,主题,到立意,等等,都在重写地讲,不仅让学生厌烦,而且还让学生觉得离题万里。因而教师一方面从自身出发,多写下水文,多研究作文教学,要求“力求不犯低级错误:立意偏颇,划入低分;主题偏激,划入另类”;对于作文基础好的学生,要求“力求做到:以题目贯穿始终;形象具体,感情真挚”;而对于习作有难度的学生,则要求“力求做到:文通字顺,立意准确;掌握技巧,制造亮点”。
4.磨砺意志,让学生勤写
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须要多多练笔,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练笔形式。叶圣陶先生曾明示: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写,一两句也可以。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练习写作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当然,对当天优秀的日记或进步较大的日记,一定要在班上表扬或者在全班朗读,让学生体验习作成功之乐。这样学生就会期待收回日记,急于再次表达。对学生来说,提高习作水平不是一撮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因而让学生坚持写,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锻炼他们意志与品质“若没有毅力,成功永远可望而不可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头来,也是徒劳。”因而在具体作文教学中,则需要鼓励学生坚持写作,长期坚持下去,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通过教师外在压力以及种种措施,鼓励他们写下去,不断坚持下去。这里,教师也可以发挥典型作用,引导学生向先进学习,从而自觉勤奋写作,养成良好习作的习惯。作文教学中,如果只一味强迫学生写作,最终只会让学生害怕写作;而从内心去激发学生写作,才会让学生爱上习作。而这除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身边人,身边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多鼓励,通过不同形式激发他们,把写作真正当作一种表达的需要,当作一种乐趣。
二、结语
总之,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不好作文,问题有很多,甚至不同学生不同问题;而解决问题又很多,甚至不同老师不同“绝活”。这里,笔者针对初中习作困惑概括不全面,解决问题更是一家之言,但无论怎样,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正写出好作文呢,就必须静下心来,从学生个体出发,认真做好研究,从而有针对性解决学生习作个性问题,为有效作文教学夯实基础,最终把学生习作水平提升更高境界。
作者:陶登鹰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小学
第二篇: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一、融入生活,储备写作素材
1.品读自然
大自然是一部活的教材,蕴含着丰富、鲜活的写作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校园,拥抱自然。爬山戏水,看日出日落,观花开花谢,听虫鸣蛙叫,嗅花香闻草味让学生在观察、聆听、欣赏、感悟、思考中,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体会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萌生无尽的遐想。
2.体验生活
生活有多丰富,作文就有多宽广。带领学生放风筝、捉迷藏、野炊、旅行收获快乐,留下回忆。让学生多关注父母每天所做的事,体会父母的劳作之苦,激发感恩之情。鼓励学生学会洗衣做饭、整理内务、打扫房间,体会劳动的乐趣。引导学生多留心校园内外焦点、热点话题,引发思考,发表看法。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积蓄情感,丰富素材储备,学生写作时才会“有米下锅”,写作灵感才会不约而至,学生对写作自然乐不思蜀,由能写转向会写、乐写。
二、扎实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1.整合读写,增加练笔机会
(1)深入研读课文,把握文本特点,寻找习作练点。通过仿写于精彩处、补写于留白处、改写于特别处、续写于含蓄处等练笔方法,打开读写通道,以读促写,以写固读,让读与写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2)注重课外阅读。效在课内,功在课外,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阅读量,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信息储量,方可厚积薄发,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3)传授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做读书笔记的一些方法,如摘录式、体会式、提纲式、批注式等方法。读写有机整合,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促进了写作训练,可谓“一箭双雕”。
2.记录生活,拓宽练笔渠道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随时关注学生想什么,做什么,学生身边发生了什么,教师要敏于观察,勤于思考,让每一次“暗香浮动”,都能成为学生练笔契机。通过这样扎实有效地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勤于动笔,乐于动笔的习惯。
三、多元评价,体验写作快乐
视作文批改为学生再次完善,再次写作,再次创造的过程。把作文批改看作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萌发写作欲望,体验写作成功的过程。打破作文评价由老师“一锤定音”的现状,采取多元评价,放大作文评价功能。
1.教师选择性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不作全面详细的批改,而是有目的的单项批改,或字词错误,或潜词造句,或篇章结构,其它方面的错误暂可留存不改。教师作出客观的书面评价,或者委婉指出其不当之处,或肯定其所取得的进步,并勉励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学生作文交流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公开讲评。不公开批评后进生作文,以免伤害其自尊心。对于作文中精彩之处可让学生自读、议读、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自赏、互赏、共赏,分享写作成果。还可将一些的好的作文整理成集,或在班级传阅,或橱窗展出,或广播里播出,甚至投稿发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写作的成就感。“我能行”“我成功”的思想在学生心中不断滋生,为学生持续写作注入“心”动力。
2.家长赏识性评价
鼓励学生将作文带回家读给家长听,或让家长看,让家长做孩子的热情读者或听众,鼓励家长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以赏识为主,注重鼓励,或是书面的,或是口头的,不拘泥于形式。家长的赏识评价会让孩子激动无比,信心倍增,建立写作自信。
