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论文(6篇)

2021-05-25 20349 作文教学论文

第一篇:初中作文教学问题研究

一、初中作文教学优化策略

所谓的作文教学优化策略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而制定的方案,以便让学生容易实现教学目标。通过方案的优化和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达到初中语文教育的客观要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情感体验,参与社会实践

感情体验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感情体验才会让写作生动而丰富,但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是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学生只有对一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内部动力,否则教师再努力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只有把学生的内因调动起来,才能事半功倍。写作就是要激发学生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走进生活,积累一定的情感体验,这需要把社会知识和书本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的生活深入到社会的各种领域,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不会空洞无物。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比如在写《我的爸爸(妈妈)》类似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回去看看过去的照片,回忆一下往事,这样容易在生活中找到亮点,在细微之处找到真情。

(二)倡导合作学习,开阔写作思路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阔的思路,在交流中找到其他人的闪光点,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很快找到思路,写出精彩的文章。笔者曾经通过和学生的座谈了解到一些情况。很多学生谈到写作的问题时,还没有拿起笔就感觉煎熬,称自己脑子里是一堆浆糊,无从下笔,只能瞎编乱造,凑字数。这些都是因为学生只在学校学习很少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所导致的。基于这个情况,笔者认为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启迪。因为受各有方面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有太多的机会来参与社会实践,这就需要学生的合作学习来弥补社会实践的不足。

(三)学习写作技能,打好写作根基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参与社会实践,增加写作素材,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写作技巧的培养,否则,即使有丰富的素材也很难写出好文章。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很多学生感觉心里有东西可写,就是无从下手,或者很难有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些都是缺乏写作技能的表现,因此,掌握一定写作技巧也是至关重要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比如让学生阅读范文,找到优秀作品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技巧,再比如让学生分项训练,强调积累,可以把日常看到的听到的经典语句收集起来进行模仿。最重要的还是要帮助学生整合听、说、读、写等多种技能,在这各种技能的融合中才能从根本上打好写作根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结语

总之,只有针对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情感体验,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让学生积累素材,激发灵感,才能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但是,基于学生用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的,可以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开拓自己的思路。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为进一步提升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出基础。

作者:刘清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赵墩中学

第二篇:初中自主评讲作文教学

一、重视写作前的必要指导

理解题目的含义或写作范围,不等于写好了文章。要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有物有序、言之有理、立意新颖,尚需在构思上费力气,下工夫。对初中生来说,模仿借鉴范文的记叙顺序、结构模式、材料安排等方法、技巧,再融汇学生各自的经验,精心构思是完全可行的。若用四十分钟的时间写好一篇作文,则用十分钟的时间构思也不过分。指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前提下,考虑中心的确立,为揭示中心应该选取哪些典型材料,这些材料如何安排得当,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文章,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乃至怎样照应、伏笔、过渡,采用哪些写法、表达方式等一系列问题,都应当在构思阶段完成。对写作基础差的同学甚至把分段也给“定死”。如对“我难忘的良师益友”这篇记叙文,可提出如下要求:以时间顺序,按与良师“相识—相处—离别—怀念”为线索结构文章。对学生来说,这样详细具体的要求,一方面是帮助他们构思,另一方面是促使其掌握写作方法与技巧,同时模仿“藤野先生”一文的线索、顺序结构方式,培养学生自觉地把读写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动笔之前,培养学生精心构思并写出写作提纲的习惯是写好作文极为重要的一环。

二、教师细批(或面批)

与学生自批互改应齐头并进教师细批一篇作文,包括修改错字、病句、调整结构、提炼中心乃至标点符号。对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段落、病句修改,尽可能批在原文或空白之处,使学生一目了然,对作文中出现的重大失误,如结构的调整、中心思想的变更、写作技巧,等等,尽可能在总批中写清楚,把存在的毛病和优点尽可能都写出来,要使学生真正清楚自己作文的成败得失。有条件时,尽可能在细批时,把学生找来,一边批阅一边简析,使学生真正心领神会。倘若只简单地批个阅号或粗略地批改一番,则倒不如不批。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可见自己修改的重要性。自批互改,在七、八年级时,教师有意指导,初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待到九年级时,学生就会慢慢具备自批自改的能力。其方式可多样化,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自我检查批改;可分小组讨论批改;也可全班范围内,各抒己见,最后总结批改意见。

