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研究(3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一、精准的教学设计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精准的教学设计是前奏。我们只有透彻理解教材,拓展教学资源,对教学目标有一个精准设计,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既定的教学目标是“灵魂”和“统帅”,教学程序是“蓝图”。只有把“课标”的内容要求变成在教学中可以操作和实施的具体目标,将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化,然后与本主题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才能精准确定出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实施目标。决不只是简单地将教参的有关内容照搬过来,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科学地制订最佳的教学设计,才能实现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初一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认知水平,不能很死板地按教参中的三维目标依次备课教学,要把黄袍加身、杨家将的故事、岳飞抗金作为背景线索来拓展教学资源,把教材第37页和第39页的两宋形势图作为直观图解来比较两宋,既能突破教学中辽、宋、西夏、金的民族关系这一重点,又能增强学生对英雄人物爱戴的情感,事半功倍的实现三维目标。
二、深入浅出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就是点燃火药的导火线,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大胆的抛开教材的束缚,拓展教学资源,将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引入课堂,深入浅出地导入每一堂历史课。用学生已知,已感的去学未知、想知的,从而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如:在教授川教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时,可用通海县兴蒙乡乡土文化中的“三圣宫”的由来,运用视频情景导入,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运用于教学中。
三、科学化的教法
新课标一再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发挥。不过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必须根据具体课程灵活选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由单纯的讲授转向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教师精讲,多种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地交替使用,就能在不同的班级和课程中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讲述法主要用于一些历史专业术语,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新民主主义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等。问答法,练习法,细化的历史知识和期末复习比较实用。读书指导法,针对教材中小字知识提炼历史信息比较好。讨论法,用于一些有知识比较和有不同角度看历史问题的内容教学,能激发出不同学生的智慧火花,如:评价秦始皇、隋炀帝、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开放与闭关锁国等。合作探究法,能让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实验法,学生多动手,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如:川教版七年级下册主题活动三《走近印刷术》引导学生“刻章”,学生刻好后在班上展览比赛,既能巩固所学习的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历史知识,又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丰富的教学手段
初中生的感性认识比较强,粉笔、黑板加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手段已不完全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只有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因课程需要灵活使用,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计算机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平台。运用有针对性的视频、声频资料突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播放《春天的故事》VCD歌曲,图文声并茂,渲染力极强,学生的思绪就会飞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时代,同学们仿佛看到了邓小平挥手微笑的伟人丰姿,在伴唱声中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欣赏完歌曲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1)歌词中的老人指谁?(2)第一个“春天”和第二个“春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学生视听完歌曲后就能迎刃而解。教材中的图片、地图、名画、示意图等图文并茂,直观地展现历史信息。如:两次世界大战示意图、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示意图、圆明园遗址图、南京大屠杀组图、《蒙娜丽莎》、《格尔尼卡》等等。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做一些历史趣味活动。比如:带着任务让学生扮演不同历史人物角色,在游戏中体验历史,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戊戌变法中的顽固派和维新派的唇枪舌剑的辩论会较量。直观教具的使用能拉近学生学习历史的时空距离。第23课《多姿多彩的艺术》让学生分组来敲敲“战国编钟”的模具,学生会增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五、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要让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学生已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知识应通过更多地参与和体验来获得,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六、联系现实生活,生活化的历史学习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曾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科目学习的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历史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反思过去,是为了把握好今天,开创更美好的明天。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是要“鉴前人之兴衰,写当今之得失”,唐太宗李世民认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表达的都是用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思想。历史教师一定要将课本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及时抓住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科学性。
七、总结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需要我们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更新观念,用新课程理念开发教学资源。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找回自信,增强学习动力。不断实践探究科学实用的教法学法才能全面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钱在志 单位:通海县杨广中学
第二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浅析
一、关注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教育实践证明:教学目标对历史教学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目标和学生学习的目标,是教学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和质量规格。标准的一节历史课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水平、教育质量,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注重教学目标。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忽视教学目标、不重视教学目标、不能脚踏实地地研究教学目标、没有真正理解教学目标。一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是没有意义的、白白浪费时间、空话连篇、没有实质知识。有的教师虽然制订了教学目标,但是并没有用教学目标来指导教学。例如,有的教师备课时制订了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讲授基础知识、训练基础知识、巩固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内容听不到、培养创新能力看不到、小组合作学习谈不上,教学目标成了一纸空文,纸上谈兵而已。制订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研究以下几个问题:是否从教材实际出发?是否制订时谁心所欲?是否从学生学情出发?是否把目标制定的过高?是否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是否理解了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否能实现制订的教学目标?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践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配合“导学案”———教学相长
