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方法(4篇)
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一、文感培养,促进知识的正确把握
1.整体把握,领悟文章内涵
培养高中学生文感的首要前提: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领悟文章内涵。可以说,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既是高效领悟文章内涵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特别强调字、词、句的“知识性”传授,对学生高层次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某些词语的读音、词义等,尽管这些词语的读音与词义对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确有用。然而,正是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方式,导致了高中学生对字词句的过度重视,忽略了对文章的鉴赏及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词义的理解,让语文课堂变成了积淀“知识性”语文知识和经验的场所,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涵,强调对文本中众多信息点的整合,强调从整体来浏览、研读、体验、感悟文本内容。但这种文感培养方式与传统方式相异之处在于: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传授,是基于学生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融进学生的知识体系,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阅读、理解、鉴赏等能力。
2.经验积累,促进知识融通
高中三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让他们学会积累经验,并能把自己的经验、别人的经验以及个人的实践体验进行对接,促进进一步的学习。这种积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他人经验(知识)在头脑中的简单堆积,而是以文感培养为目的、以自主思维与探究为获取方式的知识的积累与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习积累。通过激发、唤醒学生已积累的知识经验,来促进学生拓展性的学习与思考,从而进一步增进学生的知识积淀,达到更深层次的融通。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已学过的课文《一个人的遭遇》的回忆,思考其中揭示战争的残酷和法西斯的暴行的手法有哪些?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并提出一些具有可比性的问题,如此文注重景物描写,《一个人的遭遇》注重人物形象刻画,他们是否有本质上的相似点?与你读过的其他描写战争的作品相比,此文有哪些不同点等等。通过学生对已学课文的回忆,激活学生的知识、经验沉淀,激发学生急切阅读的激情与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融通。
3.教育引导,培养阅读习惯
中国现代文学家巴金认为:“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拓展知识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习惯的养成,培养文感,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获得阅读知识,发展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及割裂式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经由文本的直觉感知内化为对文章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从而培育学生的文感。例如,在讲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思考:雷锋叔叔早已去世,但文章中为什么还说“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引发学生对文章迫不及待的阅读与思考。在强烈求知欲的引领下,学生细致地阅读课文,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挖掘文章的深层次的内涵,并提出更多的阅读需求,以满足对文章的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二、情感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及情感互动,是有效实现教学主、客体之间的民主平等、理解信任,促进教与学积极性的提高并产生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师生关系构建及高中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这对学生学习、探索等积极性的提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而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便会提高,学生主动性的提高又会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及教学状态的变优,而良好的教学状态又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可以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师生相互之间的提升与成就感,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领者,他帮助学生达到性灵和灵魂发展的高度,探索生命的成长。教师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有广度和有深度的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在文本学习的同时,拥有更为完善的思维方式和更丰富的思想。”本文中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只是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中普遍可以采用的方法。而针对每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内容、时代性等,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性,并在能力培养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和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髓,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实践新教改对学生的知识目标要求与能力培养目标。
作者:刘孟娇 单位:湖南省沅江市第三中学
第二篇: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一、方法实施,做好转变的应用工作
1.小组学习方法的应用
小组学习法是课改下我国所积极倡导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一言堂,而且还能将课堂主体性归还给学生,使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在实施该方式之前,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该方式的核心思想,要有效地进行分组,选择小组学习的内容,以确保学生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例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选择了小组学习模式,首先,我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
(2)别里科夫的病根在哪?
