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以人为本下的教育管理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分析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以人为本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一种体现,以人为本心理学主要强调对人的本性、价值、人格等方面的研究,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明确的教育目标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受教育个体的成长目标,相比于建立完整的技术体系而言,确定明确、合理的教育目标更加重要。在高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更应该关注对教育目标的确定,如倡导学生如何成长、如何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人本理念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是要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促进学生个性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进行教育,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要进行完全的颠覆。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将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作为主体,强调对学生的重视和尊重,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发挥引导的作用。现代化教育中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倡导个性化的教育,发挥学生内在的动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目标。与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育相比,人本理念对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
(三)提倡人性中心课程的重要程度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进行教育,对于人性中心课程越来越重视,即对人的情感、情绪等方面进行更多的肯定,强调受教育个体的情绪以及情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教育中应该对学生的情感认知、理智、情绪等方面进行确定和统一,不断激发学生各种内在的潜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是要加强对人的情感的激发,让学生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主动的学习。
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教育管理的认识不够
当前很多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都是沿用比较传统的方法,与一般的教育形式没有区别,大多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片面地对学生意志进行强调。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法进行教育管理,常常把教育当作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而没有真正发挥教育管理的功能。这主要是源于高校教育管理者对教育管理的认识程度还不够,认为日常教育管理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教育,以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在各种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进行纠正,而没有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的高校教育管理往往缺乏针对性,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都不高。
(二)高校教育管理队伍缺乏相应的专业化人才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要求下进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需要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作为保障。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队伍目前还比较缺乏专业化的人才,由于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往往不愿参与教育管理工作,更多的教师注重科研,而忽视了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导致这部分人才队伍出现空缺。由于高素质教师比较缺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对自己的各种行为进行正确的规范,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学习,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三)评价过程存在问题
评价是促进学生各项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但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评价过程存在缺陷。第一,评价体系过于陈旧,与大学课堂教学评价发展趋势不吻合。当前很多高校的课堂教学评价仍然延续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基本知识、基础技术以及基本技能的考查较多,但是这种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第二,评价目的不够明晰,随意性较大。大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培养学生对大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学评价目标不够清晰的现象。第三,评价过程中的双向交流比较少。当前,很多大学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一般只有教师的评价,缺乏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的自评。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得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权重单一,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习过程中的互评以及自评,这样才能促进大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不断发展。第四,教学评价内容不够全面。当前,很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延续比较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是各种考试的分数,这种教学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互动与合作等方面的评价不够,评价的内容不够全面。
三、高校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只是在规范化的条件下维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这种管理模式在外界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和问题时适应性能比较差,很难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要从传统的机械性管理模式和理念中解脱出来,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和时代特点,加强教育管理的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加强学校教育管理,仍然要以教学管理作为重点,力求提升教育办学的质量,培养更多全能人才。
(一)更新教育教学管理观念
对传统的教育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变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一个方面,但最基础的是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以保证与现代化的发展形势相契合。当前的高校教育过程中,强调在教育管理中的约束、监督等强制性活动,忽视了激励和引导机制的作用,使得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和生动性。教育管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人才观方面,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应该首先变革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思想。在知识教育方面,应该抱着不仅注重知识积累、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与创新的态度来进行知识教育。在整体的教育观方面,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从传统的以考试作为考核的工具和方式向创新意识的检验、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育转变,最终促进教育发生质的改变。
(二)在教育过程中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在高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对各种比较切合实际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各种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前,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通病就是缺乏时代感,侧重于理论教育,与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脱节,往往导致学生对教育管理课程提不起兴趣。因此,在高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要贴近生活,紧跟时代的脚步,关注学生的各种需求,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并且对于当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以防止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对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比如加强对多媒体的利用、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利用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积极解决各种问题。
(三)提升师生在教育管理中的参与度
当前的学校教育管理中明显存在权力失衡的问题,尤其是在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要将学生当作主体,充分保障学生的地位和权利。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高校领导者不是唯一的决策者,教师和学生也应该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拥有充分的决策、监督、参与等权力。高校管理者要从传统管理中的包揽转变为对教育工作进行引导和服务。这并不是对管理者权力的削弱,而是建立一种和谐的管理机制,以促进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三者之间的权力平衡,是保证教育管理工作高效运行的基础。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教师应该多一些理解、宽容与支持,而学生要多一些谦虚与理智。
(四)加强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担任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使教师可以有更高的能力素养,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促进教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五)加强评价体系的改革
第一,不断丰富高校教学评价的内容。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高校教学评价的内容,更加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高校教学评价的指标不仅要涉及学生对各种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关注,了解学生在高校课堂教学评价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求,从而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自信地进行学习。第二,教学评价应该更加重视过程。在高校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修正,从而使得先进的教学观念得以应用。在评价过程中,不应该只看到测试结果,而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从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使其获得更大的进步。第三,把学习能力纳入高校课堂教学评价考核范围中。在高校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将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考核内容从技能考试转变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制定客观、公正以及合理的评价标准。在评价过程中,要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得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能够不断提高成绩,缩小与高水平者之间的差距。
四、总结
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变得不再实用,教育管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应该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方式的转变、评价机制由单一向灵活的转变以及教育管理主体的改变等诸多方面着手,目的是营造和谐的教育管理环境,为高校的教育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以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作者:左宝霞 单位:天津天狮学院外国语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8303.html