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角下初中历史论文
一、课堂结构中的哲学视角
“建构”和“生态”两个要素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初中历史“生态课堂”的框架结构。
1.“建构”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规律
初中历史“生态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的,但同时也有它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原理,即建构的各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初中历史“建构式生态课堂”,其“建构”的涵义至少是包括三个方面的,第一,是教学环境的构建,教学环境的构建要素包括教师仪表、学生状态和教学设备等;第二,是教学程序的构建,教学程序的构建要素包括自主学习、史料探究和练习检测等;第三,是知识体系的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或知识框架)的构建要素包括知识节点、知识链接和知识结构等。当我们备课时,我们会发现教学环境各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教师仪表和精神状态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反之,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而教学设备是否就绪和良好,师生双方都会被影响到。当我们备完课回顾教学程序的构建时会发现,一堂课的各个教学程序是相互联系的,是环环相扣、逐步推进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以后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做好知识储备和打好基础,史料探究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加深理解或提高认识,练习检测则是对一堂课所有环节教学效果的回照和查漏补缺。当我们在构建知识体系时不难发现,一个知识体系内部的各个知识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我们在学习隋唐时期的历史时会发现,隋唐时期各方面的繁荣景象,无不与科举制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科举制选拔的人才进入统治集团后推动了一系列改革,给国家的政治生活注入了无限生机,与三省六部制相得益彰,极大提高了国家机构的工作效率,开创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其中尤为耀眼的“唐诗”,如果不是科举取士要考诗赋这样一个创新政策的推动,我想作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唐诗,应该不会开得如此灿烂吧!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虽然与一代君王的雄才大略与开明政策(用人纳谏)分不开,但如果没有科举制下的士子集团的鼎力相助,这艘盛世之船是绝对开动不起来的。由此我们还可以验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这样一种唯物史观。
2.“生态”体现了永恒发展的观点
“生态课堂”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作为理论指导,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教育诸因素的首要位置,体现了“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初中历史“生态课堂”之“生态”,可以有三个方面的涵义:第一,学生生态,包括自主学习时的学力基础和方法习惯、交流反馈时的质疑能力、共同探究时的参与程度、教师点拨时的关注度、效果检测时的可信度等;第二,教师生态,包括不同教学情境下的情绪表达和传递、不同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语言、处理教学过程中预设与生成的机智与艺术等;第三,师生互动生态,包括课堂导入时的师生互动、自学指导中的师生互动、交流反馈中的师生互动、共同探究中的师生互动和效果点评中的师生互动等。初中历史“生态课堂”中的诸要素不仅是普遍联系的,同时诸要素也是动态发展的;不仅诸要素自身内部是动态发展的,诸要素之间的联系也是动态发展的。惟其如此,我们的历史课堂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建构式生态课堂”。首先,历史课堂中的学生生态是不断发展的。刚一上课,学生精力旺盛,注意力也集中,五分钟过后,就不一样了,一部分学生还能认真,一部分学生还能坚持,还有一部分学生就开始走神了,越往后学生的学习越不在状态,大多数学生只能坚持十分钟。所以,初中学生自主学习部分的时间分配一般以五到十分钟为宜,不能超过十分钟。为了不断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以更新学习生态,必须不断调整课堂活动的节点。其次,历史课堂中的教师生态是不断发展的。一方面,教师生态是由循序渐进的不同教学环节决定的,另一方面,教师的导学语言、情感交流、教学手段还要随学生的学习生态发展而发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学生学习生态的需要,这便是历史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育艺术了。再次,历史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态是不断发展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师生互动生态的不断发展,是由“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决定的。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基础史实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一部分学生很快完成了自学任务,既快又准,一部分学生自学速度较慢,但学习质量还过得去,通过自己看书获得的历史信息比较准确,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是连最基本的知识点也找不到。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能学不教”,而是针对具体学生的学习生态进行师生互动。以此类推,在后续的几个教学环节中,师生互动生态都必须循环跟进,因材施教。
3.“建构”过程与“生态”发展之间是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
初中历史“生态课堂”中的“建构”过程与“生态”发展之间也是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二者是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两条线。“建构”的过程要视“生态”的情况而进行,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和“一言堂”。如果一堂课不符合上述的哲学原理,即教学环境诸要素不是普遍联系的,教学程序不是逻辑推进的,知识节点不成体系,课堂教学诸要素不能联系起来,诸要素之间不是动态发展的,那么这堂历史课就不能称之为“生态课堂”。
二、教学方法中的哲学视角
教学方法属于哲学上的方法论范畴。也许我们在教学中也都运用了这些方法论,但我们往往是在不自觉中进行的,有的是参考了教师的教学用书,有的是学习了别人的教学案例,还有的是模仿了名师的课堂教学。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作指导,那么,我们的历史教学就不需要机械地去搬用别人的了。
1.运用联系的观点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初中历史“生态课堂”的第一大特征便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共同参与构建本节课的历史知识体系。如在导学北师大版八上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构建:本课一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和“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表面上看,三个内容给人以互不相干、孤立、“各自为政”的感觉,甚至不科学(把鸦片战争的影响散落在《南京条约》和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两个子目中,这对于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便于学习与理解,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根据课标要求,用“鸦片战争的起因———结果———影响”这条历史线索把它们串联起来。“鸦片战争的起因”表现为鸦片的走私和林则徐的禁烟;“结果”是清政府在失败的基础上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影响”就是一方面表现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新思想的萌发。通过分析,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看到鸦片战争的严重后果,也要看到其积极作用,从而树立辩证地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为了避免片面地看问题,我们通常要用矛盾的观点看待一切,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既要看到人或事物的积极一面,同时也要看清其消极的一面。如我们在评价隋炀帝时,既要看到他开凿大运河的伟业,也要看到他残酷统治的暴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造福后世,从这一方面讲,后人确实不能抹杀他的丰功伟绩。然而,隋炀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徭役繁重、残暴“执法”,我们评价他是“暴君”一点也不过分。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以牺牲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为代价的。”我们在指责隋炀帝暴政的同时,也不得不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喝彩,这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这就是为什么重要历史人物往往集功过于一身的道理。
2.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进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本路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则,一方面,前进是历史长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规律,另一方面,发展的道路又多是曲折的。在学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运用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来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其本国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突显及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所致,这一事件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不够成熟、完善。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身是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它是一个新鲜事物,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最终会将资本主义取而代之,然而这一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是在曲折、反复式的过程中不断前进。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析新中国建国初期,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难探索中出现的曲折、反复和发展。
3.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组织单元复习
如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其中的两个关键词“侵略”和“抗争”既反映了单元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暗示了本单元展示历史发展的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侵略”。随着列强侵略的步步加深,围绕这条线索,我们可以构建一条纵向的时间数轴体系,在这个时间轴上,我们可以按照历史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相应的不平等条约等列强侵略史实;同时,通过《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对比,特别是通过几个关键词“开始进入———大大加深———完全陷入”的排列,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步步加深的惨痛史实。第二条线索,“抗争”。随着列强侵略的步步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入侵、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也逐渐发展起来,从一开始的条件反射式的不自觉地反抗(如“林则徐禁烟”和英法侵略者所到之处地方军民的反抗斗争等),到有组织有目标地被迫应战(如“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海战”等),一直到自觉地、有目标地主动出击(如“义和团运动”,期中复习时可延伸至“五四风雷”反帝爱国运动、中共二大反帝反封建斗争纲领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等)。知识构建中我们不难发现,本单元的这两条线索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的发展是随着列强侵略的步步加深而逐步升级的。
作者:刘正明 单位:江苏省东海县城头中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