3.学生互动性评价
学生之间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差别不大,比老师批改在心理上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互批互改是对自批自改的补足与完善。引导学生互批,教其批改方法,明确批改要求。可一篇作文由多人批改,也可由一人批改多篇作文。同伴评价时首先要肯定他人作文成功之处,向同学们推荐精彩段落、优美词句,当然也可谈要改进的地方。总之,作文教学如能“一切从学生出发”,贴近学生,融入生活,采取多种训练形式,运用多元评价方法,增加写作兴趣,点燃写作欲望,维系写作热情,学生方会想写作,会写作,乐写作。这样,作文教学便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
作者:李付成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临淮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作文教学应当活起来
一、小学作文教学模式要“活”
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局限于课堂的讲解,完全采取教师提要求、点拨要点,然后学生独立创作这样的陈旧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改革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无论是描写人物的作文还是描写一件事的作文,都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观察思考,在课堂上讲素材、结构、思路,营造一种踊跃发言的民主氛围。这样的环节有效拓展了信息量,也让学习活动变得更加拓展。接下来笔者以下水作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下水作文的创作大部分时候由教师亲自完成,也有时候可以安排一些学生代替教师进行创作,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写人物的文章为例,笔者在教学中以学生所熟悉的人物创作了一篇下水文,从人物肖像描写到事迹描写,学生都非常熟悉,以此为抓手启发学生对如何写好描写人物的文章进行分析,学生很快就能总结出新颖的标题、详略得当的结小学作文教学应当“活”起来江苏省阜宁县芦蒲镇中心小学董云秀构、传神的肖像描写、表现品德的典型事例描写这样的要素。有了下水文的示范,学生接下来的写作活动将会非常轻松,由于他们学到了直观的方法,比起空洞的作前指导效果要好得多。另外,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还重视了技巧的辅导,以心理描写为例,心理描写是许多小学生作文学习中的难点,笔者要求学生自己认真回想曾经的一次比较激烈、留下深刻印象的心理活动,相互谈一谈并写下来,然后模仿各种场景的心理活动,有了这样的灵活引导,学生的创作思维被有效拓展开来,所写出来的内容既切合实际,又生动传神。
二、小学作文教学评改要“活”
大部分教师批改作文都是亲力亲为,看似教学认真,实际劳而无功,至少效率低下。因为许多学生对教师辛辛苦苦改出来的文章,往往只是看一眼等级、订正错别字、病句仅此而已。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这是一项非常有创意的尝试。笔者专门运用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了作文批改的辅导,让学生知道作文批改该什么、怎样该,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掌握了从错别字、病句到结构、主题、写作手法这样逐层深入批改方法,除了错别字和病句之外,其他环节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可能一开始并不适应这种批改模式,教师要在最先几次的评改中要加大指导的力度,甚至手把手对学生进行辅导,让他们逐步掌握这样的技巧。在完成自主评改之后,笔者还要求学生与作者进行交流,将评改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他,也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每一位学生在自主评改中,既要对别人提出意见进行总结,也要接受别人的点评,整个氛围活跃起来。评改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作文评改积极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评改中更多地发现作文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下一步的改正。以自主评改为主要特点的教学评改创新,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交流展示探讨的平台,有助于学生认真反思作文创作,在逐步探究中得到提高。
三、小学作文教学空间要“活”
作文教学一定要打破教室的空间限制、课堂的时间限制,要灵活组织作文教学拓展延伸活动。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教师可以利用活动课时间带领学生选择校园附近的一处景物进行观察,现场指导学生观察的顺序,现场讨论景物的特点,现场确定描写的方法,甚至现场撰写提纲、现场交流讨论,作文教学指导中现场探讨、现场创作的效果最佳。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细心搜集生活中的各种素材,从社会热点关注到各种资料搜集,以及观察自己身边的人物等等,这些方面可以为学生的作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特别是提供丰富的素材。这些活动的实施都要在课外进行,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通过文字积累下来,在有效的积累中丰富素材,使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如鱼得水、喷薄而出。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广大教师要格外重视教学理念的创新,通过自身的探究使作文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董云秀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芦蒲镇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作文教学多元化评价
一、抓住习作优点,评语激励评价
作文评语要抓住闪光点,放大点评,多用赏识眼光去看学生习作。这在教学中必不可少。习作后的信息反馈,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后,可以进一步产生努力学习,改正不足的愿望。评语的描述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教师给学生一些激励性的书面语言,能像催化剂一样,促其成而不促其败。教师写评语时要注意:不印象主意、不情绪化、不只挑毛病、要看其进步与否、要讲好话。教师多帮学生写几句表扬的话,多帮孩子找回自信,效果是不会低估的。除了综合性的习作评语之外,教师要多采用眉批,一条波浪线,一个词语,一个感叹号,都能更好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评定的级别也可以用激励性短语来体现。