(3)文本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现象?……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并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不仅能够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有助于语文课堂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2.自主探究模式的应用
自主探究模式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理念的产物,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成功的乐趣,进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成为语文课堂的一员,最终,能够自主地探索语文世界的奥妙。例如,我会引导学生将《林黛玉进贾府》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两篇文章进行自主对比阅读,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两者的描写手法、写作方式中真正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所以,在对比阅读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用心阅读,逐步走进主人公,走进作者描绘的场景,当然,这样的自主对比阅读还有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培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3.多媒体辅助法的应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施的目的就是要活跃课堂气氛,要打破传统三点一线的模式,要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视觉、听觉冲击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并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例如,在教学《鸿门宴》时,为了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节课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鸿门宴”片段,这样一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各个人物的特点,而且也有助于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二、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做好教学方法的转变,要清楚地认识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道理,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继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提高社会竞争力。
作者:闫敏 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西航一中
第三篇: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
一、添加现代符号在诗词教学中
高中的应试教育非常严重,语文中诗词的学习变的枯燥乏味,普遍存在老师为抓整体成绩而忽视细节教学,学生应付学习,觉得语文学习不能作为重点,考试获得高分才是重中之重。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诗词鉴赏和音乐、绘画、电影等现代元素结合起来,还有一些诗词都有吟唱的版本,如果这些元素结合起来,老师的教学也不会显得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学生也不会听着就想要睡觉。比如说苏轼的《水调歌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都可以在边听边吟的过程中慢慢消化记忆。也就是说教学模式应该不断创新,顺应学生的需求。只有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化的明白诗词的情境,实现用声音来传情,用声音来达意,还能够寓教于乐,优化诗歌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诗词的含义而铭记在心。
二、通过朗读,加深记忆
朗读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形式,诗歌的教学有利于通过朗读的过程加深理解。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跟随诗人融入其中,体会诗人的表达手法,是婉约还是豪放,是雄浑还是阴郁。诗歌作为一种情感高度凝聚的文本,只有在朗读的过程中细细的品,才能出味。老师一定要重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抓住诗歌表现出的微妙情感的最好的方式。因此,老师要给出学生充足的朗诵时间,在朗读中充分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思维等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熟读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学生也不会因为拗口而不知道如何记忆。老师在让学生课堂上朗读的时候,还可以对学生的朗读效果进行点评,还要根据不同的诗歌文本提出一些问题,加强学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在这种反复朗读和思考的基础上,有助于学生记忆,终身受用。
三、注重研究性学习
以往的教学中,老师教受知识理论,学生被动接受,这是一种强加的学习模式,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意愿,是不是他想接受的。在教学中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就收“授之以渔”的良好范式,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的效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一点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学习。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先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相互合作,老师要求学生进行大量诗词和相关资料的,小组集体在研究的过程中,完成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老师可以允许学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研究方向,研究不同派别的诗人,是山水诗人还是田园诗人等。这些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向,还有在诗中所寄托的情感,学生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对存在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请教老师或集体讨论。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学生还可以在研究中做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结语
结语总之,对高中语文诗词的学习,以往的应试化教学已经不能试用当前的教学的要求。强化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古典诗词的学习能力,提高是个教学的水平,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古典诗词的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对语文学习人文性的培养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求古典诗词教学有效途径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一起探讨体会诗词的含义,长此以往,才能够实现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和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作者:鲁芹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第四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一、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可以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能抱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来进行高中语文阅读学习的话,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高中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要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们的具体的学习情况,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授课方针与安排,使学生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抱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从心底懂得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使学生爱上语文阅读。
二、加强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性
教师还应该在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性以及自主性。语文阅读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它不是千篇一律的,正如俗语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活动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并针对同一篇文章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发展目的出发,使学生能够在高中语文阅读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当然,发挥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指教师完全放任学生不管,这一做法的精髓在于教师如何去积极地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使自身潜力得以开发,因此教师要对学习的内容以及教材有一个内容的把握,了解所要讲的那一章节的重点,并结合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加以引导,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的学习。
三、加强学生的合作竞争,增强学生的能力
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也常常采用分组的方式来让学生积极地对语文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一般做法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针对一篇课文,提出几个学习任务,要求各个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些教学任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互动式的学习方法。而在这种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根据一个问题来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仅可以加深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还能使同学们锻炼自己的口才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提高,使组内成员的合作意识大大增加。同样,采用分组的学习方式还能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几个小组针对同样的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将学生们心中的竞争性激发出来,使同学们抱着竞争的心理来进行语文阅读学习,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其实素质教育在高中语文阅读中的要求就是因材施教,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的过程中,要积极以教学大纲为参照,结合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以人为本,积极地引导学生来进行学习,使学生们在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作者:王春梅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