三、学生讲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归宿也是起点

我主张学生作文组织学生自己讲评。学生评讲作文就是在整个作文教学中学生唱主角,落实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其方式是多样的,一是让学生在教师评阅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教师评阅要求和评阅语义。在讲评作文前,先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和眉批、总批语,这是学生正式讲评的前奏,使学生初步明确各自作文的优缺点。二是让学生在原作基础上讲评作文,可综合评析,指出每次作文的共同之处和不足;可重点讲评两至三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评透评细,使学生真正评有所悟所得;也可选取一两篇佳作,把评与析结合起来,也可选取存在问题典型的一两篇,边评边与原作者交流修改。讲评作文时,还有一点值得重视。就是不能使对作文的讲评停留在“为评而评”的底层阶段,而应把有关写作理论的原料渗透到作文评讲中,且最好一次重点讲清一两个问题。比如在学生评讲《开学的第一天》这篇文章时,针对一些学生只简单罗列了一天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而没有明确的中心或对中心挖掘不深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是一部分学生错误地把题目当成了写作的中心。如此一品,不少学生茅塞顿开,清楚了自己作文失误的原因。又如在学生评讲《童年的伙伴》时,可引导学生重点评讲选材遵循的原则,肖像描写应注意的问题及方式———粗笔勾勒与工笔描写,动作描写中关于动词的推敲、锤炼等问题。在学生讲评中学习写作原理,尽量遵循由易到难、由主到次、循序渐进的原则。尽管平时传授写作知识是在教师讲评中进行的,但是系统的知识学生并没有真正领会和顿悟,所以有必要在学生评讲中穿插一些零碎的、点滴的写作知识。讲评作文不但要让学生唱主角,而且要形式多样,把传授写作理论渗透于作文评讲中。

作者:周大增 单位:高台县第三中学

第三篇:初中作文教学分析

一、初中作文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1.初中学生素材储备不足

写作时,素材是必不可少的。作文没有素材,就会变得毫无灵性,只是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空话。学生要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就要具备大量的素材。然而,目前初中学生的素材储备普遍不足。素材储备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素材收集渠道有限,使学生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常常无法找到合适的依据进行论述,在写记叙文的时候无法找到合适的经历进行描写。

2.学生无法体会作文题的中心思想

在初中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这两种作文形式的共同点就是不会给出明确的中心思想,而要学生去解读其中的着重点。这样的作文题其实是最能考验学生的语文水准的,并且对于这种题目的写作还比较灵活,学生只要理清题意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一篇能表述自己观点、表达自身真实感受的作文。然而,许多初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无法体会作文题中心思想的情况,致使学生无从下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是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不科学,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作文材料,使学生不知道题目的切入点,找不到正确的角度,无法激发自己的感受,无法联系自己的观点,写出来的作文也大多是偏离题意的。

二、初中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体验生活对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有了生活的体验,并由生活体验引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就能在写作时拥有更多的灵感。然而,由于现在的初中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使得初中学生的生活圈普遍很小,基本上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因此,要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小事,从那些小事中感悟生活的真谛。比如要写一篇关于“坚韧”的作文时,就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学校花圃中一株普通的小草,让学生思考看似如此柔弱的小草为什么能经得起风吹雨淋,为什么遭人践踏之后还能存活下去,使学生从小草身上感受到坚忍不拔的精神,感悟到坚韧的意义。

