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树人论文网首页 > 期刊汇频道 > 数学论文> 正文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探究(6篇)

2021-05-25 10490 数学论文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浅析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热情

目前,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往往还是传统的“三部曲”,即教师课上提问,点名要求学生作答,课下留给学生一些课后作业。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枯燥,很难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课上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从而严重影响了数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应该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中存在的奥秘,从而将解题思路渗透其中,使学生牢牢掌握,从而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然而这个过程是需要学生配合的,学生要集中精力听讲,主动开动脑筋,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通常情况下会将答案和解题的方法思路告知学生,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三)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和陈旧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不同的教学模式已渗透到了教育领域中。然而,一些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多媒体教学模式目前是比较现代的应用之一,但是一些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也是极其没有活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相关策略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勇于创新,端正教学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有一部分教师还是没有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也只是敷衍了事,只是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将相关内容和知识点讲述给学生,对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并不关心,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导致教学质量极低。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培训,使其端正数学教学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不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通过多种现代教学手法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设计一些教学情景,熟练应用多媒体教学,多与学生展开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拓展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数学不该是题海战术,教师应多做提炼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对学生实行题海战术,应对各种需要掌握的题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于相关知识点进行提炼,将重点教授给学生,并多配以一些课堂练习、章节练习、总复习等等,不断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多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四)教师应设计课堂情景

目前,很多教师都将课堂情境设计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但是仍有不足之处,例如,情景与知识之间关联性较差、问题的提炼不够精确等等。然而在新课程目标的指导作用下,要求学生能够感知并理解数学,从而掌握知识点。因此,教师应多根据具体情况设计相关情景,将知识点的逻辑性自然地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概念框架,掌握基础知识。

(五)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难免出现解题失误,教师不应该急于对其进行批评和训斥,而是要分析学生的错误思维,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进行分析,从而用相关理论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这样更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起到引导的作用,不应该将解题思路和答案急于公布给学生。

(六)组建数学学习小组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和教师要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的另一方法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进行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等,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数学学习小组,让班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加强大家的合作和沟通,从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七)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事实上,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相反由于它富有了数字和神奇的图形,使其成为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为此,教师可以根据一些数字和图形设计一些课堂小实验或者小游戏,比如,七巧板、数字组合等等,不仅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参与其中,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三、总结

数学是一门神秘而又有趣的学科,初中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积累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的教学模式,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数学的教学,不要依赖于题海战术,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来分析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心理,掌握他们的学习状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刘铁英 单位:河北省阜平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第二篇:初中数学开放性教学探析

一、加强开放题的训练,开放学生思维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一种开放式的思维至关重要。加强开放题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开放思维的重要手段。数学中,很多题目的解法都不是唯一的,而且很多答案给出的方法只有一种,但是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的办法远远不止一种,更何况是对于开放题,开放题目的答案本身就不固定,在设问的方式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平台的数学题,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多动脑筋,经常性地锻炼,开放式的思维也会慢慢养成。数学的学习本身就不只是单纯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学到很多生活中不能学到的知识,对于自己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上,定期地出一些开放式的题目让学生解答,给予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指明不同的思考方向,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会不一样,想出的解答方法也会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学生之间互相探讨自己的思考方式,“以己之长,补己之短”,从同学的身上学到很多自己所缺少的东西,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开放题的设置,不但能激发学生认知上的扩展,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开放题中,条件开放、结论开放、策略开放、问的问题也开放,更能体现学生高层次的思维并为其创造好条件,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以及探索精神的培养;开放题答案多样性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尤其对于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而言,更能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提倡师生的平等互动,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只是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起到一种桥梁枢纽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能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从自身出发,然后不断努力,这样才能学得更好。在开放式教学中,对这一点也极度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经常性地进行互动,多交流、多沟通,除了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上的问题也可以作为交流的对象。培养学生与教师的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身的各方面表现,摒弃传统的“师道为尊”的观念,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也不摆架子,在学生心中树立一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形象,这样学生也才会主动地和教师多接触、交流。在教学的过程中创造了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可以定期地在班上举行一些活动,比如,相关的数学竞赛、数学趣味知识竞答等小活动,尽可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活动中,不仅学生参加,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尽可能多地创作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机会,这样教师也可以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更具有针对性,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需要及时地给予相应的指导、安慰和鼓励,给他们指明学习的方向。这也正是开放式教学带来的好处,它为师生之间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轻松、和谐、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这样好的一个教学环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也培养了师生之间良好的师生情谊。