二、同桌互评习作,动态评价方式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强调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互动,关注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而不是结果本身。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人。学生自评是对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性评价,目的在于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参与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可以说,自我评价是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评价手段,它可以实现自比和自控,可以激发自尊和自信。作文是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写我心”的情感训练。学生对自己的情感态度如何,习作的材料从哪里来,习作的行为怎样,惟独自己最清楚。要使评价趋于公平合理,评价的内容可以多元化,评价主体可以互动化,评价方式可以动态化,可以由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老师评和家长评相结合。
三、体现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发展
评价要尊重学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个体的发展。评价要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促进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1.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习作评价也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你认为你的命题很新颖,或事例很有说服力,或行文十分流畅,或读者意识很强,或修辞很有新意,可以说出来让大家分享,由你自己来定个标准,然后由大家来评说。
2.严格要求自我
传统的习作评价标准过于强调“全员参照”,往往以班级的尖子生为参照标准,严重挫伤了绝大多数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在作文评价的标准上,要软化“班级参照”,强化“自我参照”,给自己定个标准,以个体的实现基础和条件为依据,确立适应个体发展需要的内差性评价标准。3.思维要标新立异“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习作要鼓励学生在思维的形式上由“求同”趋于“发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使学生生命深处的创新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其次,要启发联想,放飞想象,培养思维的变通性。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换角度”思考,运用“批判性”思考,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特性。习作评价要激发创新动机,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重视材料准备,多元习作评价
经过习作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深刻地领悟到了习作教学的多元性,较一年前对习作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把握要深刻的多,要广阔的多,要深厚的多,习作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多元的系统。在习作准备上,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充分准备,让学生有话说,有感发,有情抒。在习作内容上,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走进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在习作知识上,要淡化写作技法,深入浅出打写作比方,兴趣盎然讲写作故事。在习作态度上,要学生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不写空洞无味的口号套话,少用成人的语言。在习作创新上,要鼓励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大胆地想象,自由地联想。在习作讲评上,要少找不足多看优点,用放大镜找出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习作的修改上,要树立精讲评细修改的意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鲜活生命,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构建生活习作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彰显个性。我们教师要运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全过程地关注学生的习作,多元化地评价学生的习作,全方位地关注学生习作的情感和态度。在多元的评价中,我们才能真正克服习作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学生才能写出有灵性、有个性、有真彩的习作。
作者:吕玉琼
第五篇:小学作文教学创新之我见
一、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要大力倡导学生积累材料
我认为,有了好的写作材料,才能有话可说。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留心观察社会生活,因为社会生活是写作的主要源泉。
1.让学生多阅读书本,积累更多的书本材料
在语文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地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这样文章中的感人故事情节、人物的描写、写作的技巧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可以联系课文和所读课外书的内容,有目的地选择写作材料。
2.开拓作文的生活之源,积累材料
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积累材料。让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身临其境,情境交融,就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章读起来才真实动人。
二、结语