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前文已经讲到学生缺乏写作兴趣是因为教师太过于推崇范文致使学生写作处处受限,因此,要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鼓励学生发挥个性,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行教学。在进行初中作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将自己的观点写出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在写作完毕之后,如果遇到观点较为偏激的学生,应该与他进行平和的探讨,而不是直接进行严厉的批评。当学生写作能力略有提高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对其进行表扬,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为学生提供素材搜集的渠道

写作素材是写作最基础的部分,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素材搜集的渠道,使学生的素材储备得以增加。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多媒体教学,多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纪录片与图片,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多开展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课外知识,增加素材储备量。

4.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

对于材料作文,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分析作文材料,让学生明白这个材料所隐含的意思、所要表达的道理,使学生在遇到材料作文时不再是无从下笔,而是能够根据自己所发现的切入点,带入自身的思想感情,阐述自己的观点。综上所述,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教师就要发现学生写作能力不足的原因,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增加学生的素材储备量,要以科学的教学手段进行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不再将写作视为负担。

作者:陈春芹 单位:江苏省响水县七套中学

第四篇:初中作文教学中探究法应用

一、探究法的作用与作文教学的联系分析

1.探究法的作用分析

探究法是以主动解决方法的形式存在的,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比较重视,而这些都和探究式的教学有着密切关系。探究法的作用价值也在诸多方面有着重要体现,探究法对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必要的举措。探究法对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也有着很大的价值作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当中就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有了明确要求,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探究法在语文作文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知识的拓展以及兴趣的激发等,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重要的推动力。

2.探究法与作文教学的联系分析

探究法和作文教学其实两者间有着重要的联系,探究法是通过老师的引导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也是促使学生在思维创新上得到发展,使学生在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下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作文本就是有着很强实践性的活动,主要是追求创意,所以创意和个性是对作文的优劣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探究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目的性上都比较明确,能够容易让学生树立对作文的写作信心。

二、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问题分析

从现阶段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诸多环节还有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写作目的不明确,兴趣得不到提高。在作文课的时候,学生对写作文有着诸多困境,多数学生对写作文的目的都不明确,不知道怎样表达思想感情,而老师也只是将写作文作为考试的一个方法。这样就很难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有效提升,很多学生都是持着应付的态度完成作文的写作。还有就是对写作的知识技巧不知如何应用,很多学生都是采取生硬拼凑的方式,对作文的结构布局以及构思都不能灵活地运用,从而出现了千篇一律的情况。在真实性上也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一些虚假的材料对写作中心的概括作用得不到体现。对材料的积累以及细致观察这些方面没有充分重视,这也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出现困境的重要因素。再者就是课程在设置上逐渐的失控,主观和客观得不到有效地结合,作文教学的时间在不断地缩短,这已经成了初中作文教学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使学生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潜力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发挥,从而在写作能力层面的上升空间就受到了限制。同时也存在着对作文修改的不重视问题,文章的好坏是通过不断的斟酌修改而形成的,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并没有得到重视,对审题的准确性以及材料的应用恰当与否等诸多环节都没有充分重视,从而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另外从教师的层面来说,对作文的教学意识还没有充分的认识,甚至对指导以及讲评的重要环节忽略了,也没有针对性的阶段性目标。还存在着教师的指导随意性问题,对写作心理的关注比较缺乏,实践性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并未充分得到体现,作文教学的模式化以及作文评价标准的片面化。

2.初中作文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实际来看,造成初中作文教学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为主要的就是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并在丰富的生活经历层面也较为缺乏,正是由于对生活化的内容没有进行详细思考,才造成作文的立意比较肤浅。还有就是教学理论和实践没有充分结合,教学缺乏系统的内容以及周密的计划,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一直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地位,并未对其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计划制订,作文教学无序可循,从而使得作文训练一直处在低效无序的发展状态中。再者是在当下的教育制度下,很多老师都在为应试教育而服务,面对中考,老师往往不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仅仅将作文教学作为是学生成绩提升的一个重点,以此来迎合中考,所以就在其他的课程上占据的时间较多,而作文教学的时间则不断地被减缩。学生在这一环境下对写作的兴趣就会逐渐的淡化,而写作水平的提升也就始终处于低效的阶段。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以及各种媒体也使学生的书面文字表达变得窒息,在这些科学技术下学生也不愿再通过动手写作,完全依赖电子稿的打印,这对学生的思维缜密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探究法应用策略