三、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而言有着关键性的意义。教学方法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课堂的听课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教学中的教学要求也都一直在变,进行开放式教学也是适应新课标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其中,改变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采用探究式教学

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所在。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在平常的教学中也时时以这个为目标,进行一种探究式的教学,也是促进开放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自己先做好表率,带领学生思考、研究问题,对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要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不断地带领学生找寻能力、总结能力、探究能力、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他们对自己有信心了,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二)运用变式教学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问题。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可以适当地转换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转换教学方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必须作为主动探究的榜样,自主承担教学思维的任务和改进教育方式的任务。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实现开放式的教学,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适应时发表展的必然趋势。

四、总结

总的来说,要想开展开放式教学,首先要从学生的开放思维培养说起,接着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并且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开放式教学的教学要求。

作者:张芳 单位:山东省莱西市经济开发区中心中学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归纳推理法应用

一、归纳推理法的概念

推理是由已知真命题引出可能真命题,从而得到结论的过程,由前提和结论构成,一般用“因为……所以……”、“由……可得……”等形式表示。归纳推理,则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简称归纳。它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属于合情推理。同时,根据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归纳推理一般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前者考查的是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后者仅为部分对象,两者都是根据推理所得的理论,得出该类事物可能正确的一般结论。由于数学相比其他学科来说,更加抽象和复杂,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加以大胆猜想,进而整理归纳。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归纳推理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是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实数、有理数、方程、不等式等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归纳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例如,在讲“不等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对不等式的推导与检验的过程,通过多次猜想后,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进而推理不等式的概念;如果不正确,那么应该是什么形式?最后进行自我总结与归纳。如,已知不等式5<7。问题1:当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时,新的不等式是否成立?从答案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验证结论吗?问题2:当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时,新的不等式是否成立?从答案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来验证结论吗?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获得最终结论。

2.几何知识

几何知识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虽然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几何的知识,如三角形、积木的堆积等,可以使学生对图形的面积有个大概了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在遇见所有的几何知识时都用现实事物制作出数学模型。这就需要在已知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对几何图形进行合理的空间想象。例如,在“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简笔画或者利用多媒体呈现出一些材料,让学生观察猜测,并归纳结论。思考:在一个平面内,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矩形的内角和是360°,那么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n边形呢?学生可能开始毫无头绪,教师要进行引导:三角形和矩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与内角和的差异有什么关系?如果在三角形内部加一条直线,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会改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且画图研究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的内角和,检验讨论所获得的答案,从而推理,当多边形的边数为n时,图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得出正确的结论。

3.函数

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提高归纳推理能力的高效方法。例如,对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随着x的不同将会发生的变化的探究。教师可以先给出x>0时,y=1x时的图象,提问:在该图象中,函数分别位于哪些象限内?之后由浅及深,提问:在x>0的前提下,自变量x增大或减小时相应的图象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当x<0时,函数图象又是怎么样的?在x<0的前提下,自变量x增大或减小时相应的图象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带领学生以数字代入的方法,由点及线,逐渐画出相应的图象,并且通过所得图象,进行答案的总结与归纳,如“当x>0时,函数位于第一象限,自变量x越大,y越小,最终无限接近x轴,图象仍位于第一象限;当x<0时,函数位于第三象限,自变量x越大,y越大,最终无限接近x轴,图象仍位于第三象限”等。而后根据上述答案,对函数进行推理与总结,从而推理到其他函数上,构建学生对函数的整体认知体系。