“导学案”是新时期出现的、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学习方案。导学案能够独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说他是学生自己的教案、新知识标准答案。在学习新的一课之前,按照学案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对学案的备课。学生结合学案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学习基础知识—理清知识线索—解答课文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自主地学习。这样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有计划、有目的、带着问题、带着求知欲、带着兴趣听课、学习,节省了时间,减少了盲目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做到当堂理解、当堂消化。教师教学时侧重哪个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学目标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一些探究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探索、思考、比较、掌握、落实、深入。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
三、侧重导入设计———激发兴趣
新课导入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氛围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品味。教育实验证明,激发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歌曲导入新课:初中生对歌曲情有独钟,特别的喜爱。上课前结合本课相关的歌曲导入,学生感到新颖,也容易接受。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让学生用多媒体播放《国歌》或一起和多媒体唱《国歌》。在讲授《巴黎公社》时,让学生用多媒体播放《国际歌》或一起和多媒体唱《国际歌》。这种形式缩短了教材和学生的距离,气氛活跃、情景交融。讲述《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时,让学生看《祖国江山一片红》的邮票图片,向学生解释这种邮票的珍贵,为什么珍贵?当时国家为什么停止销售?学生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学习《“蒸汽时代”的到来》时,用多媒体播放著名电影《泰坦尼克号》,然后提出问题:这艘当时世界最豪华、最先进的邮轮为何能制造出来?为什么最先进的邮轮落得如此下场?为什么如此浪漫的爱情以悲剧结局?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这样导入新课学生会带着问题听课、思考、探索、研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建立师生合作关系———践行高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传统课堂的教师一言堂时代已经过去。例如,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师生互动合作围绕教学目标,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学情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心理实际,让他们在教学中亲身实践,让历史教学更高效。讲授“红军长征”时,教师可以设计: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国民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策?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第二个问题要求学生对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要有个深刻的认识,回顾八七会议内容,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选择合作必须结合课文,尽量做到时时合作,处处合作。师生互动,教师必须肯定学生的成绩,对学生回答问题错误的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作者:李海香 单位:河北省三河市第七中学
第三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快乐、自由中学习。传统教学观念则将教师放在中心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被重视,这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切实解放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第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知识讲解占据绝大多数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只能机械记忆,学习热情不高。要切实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从自身做起,大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第二,教师要逐步更新对学生的观念。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自尊心强,渴望理解和尊重。由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教师角色,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始终与学生平等对话。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尊重学生,认真听取和接受学生的意见,努力寻求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法。第三,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历史是对过去的总结和思考,是不可逆的,学习历史的唯一办法就是死记硬背,因而无需在课堂上浪费过多的时间,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是不正确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投身到课堂学习中。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相较于小学生,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认知,教学效率就越高,学生也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知识。因此,历史教师要将生活实际与历史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第一,深入挖掘教材。历史知识是对过去事件的总和,但教师可以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如,教师在讲解“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节内容时,可以从学生熟知的交通工具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交通工具如何影响社会生活,而交通工具又经历了怎样一个发展历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交通工具的重要性。第二,除了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还要尽可能实现本土化。各个地方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内容,教师可以将风景名胜的来历、地名历史等带有本土色彩的历史事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过程情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学习的起源都是兴趣。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赋予教学更多的情趣化因素。第一,开展各种类型的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紧贴历史背景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创设情境、编排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猜以及讲故事等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师要用生动、精彩的语言讲解丰富的历史知识。除了课本内容以外,历史知识还应包括与此相关的课外知识。因此,教师要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要适时引入相关历史知识点,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那段历史,激发学生的热情,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激发性和情景性,用语言吸引学生、打动学生,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策略多样化
历史课堂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多媒体以其形象生动、动态感强以及信息量大的优势成为教学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和历史人物都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讲解“香港与澳门的回归”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将澳门和香港被侵占的过程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让学生回归课本,深入了解港澳回归的重大历史意义。第二,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学生学会预习和归纳整理知识点,提高预习效率。
五、总结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反思和探索,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历史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创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积极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作者:张群乐 单位: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城西湖乡中心校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8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