1.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探究法应用要在构建主义学习的理论下进行,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进行获取的,要对必要的学习资料进行充分利用,然后通过意义构建进行获取。这一构建主义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在人际间写作活动基础上进行主动建立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促进者,通过这一学习理论能够激发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能够在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下进行提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对学生构建所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2.探究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应用

探究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实施,首先可通过让学生自由立意来命题,这样能够为自由作文创设一个比较轻松的环境,学生的兴趣是作文动力的重要因素。故此要想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作文,就需要通过探究法的应用让学生进行自由命题,如,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一些重要的节日过后就是一个写作的重要契机,重阳节以及端午节等我国的传统节日假期之后,学生会对这些节日的内容和文化知识有一定的认识,这些都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较好的素材。在节日的氛围中将一些趣事或者感怀等,通过作文的形式进行抒发,不仅能够排解内心的情绪,也能强化文化素养的提升。另外,可通过巧妙的设疑来引入问题,由于作文的涵盖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比较庞杂,并和其他的相关知识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老师就需要将这些知识点的联系进行巧妙的结合,从而找出学生比较容易疑惑的问题来吸引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作文是靠日常的积累来不断提升其写作水平的,教师也可让学生在课外的阅读上进行有效加强,以此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这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素材应用能提供有利的条件。再者是进行集体探究文章框架结构,在作文的命题得到确认之后,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框架结构的探究,由于文体不同,所以在框架结构上也有所不同。学生可结合之前所接触到的一些文体,或者是课外阅读过程中有着深刻印象的文体进行探索,从自己比较容易把握的内容展开叙述,对文体确定之后再将叙述的结构进行合理化的确定,采取顺叙或者插叙以及倒叙等方式将内容得以体现。然后进行分组作文,从对作文的探究当中来发现问题,刚开始写作文的过程中,学生就相对比较缺乏信心,所以在作文的框架得到确定之后,结合自身的兴趣以及所擅长的部分进行写作,对开头的写作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就让其写开头,有愿意写结尾的让其写结尾。这样就能让学生的问题得以展现,老师再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排除学生写作恐惧的心理,在和谐的写作环境下鼓励学生大胆地写作,充分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写完之后要让学生畅谈写作的感受和体会,例如,写开头的过程中出现的内容平淡没有创新问题,以及写作情感的真挚性问题等。这样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评价和给出具体的改善措施。作文的写作在探究法的应用过程中,可将范文进行分析来促进学生对作文的写作要领把握。将优秀的范文和学生的作文相对比,找出作文的异同,结合实际进行指导,要能将实践这一特征在探索分析中得到充分体现。从范文当中来获取写作的思路和方法,这对学生日后的写作是一份珍贵的经验,能将学生的写作视野得到有效拓展。作文教学的探究法应用要结合初中年级的不同进行区别对待。对于七年级的学生作文要能注重真实性的体现,而八年级的学生则要重视个性化的体现,九年级的则要注重思想性的凸显。这样才能将写作的思想方法基础得以扎实地应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作文教学当中,对于探究法的实际应用要能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实施,探究法的作文教学也将成为这一领域改革的必经之路,是素质教育的成功之道。本文主要是在探究式的教学理论基础上对初中作文教学进行的详细探究,囿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还没有全面地研究这一问题,在一些环节还显得比较薄弱。希望此次的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待后来者居上。

