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外语思想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一、直接教学法
可以看出,学生在初学外语的时候,是用本族语进行思维,当熟练掌握了外语之后,才能使用外语进行思维。教师的最终目的便是教会学生要用外语进行思维。因此,自古恩提出”直接教学法”以来便备受青睐,成为继语法翻译法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之一。直接教学法是根据语法翻译法的弊端提出的,主张采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的方式学习外语,教学过程以句子为基本单位,广泛采用手势、表情、动作、实物等直观手段,完全不使用外语,使外语与思维直接产生联系,编写的教材富有口语化、趣味性,突出口语体的实用性。其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可归纳为听--联想--实践--掌握。从“听”入手,在思想与外语联系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实践,对于学生的口语具有比较好的实际效果。在口语和会话课的教学活动中,能明显的看到它的痕迹。直接教学法是外语教学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一改以往“你讲我听”的授课方式,教师主导学生语言的发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语言形式内容和形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行交流和操练,提高了学生的听力,练习了语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但是,直接教学法所体现的是反科学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教学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初学者可以,但是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中、高年级阶段来说,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它也是反动的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在外语教学里的具体表现,将注意转到儿童学习本族语上,机械地搬用儿童学习本族语的经验,妄图解决成人在学校里学习外语的问题,在对待摹仿、练习和思维、理解的问题上,在对待应用实物、图画、外语和本族语做解释的手段上,在对待句单位教学和词单位教学的关系上,在处理口语和书面语的问题上都采取主观片面的观点,把相互辅助的教学手段都认作是对立的、互不兼容的东西。
二、听说教学法
听说法以其强大的理论支撑--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教学法提供了语言学理论基础,同时也克服了传统教学法重理论、轻实践;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较普遍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建立了一整套培养语言习惯的操练体系。到60年代,国外听说法传到我国,70年代,在我国外语界受到普遍重视,在大部分高校甚至中学英语教学中也提出了“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新概念英语》等听说教材不断涌入我国,为我国部分学校所采用。70年代中期,各级各类学校使用按照听说法编写的教材,广泛采用听说法,使其遍布所有城镇和农村。虽然在教学效果方面,听说法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片面追求听说法容易导致学生外语学习难以深入进去;其次,由于我国学生数量众多而教师资源相对匮乏,必须采用大班教学的环境下,学生的练习难以做到真正内化;与此同时,听说领先在我国外语学习中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导致听说法在我国尚未取得支配地位、取得突破性进展。四、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自70年代末引入我国以来,已在我国外语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其基本理论和思想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流派的主要流派之一。70年代末,我国一些外语教学刊物开始介绍交际法。1981年交际教学法代表人物之一———亚历山大来华,在京、沪、穗等地讲学,介绍交际法并进行教学示范。1982年起,中央电视台开始陆续播放以培养交际技能为目的的交际教材《跟我学》、《走向生活》等。《跟我学续集》进一步扩大了交际法的影响,一些外语院校、科系积极开展交际法的教学实验、编写交际法教材、举办交际法教学培训班。“培养外语交际能力”、“贯彻交际性原则”等论述被写进多种外语教学大纲,载入外语教学法专著。《九年义务教育学英语教学大纲》也列出了29个功能意念项目。在外语教学中努力贯彻交际性原则,有益于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推进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交际教学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我国目前仍采用应试教育体制,严重排斥了交际法的存在,教学目的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使得交际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推行下去;其次,受传统教学法的抑制与学生程度的参差不齐等因素,学生参与合作的欲望不大,同样使得交际教学法的推行严重受阻。
三、结语
每一种外语教学方法的产生都在努力试图克服已有教学法的缺陷,在教学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都有其各自独特的适用范围。我们应该客观、理性、辨证地分析每一种教学法的利弊,因为它们之间是互补的,不是对立的;是联系的,不是孤立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外语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充分认识各种教学法的精华和糟粕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和教学材料,灵活地将多种互补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立足于国内的外语教学现状,采取适合自己教学实践的外语教学方法。
作者:李承慧 单位:聊城大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8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