三、总结

除了上述知识外,初中数学中概率的计算、勾股定理等知识也蕴涵着归纳推理的方法与思想。在新课改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拓展思维,举一反三。教师还可以将归纳推理法融合到课后练习中,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方法,以优化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路娟娟 单位:甘肃康县阳坝中学

第四篇:初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浅析

一、开门见山法导入课堂

开门见山法,也叫直入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课堂导入途径。上课伊始,教师直接揭示出问题,给学生展示相关内容,用几句话直接说明对学生的目的要求,简单而明快地谈话或询问问题,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以诱发搜索新的智力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已经分散的注意力回归课堂教学中。开门见山法导入课堂有时间上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能吸引学生的有意识注意,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向。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在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等基本知识进行复习后,直接提出问题:怎样解“(ax+b)2=C”的方程?该解决方案会导致特殊情况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然后导出一个新的话题:直接开平方法的解法。

二、生活体验法导入课堂

乌申斯基说:“在强制的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的内容时会扼杀学生渴望探索真理的欲望。”生活体验法的课堂导入不落窠臼,教师可以创建引人入胜的学习环境,帮助无意注意学生,快速过渡到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全身心进入教学活动做好引领。生活体验法的课堂导入推出新课,用一个形象的与生活密切关联的例子生动地引入数学本身的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丰富的图形世界”时,教师可以采用引入生活体验的方法。桌上先放一个茶杯,指定四个小组的四个学生分别从四个方向观察,并把观察结果记下来,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讨论形式,平时不易掌握的抽象知识容易懂了。在这里,当然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视图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动手能力。

三、温故知新法导入课堂

通过复习旧知识,从内部关系和发展的角度进行类比归纳、演绎推理,导出新的学习任务。学生能否获取新的知识,这取决于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是否存有这样的概念。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新概念和定理之前,他们心目中需要具备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的线索,因为它是依靠学习新的数学概念的支撑。因此,在数学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以引进新的数学知识体系。例如,在讲“梯形”时,与之有关联的平行四边形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回忆重温:一个四边形的两侧平行被称为平行四边形。如果一组相对的边平行,另外一组对边非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因此,在复习的基础上,就融入学习梯形的教学活动中。当新旧知识之间有种属关联关系时,回顾以往的相关内容,然后附加一个条件,新课就可以导入了。如,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矩形、正方形是哪种从属关系,平行四边形前加“一组相邻相等”就是菱形,再加上“一个角为直角的”条件矩形就导入了,添加“有一组相邻的边都相等,并具有一角是直角”就是正方形的导入。

四、类比法导入课堂

类比是基于类似性质,引入与这两个对象性质相类似的推理方法。这就给初中数学课堂注入了探索知识的氛围,使课堂教学更容易、更高效地完成任务。例如,在讲“分式”时,教师可以用类比分数的方法导出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这是课堂导入的关键。又如,在研究“不等式的解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不等式的解法与方程的解法类比。这样的类比,共同点和不同点清晰,学生很容易抓住。数学教材里可以用作类比的内容很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潜心钻研、挖掘教材来导入新课。这样长期训练,可以使学生学到类比的思维方法,能够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五、趣味法导入课堂

趣味法导入课堂是通过知识和课堂情境相关的数学典故、游戏、拼图等导入新课。例如,在研究“配方法”时,教师可以讲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老人在临终前要分17头奶牛给三个儿子,长子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给二儿子,小儿子分九分之一,不宰。三个儿子听了很是不解,后来出来一个明智的人对他们说,先从邻居那借1头牛,长子分9头,第二个儿子分6头,小儿子2头,留下1头再还给邻居。这个故事和“配方法”的“借一还一”相似,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总结

总之,课堂教学导入法属于一门艺术。导入数学课堂的方法很多,但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引入新课,都要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为前提,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得到激发,知识之间的联系得到建立,使学生和教师都以良好的状态及时进入课堂的情境下。教师要使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法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始终处在活跃和兴奋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宋本才 单位:江苏盐城市大纵湖初级中学