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加大练笔力度。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在写作上有所创新。需要强调的是,勤奋、刻苦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只有勤奋、刻苦而缺乏科学方法也不行。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能自觉学习,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成为创新型、开拓型人才。
作者:刘丽红 单位:吉林省梨树县胜利乡中心校
第六篇: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一、低年级作文教学
首先,提倡儿童的无意识作文,在部分人心目中普遍认为低年级学生没有作文的任务,这时要紧的是让孩子多认识一些字,但结果有时会得不偿失,让孩子白白地失去了发展语言的大好时机。如果在学生学完汉语拼音之后,就引导他们用拼音代写自己不会写的字去作文,则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样的作文就应是无意识的、轻负担的,是以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兴趣为目的而进行的。渐渐地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由原来的说写一句话扩展到说写一段话。在语言交流时要引导孩子说完整话,注意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有序,用词恰当,语句通顺等能力。其次,让孩子说自己的语言,要体现出童真。孩子刚学写作文,教师、家长要放飞想象。不仅要让学生想什么就写什么,而且在形式上也不应加以干涉,让他们自由地表达,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养成诚实地说自己话的习惯,倡导作文低起点、早起步、言有童真,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掌握说话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二、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正确处理阅读与作文的关系,不少语文教师单纯花在阅读教学中的时间多,可学生的作文能力却提高不快,阅读固然重要,但也要统筹兼顾。仔细分析一下,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主要应从以下环节入手:
1.阅读要多
阅读能够寻找到的书籍,在小学中开展读写竞赛活动,使他们的心灵也得到陶冶。积累了材料,这样写出的文章具有科学性、丰富性、多样性。
2.练习要多
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着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教师要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多加练习。任何技巧都需要反复地练习,这个过程绝不能省略。如果训练达不到一定的程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奏效。
3.修改要多
任何一种先进的技术的问世,都要经过研究人员不断的修改、创新、再修改、再创新。文章写成后也要不断地修改,自己改—读给别人听—再修改—然后再读,最后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作者:崔相军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额如乡中心小学
第七篇:小学作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
一、在观察中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
搜集生活点滴,品味亲情美。如今的孩子,生活在家人的呵护中,感受长辈的亲情与关爱,很少考虑到回报,许许多多的人性美都被他们忽略了。基于此,笔者抓住“三八节”“父亲节”等契机,让学生们尝试着做一些自己从来没想到要去做的事,如为父母洗一次脚、给长辈洗一次头……“我打来水,先用温水准备把妈妈的头发全部弄湿,不经意间,我发现了妈妈的几根白发。我心里一酸,掉下了一滴眼泪,这几根白发有一半是因为我而生的啊!想到这儿,我的动作更轻柔了,生怕妈妈有一丁点儿疼痛或不舒服。我现在的愿望就是让妈妈美美地‘享受’一回,忘记白天的劳累和不愉快。”这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女孩在《特殊的家庭作业》中记录自己给妈妈洗头时的细节。从这段描述中不难看出这个孩子对母亲深深的爱。之前她可能只懂得享受母爱,而这次生活体验给了她回报母爱的机会。事后,许多家长都反映自己孩子懂事了,家长从中所感受到的幸福也一次次感动了笔者。
二、在阅读中训练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平时注重学生的阅读训练,才能使他们不断积累词汇,充实写作的底气,从而提高他们表现美的能力。
1.着眼课堂,依托教材,训练学生表达的美感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欣赏来提高学生的美感,进而使学生习得作者表达美的各类方法,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如《鼎湖山听泉》一文,全文不仅拥有语言美,而且还把泉声美、意境美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尤其是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将泉声比作“轻柔的小提琴声”“清脆的琵琶声”“厚重回响的大提琴声”“雄浑磅礴的铜管乐声”,再辅以排比的句式,让读者读来也恍如身临其境。教学时,笔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将鼎湖山美妙的泉音铭刻于孩子们心间。学生们对于那份美自是了然于胸、感悟于心。笔者趁此机会随即进行课堂小练笔,用上相似的表现手法,更提倡创新,让学生仿写自己听到的大自然中的声音。短短几分钟后,一段段富有童趣、张显创意的文字跃然纸上:《草丛中的“歌唱家”》《山林间的乐音》……
2.鼓励课外阅读,让学生积累表达美的能力
为了鼓励学生去广泛阅读各类书籍,笔者组织开展了“漫游书海”读书活动,学生通过日积月累地阅读中外名著,摘抄优美词句,写读书心得,从而做到“胸中有积蓄,下笔如有神”。
三、以评价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
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传播途径,它寄托着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对美的追求。成功的习作,能让作者和读者共同享受到写作的愉悦,得到美的享受。
1.采用恰当评语
学生写完一篇作文之后,他的成功美感源自教师对习作的肯定,因此,恰当的评价至关重要。批改作文时,笔者往往不吝笔墨“,不错、真好、真棒、有进步”等字眼经常出现在笔者的评语中。看到温馨的话语、热情的评价,学生的自信心定能得以增强,当然也能快乐地面对以后的每一次习作。
2.重视写后交流
写后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成长进步的平台。学生交流可以是整篇文章,也可以是一个片断,甚至是几句话,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互相得到肯定,又能让其他学生从身边的榜样身上学到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同学之间要互相做出恰当的评价,这样的交流和沟通,增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也提高了作文水平。
