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协同发展高职教育论文
一、推进政校企多方协同深度合作的发展路径
政校企多方协同合作机制的构建,离不开多方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政府在政校企协同机制建设中的主导性和保障性地位。因此,高职教育作为政府管理工作的一大分支,在关系民生、推进教育大众化和终身化实践中,要从提升劳动力整体能力水平上,积极加快对经济与教育、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协同与规划,从多个方面来保障高职教育的稳步改革。
1.政府要发挥产学研联盟中的协同优势
产学研是高职教育推进技术创新与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也是发挥高职教育功能优势,提升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动力推进的主要力量。产学研联盟作为强化产业竞争优势的新兴组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较为成熟,其特点是能够从技术创新与教育发展上降低企业成本,增强综合收益。我国对产学研联盟的投入还处于实践阶段,尤其是对于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需要从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家组织的共同参与中,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以共同的利益目标来确保各方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产学研联盟作为未来技术合作、交流、转移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合作组织,对于激发各参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尤其是从高校教育实际上解决人才培养方向问题。政府要从自身角色定位出发,积极从产学研联盟中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为政校企协同合作搭建有力平台。
2.强化高职教育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需要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行业、企业等人才需求上进行调整,以顺应未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需要。当前的高职教育专业链建设,对于各专业内的结构优化问题较为欠缺,特别是不同地方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差异性,对于高职教育的学科建设带来影响。近年来,高职教育从发展实践中逐步暴露出的问题日益加剧,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难以适应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结构的失衡,也给学生就业带来干扰。为此,加快对高职教育专业链的建设与完善,迫切需要从地方产业链的有效对接中来优化。研究发现,对于各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实际,特别是对产业服务专业,由专业门类来优化高职教育资源,才能增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契合度,才能强化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产学研联盟机制的协同,迫切需要从区域产业竞争力上来拉近产业发展与高职专业链的对接,依托产学研平台来整合专业教育资源、破解专业建设不合理问题,尤其是对于专业配置失衡问题,要从企业、行业岗位群结构优化中来及时调整,促进高职教育学科建设与职业教育岗位能力同步提升。
3.注重校企合作模式中政府的导向与支撑
创新高职教育发展,要从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中,尊重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尊重企业行为规律和教育特点,要从两者的共同利益诉求上实现深度合作与融合。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要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企业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中,要参与到人才的教育实践中去,发挥各自合作中的积极性。产学研联盟的稳步推进,政府要在主导中创造合作的环境,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高职教育要从人才合作培养上,关注企业岗位用人实际。如订单式培养、合作教育培养等模式,要从产学研联盟上规范各自的行为,为合作制定制度保障。政府是构建产学研资源整合平台的战略家,要从技术、人才、政策等方面搭建共享平台,发挥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能动性,积极完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师资融合、课程优化、教学创新等作用,构建“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培养新模式。
4.立足服务域和发展域,构建高职教育协同合作新机制
依托产学研联盟机制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高职教育要从区域经济、产业、企业等领域拓宽服务域和发展域,坚持“服务的宗旨,就业的导向”,从发挥自身教育功能,顺应区域产业转型,改善区域劳动力就业结构上,突破人才培养上的瓶颈问题。同时,在教育实践与理论教育中,要从高职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上,提升高职办学质量,增强学生多元化发展。立足产学研联盟在政校企多方协同合作的积极优势,积极从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窠臼中突破服务瓶颈,积极参与到企业、行业人才市场需求中来,建立以高职教育为主体的校企人才对接新机制,发挥高职资源配置效率,满足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结语
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机制的构建,关键是要从政府、行业的统筹与参与中,为高职教育主体进行全面补充和完善。特别是依托政策环境,产业需求,加快对市场人才的快速调整,着力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理顺如何去培养人。围绕协同创新目标共聚多方合力,增强企业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师资上“双向互聘、互聘共培”机制,为增强高职教育职业性、开放性、创新性发展奠定有力的战略基础。
作者:孙萍 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9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