一、强化阅读能力训练,透彻理解题意

有些学生在解数学应用题时出现错解,究其原因之一是学生对应用题目阅读不到位,以致未能正确理解题意,导致出现错误。因此,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引导学生认真审题,透彻理解题意。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发展规律,紧扣教学内容,每天在黑板上写出一道应用题让学生阅读,先进行复述,再予以解答。或借助网络下载一些新编应用题,让学生进行阅读、分析、解答,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强化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一是抓住关键,弄清题意。在读题时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句,分清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注意题目的隐含条件,弄清已知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已知条件与所求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等。二是复述要点,深思题意。学生解数学应用题出现错解的原因之一,就是读题过程中将题意部分遗忘,以致造成曲解。所以,读题后,在理解题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题意进行适当的复述,可剖析字句,说一说题目提供的信息条件;或针对题意,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深化学生的题意理解,使短时记忆中的题意向长时记忆转化,避免解题出现偏差。

二、加强题目变式训练,培养多向思维

数学应用题题型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题目的变式训练,通过恰当的变更问题情境或改变思维角度,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以及发散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讲“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时,有一个路程相遇问题:有A、B两辆汽车,分别在相距700km的两地。A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为60km/h,B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速度为80km/h,如果两辆车同时相向开出,他们经过几小时相遇?这是一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的数学应用题,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方程解题的思想。为了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处,笔者保留了原题条件,通过变换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变式1:有A、B两辆汽车,分别在相距700km的两地。A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为60km/h,B车从乙地开往甲地,5h后他们相遇,试求出B车的速度。变式2:有A、B两辆汽车,分别在相距700km的两地。A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10h,B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8h,如果A车先出发,2h后B车也出发了,则B车需要行驶多长时间可以和A车相遇?

三、注重建模能力训练,掌握解题技巧

数学应用题文字较长,数据信息较多,要想迅速地实现信息转换,教师就要注重学生建模能力训练,以帮助学生把握题目隐含的关系,正确探求到解决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掌握解题技巧,提升解题能力。初中数学应用题模型大致可以包括数列模型(实际生活中的经济预测问题)、函数模型(极值问题)、不等式模型(优选问题)、图形模型(测量问题)、方程模型(等量关系问题)等。在应用题教学中指导学生建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应用题进行归类整理、思考分析,根据题目线索,有效提取数据信息,准确快速地建立数学模型,找到最佳解题方法。例如,某工厂将成本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十元批发出去,每天可批发出去200件。现改变批发策略,降低批发量,提高批发价格。已知这种商品每涨价0.5元,批发量就下降10件。试问:应将商品的批发价格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使工厂利润最大?该应用题是求函数最值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用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设提高批发价格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为(2+x)元,每天的批发量为(200-10x0.5)件,所得利润变为y=(2+x)×(200-10x0.5)=-20(x-4)(x-4)+720.此方程为二元一次方程。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引入直角坐标系,画出图象,这样学生就能发现当x=4时,工厂利润为最大。

四、总结

总之,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灵活多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强化阅读能力训练,帮助学生透彻理解题意,加强题目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注重建模能力训练,促使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作者:刘春来 单位:江西赣州市第二中学

第五篇:初中数学差别性教学探究

一、差别性教学的作用

(一)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别,以促使其健康成长

学生在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的时候,有的学生接受得快,有的接受得慢;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不相同,当然,学生的智力存在着差别,这是由先天的条件决定的。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差异,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学生有较好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同一个教师讲的知识点,同样一道题,有的学生几分钟就能思考出来,而有的学生一节课也做不出来,这就是差别。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数学书本上的知识,在讲课过程中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教师要让学得快的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让中等的学生能有所进步,而程度差的学生也能学有所获,这才是成功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尽量利用差别性的教学来促进不同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使学生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我们经常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倡导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话虽这样说,但对于学生来讲,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中考高考都是看的分数。所以学生一考试就有分数,一有分数就出现了三六九等,而成绩差的学生自然是觉得低人一等,从而在学习上就有可能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境,以至于丧失学习的自信和主动性。因此,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以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有进步,都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尤其是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也能踏踏实实地学有所成,哪怕一点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鼓励,让学生能有自信,更加相信自己能学好,从而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差别性教学的实施办法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要实施差别性的教学,不是简单的一句话的事,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分析学生学情出发到实施办法的制定都需要教师艰辛的努力,现将我在实际教学中所运用的方法简述如下。