作者:王亚萍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学

第五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研究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放松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由于高考时语文试卷对于作文部分的要求不再是那么严格了,作文题目、立意都可以由自己拟定了,试卷对于作文的文体也不限制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的学生甚至包括一部分教师也都认为,既然考试要求不那么严格了,那么,平时也不需要对作文进行严格训练了。于是,部分教师放松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例如,有些语文教师不再安排作文的课堂教学,只是安排一篇作文,让学生在课外写好交上即可。或者不按照要求找寻写作材料了,只是随意找篇写作材料,让学生写好交了即可。当教师也不再对作文负责人的时候,学生看到教师的表率,自然也纷纷不再好好写作文了,不再训练作文技巧了,也不再阅读其他课外的优秀文章了。

(二)过多的限制学生

相反,有些语文教师的做法则是对学生的限制过多。尤其是一些教龄较长的语文教师,由于多年来形成了按照过去教学作文的习惯,即一成不变的固定教学思路,而这种教学思路已经严重束缚了学生对作文的发挥。例如,在作文教学中,认为议论文文体相对于其他作文文体,在考试时更实用,指导写作时也更易指导。于是,在指导作文写作时,一味的要求学生只写议论文,而对其他文体则几乎不进行指导写作。即使有时写些夹叙夹议的作文,也是要求学生把写作重点放在议论的部分。有时,教师把写作材料都严格固定,要求学生必须使用自己提供的范文写作。这样的情况,如何培养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严重的束缚了学生对写作的发挥。致使在写作的时候,造成了许多的雷同作文。这种的作文教学也是不可取的。

二、针对当前初中作文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高考的改革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路。既不要再使用原来的专攻一种文体的训练方式,也不要把重点放在分析上,而缺少了对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训练。为此,根据我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解决当前的教学问题。

(一)激发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去探究,比目前的被动接受效果好多了。学生所需要的写作的能力、写作的规律是需要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获得了,而这种能力是不能单靠教师的灌输就能得到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时的地去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去思考、去发现,而非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知识。

(二)设置合理的阶段性目标

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作文的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长期过程。对于要完成的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目标,是不可能一次性完成的,同时,对于学生作文的评阅,也不应该第一次就多方面地去评分。再加上高考上考场作文的特点,这无形中又提高了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为了达到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把总体的目标,分成一个个的、适宜的、有针对性的阶段性目标。例如,完全可以先从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开始。然后逐渐把灵活地运用句式设为下一个目标。接着是片段的写作等等。教师要有长远的计划,并且按照计划一步步地进行,当有不适当的时候,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三)有针对性地分块收集写作素材

教师对于学生需要练习的写作题材,要具有宏观上的把握。教师要对于学生练习作文写作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这些的基础上,去实时关注社会上、生活中的热门问题、热点话题,并注重对焦点问题进行收集并整理与研究。把这些变成有形的题材,设置成学生的作文练习,并规定好达标的原则与要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训练。这样,就会减少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写作题材的随意性与盲目性。使得作文的教学更加的具有科学性,使得作文的教学更加合理与成熟。

作者:李秀琴 单位:贵州省遵义县第四中学

第六篇:初中作文教学学生创作能力培养

一、鼓励学生说真话

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学生写作必须要有真实的情感,作文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表达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等的独特感受。”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连说真话的勇气都没有。这样,我们又怎么要求学生创新呢?学生只有将作文当作自己感情的宣泄、真情的流露,只有将自己最真实、最感性的一面表现在人们的面前,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自身的创作能力,不断调动自身的内驱力。

二、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

在提升初中学生创作能力的过程中,人们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最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现象,它是学生发展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写出自己所知现象中的事物,要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以及想象力,最终实现学生认知能力的突破。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幻想法”以及“假象性”等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设计出想象力十足的作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在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就必须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使学生有机会去发现和积累素材,让学生能够写出带有情感的真实体验。一言以蔽之,提升学生创作能力是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新时期学校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创作能力的培养是时发表展中必不可少的。

作者:李晨光 单位:河北省隆化县蓝旗中学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