3.尽量争取发表
对于学生的作文,最高的评价莫过于能发表。当然,不是每个人的作文都能发表在公开的刊物上,因此,教室中的作品栏、黑板报,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电台都可以是学生展示自己习作的平台。每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张贴在教室的作品栏里,成了黑板报内容的一部分,他们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这不经意间,一种追求美的动力自然就产生了。他们会继续渴望发表,他们也会深深地爱上写作。学生的写作进入了良性循环,作文水平低的学生逐日在提高,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也能有佳作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教育是培育生命、创造美的事业,语文教育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要求,作文教学更要求语文教师能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会学生去发现美、表达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品位和境界。
作者:庄婷 潘秀姿 单位:宜兴市实验小学
第八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一、增加积累,促进表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管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语言的表达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内化后的再创造。
1.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背诵,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摘录背诵,背诵好词好句。学生背诵标准化的语言材料,通过大量的标准作品的语言接触,有助于语言的感性知识的形成。
3.摘抄,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阅读教材,或看课外书,将那些美丽的词汇、句子和段落摘抄下来,熟读成诵,积累丰富,语言生动丰富,就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
二、课堂改革,快乐教学
作文难,难就难在不知道写什么,没有内容可以写。教师除了授予写作技巧外,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找米下锅,也就是课堂改革。
1.表演法,写作源于生活,但农村小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往往是局限的。为了开发写作潜能,教师可以将丰富多彩的生活浓缩于三尺讲台,或把大千世界汇聚于课堂,增加学生的认识,丰富情感。如教学《怎样描写人物》时,我将它分为五个方面,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怎么写?我叫了1-3名不同穿着的同学,让他们站在讲台上,其他同学就其外貌进行描写。课堂气氛轻松,学生写作快乐。
2.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寻找情境的切去口,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教学通过一件事情写人的作文时,教学时我采用了心理测验法,分别说出三组词亲人、老师、同学,让学生听到后想到谁就脱口而出。他给你影响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师生互动,畅所欲言,让活跃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不仅丰富了语言,更交流了感情。
3.现场法,因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教学手段单一,教法滞后,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狭窄,这就给作文教学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农村教师应该让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乡村本来就是一个“桃花源”,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树木葱茏,地气人灵。如写景的作文,可以带上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感悟自然。让学生写一种植物,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亲自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生活习性和栽培时注意的问题。
三、重课堂作文,强化训练
农村学生生活圈子非常狭窄,再加上基础差,阅历浅,认识水平低,导致写作时陷入苦恼之中。大部分学生写作文依靠作文书,自己不动脑,长期以来养成惰性,何谈提高作文、创新思维、激发情感?如在平时作文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当堂作文,在规定的20-30分钟内完成。开始有的学生40分钟只写一个作文题目,我也给予表扬。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写作自然水到渠成。总之,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持之以恒。要在教学中不断实践、积累、探索,才能让写作变得快乐起来。
作者:郭利 单位:陇南市武都区段河坝小学
第九篇:小学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在素材收集过程中培养学生道德意识
素材收集途径有很多,最基础的就是从教材中进行收集。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但学生最容易忽视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不够重视,只要充分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发掘,学生可以从教材中获取大量的素材。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应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教材内容是有限的,学生必须进行课外知识的积累,可以让学生收集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德育素材,使优秀品格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这样,学生可以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加强自身德育素养。鼓励学生积极体验生活,学生应该多留意和观察生活,使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感受和思考,并带入学生的作文中,使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升华。