(一)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合理分组

我们知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对所有的学生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去讲解,那肯定是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接受不了,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系统考核,然后根据学生的意愿再去分组。我在实际教学中是将学生分为三个组别,也是三个层次,一般情况特别突出接受能力好的学生分为一个层次,这个层次的学生在班里人数不是很多;接受能力差的分成一个组,这样的学生人数也不是很多;最后是中间程度的学生是一个层次,这在班级中是一大部分。这样分组既照顾了中间,又兼顾了两端,是比较合理的。而且大部分学生是属于正常智力水平的,教师教授起来还相对容易些;教师需要特殊照顾的其实就是接受能力差的那一个组,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专门给他们补补课,讲授学习方法等内容,让他们能一步一个脚印,掌握好基础知识。

(二)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关键是利用课上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学习。根据我的分组情况,一开始虽然设计的很好,但在实际操作时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说新课的引入,在数学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相应的知识来引入新课,一开始在引入时,我考虑从中间层次的大部分学生开始,但在实际运行中就出现了问题。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有了听不懂的迹象,而接受能力好的学生明显有吃不饱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引入新课时从最低层次的学生开始;解决新课内容时让中间层次的学生来完成;最后总结提高阶段让接受能力好的学生来完成,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知识段来起主导作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以使他们能循序渐进,逐步有所提高。

(三)根据分组的情况,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也有所不同

对于学生的学习任务的安排,这三个组别的情况也有所不同。针对对于课本知识学有余力且程度较好的学生,我便给他们多安排了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以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攻克难度的数学思维;对于中间的大部分学生我安排数学课本的习题和部分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为目的;对于低层次学生的任务安排是通过做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基础知识,通过重复做题来打好扎实的基础,再求能有所进步。

(四)因为层次不同,所以评估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教师在采用差别性的教学时,这样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都有提高,但最终在评价学生的进步时就不能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因此,评价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我在实践中是这样做的,我用的是同一套卷子,但在题目的要求上有让程度好的学生做的,有让程度差的学生做的,在综合题目当中来体现不同,难易有别对应学生的不同水平。这样的评估使不同组别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三、总结

总的说来,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差别性的教学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的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来解决问题。而且这种教学的方式近乎是一对一给学生上课,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关注,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有了信心,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有所长。

作者:王立环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一中学

第六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效果研究

一、分层教学的组织实施

我们在课题确定之后,就讨论和安排了数学分层教学的具体办法,我们实施的分组模式如下:根据比例把班级学生分层为五个等级,这五个等级学生随着自己的进步不断流动,就是等级人数固定,人员不定,在每一次测试之后进行分等,在教学中和作业分布中按照学生等级进行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问题数量的差异进行作业安排,同时,每一个参研教师要有一个比照班级进行比照,然后根据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的分数变化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设置了6个实验班级,6个对照班级,为了体现数据科学性,我们安排了4个不同学校的12个班进行了研究和比照。

二、班级分组和数据描述

我们把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进行了编号,6个实验班分别编号为A、B、C、D、E、F,6个对照班级分别编号为a、b、c、d、e、f。其中A班和a班是同一个教师所带,可以说除了分层教学的实施和不同之外,其余条件近似。其他班级分别是B—b,C-c,D-d,E-e,F-f。下边是2013年6月至2014年随机抽取的3次月考成绩对照:平均分比照:

