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法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地理学科的内容比较枯燥,它涉及到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仅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那么所取得的效果可能不尽人意。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有助于逐渐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2.同学们在寒假或者暑假都出去旅游过,当你们到了不同的地方看到的自然景观也不同,那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些地方的自然景观有什么不同。然后教师给学生留出几分钟的时间来思考这两个问题,当他们思考完之后抽取几位同学作答。在此之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换句话而言,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然后问学生是否同意这个观点,有的学生持赞成态度,有的学生持反对态度,借着这个机会教师就可以引入本节的新课,那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二、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这就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讲课中,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在教学"水循环和洋流"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预习教材中的内容,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位同学来讲解本节课的内容。当这位学生在讲解的时候,教师应该与其他同学一样坐在下面认真地听,如果这位学生在讲解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从而促使其顺利完成此项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采取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推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小组合作法是参与式教学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在教学"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4.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5.解决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对策、解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对策。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小组内的成员探讨上述问题,当小组内的成员在讨论问题时,教师要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了解他们的讨论进程,发现他们讨论过程中的问题,促使他们的讨论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四、密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将地理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还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生活化的教学课堂要求教师要将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如在教学"地质灾害"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要讲解地震这一地质灾害,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然后让学生分析发生地震的原因。接着教师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一般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地震?震源与震中这两者有没有区别?当学生回答完这两个问题之后,教师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从而让学生对这两个问题中所蕴藏的知识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最后教师以同样的方式来讲解火山、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当讲解完这些主要的地质灾害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一下地质灾害的共同特点。通过联系生活,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地理现象有更为客观的认识。
五、总结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营造高效的地理课堂,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因而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灵活运用。
作者:崔晓玲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