(二)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
在作文命题中注重德育教育。因此在作文命题时要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命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写出自己的感悟,使学生的感悟得到升华,如命题时可以选择“什么给我的启示”等加强学生道德素养的题目。对学生作文的指导是对学生进行再教育,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因此,教师要重视作文指导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应该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给学生一些正面的引导,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选择一些具有正面意义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生活。教师在进行作文批改时,就是与学生在进行另一种形式的交流,因此教师应重视作文批改的作用,在批改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在讲评作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真实情感的表达,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纠正小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小结
作文教育与德育素养有很强的内在联系,作文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学生价值观形成时期对学生的教育更加重要,对学生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作文教育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教师应该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而学生在进行教材收集,感悟生活时应该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对学生作文教育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长期的研究,促进德育工作不断进行。
作者:徐茜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勤业小学
第十篇:搞好小学作文教学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把看到的写下来。比如,校园的课外活动。学生兴致勃勃地玩的情景,让学生对人物的动作、对话、外貌等方面进行素描训练。通过对学生观察花园里鲜花绽放的情景,以及刮风下雨时的天气等。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材料。通过上下学路上以及家中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与精确性,让学生从许许多多的感性表象中提炼出典型的写作素材来,提高文章的质量与可读性。老师要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新教材的课文内容是十分丰富有趣的,很适合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训练。教师要依托教材,优化教学方法,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用书面语把思考出的见解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了《坐井观天》一课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青蛙已跳上了井沿,面对大千世界,它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在口语表达之后,把所想到的情景用书面语表达出来。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学生会说不代表会写,哪怕只一两句,也给了学生一次练笔的机会。再如,在“写信”的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真情表达,充满情感地向远方的朋友、亲戚说说最近生活与学习的情况。这样学生的写信水平就提高了。另外,在语文课堂教学或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组织一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或是辩论会等活动,提高学生有感情地复述的能力,提高学生临场发挥的语言组织能力。这样,学生的阅读、口头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就能得到训练和提高,这为写作奠定语言的基础。
三、优化作文修改方法
小学生花了不少时间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这时学生就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教师让学生再重新习作一次,学生的习作就会更上一个台阶。培养学生作文自我修改的能力。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是学生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这样就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
赏识小学生的作文绝对不是他缺乏鉴赏能力或作文水平低。小学生的作文属于起步阶段,就像小孩学走路一样,需要大人扶助与鼓励。在批改小学生的作文时,教师也要坚持以鼓励为主,在鼓励中指导学生写作,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要带着理解与尊重阅读学生的习作,用欣赏和赞美评价孩子的习作,让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在教师的一句赞美中,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点燃学生对作文的热情,使学生感觉到作文并不难写。作文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之中。总之,小学作文的起步教学是很关键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作文能力是否能顺利发展。当然,有了这样的意识还不够,还需要去探求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懈地努力,多实践,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多鼓励学生,相信只要勤于练习、讲求方法,一定会取得成效的。
作者:张金生 单位:甘肃省秦安县兴国第五小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