三、数据分析及数据原因分析

我们分析数据发现,每组实验班和对照班级比较来看,只有B—b组,对照班级表现出巨大进步,实验班进步较差,A-a组没看到对照班级和实验班级之间的差异,其余各组都可以看到试验班级的巨大进步,在一年的实验之后,我们对所有班级实验情况和教师的体会进行了网上实时交流,我们发现A-a组实验班级在实验中途更换了教师,导致实验进程有所中断,B-b组教师在组织过程中明显发现了对照班级比实验班级有更好的班风,据此,该实验组教师认为,良好的态度比良好的方法更为重要,当然这也是我们各位参研教师一致的认识,其余各组都显示出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级同学在分层教学中逐渐找到自己的目标,奋力追赶的情形,因此我们看到了实验班级明显的进步趋势,据此我们实验组认为,我们的实验设定是正确的,实验结果是有效的,我们的分层教学的假定和实施是有效的正确的。

四、分层教学经验总结

当然我们也认识到,在教学试验中,很多因素会影响实验进程和实验结果,我们的经验也不可能在任何班级都实用,我们认识到,真正的分层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认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坚持正确的分层方法,我们课题研究组所有参研人员定期进行交流,互相帮忙,互相促进,尽可能采用了科学的分层教学方法,我们随时互相提醒错误的分层所可能导致的负面问题。我们作为一个团队的合作,是本次实验成功和本次实验数据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将我们本次实验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分层教学需要严密组织

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需要在备课、授课和批阅作业时对班级每一个学生情况了如指掌,对于多年从事教育的教师来说,很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记不住学生姓名,一学期都很难认全所有学生,一直以来教师对这一现象讳莫如深,在学生面前以年龄导致记忆力减退搪塞。其实,事实是多年以来传统教学以知识和分数为核心的教育导向造成多年从教的教师只重视成绩和知识目标,对学生长期漠视形成的思维习惯导致的。分层教学让教师们一时半会难以从这种现象中脱离出来,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对于每一个学生对于教师的赞誉和批评的反应要有所判断,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提到最重要位置,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存在,而不能仅仅把学生看作是工作对象。教师要对分层教学实施中学生的感受要有充分的了解,这种分层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不能简单地搞成学生做题的难易程度的划分,要是简单地搞成难易程度的划分学生很容易从题目的简单与复杂中自我认识成为聪明的或者笨的学生,教师的分层教学应该是按照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知识、习惯等情况,找出最适合他们发展情况的认知形式,比如在小组讨论中,有可能倒是平时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更为活跃,教师要在学生讨论活跃度上也设定一定的层次,让每一个学生进行目标的努力和实现,也就是说课堂评价要多元化,这样就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保持信心,能够在分层教学中保存尊严。

(二)分层教学要有始有终

教师对于分层教学等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坚持,对于新教学模式得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情况下教师对于学生的分层教学往往是坚持一时,由于本轮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之大,来回反复将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成绩,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模式最重视学生发展,这种差异导致教学思想的完全不同,教师对于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坚持是新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要是教师不能坚持到底,在新旧教学思想之间徘徊,很容易给学生造成成绩和个人发展双向落后,这种落后很容易就会转嫁到新课程教学模式不适合学生发展这样的错误认知中去,其实,新课程改革对人的发展和人的修养要求更高,也许短期内对学生成绩有所影响,但是,长期坚持,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包括学习成绩在内的很多方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认识到位,坚持到底。

(三)分层教学是新的教学理念下成功的教学模式

新时代对人才的新的期待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实施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方式进行,分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形式,我们在学生教育中需要进一步完成分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目前我们对学生学习目标进行了分层,我们对学生作业进行了分层,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度进行了分层,这些分层在我们的教学中起到了积极作业,然而这些还不足够,为了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逐渐找出更为完美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师们在教学中不断坚持,逐渐习惯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全面实现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五、总结

总之,教育是复杂的,新课改的理念和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是全新的,需要教师们首先认识清楚,深度思考,细致研究,逐渐找出最适合新时期教育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左耀国 单位:甘肃省陇西县渭州九年制学校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